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以隆德中学为例 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_第1页
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以隆德中学为例 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_第2页
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以隆德中学为例 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_第3页
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以隆德中学为例 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_第4页
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以隆德中学为例 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宁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学位论文选题名称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以隆德中学为例学科专业、研究方向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生学号03120059研究生姓名梁璟指导教师姓名汤全武攻读学位级别教育硕士论文起止年限2013年3月2014年10月申请开题日期2013年10月一、课题的来源、意义及国内外研究情况(一)课题的来源自选题目。(二)课题研究的背景1.英语听力教学及高考英语听力测试重要性听力是语言交际活动的核心,是发展其他一切语言技能的基础,而听力课是英语教学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听力课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学生语言接收,语言基本技能训练及实际能力培养的水平。听力在信息交流和语言学习中处

2、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从语言角度来看,语言本身是有声音的语言。没有听就没有说,语言交流就无从谈起。因而,听力在语言学习中有特殊的作用。根据美国外语教学法专家W.M.Rivers和M.S.Temperly的统计,听在交际活动中所占的比例高达45%。Krashen输入假说认为,人们习得语言最基本的途径就是对语言输入的理解,而听是获得可理解语言输入的最重要的渠道,可见听力策略的重要性。有效地提高外语学习者的听力理解能力,成了外语教学界备受关注的问题。许多外语教师和研究人员对这一课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且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现和许多独到的见解,所有这一切都大大地推动了听力教学。随着我国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以及逐

3、年完善,在此标准理念下的英语听力教学的目标要求更高。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七级目标是高中阶段要达到的基本要求。而八级、九级是为高中学生进一步提高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所设定的目标。各级目标的具体要求如表1。表1 高中英语七至九级课程目标中听力技能目标要求级 别技 能 目 标 描 述七级1能识别语段中的重要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推断;2能听懂操作性指令,并能根据要求和指令完成任务;3能听懂正常语速听力材料中对人和物的描写、情节发展及结果;4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谈话并能抓

4、住要点;5能听懂熟悉话题的内容,识别不同语气所表达的不同态度;6能听懂一般场合的信息广播,例如:天气预报。八级1能识别不同语气所表达的不同情感;2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讨论和谈话并记住要点;3能抓住一般语段中的观点;4能基本听懂广播或电视英语新闻的主题和大意;5能听懂委婉的建议或劝告等。九级1能听懂有关部门熟悉话题的演讲、讨论、辩论和报告;2能听懂国内外一般的英语新闻广播;3能抓住较长发言的内容要点,理解讲话人的观点及意图;4能从言谈中判断对方的态度、喜恶、立场及隐含意思等;5能理解一般的幽默;6能在听的过程中克服一般性的口音干扰。(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教学大纲英语课程标准)听力作为高考英语首项

5、测试题,在整个测试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深入分析和研究高考英语听力测试对提升高中英语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听力在高考中举足轻重,一方面听力测试的分值高达30分,占高考英语试卷分值的30/150,也就是总分的20%。另一方面,作为首项答题,听力答题质量好坏也从心理上很大程度影响着整套试卷的完成质量。若听力试题作答欠佳,会对考生造成不良心理负担,进而对后续的答题质量造成负面影响。反之,如果听力答题进展顺畅,则会为整套试卷的顺利完成奠定坚实的基础。2.普通高中学生在英语听力学习方面面临的困难和障碍高中学生在英语听力训练中普遍存在英语听力障碍,这些障碍总的来说可分为三个方面:知识缺陷,听力策略缺

6、陷,英语学习心理问题。具体的来说在英语知识缺陷方面:单词语法记忆模糊不清,语音语调不标准,辨音不清,没有足够的背景知识。听力策略方面:不能充分利用己有的知识来击活听力材料内容,不能够利用有限的听力时间做好听前预测,听中验证,听后检测。英语学习心理方面:对英语听力缺乏兴趣,多数学生认为英语学习重在阅读和做试题。在听英语听力材料时,有的学生过于焦虑,影响他们的实际英语听力水平的发挥。而分析影响听力学习的因素,笔者认为有五个:(1)语言基础知识的障碍,比如对群组单词的识别能力,以音辨词的能力都显得比较薄弱;(2)母语的干扰;(3)文化背景知识的干扰;(4)心理因素的障碍,尤其体现在自信心的缺乏方面;

