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员高级3级深圳测量习题答案_第1页
工程测量员高级3级深圳测量习题答案_第2页
工程测量员高级3级深圳测量习题答案_第3页
工程测量员高级3级深圳测量习题答案_第4页
工程测量员高级3级深圳测量习题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习题一的密码就是1依次类推1简述测量学的任务及其在土建工程中的作用。2. 测量的基本工作指的是哪几项?为什么说这些工作是测量的基本工作?3. 测量工作的组织原则是哪两条?各有什么作用?4. 何谓水准面?它有什么特性?5. 何谓水准面?说明它在测量上的用途。6. 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对高程和距离各有什么影响?7. 某地经度为东经115。16,试求其所在6。带和3带的带号及相应带号的中央子午线 的经度。习题一答案1解:测量学的任务:测定:是指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一系列 测量数据或成呆,将地球表面的地形缩绘成地形图,供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规划设计及 科学研究使用。(地物、地貌图纸、

2、数据库): 测设(放样):是指用一定的测量方 法,按要求的精度,把设计图纸上规划设计好的建(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标定在实 地上,作为施工的依据。(图纸、数据地面点位)测量工作在土建工程中是一项基础性、前期和超前的工作,应用广泛。它能为各项土建工 程提供各种比例尺的现状地形图或专用图和测绘资料:按照规划设计部门的要求进行规划 定线和拨地测量以及各项勘察测量;在工程施工和运营管理阶段,对建(构)筑物进行变 形监测,以确保安全。所以,测绘工作将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和预期效益的实现,是我 国现代化建设不町缺少的一项重要工作。技能鉴定房产测绘员摄影测量员工程测量员考试试题工程测量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

3、级技师房产测量员(不动产测绘 员)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摄影测量员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t中级:高级报名考试练习更多了解就关注爆烤嘉关注好吗2. 解:测量的基本工作指的是:测高、测角、测距。不管是控制测量、碎部测量以及施工放样,其实质都是为了确定点的位置,而所有要测定 的点位都离不开距离、角度和高差这三个基本观测量,所以说测高、测角、测距是测量的三项基本工作。3. 解: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在测量布局上,“由整体到局部”;在测量精度上,“由高级到低级”;在测量程序 上,“先控制后碎部”;作用:a.保证精度,减少误差积累:b.加快进度。(2) 在测量过程中,“随时检查,杜绝错误”。作用:防

4、止错、漏的发生,以免影响后续工作。4. 解:水准面是指假想静止不动的水面无限延伸穿过陆地,包围了整个地球,形成一个闭 合的曲面,这个曲面称为水准面。水准面的特性: a.不规则性;b.处处与铅垂线垂直:C.有无数个。5. 解:水准面:在无数个水准面中,其中与平均海水面相吻合的称为水准面。水准面的作用:它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具体表现为:a. 点位的投影面;b. 高程的起算面。6. 解:a.对距离的影响D = R 0D( = R tan 0AD = DZ - D = R (tan 0 - 0 )= D3/3R2A D/D = ( D/R)2/3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对距离的影响影响较小,通常在半径10k

5、m测量围,可以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b.对高程的影响(R +Ah)2= R2+Dz 22R Ah +Ah2=Dz 2Ah = D2/2R对高程的影响影响较人,因此不能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7. 解:6带中:N = L/6 + 1 = 115 16r /6 + 1 = 20L0 = 6 3 N-30 =117注:式中表示取整。3带中:n = (L-l 30r )/3 + 1 = (115 16r -1 30)/ 3 + 1 = 38东经115 16 所在6带的带号为20,其相应带号的中央子午线的经度为东经 117。;东经115 16所在3带的带号为3&其相应带号的中央子午线的经度为东经 114。22

6、21何谓视准轴?何谓视差?视差应如何消除?2. 附合水准路线如图所示,请进行附合水准测量成果整理。图中注明了各测段观测高差及 相应水准路线测站数目。3. 闭合水准路线如图所示,请进行闭合水准测量成果整理。图中注明了各测段观测高差及 相应水准路线长度。4. 安置水准仪在A、B两固定点之间等距处,已知A、B两点相距80m, A尺读数al =l. 321 m, B尺读数bl= 1.117 m,然后搬水准仪至B点附近,又读A尺读数a2= 1.695m,B 尺读数 b2= 1.466m。问:水准管轴是否平行于视准轴?如果不平行,当水准管气泡居中时,视准轴是向上倾斜 还是向下倾斜? i角值是多少?如何进行

