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与寄生虫:公共卫生(潜藏的矛盾:医院内的感染)_第1页
微生物与寄生虫:公共卫生(潜藏的矛盾:医院内的感染)_第2页
微生物与寄生虫:公共卫生(潜藏的矛盾:医院内的感染)_第3页
微生物与寄生虫:公共卫生(潜藏的矛盾:医院内的感染)_第4页
微生物与寄生虫:公共卫生(潜藏的矛盾:医院内的感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医院感染 潜藏的隐患 什么是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 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 1 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 1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 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 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 染。 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3.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它部位新的感染(除 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 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 合感染)的感染。 4.新生儿

2、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 结核杆菌等的感染。 6.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下列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 1.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 症表现。 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 症表现。 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 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 水痘等。 4.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病原体 细菌 真菌 病毒 其他 LOREM IPSUM DOLOR 大部分为革兰阴性杆菌,主要为大肠杆菌、肺炎杆 菌、变形杆菌等肠杆菌科细菌、绿脓杆菌和不动杆 菌属 念珠菌、曲菌和

3、某些其他条件致病性真菌 HBV、HCV、HIV、SARS 支原体,衣原体,寄生虫 传播途径 1、医疗器械和设备传播:病人使用污染器械、仪器等导致 的感染。 2、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经血传播的疾病有艾滋病、乙型肝 炎、丙型肝炎、弓形虫病和巨细胞病毒感染等。 3、药物及各种制剂传播:输入在生产、保存、运输、使用 过程污染的药物。 4、医疗用品传播:使用污染医疗用品导致。 5、接触传播:医护人员在进行各种医疗操作时通过污染的 手,将微生物从一个病人传给另一个病人。 临床表现 1.泌尿道感染 2.外科伤口感染 3.下呼吸道感染 4.败血症 5.消化系统感染 6.皮肤感染 7.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医院感染

4、- 影响因素 1、感染控制管理疏漏:缺乏认识 2、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多滥用,抗药性 3、临床诊疗技术的不断改进:侵入性手术多 4、新产病原体不断出现:三十年来40种 5、消毒灭菌和无菌操作不规范:洗手,物品,消毒剂过期 医院感染事件 2003年1月,我国某煤业医院呼吸科连续发生8例铜绿假单胞 菌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年龄在65岁75岁之间,均有持续吸 氧和雾化吸入治疗史。调查发现,由于该院湿化瓶和雾化器 数量少,常有多人合用与未消毒就用现象,而这些被细菌污 染了的医疗用品很可能就是此次医院感染暴发的原因。 2004年黑龙江某职工医院非法采供血导致19名感染艾滋病; 有的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传染给了

5、配偶和孩子,19名不幸的 感染者中,已有1人发病死亡。该院多年来一直进行着非法 采供血活动,经常到医院卖血的3个“血鬼”中,竟有两人 患有艾滋病!16人向法院提起了民事诉讼,向建设农场职工 医院及北安建设农场追索总额高达3000多万元人民币的民事 赔偿。 2008年9月3日起,西安某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九名新生 儿相继出现发热、心率加快、肝脾肿大等症状,其中8名 新生儿于9月5日-15日间相继死亡,一名新生儿经医院治 疗好转。卫生部专家调查组指出,该事件为医院感染所致 ,是一起严重医院感染事件。 调查发现,新生儿科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不合理,人流与 物流相互交叉;对部分新生儿使用的物品和器具采用

6、了错 误的消毒方法;医务人员没有规范地进行手卫生;用于新 生儿的肝素封管液无使用时间标识等。 2005年12月11日,在安徽省宿州市某医院,上海舜扬春科技贸易有限公司 安排上海市某人民医院医师徐某和不具备行医资格的眭某为10例患者实施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造成患者眼球医源性感染,其中9名患者单侧眼球 被摘除。根据调查, 从该院自制眼用平衡灌注液中检出绿脓杆菌,灌注瓶有气泡,消毒过期; 医院手术室布局、流程、环境、设施等不符合开展无菌手术的基本要求; 手术器械未清洗干净,手术包灭菌时间、温度、压力不够,有湿包; 人工晶体等耗材包装袋有破口而上台前未发现; 术中微创手术器械不能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

7、 2009年10月9日至12月27日,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某卫生院 的38名剖官产患者中,共有18名发生手术切口感染。 经调查,该事件是由于手术器械灭菌不合格导致的手术切口 感染,病原菌为快速生长型分枝杆菌。 2011年7月,临汾市尧都区眼科医院发生白内障患者手术感 染事件。临汾市尧都区眼科医院7月16日上午施行的15名白 内障手术患者中有7名相继发生术后内眼感染。 经调查,该事件为医院感染所致,致病菌为绿脓杆菌。手术 器械消毒灭菌不规范,存在明显安全隐患。手术设备配置不 足,超声乳化机管道、超声乳化机手柄及注吸手柄仅有一套 ,首台手术前能做到高压灭菌,连台手术间仅能对超声乳化 机手柄及注吸手柄

8、前段进行消毒液浸泡消毒,未能做到一人 一用一灭菌 2013年1月28日,接到群众举报,多名患者在东港市社保门 诊部接受静脉曲张治疗后,疑似感染丙肝病毒。 经调查,先后有120人在该门诊接受过治疗,这120人全部进 行了血样样本检测,检出感染丙肝病毒99人。 东港卫生局调查发现,初步判断疑集体感染丙肝与门诊部的 医疗行为有关。该门诊部一个针头多名患者使用,是导致集 体感染的一个主要原因。 国内外研究显示,医院感染大大增加了医疗费用。 美国每年发生200万起医院感染事件,其中有八万人死亡, 每年造成超过45亿美元的医疗费用损失。 预防 1、减少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1)正确的洗手,合格的手卫生手卫

9、生要求; (2)医务人员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指甲、头发清洁; (3)采用隔离技术,使用口罩、帽子、手套、隔离衣等; (4)坚持安全注射,取消不必要的注射、使用一次性无菌针 头和注射器、预防由治疗药物污染导致的感染。 预防 2、预防环境和诊疗器械的传播,采用正确的清洁、消毒和灭菌 方法。 (1)环境:常规湿式清洁,感染病人的环境用消毒剂清洁,不 同区域的有单独清洁工具,被血液、体液污染后必须行消毒再 清洁。 (2)医疗器械和用具:按污染后对病人引发感染的机会或造成 的危害程度划分为三类,高度危险性物品、中度危险性物品、 低度危险性物品。 无菌操作手卫生 手的清洁与消毒是 控制医院感染最重 要、最简便、最有 效、最经济的措施 之一。 严格实施正确的洗 手规则可减少医院 感染20%-30%。 什么时候洗手? a)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 位时。 b)接触患者黏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