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对个人国际法主体地位的反思 (一 )一关于个人在国际法上的地位有三种不同的观点。其一认为国家是国 际法的唯一主体,个人不是国际法主体,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是国际法 的客体。其二认为个人是国际法的唯一主体,因为国际权利义务归根 结底都要由个人来享受或承担。最后一种观点认为,国家是国际法的 基本主体,个人在某种限度内可以成为国际法的主体。第二种观点过 于绝对和激进,笔者主要讨论第一种观点和第三种观点。二在具体讨 论个人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之前,回顾一下国际法主体的涵义是很有必 要的。韩成栋、潘抱存主编的国际法教程中是这样规定的, “所谓 国际法主体,就是指那些能够直接承受国际权利与义务的国际法律关 系参加
2、者 ”。在具体说明这个定义的涵义时,该教程指出,国际法主体 必须构成国际社会中地位平等的实体,自然人和依据国内法所设立的 法人在国际关系平面上不具有与国家相等的地位,所以不是国际法主 体。该定义虽使用了 “国际法律关系参加者 ”字眼,但实际上它仍然没有 脱离要求国际法主体是国际关系特别是国际政治关系参加者的传统观 念。事实上,在国际社会中法律地位平等的实体只能是国家与国家, 国家与国际组织的法律地位是不相同的,更不用说视国家与正在争取 独立的民族和交战团体在法律地位上平等的不合理性,后者不过是一 种过渡形态的暂时的有限的国际法主体。当然,它们在国际立法上都 有大小不等的参加权,都是立法性国际法
3、主体,它们权利能力和行为 能力的范围大小是各不相同的。最近王铁涯先生主编的国际法对 国际法主体是这样定义的: “国际法主体是指独立参加国际关系并直接 在国际法上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并具有独立进行国际求偿能力者 ”。 (注:王铁崖主编:国际法,法律出版社 1995年版,第 64 页。)这 一定义预先排除了那些不能独立参加国际关系但能直接在国际法上享 有权利和承担义务且有独立国际求偿能力者成为国际法主体的可能性。 这种国际法主体概念与否认个人直接承受国际法上权利义务从而成为 国际法主体的理论以及认为国际法上的客体为国内法上的法律关系的 理论相联系。他们认为 “个人作为国际罪犯受到国际法惩处这一事实也
4、 只能说明他们是国际法惩处的对象,并恰恰说明他们是国际法的客体 ” 我们不妨类比一下,个人作为国内罪犯受到国内刑法惩处这一事实, 也只能说明这些人是国内刑法惩处的对象,并恰恰说明他们是国内刑 法的客体。上述的结论是值得商榷的。赵廷光教授指出,刑事法律关 系的主体是确定的,一方只能是实施犯罪行为的犯罪人,另一方只能 是国家。(注:赵廷光主编: 中国刑法原理 (总论卷),武汉大学出 版社 1992 年版,第 70页。)国家作为处罚者,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但 它并不能将犯罪人降格为客体。再回到他们的观点上来,假如国家触 犯严重的国际罪行如反人道罪反和平罪而被国际法惩处这一事实是否 能如他们推理那样,
5、“恰恰说明国家是国际法的客体呢? ”这种国际法客 体国内法主体的理论不符合国际法作为法律在法律关系主体上应表现 出的一致性与统一性,与一般人的理念相去甚远,难以令人接受。其 实,不是个人是国际法的客体,而是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国际刑事法律 关系构成国际立法法律关系的客体。个人在具体的国际刑事法律关系 中构成与国家不相对称的法律关系主体。持该国际法主体观点的人也 否认个人能直接取得国际法上的权利,他们认为个人依条约取得国际 法上的权利不过是国家间的权利义务。实质上,他们混淆了国家与国 家之间以权利义务关系为特征的国际立法过程与个人依所立法律享有 权利承担义务从事法律规定的行为而成为该国际法律关系主体
6、这一事 实。个人可以援引条约中 “明确的无条件的不需国内或其它补充立法 的规范作为权利主张的依据,而在个人引用经转化的国内法规范主张 权利时,它的源头仍在国际条约。况且,这一定义并不足以排除个人 成为国际法主体的可能性。根据已生效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我国 于 1996 年 5 月批准)第 153 条规定,在国际海底区域实行 “平行开发 制度 ”,为此公约第 187 条和附件六第 38 条还作了相应规定,允许个 人和国家一道参加国际海底区域的勘探和开发活动,允许他们进入国 际海洋法庭海底(争端)分庭成为诉讼当事方。显然,个人和国家严 格遵照海洋法公约在国家管辖范围以外,进行开发活动,不能认 为
