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望远镜和显微镜【实验目的】(1)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构造及其放大原理,并掌握其使用方法;(2)了解视放大率等概念并掌握其测量方法;(3)进一步熟悉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原理】(一)望远镜1 望远镜基本光学系统基本的望远系统是由物镜和目镜组成的无焦系统,物镜Lo的像方焦点F。与目镜Le的物方焦点Fe重合,如图所示。无穷远物体发出的光经物镜后在物镜焦平面上成一倒立缩小的实像,再利用目镜(短焦距)将此实像成像于无穷远处,使视角增大,利于人眼观察。为了利于对远处物体的观测,望远镜物镜的焦距 一般较长。1.望远镜的基本光学系统图示望远镜,物镜与目镜均为会聚透镜,这种望远镜称为开
2、普勒望远镜,其优点是可在物镜与目镜之 间的中间像平面上安装分划板(其上有叉丝和刻尺)以供瞄准或测量。实验装置中用到的望远镜(如分光 计上的望远镜,光杠杆系统中的望远镜等)均为开普勒望远镜,在中间像平面上装有分划板。实际上,为方便人眼观察,物体经望远镜后一般不是成像于无穷远,而是成虚像于人眼明视距离处; 而且为实现对远近不同物体的观察,物镜与目镜的间距即镜筒长度可调,物镜的像方焦点与目镜的物方焦 点可能会不重合。使用望远镜时,观察者应先调目镜看清分划板,使分划板成像于人眼明视距离处,再调 节望远镜镜筒长度,即改变物镜、目镜间距,使被观察物清晰可见并与分划板叉丝无视差。2.望远镜的视放大率(记为3
3、 的正切与物体直接对人眼的张角(记视放大率r定义为目视光学仪器所成的像对人眼的张角 为3)的正切之比,即:对图示望远镜,有:tan tantanyo,tan y y fe fe因此,望远镜的视放大率T为T=f其中,fe、 fe分别是Le的物方焦距、像方焦距,fe = fe。实际测量望远镜无焦系统的视放大率时,可以利用图示光路。 用仪器测出像高y”,从三角关系可得出:fofoy因此无焦系统的视放大率可测出。测量望远镜的视放大率图3.物像共面时的视放大率当望远镜的被观察物位于有限远时,望远镜的视放大率可以通过移动目镜把像y推远到与物y在一个平面上来测量。如图所示:其中,L为远处物体到目镜的距离。于
4、是可以得出望远镜物像共面时的视放大率为:T匸y根据几何关系还可以推出:fo (Lfe)Tfe (Lif。)此时:测望远镜物象共面时的视放大率tanf, tan虽然此时的放大率与物、像都在无穷远时的视放大率不完全相同,但当物距Li大于20倍物镜焦距时,两者的差别就不太明显了。(二)显微镜1. 显微镜的基本光学系统显微镜的基本光学系统如图所示,它的物镜和目镜都是会聚透镜,位于物镜物方焦点外侧附近的微小 物体经物镜后先成一放大的实像,此实像再经目镜成像于无穷远处,这两次放大都使得视角增大。为了适 于观察近处物体,显微镜物镜的焦距很短。显微镜物镜Lo的像方焦点F。与目镜Le的物方焦点Fe之间的距离 成
5、为显微镜的光学间隔,放大倍 数一定时,光学间隔、镜筒长度也固定不变。常用显微镜如工具显微镜、读数显微镜等物镜与目镜之间像 平面上也安装有分划板利于瞄准或测量。显微镜的基本光学系统实际上,显微镜所成的像同样不是在无穷远而是在明视距离处。使用时要先进行视度调节使分划板叉 丝的像位于人眼明视距离处,再调整显微镜与被观察物之间的距离(称为调焦)使被观察物清晰可见并与 分划板叉丝的像无视差。2. 显微镜的视放大率显微镜的视放大率定义为像对人眼的张角的正切与物在明视距离D = 250mm 处时直接对人眼的张角的正切之比。通过三角关系得:y/feDyDMey/Dfeyfe fo式中y/ y/ f。为物镜的线
6、放大率,e D/ fe为目镜的视放大率。显微镜成像于有限远时的光路图当显微镜成虚像于距目镜为l 的位置上,且眼睛位于目镜后焦点处观察时(如图),显微镜的视放大率为:y”/(l” fe)y/Dy/(l fe) yDyy/D yfeye,但是中间像并不在目镜的物方焦平面上,y/y/ fo。此时视放大率的测量可以通过一个与主光轴成45的半透半反镜把一带小灯的标尺成虚像至显微镜的像平面,直接比较测量像长y,即可得出视放大率I!【实验器具】望远镜实验:物镜i件,目镜i件,测量显微镜 值5.0mm),导轨1台,滑块若干,像屏 1件。显微镜实验:物镜1件,目镜1件,半透半反镜 米标尺1件,木尺1把,导轨1台
7、,滑块若干。1件(物镜线放大率为 1.000),竖直标尺1件(分格1件,玻璃标尺1件(分格值0.20mm),带小灯的毫【实验任务】1.望远镜实验实验内容:自己组装望远镜,并测量望远镜无焦系统的视放大率,测量物距为离望远镜物镜65.00cm且物像共面时的视放大率。实验中用日光灯照亮竖直标尺作为望远镜的“物”,并做共轴调节,使物标尺上的十字交点与透镜Lo、Le共轴,且该轴与光具座的导轨平行。记录标尺平面(物)的位置时注意滑块刻线(表示支架中心的位置)与标尺平面不共面。测量物镜与目镜焦点重合的望远镜的视放大率。使透镜间距为fo fe,用测量显微镜测出竖直标尺上3小格(即15.0mm )经望远镜后所成