7、(5)认知策略,听力技能的严重匮乏。3.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策略实施现状目前我国基础教育高中阶段英语听力教学研究存在以下特点:听力教学缺乏实证研究,很多听力教学实践层面上的定性研究多是感想或教学经验之谈。其结论往往有着较浓的经验主义色彩,说服力不够,具有很大的主观性,欠科学性和学术性,缺乏可信度。听力教学策略研究多集中在分析学生考试技巧,高考听力命题特点等,较少关注学生日常听力学习能力的具体培养。就笔者在隆德中学从教以来对我校英语科任教师在英语听力教学中所运用的策略来分析,很多英语教师能够注意到学生心理因素、知识水平和听力策略对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缺乏适当的指导,教学模

8、式单一、教学手段落后、听力选材不精等也是很大问题,还有很多英语教师对学生的听力训练缺乏情感投入和评价措施。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教师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态度对学生的学习往往起决定作用,因此如何弥补教师听力教学方面的缺失对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学习不是单向的知识传输,也不是被动的给予和接受。学习是一种积极的知识建构过程。在这个建构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在听力教学训练时,教师应该用积极有效的方法鼓励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鉴于上述原因,本研究就隆德中学为个例,将听力教学策略中出现的问题整合并就此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三)课题研究的意义1.理论意义在理论层面上,它将有利于进一步

9、明确我国高中英语听力教学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验证对于普通高中学习者进行有效的听力教学策略的必要性。以往所实施的调查和研究大多是在外语教学这个大的环境下进行的,所取得的成果也必然需要在这个大的环境下作进一步的检验。虽然目前我们国内同行对高中英语听力现状也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并且大多也找出了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但他们的共同点是研究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并且没有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其研究质量也有待提高。所以,本研究要尽力重走老路,重点从调查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全面性等方面出发研究师生在听力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因此,论文成果有着积极的理论意义。2.实践意义在实践层面上,此次研究为提高普通高中英语听力教

10、学和听力训练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教学方法。研究对当今具有较大影响的几个听力教学模式进行了有机整合和补充,使得所设计出来的听力教学策略和教学建议更加系统全面、更容易理解而且具有操作性。同时,本研究还着重探讨应如何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和教学能力,如何发挥主导作用帮助学生克服听力困难,掌握科学的方法策略和应试技巧,从而激发学生练习英语听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如何对学生的学习给予恰当的教学评价以迅速有效提高听力教学效率。换句话说,本次研究以隆德县中学为例,重在整合当前国内外有关高中听力教学方法和策略,为更多的英语教师提供实效性的听力教学策略从而为高中生迅速提高听力水平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11、四)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1.国外研究综述国外对于听力教学的研究起步较早,在听力策略训练的有效性以及具体实施方式上均取得了很大进步。 1978 年提出第二语言习得与学习的“监控模式”的 Krashen 把听力对语言习得与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由此,大量语言学习研究者也更加注重了对英语听力教学策略的研究。查理兹(J.C. Richards, 1983) 的听力理解三层面说认为:听力理解包括三个相互关联的层面:第一,找出句子中的命题。 第二,确定谈话人的谈话意图。第三,激活有关的知识。Underwood (1990:89-121)认为听力理解过程有三个阶段:首先,语音信号要进入一个语言记

12、忆库,听者把这些声音根据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转换成有意义的词或词组。然后大脑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并与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进行比对,从而得出这些词或词组的意义。最后听者把这些信息储存到长期记忆中供以后使用。听力理解过程的这三个阶段告诉我们,大脑是通过识别语音信号并获取与这些语音信号相对应的意义来完成整个听力理解过程的。罗丝(R. S. Rose, 1998) 听力理解交际学说认为听和说是一个完整交际过程的两个方面。在教学中尽管我们常常把听单列为一种语言技能,但在日常交际活动中实际上两个方面是不能分离的。他提出的这种听力交际学说非常清晰地表明了语言交际所必备的各种要素和整个交际过程。菲希尔(A

13、.Fisher,igsZ)也提到,交际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即听与说是不可分离的。交际不是将一个人的思想传递给另一个人,而是两个人的相互作用。因此,他认为“把交际(eommunication)看作相互作用(interaction)的同义词”是极其恰当的。里弗斯(W. Rivers,1968 )认为外语的听力理解过程包括两个层次的活动:辨认和选择。听力理解首先是辨认,它包括对词或词组之间的语法结构关系、逻辑关系与修辞关系、时序、以及辨认插入语等进行辨认。听力的第二个层次为选择。学生到了这一层次能够通过交际活动找出说话人所要表达意图的那些关键语言成分,或者找出他所需要的其他语言成分。Michael