7、校正?习题二答案1解:通过物镜光心与十字丝交点的连线CC称为望远镜视准轴。由于物镜调焦螺旋调焦不完善,可能使目标形成的实像ab与十字丝分划板平面不完全重 合,此时当观测者眼睛在目镜端略作上、下少量移动时,就会发现目标的实像ab与十字丝 分划板平面之间有相对移动,这种现彖称为视差。消除视差的方法是:首先应按操作程序依次调焦,先进行目镜调焦,使十字丝十分清晰; 再瞄准目标进行物镜调焦,使目标十分清晰,当观测者眼睛在目镜端作上下少量移动时, 就会发现目标的实像ab与十字丝分划板平面之间没有相对移动,则表示视差不存在;否则 应重新进行物镜调焦,直至无相对移动为止。2. 解:水准测量中采用前后视距相等可

8、消除仪器检校后残差如i角的影响,此外还可以消除 球、气差(地球曲率及大气折光)对高差的影响。3. 解4. 解:5. 解:因为:h AB = al bl = 1.321 1.117 =+0.204 hAB = a2 b2 = 1.695 - 1.446 = +0.229h ABH h AB 所以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求得 a2z = b2 + h AB = 1.446 + 0.204 = 1.670 m a2 = 1.695 m 所以视准轴向上倾斜。求得:校正过程:瞄准A尺,旋转微倾螺旋,使十字丝中丝对准A尺上的正确读数a2 ,此时符 合水准气泡就不再居中了,但视线已处于水平位置。用校正针拨动

9、位于目镜端的水准管 上、下两个校正螺丝,使符合水准气泡严密居中。此时,水准管轴也处于水平位置,达到 了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的要求。3. 解4. 解:5. 解:因为:331何谓水平角?何谓竖直角?它们的取值闱是多少?2J6型光学经纬仪由哪几部分组成?3. 经纬仪安置包括哪两个容?目的何在?4. 试述测回法操作步骤。5. 盘左、盘右位置观测能消除或消弱哪些误差?6. 经纬仪有哪几条主要轴线?它们应满足什么条件?7. 用J6型光学经纬仪按测回法观测水平角,完成表中的各项计算。水平角观测记录8用J6型光学经纬仪按中丝法观测竖直角,完成表中竖直角观测的各项计算竖直角观测记录444441什么是直线定线?2

10、. 光电测距的精度表达方式如何?光电测距时的注意事项是什么?3. 某钢尺的尺长方程式为t = 30 m + 0.005 m + 1.2 3 10-5 3 30 m 3 ( t - 20 ) o该钢尺量得AB两点间的距离为29.905 8 m,丈量时的温度为25度,AB的两点间高差为 085m。求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习题四答案1解:直线定线即是把多根标杆标定在已知直线的工作。方法有目估定线和经纬仪定线。2. 解:光电测距的精度表达方式为:一部分误差影响是与距离成比例的,我们称这些误差为“比例误差”,其系数用b表示;另 一部分误差影响与距离长短无关,我们称其为“固定误差”,用a表示。用mD表示光

11、电测 距的误差,则有:m D= ( a + b 3 D ).光电测距仪使用注意事项:(1) 切不可将照准头对准太阳,以免损坏光电器件;(2) 注意电源接线,不可接错,经检查无误后方可开机测量。测距完毕注意关机,不要带电 迁站;(3) 视场只能有反光棱镜,应避免测线两侧及镜站后方有其他光源和反光物体,并应尽量避 免逆光观测;测站应避开高压线、变压器等处:仪器应在人气比较稳定和通视良好的条件下进行观测;(5)仪器不要暴晒和雨淋,在强烈下要撑伞遮太阳,经常保持仪器清洁和干燥,在运输过程 中要注意防震。3. 解:尺长改正厶I d = (Al / IO)2 I = ( 0.005 / 30 )2 29.

12、9058 = 0.0049 m温度改正 Zl t= a (t-tO)2 I = 1.2 3 10-5 3 29.9058 3 ( 25 - 20 ) = 0.0018 m倾斜改正 A h = - h2 / 21 = - 0.852/(2* 29.9058 ) = 0.0121 mD AB =29.9058 + 0.0049 + 0.0018 - 0.0121 =29.9004m1. 设经纬仪测角中,角a有两方向值之差求得。若每一方向值的中误差均为15,试求 角a的中误差。2. 测得A、B两点的斜距L=106.28m,垂直角a =15。已知L和a的中误差m L=10cm、 m a=107 o 求

