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井检查规范资料_第1页
上井检查规范资料_第2页
上井检查规范资料_第3页
上井检查规范资料_第4页
上井检查规范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技术部井控及工艺技术检查规范(草稿)为了规范上井检查流程,明确检查范围和人员分工,提高工作效率,技术部 特制订井控及工艺技术检查规范,本规范适用于对施工队伍的例行检查,基 本涵盖了井控和工艺技术方面的工作。本规范的制定依据为塔里木油田现场井 控安全检查表和Q/SY TZ 0104-2003井下作业资料录取要求。一、人员分工检查总共需要2人,分别负责井控类、工艺技术类的检查。二、检查项目及内容井控类检查内容大致与塔里木油田现场井控安全检查表(以下简称现场检查表)相同,包括但不限于:1、管理制度落实与记录;2、井控装备;3、防火、防爆、防硫化氢;4、防喷演习。工艺技术类检查内容同样涵盖现场检查表的

2、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设计与工艺;2、管柱入井数据,包括钻具参数记录(长度、外径、壁厚、接头外径、水 眼内径等)、钻具(油管)数量、下入深度、入井工具数据及草图、管柱结构等;3、井下作业资料录取及作业日报,井下作业资料的检查要根据塔里木油田 分公司的企业标准来执行;作业日报重点检查日报汇报格式、 数据是否真实、是 否存在瞒报谎报等;4、计量工具的使用保养情况;5、井下工具和井口工具、变扣的使用保养情况;6工作液体积、粘度、密度等参数的现场实测,核实罐液情况;7、起、下钻速度;8、泵压、流量、钻盘转速、钻压等。附件:井下作业资料录取要求井下作业资料录取要求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塔里木油田井下作业资

3、料管理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在塔里木油田从事井下作业技术服务的队伍。2规范性引用文件Q/SY 70-2003试油(气)试采资料录取规范3井下作业资料录取要求3.1 修井基础数据项目3.1.1 井号、井别、井位(构造位置、地理位置、井位坐标)、地面海拔;3.1.2 套管头至补心距离;3.1.3 水泥返深;3.1.4 井身结构或套管程序;3.1.5 固井质量。3.2 井场准备3.2.1 立井架时间;3.2.2 井架型号、动力设备;3.2.3 采油树型号、规格,采油树的套管法兰短节长度、四通高度;3.2.4 防喷器型号、规格,分离器型号、规格;3.2.5 油补距、套补距;3.2.6 井口完好情况;3.

4、2.7 验收开工时间。3.3 起油管(钻杆)柱3.3.1 起出油管(钻杆)规格、根数、起出井下工具名称,规格、长度、数量、 检查描述内容;332 封隔器:胶皮筒、卡瓦牙、损坏磨蚀等;333 深井泵:固定凡尔、游动凡尔、活塞磨蚀、封塞等;3.3.4 电潜泵:电缆打扭(变形、断、起泡、磨蚀)位置及程度,泵、机组、 分离器和保护器内部结垢、磨蚀及机械碰伤等,电机的绝缘电阻及直流电阻检测 情况,同时检查记录机组各组成部分型号、编号;3.3.5 油管:管体和丝扣有无孔、缝、磨蚀、变形、断裂等,损坏位置、数量、 尾管砂堵情况、砂量,复查油管根数、长度;3.3.6 抽油杆:杆体、丝扣有无磨蚀、变形及断裂等,

5、损坏位置、数量;3.3.7 其它辅助工具:名称、型号、规范、磨蚀情况。3.4 下油管(钻杆)3.4.1 下入油管(钻杆)规格、根数、长度;3.4.2 下入井下工具名称、规格、长度、数量、下入深度及草图,管串结构。3.5 下抽油泵3.5.1 光杆长度、规格,抽油杆规格、根数、特殊接头、配套工具、活塞、型 号、直径、长度,下入深度、检查描述;3.5.2 防冲距、试压方式、压力、时间,压力变化情况。3.6 通井、刮壁3.6.1 通井、刮壁时间;3.6.2 管柱类型、规格、下入根数、通井规(刮壁器)型号、外型尺寸、草图;3.6.3 通井(刮壁)深度、井段、遇阻位置、遇阻吨位;3.6.4 起出通井规(刮