7、国家参加该开发活动是参加国际关系,而个人(法人)在相同情况 下参加开发活动就不是参加国际关系,个人(法人)获准成为国际诉 讼当事方,他们就有主动开启诉讼程序,实现国际法赋予他们的权利 和承担国际法可能加之的义务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一种完全的国际诉 讼能力,当然包括独立国际求偿能力。按照前述定义,此种情况下个 人的国际法主体地位不应被否认。有的学者从国际法律关系角度来定义国际法主体。叶叔良先生认为 “国际法主体就是国际法律关系主体, 也就是在国际法上享有权利(包括诉讼之权)和负担义务和责任者。 (注:李浩培:国际法的概念和渊源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 第 5 页。)李浩培先生则指出,
8、“国际法主体是其行动直接由国际法加 以规定因而其权利义务从国际法发生的那些实体 ”。(注:黄炳坤主编: 当代国际法,广角镜出版有限公司 1988 年版,第 133页。)这一概 念非常灵活,它绕开了传统的国际关系参加者的定势要求,直接以国 际法的有关规定判断何为国际法主体。这一概念即包括了传统的国际 法主体如主权国家又能容纳二战后逐步确立的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国际 法主体地位,同时也不排除直接由国际法所调整的某些特别关于个人 的法律关系中个人成为国际法主体的可能性。例如,国际组织与其雇 员关于劳动合同的纠纷都是由相应的行政法庭来解决的,法庭在判决 中只能依据国际法包括国际组织的内部 “行政 ”管理法
9、来处理案件。雇员 与国际组织的劳动合同关系已经脱离了所有国家的管辖权,直接成为 国际法调整的内容,虽然这种关系类似国内法上的劳动法律关系,但 事实上它构成了一种独特的国际法律关系,而雇员作为该法律关系的 主体是无庸质疑的。三从国际法律关系角度看,个人作为国际法主体 必须能够直接承受国际权利义务。个人能够直接承受国际法上的义务 在纽伦堡军事法庭审判中明白无误地确立起来。 该法庭指出, “国际 法对于个人和对于国家一样,使其负担义务和责任,这点久已为人们 所承认, 另一方面,宪章的精神是,个人负有其在本国所加服 从之上的那种国际责任,违反战争法规的人,在其依照国家授权行动 的时候,如果国家授权越出国际法所定的权限者,不得享受豁免 ”。联 合国大会于 1946年 12月 11日通过第 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充电设施标准化服务流程制定与执行考核试卷
- 解析卷-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现象《光的反射》单元测评试题(解析版)
- 2025年制造业中小企业边缘计算与云平台协同智能化升级认证考核试卷
- 2025年疫苗接种规范操作考试:疫苗接种政策影响分析方法考核试卷
- 2025年智慧冷链物流技术应用与系统集成水平考核试卷
- 考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章节练习试卷(含答案详解)
- 考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熔化和凝固》定向训练试卷
- 政教副校长在班主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学生安全不容丝毫松懈班主任成长从“管理细节”开始
- 考点攻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生活中的透镜难点解析试卷(含答案详解版)
- 2024年皮革行业污染监测技术规范考核试卷
- 碳酸钙在生物医药中的应用-洞察分析
- 十八项核心制度
- 南通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一模)历史试卷(含答案 )
- GB/T 44871-2024纺织品二异氰酸酯类化合物的测定
- 2025中级消防设施操作员作业考试题及答案(1000题)
- 《小学劳动教育研究的文献综述》3800字
- 物业项目开办物资明细表(参考)
- GB/T 44577-2024商用电动洗碗机性能测试方法
-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颞、舌下、颏下、咽旁间隙感染
- 重度哮喘诊断与处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解读
- 2024-2030年中国光纤激光器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风险分析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