13、以L和ci所计算的高差h的中误差m ho3. 对某角进行了 6次等精度观测,其结呆如卞表。试求该角的最或是值、观测值中误差及 最或是值中误差。4. 对某角进行了两组观测,第一组观测了 4测回,得平均值B1。第二组观测了 6测回,得 平均值B2。设每测回的观测值中误差均为m,求B 1和B 2的权。5. 条水准路线,由已知高程的A点测至B点,共观测了 n个测站。若各测站的观测精度 相同,且权均为1。求hAB的权。6. 对某角进行了 5次观测,每次的测回数及其平均值如下表。设每测回的观测精度均相 等,求该角的最或是值及其中误差。习题五答案1. 解:设两方向值分别为Bl、B2,贝I:a = 32- P

14、1故有 m a2 = m B 22 + m B 12已知 m B 1 = m B 2= 15,所以得:ma=15 J2=222. 解:高差和斜距、垂直角的关系式为:h = I? s in a= h故:解:计算如下表所示。表中,X即为该角的最或是值,m为观测值中误差,M为最或是值中误差。4. 解:因为每测回的观测值中误差均为m,所以,可知Bl、B 2的中误差ml、m2分别 为:根据定权公式可得B1、8 2的权、P2为:P2令 U=m,则有:Pl=4, P2=6由此可得结论:当每测回观测精度相等时,观测的测回数就可作为按这些测回所取的算术 平均值的权。5. 解:,则根据观测值函数的权的公式,有:,

15、按题意,Phi=l,所以1/PhiJ,故:6. 解:计算如下表所示。计算说明:1)先确定各观测值的权。由于各观测值均为算术平均值,所有测回均为等精度观测,故可 直接以测回数作为观测值的权。2)计算最或是值X。为了计算方便,取X0=62 14 10,则3)按照Vi=X-Li计算各改正数。PV应等于0,作为计算的检核。再计算PVV、PVAL,并 按PVV=PVAL检核计算。4)最后计算单位权中误差和最或是值中误差。l. 闭合导线 12345 中,己知 a 12= 34245 00 , XI = 550.00 m, Yl = 600.00 mo测得导线右角:Z1 =9523 30 , Z2 =139

16、05; 00 , Z3 =9415 54 , Z4 =88 36f 36,Z5 =12239f 30f,:测得导线边长:D12 = 103.85 m, D23 = 114.57 m, D34 = 162.46 m,D45 = 133.54 m,D51 = 123.68 mo计算导线各点坐标。2 .附合导线 AB123PQ 中,A, B, P, Q为高级点,已知 aAB=4848 48 , X B = 1438.38m,YB = 4973.66 m;a PQ= 33125f 24 , X P = 1660.84 m, Y B = 5296.85 m。测得导线左角:ZB =27136/ 36 ,

17、Z1 =9418 18 , Z2 =10106r 06 , Z3 =26724z 247 , ZP =8812, 120;测得导线边长:DB1 = 118.14 m, D12 = 172.36 m, D23 = 142.74 m, D3P = 185.69 m。计算导线各点坐标。3. 已知A点高程H A = 182.232 m,在A点观测得B点竖直角为18 36 48,量得A点仪 器高为1.452 m, B点棱镜高为1.673 m:在B点观测得A点竖直角为-18 34 42,量得 B点仪器高为1.466 m, A点棱镜高为1.615 m。已知D AB= 486.751 m,试求h AB和H B

18、o习题六答案1. 解:6-10按卞表的已知数据,计算闭合导线各点的坐标值.闭合导线坐标计算6-11按下表的已知数据,计算附合导线各点的坐标值.附合导线坐标计算6-12 :解:因为是对向观测,球气差相互抵消,所以在计算过程中不考虑1. 什么是比例尺精度?它在测绘工作中有何作用?2. 地物符号有几种?各有何特点?3. 何谓等高线?在同一幅图上,等高距、等高线平距与地面坡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4. 简述经纬仪测绘法在一个测站上测绘地形图时的工作步骤。习题七答案1. 解:相当于图上0.1mm的实地水平距离称为比例尺的精度。2. 解:地物符号有卞列几种:(1)比例符号:地物的形状和人小均按测图比例尺缩小

19、,并用规定的符号描绘在图纸上, 这种符号称为比例符号。(2)非比例符号有些地物,如导线点、水准点和消火栓等,轮廓较小,无法将其形状和大 小按比例缩绘到图上,而采用相应的规定符号表示在该地物的中心位置上,这种符号称为 非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均按直立方向描绘,即与南图廓垂直。(3)半依比例符号:地物的长度可按比例尺缩绘,而宽度不按比例尺缩小表示的符号称为 半依比例符号。用半依比例符号表示的地物常常是一些带状延伸地物,如铁路、公路、通 讯线、管道、垣栅等。这种符号的中心线,一般表示其实地地物的中心位置,但是城墙和 垣棚等,地物中心位置在其符号的底线上。(4)地物注记:对地物加以说明的文字、数字或特有