6、壁器)上的痕迹描述、通井、刮壁过程(遇阻悬重变化)3.7 洗井3.7.1 洗井时间;3.7.2 洗井方式、洗井液名称、粘度、比重、洗井参数(泵压、排量、注入量 及漏失情况);3.7.3 洗井液排出携带物(名称、形状、数量)、洗井深度;3.8 压井(替喷)3.8.1 压井时间;3.8.2 压井管柱、压井方式、压井深度、泵注压力、排量、循环管线进口和出口压力;3.8.3 压井液和替喷工作液名称、用量及性能参数;3.8.4 替喷时间、深度,压井和替喷进出口工作液密度;3.8.5 压井液用量、是否井漏,漏失量,压井液总量。3.9 探人工井底、砂面3.9.1探人工井底、砂面时间;3.9.2 油管(钻杆)

7、规范、根数、长度、方入;3.9.3 加压吨位、悬重变化、次数;3.9.4 实探深度(砂柱高度)。3.10 打印3.10.1 印模主要尺寸、草图;3.10.2 打印管柱结构、规格;3.10.3 遇阻深度、打印前冲洗情况(泵压,排量,液体性质,返出物描述) 、 打印时加压吨位;3.10.4 起出铅印取样及印痕描述。3.11 打捞3.11.1 打捞管柱名称、规格、型号、外径、扣型;3.11.2 打捞工具的名称、规格、草图;3.11.3 打捞落物名称、规格、数量;3.11.4 鱼顶深度、鱼顶特征描述;3.11.5 打捞方式、方入或方余长度、打捞深度;3.11.6 悬重变化、打捞中加压或上提载荷;3.1

8、1.7 造扣与倒扣旋转扭矩及圈数活动范围;3.11.8 打捞显示,打捞过程中鱼顶深度变化情况,打捞后悬重,打捞后起钻时 指重表显示;3.11.9 捞获落物的名称、规格、数量、长度、形状;3.11.10 遗留鱼顶形状、深度;3.11.11 冲洗鱼顶过程中的返出物描述,有无喷漏显示;3.11.12 捞空后起出打捞工具对打捞工具痕迹的描述。3.12 冲砂3.12.1 冲砂时间;3.12.2 冲砂方式(正冲、反冲、混合正反冲等)、动力设备;3.12.3 冲砂液名称、密度、粘度、进出口液量、漏失量、喷吐量;3.12.4 泵压、深度、进尺、终止深度;3.12.5 冲砂井段、砂柱高度;3.12.6 冲出砂性

9、质、冲出砂量;3.12.7 复探砂面深度。3.13 试压3.13.1 试压方式,介质名称、性能;3.13.2 试压泵型号;3.13.3 试压部位,时间;3.13.4 泵压、稳压时间、压降情况。3.14 钻磨(水泥塞、桥塞、封隔器)3.14.1 工具类型、规格、草图;3.14.2 钻柱结构、规格、管串结构、管串结构示意图;3.14.3 作业时间;3.14.4 开钻井深、完钻井深、进尺、钻磨井段、钻磨液名称、密度、粘度、数量;3.14.5 施工参数:钻压、排量、转速、泵压;3.14.6 钻磨过程中情况描述,返出口沉淀物情况(名称,数量,颗粒形态)3.15 射孔3.15.1 时间(下入、点火、起出)