8、像的大小y”,重复测量三次取平均值y,计算出视放大率,并比较实验值与理论值,计算相对偏差。测物像共面时的视放大率,先取物距L1 = 65.00cm。移动目镜,使从目镜中能看到竖直标尺的像。接着用一只眼睛从望远镜外直接观察竖直标尺,另一只眼睛通过望远镜看标尺像,一边轻轻晃动眼睛,一边 缓慢移动目镜位置, 使标尺与其像之间基本没有视差。测出与标尺像上n格所对应的标尺上的 m格,最后求出视放大率的平均值,并比较实验值与近似值,计算相对偏差。2.显微镜实验自己设计组装一台观察点位于目镜后焦点、成像于人眼明视距离D = 250mm处、视放大率为20倍的显微镜,并世纪测量该显微镜的视放大率。实验前应先里哦
9、女冠所提条件及提供的物镜目镜焦距设计计算物镜与目镜间距I (如图所示),可以分别利用三角相似关系、 放大率的要求等求出中间像y距物镜、目镜的间距qo、pe,即可得出I q。 pe。实验时按计算值在光具座上安装好一台显微镜,以绿色带小灯的玻璃标尺作物,调节物距,通过目镜 看清楚此绿色标尺的像。测量视放大率装配仪器时毫米标尺AB所成的像应与显微镜设计的成像面重合,计算出x的值。使通过 P同时看到的毫米标尺 AB的像和玻璃标尺像间消视差。若绿色玻璃标尺上n格与毫米标尺的m分格等大,则:其中:t为毫米标尺的分格值(t = 1.0mm ), t为玻璃标尺的分格值(t= 0.20mm )。共需测量三次,求
10、 平均视放大率,并与设计值比较,计算相对偏差。1d1t0iIA | /L Jf !J.uM11 1/测显微镜视放大率的仪器装配图【实验数据处理】(1) qo, pe的推导:显微镜成像于有限远时的光路图I .对qo :如图所示,设实物 y与镜Lo之间的距离为x,则由相似关系:又由成像公式知:qxyfeD111foxqo联立上述两式可得:II .对 pe :由 MDfe yq。丄知:foyfeyfofe由几何相似关系可知:ly D又由成像公式:1 1fepe1l7联立上述两式可得:(2) x的推导:Pefefe2D如图,x 的大小等于半透半反镜到像的距离,x l s , 其中y Df 2l pe
11、f;(fe曙-)D fe,由此可得:X Dfe S【实验数据】1. 标定测量显微镜用绿色刻尺(每格 0.20mm )作为标准标定测量显微镜:测量显微镜编号标准物y= mm像y = mm显微镜物镜放大率B e=2. 望远镜实验物镜编号 物镜焦距fo =cm 目镜编号 目镜焦距fe =cm E字高通过测无焦系统横向视放大率来测望远镜视放大率物屏位置 cm物镜位置 Lo=cm 目镜位置 Le=cm测量序号12345E字上端线位置 d1(mm)E字下端线位置d2(mm)E 字像高 y=d2-d1(mm).I!Ty = cmT = T =理论值 T = fo/ fe = 实验值与理论值相对偏差=望远镜物
12、像共面的视放大率物屏位置 cm物镜位置 Lo=cm 目镜位置 Le= cm测量序号123物高/cm像对应标尺数/cm视放大率r理论= 实验值与理论值相对偏差= 3. 显微镜实验:物镜编号7物镜焦距fo cm目镜编号 目镜焦距fe cm 设计观察点位于目镜后焦点成像于明视距离处放大率为20倍的显微镜时所用公式及计算结果:中间像y 距物镜的间距中间像y距目镜的间距I qope =cm 实测显微镜放大率物支杆位置cm物距物支杆距离 mm 物镜位置 Lo=cm目镜位置 Le =cm 半透半反镜位置 P=cm带小灯标尺距半透半反镜位置绿色刻尺分度t= 0.20mm,带小灯的标尺分度 t=1.0mm测量序
13、号123所观察物的格数m像对应的标尺格数 n视放大率 mM =实验值与理论值的相对偏差【思考题】1. 用同一台望远镜观测不同距离的物体时,其视放大率是否改变?答:用同一台望远镜观测不同距离物体时,视放大率是不同的,明显的例子如测量无焦系统和物像共fofo (L fe)面时的视放大率,无焦系统的视放大率T=,而物像共面时的视放大率为,两者不fefe(Ll fo)同,但是当物距 Li大于20倍物镜焦距时,两者差别就不明显了。2. 本实验中使用的测量显微镜的线放大率为1.000倍,目镜的视放大率约为10倍。当用它来测量无焦系统中像高y”的大小时,为什么显微镜目镜的放大作用不用考虑?答:因为其线放大率为1.000倍,即通过测量显微镜观察像时,像的大小和不通过显微镜而直接观察是一样的,并没有被放大或者缩小,当观察y”时我们需要的是其像的高而非视放大作用,所以不必考虑其视放大作用。3. 望远镜和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上由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如表格所示:结构使用相同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投标管理办法实施
- 无锡公厕管理办法
- 2024年四川省中江县急诊医学(副高)考试题含答案
- 收方管理办法课件
- 村民自建管理办法
- 开发验收管理办法
- 2024年陕西省高陵县普通外科学(副高)考试题含答案
- 影厅使用管理办法
- 投资参股管理办法
- 往来文书管理办法
- 《健康管理学》教案(郭清主编版)
- 2024年 山东黄金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单病种质量控制管理
- 数字化招投标平台建设与应用
- 2023盾构法开仓及气压作业技术标准
- 追责问责申请书
- 全国城市一览表-excel
- 楼宇自控施工与方案-
- 岩石可钻性测试实验
- GB/T 1885-1998石油计量表
- GB 7231-2003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