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总复习二积累与运用专题训练08文学常识与传统文化_第1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二积累与运用专题训练08文学常识与传统文化_第2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二积累与运用专题训练08文学常识与传统文化_第3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二积累与运用专题训练08文学常识与传统文化_第4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二积累与运用专题训练08文学常识与传统文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最新初中精品教育资料,仅供参考学习!2019 年中考语文总复习二积累与运用专题训练08 文学常识与传统文化| 真题精选 |1. 福建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是儒家经典之一, 又称为“诗三百”。b. 冰心和巴金都是现代诗人, 代表作分别为繁星和我爱这土地。c.戏剧往往在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性格, 以个性化的语言塑造形象。d.海伦凯勒是美国女作家、教育家, 著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2. 荆州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左传是一部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主要历史人物活动的传记文学名著。b. 名人传是一部记载名人丰功伟绩、讲述名人精彩人生和巨大贡

2、献的传记作品。c.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 宣扬豪侠仗义、除暴安良英雄壮举的传记。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3. 连云港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 错误的一项是()a. “社”是土地神 , “稷”是谷神 , 古代文化中 , 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 , 比如 : 桑梓代指家乡 , 庙堂代指朝廷 , 汗青代指史册。b. 古人对自己的谦称有“愚、鄙、敝、子”等, 称对方或对方亲属有“令、尊、贤、仁”等,对尊长者的称谓有“足下、先生、大人”等。c.“六书”指古人分析汉字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构成方式, 即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

3、、假借 ; 诗经中的“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1 / 7最新初中精品教育资料,仅供参考学习!d.文化中 , 有许多与“三”有关的称谓, 如“三皇五帝”“岁寒三友”“三教九流”“无事不登三宝殿”等, 其中 , “岁寒三友”指的是松、竹、梅。4. 南京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传说 , 天地开辟后 , 神通广大的女神女娲揉捏黄泥、挥洒泥浆创造了人。b. “晴川历历汉阳树”中的“汉阳”位于汉水的北面, “衡阳雁去无留意”中的“衡阳”则位于衡山的南面。c.“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夜来南风起, 小麦覆陇黄”“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都出自白居易笔下。d.法国作家雨果是享誉世界的文豪

4、, 代表作品有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等。5. 临沂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 正确的一项是()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收录了从西周到战国时期的诗歌305 首 , 这些诗歌按内容分风、雅、颂三部分。b.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所著, 被鲁迅赞为“史家之绝唱 , 无韵之离骚”。c.朱自清是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 著有诗集春水, 诗文集踪迹, 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d.海燕的作者是俄国作家高尔基, 他以自身经历为基础创作了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6. 枣庄 下列关于文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 其形体的演变

5、大体上经历了六个阶段: 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其造字法一直沿袭许慎“六书”的说法, 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b.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岳阳楼记爱莲说送东阳马生序四篇文言诗文标题中的“书”“记”“说”“序”都属于古代文体。2 / 7最新初中精品教育资料,仅供参考学习!c.隆中对一文选自宋代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一书。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史书 , 它与战国策左传都是史学著作, 对后世影响很大。d.古时儿童未成年时 , 不戴帽子 , 头发下垂 , 称为“垂髫” ; 男子到二十岁时举行“加冠” ( 束发戴帽 ), 表示已经成年 , 后人常用“冠”和“加冠”表示男子年已二十

6、。| 模拟突破 |7. 扬州模拟 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古人对年龄有不同的称呼, 如“加冠”指男子十八岁举行加冠( 束发戴帽 ) 仪式 , 表示已经成人 ; “而立”表示三十岁 ; “不惑”表示四十岁。b. “社稷”中“社”指土地神, “稷”指谷神, 封建君主祭社稷祈求丰年, 后来代称国家; “庙堂”是指朝廷 ; “桑梓”代指家乡。c.四马一车为“乘” , 一人一马为“骑” , “三军”是军队的统称, 指中军、上军、下军或中军、左军、右军。d. “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资治通鉴是编年体通史。8. 重庆模拟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7、a. 孔乙己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作者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b. 孟子是我国古代道家学派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被称为“亚圣”。c.澳大利亚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作品简爱是不朽的世界名著。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其诗分“风”“雅”“颂”三个部分。9. 连云港模拟 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a. 铭 , 是古代向帝王上述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一般是用韵的。b. 醉翁亭记选自欧阳修全集。欧阳修, 字永叔 , 北宋文学家 , “唐宋八大家”之一。c.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共 305 篇 , 关雎是它的开篇诗。3 / 7最新初中精品教育资料,仅供参考学习!d.王勃、杨炯、