10、;3.15.2 压井液性质、密度、用量;3.15.3 管柱结构草图;3.15.4 射孔方式;3.15.5 层位、井段、厚度、深度校正值;3.15.6 孔密、孔数、枪型、实射、发射率;3.15.7 起出射孔枪描述;3.15.8 射后油气显示描述。3.16 抽汲3.16.1 抽汲时间(下入、起出);3.16.2 工具规格、名称、草图;3.16.3 抽次、抽深、液面深度;3.16.4 抽出液量、液性。3.17 替喷3.17.1 替喷时间;3.17.2 替喷方式、动力设备;3.17.3 替喷深度、进口和出口液的性质;3.17.4 液量、漏失及喷吐量;3.17.5 替喷压力(进出口压力)。3.18 气举

11、3.18.1 气举时间;3.18.2 气举的方式、泵压、压降;3.18.3 出口液的性质、液量、油压、套压、回压、油气比、油嘴孔径。3.19 下完井管柱3.19.1 下完井管柱时间;3.19.2 管柱结构;3.19.3 油管规格、根数、长度、深度;3.19.4 下井工具、名称、型号、规格、草图、数量、下入深度;3.19.5 管柱示意图如:抽油杆的规格、根数和长度、活塞规格、长度、光杆规格、长度、防冲距、碰泵次数、光杆伸入量(顶丝法兰以下);潜油泵型号、厂家、规格、长度、下入深度。3.20 试抽3.20.1 抽油泵3.20.1.1 试抽时间、试抽方式;3.20.1.2 抽油机型号、抽油泵型号;3

12、.20.1.3 冲程、冲次、冲数、泵径;3.20.1.4试压情况:最高压力,稳定时间,压降;3.20.1.5抽出液体性质、液量、出液时间;3.20.1.6其他情况。3.20.2电潜泵3.20.2.1试抽时间、油压、套压、回压、电流、电压;3.20.2.2抽出液体性质、液量、出液时间;3.20.2.3憋压情况;3.20.2.4其他情况。3.21 测试3.21.1下井工具3.21.1.1工具名称、长度;3.21.1.2内径(最小内径)、外径(最大外径);3.21.1.3下入深度;3.21.1.4封隔器卡点;3.21.1.5下井管柱示意图(从井口到井底所有工具)。3.21.2下井仪表3.21.2.1

13、压力计类型、编号及量程;3.21.2.2压力计位置(内、外、监测);3.21.2.3下入深度;3.21.2.4时钟编号及量程;3.21.2.5温度计量程(最高温度)。3.21.3测试垫3.21.3.1测试垫类型、用量、密度、液性(氯根);3.21.3.2液垫高度、掏空深度。3.21.4地层测试3.21.4.1下测试管柱时间;3.21.4.2下完管柱时悬重;3.21.4.3测初、终静液柱时间;3.21.4.4坐圭寸时间、方式,坐圭寸深度,坐圭寸载何,管柱方余及施加压力;3.21.4.5测试压差;3.21.4.6延时时间,开关井时间;3.21.4.7开关井期间环空液面情况;3.21.4.8开井期间

14、地面显示头显示;3.21.4.9解圭寸时间;3.21410 解封后管柱悬重;3.21411 起管柱时间。3.21.5反循环3.21.5.1反循环时间;3.21.5.2返出液类型、数量;3.21.5.3反循环液的类型、密度、粘度、用量;3.21.5.4反循环压力。3.21.6管柱内样品采集3.21.6.1取样时间;3.21.6.2取样地点;3.21.6.3样品对应深度;3.21.6.4样品数量。3.21.7回收液3.21.7.1液体名称、性质;3.21.7.2高度;3.21.7.3数量;3.21.7.4折算日产量。3.21.8卡片填写数据3.21.8.1井号;3.21.8.2层位;3.21.8.