14、 Rost 提出了听力教学的五项有用的原则:找到“正确的材料”,揭示学习英语口语的奥秘;关注人际听力活动;鼓励解释;锻炼记忆力。他强调了学习听力过程中包含的很多个人因素,从关注学习者的兴趣到澄清、反馈及记忆策略的运用。他的评价一鼓励解释十分重要。Omalley ,J. M &Chamot ,A. U(1985)在 Learning strategies applications with students of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中把听力策略划分为三类: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情感策略。元认知策略主要用于评价、管理和监控学习过程。认知策略往往用于学习语言的

15、活动之中,是指听者对听力材料进行分析、归纳或转换。而情感策略只是为学习者提供更多接触目标语言的机会。在这三类策略之中元认知策略要高于认知策略和情感策略。在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从一个教学研究者的角度研究了教师非常好的教授东西但学习者总是学不好这些知识后,语言教学和研究者们才开始关注学习者的个人因素、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另外,英国语言学家 David Nunan 对 60 名香港大学一年级学生进行了一项关于听力策略训练调查研究。Nunan 得出结论是:听力策略训练是最受学生欢迎的,策略训练应成为外语教学未来的一部分(Nunan David, 1996: 35-41)。Da

16、vidNunan提出了听力教师需要记住的五项要点:将课堂教学中的任务与现实生活中的任务相联系;提供广泛的听力材料;教授听力策略;鼓励学习者在课外练习听力技能;鼓励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他提出的最后一点是呼吁教师帮助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2.国内研究综述国内有关听力教学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舒云祥(1998)听力理解的三层次说认为听力理解可以分成三个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是语音识别阶段。这也是听力理解的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听者主要是对以听觉形式呈现的语言刺激通过知觉加工进行初步的编码加工。第二阶段是句子理解阶段。句子的理解过程是对多种相互联系的心理活动的结合过程。句子理解以语音识

17、别为基础,通过对单词的语音进行编码以达到对词义的把握。第三阶段是语段理解阶段。在这个阶段,听者听到的是由句子组成的语意片段而不再是单个鼓励的句子了。章兼中、俞红珍(1998)听力理解的四层次说则认为听力理解过程是一种有目的的、积极的、主动的交际过程。人们在获取信息时总是带着某种目的或意图,并对信息进行积极主动地加工整理,然后对信息作出反馈。听不仅仅是为了吸收语音信号,它更是一个主动积极的心理过程,其中包含很多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其中,听的心理语言活动过程包括:(1)认知语音(2)认知语句(3)判断分析理解意义(4)重构意义。章兼中(l996)根据教学实验的经验,将学习策略归纳为元认知策略、认知

18、策略和情意策略,三者的关系如图1所示。元认知策略情意认知图1 元认知、认知和情意策略关系图21 世纪后,对二语习得的研究发展较为迅速,听力策略研究也相应地进入了新的阶段。许多研究者将听力策略教学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苏远连(2003)以传达式听力理解过程模式和学习策略训练模式为理论基础,对 169 名外语初学者做了有关学习策略的问卷调查并对其中 66 名学生就听力学习策略进行了 4 个月的专项训练。结果表明:听力策略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策略使用意识以及英语听力水平。冯永宏在 2003 年在某中学对高一年级进行了一个听力元认知策略的训练实验。通过对比前后两次关于听力元认知策略问卷调查后他

19、认为:有效的听力理解需要听者具有较高的元认知能力,而教师应采用多种手段来增强学生的元认知体验,并指导他们把计划、监控和评价等措施用于自身的整个听力过程中。另外,陈玉珍(2005)对某学校五年制师范一年级的两个班进行的听力策略训练实验表明:(1)听力策略的训练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2)听力策略的训练对提高学生的策略知识、学习意识及使用频率等具有积极的影响。(3)听力成绩好的同学比听力成绩差的同学使用的策略要多,并且听力成绩好的同学在元认知和认知策略方面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杨善江(2006)就中学听力教学现状对武汉市部分师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当前的高中听力教学中,学生常常处于被动