8、卢照邻、骆宾王合称为“初唐四杰”, 我们学过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0. 岳阳模拟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送东阳马生序中“既加冠”, 表示进入成年。古时男子年满二十岁行加冠礼。古时称八九十岁为“耄耋之年”, 称百岁为“期颐之年”。b. 湖心亭看雪中“是日, 更定矣”一句 , 更定 : 指初更以后 , 晚上八点左右。更, 古代夜间计时单位 , 一夜分为五更, 每更大约两小时。c.酒杯 , 在古代有很多称谓。如“觥筹交错”中“觥筹”, “罍而歌者”中“罍” , “衔觞赋诗”中“觞” , “金樽清酒斗十千”中“樽”都是“酒杯”的意思。d.在古诗文中常有用某一词来指代某一现象或

9、某一形象、某一场景的情况。如“三尺”指代“法律” , “寸管”指代“笔” , “桃李”指代“学生” , “簪缨”指代“官位”。11. 孝感模拟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 下列各项中小娟的做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小娟陪家里的老人一起登高望远, 赏菊吟诗 , 遍插茱萸。b. 小娟的生肖属相是蛇, 弟弟比她小2 岁 , 小娟要挑选一款生肖属相的玩具送给弟弟作为生日礼物 , 她选择了一只可爱的机器狗。c.小娟向同学小明询问他母亲的姓氏, 按照古代的礼仪应这么问: “令堂贵姓 ?”d.老师提问 : “农历二月份有哪些节气?”小娟回答 : “惊蛰和春分。”| 原创预测 |12. 下

10、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科举时代 , 一般童生先在或府里参加院试 , 考取了叫“进学” , 也就是中了秀才。秀才再到省会参加三年一次的乡试 , 考中的为“举人”。b. 愚公移山中提到“山之阴”, 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作阴, 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作阳。我国古代刻在器物上的文字, 笔画凸起的叫阳文, 凹下的叫阴文。4 / 7最新初中精品教育资料,仅供参考学习!c.桑梓 , 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 后人就用桑梓指家乡。d.加冠 , 古时男子十八岁举行加冠( 束发戴帽 ) 仪式 , 表示已经成人。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已十八。13.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 有错误的一项是()a.

11、 法国作家莫泊桑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 我的叔叔于勒选自其小说集羊脂球。b.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c.林黛玉、李逵、胡屠户分别出自曹雪芹红楼梦、施耐庵水浒传、吴敬梓儒林外史。d.鲁滨孙漂流记及格列佛游记均为英国作家所作。14. 古代女孩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美称 , 读下面四联诗及对应的四个美称 , 在后边的括号里填上具体的年龄。娉娉袅袅十三余, 豆蔻梢头二月初豆蔻年华()碧玉年华足怨思, 珠喉解唱净琉璃碧玉年华()粉淡香清自一家, 未容桃李占年华桃李年华()谁能腰鼓催花信, 快打凉州百面雷花信年华()5 / 7最新初中精品教育资料,仅供参考学习!参考答案真题

12、精选1.b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本题难度不大, 考生注意平时要准确地识记书本中课下注释的文学常识的重点内容。b 项, 繁星是冰心所作, 我爱这土地是艾青所作 , 并非巴金 , 所以 b 错。2.d 解析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a 项 ,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b 项 , 名人传着力刻画了三位艺术巨匠在忧患困顿的人生征途上历尽苦难与颠踬而不改初衷的心路历程, 凸现了他们崇高的人格、博爱的情感和广阔的胸襟。c项 , 水浒传是一部小说。3.b 解析 “子”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也用以尊称对方。“足下”一词是表示对同辈或朋友的尊称 , 意思相当于“您”

13、, 不是对尊长者的称谓。4.c 解析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c项“感时花溅泪 , 恨别鸟惊心”是杜甫的诗句。5.b 解析 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a 项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 篇。 c 项, 诗集春水不是朱自清的作品。d 项 , 高尔基是苏联作家。6.b 解析 本题考查文字、文学和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b 项 ,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的“书”不是指文体, 它的本意是指写 , 意思是在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喝醉时所写的诗。模拟突破7.a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a 项, “加冠指男子十八岁举行加冠( 束发戴帽 ) 仪式 , 表示已经成

14、人”这是不正确的, 男子应该是二十岁才加冠 , 所以 a 错。8.d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a 项 , 孔乙己不是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b 项 , 孟子不是道家而是儒家;c 项 , 夏洛蒂勃朗特是英国的。6 / 7最新初中精品教育资料,仅供参考学习!9.a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积累与理解能力。“铭”本是古代刻于金属器具或碑上用以叙述生平事迹的一些赞颂或警诫的文字, 多用于歌功颂德与昭申鉴戒,不是陈情言事的。10.c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化常识识记能力。“觥筹”中的“觥”是古代的一种酒器, “筹”是行酒令的筹码, 所以 c 项有误。11.b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主要是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