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学案及答案_第1页
谏太宗十思疏学案及答案_第2页
谏太宗十思疏学案及答案_第3页
谏太宗十思疏学案及答案_第4页
谏太宗十思疏学案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谏太宗十思疏导学案【学习目标】1、 掌握文中重要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等文言知识点。2、 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3、领悟十思的积极意义。【课前诵读】唐太宗和魏征小故事 (一)一次,唐太宗怒气冲冲地回到后宫对皇后长孙氏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掉这个 “乡巴佬”。长孙皇后忙问杀谁,太宗说,魏征常常在朝堂上当众刁难他,使他下 不了台。皇后听了,连忙向太宗道喜说,魏征之所以敢当面直言,是因为陛下乃贤 明之君啊。明君有贤臣,欢喜还来不及,怎能妄开杀戒呢。太宗恍然大悟,此后更 是“励精政道”,虚心纳谏,对魏征倍加敬重。魏征也进谏如故,“思竭其用、

2、知无 不言”,从不畏龙颜之怒。由是,君臣合璧,相得益彰,终于开创了大唐“贞观之 治”的辉煌盛世。(二)魏征死后,太宗如丧考妣,恸哭长叹,说出了那句千古名言:“以铜为镜,可以 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殂逝,遂亡一镜 矣”他还令公卿大臣们把魏征遗表中的一段话写在朝笏上,作为座右铭,以魏征为 榜样,做到“知而即谏”。君临天下的皇帝,对一个老臣竟倚重、倾心如此,这在 历史上的确并不多见。成语积累:居安思危载舟覆舟 择善而从 善始善终 【课前预习案】垂拱而治戒奢以俭一、注音求木之长( ) 塞源( ) 载舟( ) 夫在殷忧( ) 懈怠( ) 浚其泉源( ) 黜恶( ) 谗邪(

3、 ) 戒奢以俭( ) 谬赏( ) 壅蔽( ) 垂拱( )二、文言实词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1)必浚其泉源 (2)人君当神器之重(3) 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 (4)永保无疆之休(5)凡百元首 (6)承天景命1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7)能克终者盖寡 (8)将有作(9)则思谦冲以自牧 (10)则思江海下百川(11)则思正身以黜恶 (12)代下司职2、古今异义。(找出下列各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1) 必固其根本(2) 则纵情以傲物3、词类活用 (1)(找出下列各句中活用的词并解释,然后归纳该组属于哪一类活用现象。)貌恭而不心服(2)江海下百川

4、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 (3)人君当神器之重 居域中之大惧谗邪 择善而从之则思正身以黜恶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居安思危(4)智者尽其谋 必固其根本知止以安人 正身以黜恶乐盘游,则三思以为度 忧懈怠,则慎思而敬终 (5)何必劳神苦思(6)君人者,诚能见可欲三、文言虚词以(1) 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2) 虽董之以严刑( )(3) 将有作,则思知 止以安人( )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4)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而(1)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2) 则思谦冲而自牧( )(3) 垂拱而治( )(4)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之(1) 臣闻求木

5、之长者( )(2) 简能而任之( )(3) 代百司之职役哉( )(4) 将崇极天之峻( )四、文言句式(指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并翻译)1、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2、 虽董之以言行,震之以威怒3、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课堂探究案】1、研习第一段,思考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本段开头用了什么论证方法?(2) 作者认为人君怎样才能治理好国家?2、研习第二段,思考:(1) 作者认为天下之君王为何易失人心?(2) 作者如何肯定了人民的力量?3、研习第三段,思考:(1)第三段提出具体的做法,即“十思”(十条建议)。请用简练的语言归纳概括 “十思”的内容。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

6、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十思”与本文的中心论点有何联系?(3)做到十思的结果又会如何?作者理想的政治境界是什么?4、 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4、 请你谈谈魏征的“十思”在今天对我们有何借鉴意义?参考答案:课前预习案二、文言实词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1)疏浚 (2)主持 掌握(3) 督查(4)喜庆,福禄(5)所有的(6)大(7)保持(8)建 造,兴建(9)谦虚 (10)居于之下 (11)斥退 (12)管理2、古今异义。(找出下列各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1)树根 (2)放纵情感3、词类活用(找出下列各句中活用的词并解释,然后归纳该组属于哪一类活用现象。)(1)

7、 名作状 (2) 名作动 (3) 形作名 (4) 形作动(5)形容词使动 (6)动作名 三、文言虚词以(1)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目的连词)(2) 虽董之以严刑(介词 用 )(3) 将有作,则思知 止以安人( 目的连词 )(4)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并列 )而(1)源不深而望流之远(转折连词 )(2)则思谦冲而自牧( 并列 )(3)垂拱而治(修饰 )(4)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顺承 )之臣闻求木之长者(取独 )(4)简能而任之( 代词 ) (5)代百司之职役哉( 助词的 )(4)将崇极天之峻(助词的 )四、文言句式(指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并翻译)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判断句,这也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