20、局面;很多教师对学生的听力测试和听力量的积累更加看重而轻视对学生听力策略和技巧的培训,尤其对元认知策略的训练则更少,还有很多教师从未听说过“元认知策略”。很多一线教师也纷纷对影响学生英语听力理解的障碍发表了一些见解,大致如下:陈瑛:“学生在听英语时常常有畏惧心理;在语音、语速和理解上也有障碍。”吴深:“学生对听力缺乏信心,总觉得听力很难,一听就怕听不懂,往往出现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不能根据所提供的线索克服听力过程中出现的障碍,无法进行有效的猜测、联想和判断。”胡宝娟:“语音从四面八方进到耳朵里,听觉很难把“焦点”集中到某个特定的声源上;听的过程中稍不注意就无法准确全面地接收信息。”宋卫民提到

21、,语言测试是语言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个环节,教学与测试是伙伴关系,没有听力测试的高考英语考试是不完整的,且无法对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产生正向的反拨作用。综上所述,国外对听力教学的研究起步较早,在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方面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经验。国内有关听力教学的实证性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有进一步的提高。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调查对象和手段的不同,这些调查研究并未得出较为一致的结论;对于听力教学研究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还有上升的空间。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把英语听力技能教学的教学目的表述为:“培养听力策略,培养语感,特别强调培养听的过程中获

22、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笔者认为还有必要就目前高中听力教学和策略训练的实际状况开展有针对性的调查活动。为此本文拟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就普通高中听力教学现状,包括学生在听力学习中存在的障碍、教师在听力教学中的不足以及如何弥补这些不足进行了调查和数据分析,试图通过调查分析总结出问题,并着重从使用角度出发研究如何提高普通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从而也为普通高中的教师和学生今后的听力教学和训练提供参考。二、课题研究的内容及实施方案(一)研究目标本论文的研究目标是:在对隆德中学的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策略实施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以国家新课标大纲对英语教师在听力教学的要求的与教学目标

23、、学科特点以及学生的学情特点,利用听力理解模式(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图式理论以及听力教学策略中的认知与元认知等理论,设计出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策略有效应用与实践的方案,通过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和评价,探索隆德中学英语听力教学中教学策略与听力训练的实效性应用与实践。(二)课题研究的内容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为:1.通过查阅相关的图书和文献资料,了解听力教学策略在国内普通高中应用现状并对国外的教学策略理论学习。2.通过问卷调查、访谈以及听课等形式,了解并分析听力教学策略在本校的实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3.在国家新课标英语教学大纲对听力教学所做出的具体要求和指导下,利用国内外现有的关于英语听力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

24、践,根据课程内容及学生学情特点量身定制听力教学素材,设计出英语课堂有效的听力教学策略与听力训练的方案。4.根据课堂实践取得的实际效果,探索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方面具有可行性的策略。(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本论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结合新课程标准下的英语听力教学目标与要求、学科特点以及学生的学情特点,以隆德中学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为个例做研究与探讨,为高中英语教师在英语听力教学方面提供一些教学案例和教学策略。(四)研究思路与方法1.研究思路(1)首先对与本研究相关的理论和概念进行梳理研究。通过查阅英语听力教学策略的相关文献资料,以及对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学生英语听力的目标要求、教学大纲

25、对教师在教授听力方面的相关教学建议的解读,整理和分析国内外学者在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和最新研究成果,并且了解他们的研究方法及现有研究的欠缺之处,从而确定本研究的目标和基本思路。(2)通过问卷、课堂观察、访谈等方式调查隆德县中学高中部英语科任教师听力教学策略实践的情况及学生对课堂教师教授听力方式所反映的情况与问题,分析当前听力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其中,听力策略训练实践的调查包括教师对英语听力教学策略理论知识的了解情况及对将其融入到实践教学的认可程度;学生所普遍反映的听力困难与障碍;教师在教学中听力策略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等。(3)根据特定的课程内容及学生学情特点量身定制并设计出听力教学策略训练

26、在隆德县英语课堂中有效应用的方案并进行课堂实践。(4)根据教学实践情况,观察教学案例的实施过程,对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发现并总结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而提出问题的解决对策。2.研究方法本研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课堂观察法以及实验研究法。(1)文献研究法利用网络资源、期刊以及论文集,对与本课题相关的资源进行大量地搜集、系统地整理及综合分析,把握国内外该研究领域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和发展方向,分析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2)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目前课堂教学中已采用的知识,如英语听力教学策略的形式、现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对英语听力训练的接受