15、3井段;3.21.8.4测试日期;3.21.8.5压力计号及量程;3.21.8.6压力计下深;3.21.8.7 时钟号及量程;3.21.8.8 实测最高温度。3.21.9 求产取样3.21.9.1 取样时间;3.21.9.2 取样地点;3.21.9.3 油、气、水样数量。3.21.10 测温测压3.21.10.1 下压力计、温度计时间。3.21.10.2 压力计、温度计下到预定深度时间。3.21.10.3 停留时间。3.21.10.4 上起压力计、温度计时间。3.21.10.5 起出压力计、温度计时间。3.21.10.6 压力计号、量程,温度计号、量程。3.21.10.7 测温、测压深度。3.

16、21.10.8 测温、测压层位、井段,油层中部深度。3.21.10.9 压力值、温度值。3.21.10.10 测温、测压时井口油压、套压。3.22 解卡3.22.1 解卡管柱名称及规格、结构、管柱示意图;3.22.2 解卡下井工具名称、规格、型号、草图;3.22.3 卡点深度、解卡方式;3.22.4 悬重变化、管柱伸长量及活动区间、活动及旋转管柱效果情况描述;3.22.5 已活动出管柱的名称、规格、根数、长度;3.22.6 倒扣悬重、倒扣圈数;3.22.7 载荷变化情况、解卡后悬重、解卡后上提管柱时指重表显示情况;3.22.8 测卡切割前准备情况(对井内油管或钻杆的通径情况,通径油管外径, 遇

17、阻深度,上提载荷,紧扣圈数,反扭矩)、切割方式(化学、聚能、爆炸,机 械等);3.22.9 测卡深度及切割深度、切割效果、切割后起出管柱的根数、长度、切割的圆滑程度描述3.23 酸化3.23.1 酸化设备名称、型号、数量;酸化井口装置、管柱的规格、型号;3.23.2 油层层位、井段、厚度;3.23.3 酸化液配方、名称、比例、浓度,添加剂名称、用量;3.23.4 试挤、泵压、液体的性质、挤入量;3.23.5 施工方式;3.23.6 前置液名称、用量;3.23.7 顶替液名称、用量;3.23.8 泵压、压降;3.23.9 关井、反应时间(即打完酸到试抽间的时间)、酸量;3.23.10 排酸方式、

18、出口液及其性质、出口量;3.23.11 下井工具名称、型号、规格,下入时间,下入深度,下井油管数量;3.23.12 酸化施工曲线。3.24 压裂3.24.1 压裂设备名称、型号、数量;压裂井口装置、管柱的规格、型号;3.24.2 压裂层位、小层号、井段;3.24.3 压裂液(前置液:携砂液、顶替液名称、用量、配制量;支撑剂名称、 粒度、用量;配方、比例。)入井总液量,入地层总液量;3.24.4 压裂方式、泵压及压降、排量、携砂比;3.24.5 试挤时间,地层破裂压力,泵排量、用液量;3.24.6 加砂时间、泵压、排量,砂比,总砂量,用液量;3.24.7 顶替时间、泵压、排量,顶替液用量;3.2

19、4.8 下井工具名称、型号、规格,下入时间,下入深度,下井油管数量;3.24.9 压裂上提管柱时间、数量、长度,压裂液排派量;3.24.10 起管柱时间,起完管柱时间,压裂液排派量;3.24.11 测压前压后井温时间、井段及砂面深度;3.24.12 压裂施工曲线。3.25 堵水3.25.1 堵水油层的层位、井段、厚度;3.25.2 堵水方式(机械堵水、化学堵水、选择性堵水和非选择性堵水等);3.25.3 堵剂配方(包括前置液、隔离液、顶替液、堵剂)。堵剂名称、性质、 浓度、用量、比例、配制量、温度、粘度;3.25.4 泵压及压降、排量和用量、关井候凝时间、历时、回探井底、试压。3.26 水井洗井3.26.1 流量计名称、型号;3.26.2 管线直径、挡板孔径、常数的大小;3.26.3 泵压、油压、套压、进口量、出口量、累计量、喷吐量、漏失量;3.26.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