20、符号,称为地物注记。诸如城镇、学 校、河流、道路的名称,桥梁的长宽及载重量,江河的流向、流速及深度,道路的去向, 森林、果树的类别等,都以文字或特定符号加以悦明。3. 解:测量工作中常用等高线来表示地貌。等高线是地面上高程相同的相邻各点所连接而成 的闭合曲线。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等高距,常以h表示。在同一幅地形图上,等高距h是相同 的。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等高线平距,常以d表示.h与d的比值就是地面坡 度:i = h/ (d2 M).式中:M为比例尺分母。坡度i 一般以百分率表示,向上为正、向下为负。因为同一地形 图等高距h是相同的,所以地面坡度与等高线平距d的大小有关。等高线平距

21、越小,地面 坡度就越大;平距越人,则坡度越小:平距相等,则坡度相同。因此,可以根据地形图上 等高线的疏、密来判定地面坡度的缓、陡。4. 解:经纬仪测绘法在一个测站上测绘地形图时的工作步骤:(1)测站准备工作:对中、整平、量仪器高i、测竖盘指标差x (了解仪器竖盘指标差的大 小,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竖盘指标差的改正)、定向拨零(后视一控制点,水平度盘配置 为 0 00 007 )。(2)立尺:立尺员依次在特征点上立尺,以便观测员观测。(3)观测:观测员读取视距(上、下丝读数差l=a-b )、水平角读数B、垂直角读数 a、照准高读数(中丝读数v) o(4)记录:记录员记录相应的观测数据。(5)计算:

22、计算出平距D、高程H (坐标与高程)。D = k I cos2 aH = HO + (1 / 2 ) k I sin2 a + i - v(6)展点:用量角器(展点板)将各碎部点按成图比例展绘在图纸上,并配置相应符号。1. 地形图图廓外注记包括哪些容?2. 计算地形图上两个点的地面坡度可分哪几步进行?3. 量算指定地面区域的面积有哪几种方法?4. 图解法设计倾斜场地时的土方量如何计算?习题八答案1解:外图廓线、图廓点坐标、有时有格网线 图上:图名、图号、接合表图左:测绘单位 图下:比例尺、测绘口期、坐标系统、高程系统、测绘人员、检查人员2解(1)确定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先量出两个点的坐标,然后计算

23、距离。(2)确定两点的高程并计算高差平坦地区:附近高程注记点一致。丘陵山地:由相邻等高线插求得,步骤是: 过待求点M作等高线的正交线与相邻等高线交于P、Q: 图上量出PM和PQ的距离; 计算M点高程。(3)确定两点间直线的坡度:根据两点河的水平距离和高差直接计算得到:3. 解:(图解法量算面积几何形状计算法:透明方格纸法;平行线法。(2)解析法计算面积根据多边形各定点的坐标直接计算多边形的面积。(3)求枳仪量算面积特点:速度快、精度高、操作简便、适合复杂形状。4. 解:(1)在场地区域以2cm作平行线,各线上的设计高程一致。(2)在各平行线上确定填挖 分界点,连接成填挖分界线。(3)绘制各平行

24、线的填挖断面图。(4)求出各平行线上的填挖面枳。(5)求出总填挖量。1测设的基本工作有哪几项?测设和测量有何不同?2. 测设点的平面位置有几种方法?各适用于什么情况?3. 如同9-14 已知 aAB=30004 00 , XA = 14.22 m, YA= 86.71m: Xl= 34.22 m, Y 1= 66.71m: X 2= 54.14 m,Y2= 101.40 m。试计算仪器安置于A点,用极坐标法测设1与2点的测设数据及其检核Y、检核长度D1-2,并简述测设点位的过程。习题九答案1测设的基本工作有哪几项?测设和测量有何不同?解:测设的基本工作:测设已知水平距离、测设已知水平角、测设已知高程。测量是将地球表面的地形缩绘成图,而测设是把图纸上规划好的建筑物标定在实地上。2. 测设点的平面位置有几种方法?各适用于什么情况?解:(1)直角坐标法:适用于施工控制网为建筑方格网或建筑基线的形式,且量距方便的地方;(2)极坐标法:适用于量距方便,且测设点距控制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