27、态度。(3)访谈法 在实验前通过访问相关学科的老师和同学,深入了解听力教学的开展情况以及存在的具体问题。根据访谈的结果验证问卷调查得出的结论并将其作为教学实验设计的参考依据,以便更贴近实际状况。在教学实施前期和实施后期,结合教学内容编置前、后置测验卷,调查学生已掌握知识水平。(4)课堂观察法为了充分收集数据,在隆德中学高三年级课堂进行授课、听课和记录,旨在观察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情况、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及师生互动状况。(5)实验研究法通过选取两个平行班级,实验班采用整合后的听力训练策略,而另外一个班采用传统的听力教学,两个班级解决同一套听力素材,通过学习者课堂表现和成绩测试结果的对比,来探讨其

28、应用效果,总结和评价后形成最终的教学案例。三、课题研究生有无困难及准备如何解决(一)研究困难1.此次实践与实验作为个案研究,对于样本的选择也就是研究选用的实验班,代表性不够广泛,有着很大的局限性。作为教师和实验研究者,在实验研究的过程中会将重心侧重于实验班级,不能做到完全公正在所难免。在实验的过程中,由于对实验班级的学生接触较多,学习以及生活上的交流都多于控制班的学生,学生感觉受到重视,学习积极性可能会比控制班级高,这在无形中会影响到实验的结果。2. 与传统的英语听力教学相比,本人打算采取相对比较细致的英语听力教学策略,把学生英语听力的具体障碍细化,这种做法使本人在英语听力教学面对具体的目标时

29、能够精心准备,实施评估,但由于本人理论知识水平有限,在具体障碍划分和目标设置时可能有不到之处。 3. 作为非全日制在职研究生,整个研究阶段我都从事高三英语教学工作,毕业班的工作比较繁忙,时间的限制会大大影响本人在理论方面的学习尤其后阶段调查研究的实施。最关键在于将实验班级选在高三,虽然听力模块复习中更利于实验进行,数据的搜集与分析更易操作,但进行相关听力策略训练时会与学校备课组的模块复习计划多少有些冲突,一旦实验效果欠佳对于高三学生的消极影响是无法逆转的。(二)解决方案 1.在研究过程中,对于实验班级、控制班级在整个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运用中严格控制各种变量,防止无关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听力教学策略

30、实验过程中的纵向比较研究既具有效度,又具有信度。 2.个人在理论学习方面,应该更加努力,对于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利用空闲时间通过各方资源与途径,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素养,从而做出更为合格的研究成果。 3.利用好高三听力模块复习的时间,尤其利用好高三模块复习高密度测评中研究班与控制班测试成绩中的数据,以提高研究成果的准确性。在实验开展过程中,做到最细致最入微,让高三学生在实验中受益切实提高英语成绩。(三)创新点 本研究能够帮助高中英语教师跳出英语听力教学策略训练的误区,帮助学生解决听力障碍,使英语听力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而且能够传递知识,用英语进行交际,体现学生在听力过程中的充分参与

31、互动的原则,从而解决学生在听力学习中的出现的障碍和问题。四、工作量及工作进度安排(包括文献阅读、方案设计与实现、计算与实验、论文书写等)起止日期课 题 阶 段 工 作 进 度2013.32013.42013.102013.112014.32014.42014.62014.72014.92014.10论文选题。对本研究领域的文献资料的查阅,了解前人学者在本研究领域的研究历史、现状和最新成果,拟定论文研究思路和实施方案进行开题报告的撰写。深入实践研究所在年级组及课堂,通过对听力课堂的深入听评课、并向相关教师与学生发放问卷调查,同时与师生进行访谈等方式。调查英语听力教学策略在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对师生

32、各自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的相关建议进行记载,着重将学生在听力教学检测的成绩数据做收集与观察,最后将所有资料和数据加以总结,并进行分析。撰写论文初稿。反思,修改,完善,论文定稿。正式答辩五、主要参考文献(要求10篇以上,其中至少2篇国外资料)序号参 考 文 献 名 称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Anderson, N. J.:ExPloring Second language Reading:Issues and Strategies【M

33、,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eh Press, 2004Andrew D,Cohen.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second language【M】,Foreign language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Bernard Spolsky: Conditions for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3Chamot, A.U. ,S,

