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南昌大学实验报告学生姓名: 学 号: 专业班级:电子 165 班实验类型:验证 综合 设计 创新 实验日期: 2017.12.30 实验成绩:实验十一 三极管 值分选电路设计与仿真一、实验目的1、熟悉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原理,掌握其各管脚电流之间的关系;2、掌握三极管放大电路和集成运算放大器(或集成电压比较器)的特性和 应用;3、掌握电路仿真调试的原则和排除故障的方法。二、实验要求利用比较器构成一个 NPN 型三极管 值分选电路,要求电路用发光二极管 的亮或灭来表示被测三极管 值的范围,并用一个 LED 数码管显示 值的区间 段落号。如(0-50)显示“1”,(50-100)显示“2”,(100-
2、150)显示“3”,(150-200) 显示“ 4”,(200)显示“ 5”。三极管采用 Multisim 虚拟器件,其 值可以更改,比较器可选择集成运放 (比如 LM324 )三、实验原理是三极管共射电流放大系数, 不是一个能够直接测量的物理量, 一般不区 分直流和交流下放大系数。 对于直流,有 IC ICEO IC,忽略 I CEO ,固定 IB、UCEIBI B的值, IC 的值跟值成正比,测量 的问题转化为对 IC 的测量。为了使数码管能够测量模拟量, 本实验还需要使用 ADC 。直接型 ADC 是把 输入的模拟电压信号直接转换为相应的数字信号,所以还要对I C进行电流 -电压转换。
3、A/D 转换后就可以通过编码器和译码器连接数码管进行数字显示了。四、实验仪器NPN 型三极管, 5个发光二极管, 5个电压比较器, 1 个数码管 (自带显示译码器),1个74LS148编码器,一个 LM324 集成运放五、实验方案1、实验设计思路: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时, 集电极电流为基极电流的 倍,通过集成运放将电 流转换成电压, 根据事先设定的 值分段范围确定比较器的门限电压值。 通过电 压比较器,可用对应的二极管的亮或灭来反映 值范围,并将其转换成 LED 数 码管显示(利用数字逻辑电路转换) 。图 11-1 设计框图2、三极管的 IC 测量:选择 NPN 型三极管,将其共发射极接负电压
4、基极通过电阻 R1与地相接,共集电极输出 IC 。5V,共图 11-2 IC 的测量电路使用集成运放电路进行信号处理。由于 BJT 是 CCCS器件,其输出等效为受控电流源,所以采用 集成运放电路构成电流 -电压转换电路, 因为反相比 例运算电路的输入电阻低。同时反相比例运算电路 对运放的共模抑制比要求低,其输出电阻很低,这 是优点。在理想运放下,输入电阻为 0,所以输出 电压为VO IC Rf 。实际输入电阻不为零,所以信 号源内阻比输入电阻越大, 电路的转换精度就越高。VEE由公式 IC IBR1 可知,令 R1 100k ,VEE5VVO IC RfRf VEE 可将 IC转换成 Vo
5、进行电压比较R14、电压比较器(参考电压应一个电源分压得到多值,如右图)图 11-4 电压比较器图 11-4( b)参考电压 当50 时, VOICRfRfVEE = 50 1K52.5VOCffR1 100K 当100 时, VOI CRfRfVEE1001K55.0VOCffR1100K 当150 时,VOI CRfRfVEE1501K57.5VOCffR1100 KV5 当200 时, VO I C Rf Rf EE 200 1K 10.0VO C f f R1100K由于误差的原因,根据实际测量,给电压比较器的参考电压分别为:0V ,2.5V,4.58V,6.43V,8.11V。原本当
6、任一个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电压为高电平时,对应的发光二极管均发 亮,反之则不亮。经过如图 11-4 调整后,可实现只有对应 值范围的发光二极 管点亮。二极管导通压降为 1.83V,对应 值范围上方的二极管因为电压比较器 均输出高电压而熄灭,下方的二极管因电压不足而熄灭。5、AD 转换并显示测量值范围电路:图 11-5AD 转换及显示译码器结合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的相关知识,将输出电压通过 74LS148 芯片对应 输出电平再通过 74LS48 进行译码,用七段数码管进行数字显示。 (本仿真所用 数码管自带显示译码器功能 ,但仍说明一下显示译码器 74LS48 的用法) 其中, 74LS148和 74
7、LS48功能如下:74LS148定义: 74LS148 为 8 线3 线优先编码器,共有 54/74148 和 54/74LS148 两种线路结构型式,将 8 条数据线( 07)进行 3 线(4-2-1)二进制 (八进制)优先编码,即对最高位数据线进行译码。利用选通端( EI)和输出选通端( EO)可进行八进制扩展。 芯片引脚说明:0 7 编码输入端 (低电平有效 )EI 选通输入端 (低电平有效 )A0、A1 、A2 三位二进制编码输出信号即编码输出端 (低电平有效 )GS 片优先编码输出端即宽展端 (低电平有效 )EO 选通输出端,即使能输出端 功能表:引脚图:功能表:综合上述芯片可知:I
8、、当电压比较器输出电平为 10000时,74LS148中 D7 1,D6 D5 D4 D3 0,则 A2 0,A1 0,A0 1,对应的 74LS48输入值为 A 1, B 0, C 0,D 0,这 样输出到数码管显示即为“ 1”;II、当电压比较器输出电平为 11000时,74LS148中 D7 D6 1,D5 D4 D3 0, 则 A2 0,A1 1,A0 0,对应的 74LS48输入值为 A 0,B 1,C 0,D 0,这 样输出到数码管显示即为“ 2”;III 、当电压比较器输出电平为 11100时, 74LS148中D7 D6 D5 1,D4 D3 0, 则 A2 0,A1 1,A0
9、 1,对应的 74LS48输入值为 A 1,B 1,C 0,D 0,这样 输出到数码管显示即为“ 3”;IV 、当电压比较器输出电平为 11110时, 74LS148中D7 D6 D5 D4 1,D3 0, 则 A2 1,A1 1,A0 0 ,对应的 74LS48输入值为 A 0,B 0,C 1,D 0,这样 输出到数码管显示即为“ 4”;V、当电压比较器输出电平为 11111时,74LS148中 D7 D6 D5 D4 D3 1, 则 A2 1,A1 0,A0 1,对应的 74LS48输入值为 A 1,B 0,C 1,D 0,这样输出到数码管显示即为“ 5”注:实际电路中,为保证情况 V 稳定显示,应使 D2 06、实验总原理图:六、实验仿真结果当 5 时 当 75 时图 11-6 实验总原理图 当 125 时 当 175 时当275 时七、实验心得体会通过这次实验,我认为本次实验将数电和模电很好地综合在一起,锻炼了学 生的综合能力, 让我们学会了如何将模电转换成数电, 这在理论课上只是知道数 电与模电的相关性非常大,但却没实践过。其次,在做本次实验过程中,我遇到 了两个很大的问题, 一是老师给出的设计思路是要我们将 Ic转换成电压, 刚开始 我是一头雾水, 后来查书发现了反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