34、Barnhardt J. Robbins. The learning StrategiesHandbook【M】,Person Education, 10 Bank street, White Plains, 1999Douglas Brown H, Teaching by Principles: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language Pedagogy【M】,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eh Press ,2001Ellis R.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

35、xford: OxfordUniversity PressGuo QiangLiu, Interac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Beijinglanguage Press. 2000Krashen S D. The Input Hypothesi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M】,London: Longman, 1985Michael Rost.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Listening 【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

36、h Press, 2002NunanD: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M】,Foreign LanguageTeaching and Researeh Press. 1994OMalley J M,/Chamot A.U, Kupper L.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st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J】, Applied linguistics, 1989, (10):133-144 Pasty M. Lightbown and Nina Spada, How are

37、languages are learned【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2Richards, J. C ,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Approach, Design, Procedure 【J】,TESOL Quarterly (Vol. 17, No, 2) 1983Rivers,W.M.Teaching Foreign Language Skills【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8Rose, R, Speech

38、Communication 【M】, New Jersey: Prentice一 Hall, INC1989陈琳.英语课程标准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陈姬姬.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英语听力“六步教学法”【】.读写算,2010(8). 陈思佳、廖晓玲.跨越语音障碍,提高英语听力水平【J】.新教师教学,2010(6).冯春梅.新课标下如何实施高中英语听力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1). 黄文源.英语新课程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聂洁英.浅析“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的思考和探索【J】.读写算,2010(

39、6).罗柳萍,2008,国内英语听力研究述评,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第28卷第1/2期宋卫民.高考英语听力测试的现状与诉求【A】.考试研究,2012(34)姚宝梁.预制语块与中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O04(l).易斌.高中英语新课程听力教学研究【】.广西师范大学,2002.余素红.浅谈高中英语听力教学【】.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3).张波.提高高中英语听力教学质量方法谈【】.读写算,2010(8).张昆山.从高考英语听力谈高中英语听力教学【】.宿州师专学报,2002(3).张文鹏.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运用研究【】.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1999(4).赵冬生

40、.文化差异与听力教学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郑芳.元认知策略与高中生英语听力能力的相关性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07.章兼中、俞红珍.英语教育心理学【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章兼中.外语教育心理学【M】.安徽教育出版社,1986 英语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六、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日 期:七、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评议表报告时间及地点: 年 月 日 午在 进行开题报告参加人数:教师 人 ,研究生 人。报告时间: 时 分至 时 分,讨论时间: 时 分至 时 分参加者对开题报告的评议意见(包括选题意义、设计方案、工作量、工作进度安排、参

41、考文献):主席签名(职称):成员签名(职称):八、审核意见学院(所、部、中心)审核意见:院长(主任)签名: 日期:附录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以隆德中学为例目 录第1章 绪论1.1课题研究的背景 1.1.1 英语听力教学及高考英语听力测试重要性 1.1.2 高中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困难与障碍 1.1.3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现状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1.3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1.4 研究方法及过程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过程第2章 本研究的理论依据 2.1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

42、验)中对听力学习的目标要求 2.2 英语听力理解理论及其模式 2.2.1 听力理解的层次 2.2.2 听力理解的模式 2.3 二语习得理论 2.4 图式理论 2.5 学习策略理论 2.6 听力学习策略在高中的运用第3章 高中英语听力教与学策略的调查与分析 3.1 调查目的 3.2 调查对象 3.3 调查工具 3.4 调查数据以及结果分析第4章 听力教学策略的实效性研究与实验 4.1 调查结果的发现和讨论 4.2 实践研究的对策及建议第5章 研究的结论5.1结论 5.2 研究的局限性及进一步建议致谢参考文献附录their own conditions to develop the correct

43、 road, the maximum to avoid investment risk, gain profit.(three) vigorously promote the brand. To establish brand awareness, awareness of the use of brand, brand value, brand acquisition performance, enhance the competitive strength. Concentrated manpower, careful planning, packaging and publicity o

44、f a number of unique, market influence and coverage of the br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key breakthroughs, to enhance the competitive strength, walking business road the competition of alien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the pursuit of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four)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resources. To further broaden their horizons,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resources within the group, the city resources, other industries and regional resources, mutual trust, mutual benefit, seeking win-win principle, in the framework of 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