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容规的规定1. 无损检测要求压力容器设计单位应当根据本规程、 本规程引用标准和 JB/T4730 的要求在 设计图样上规定所选择的无损检测方法、 比例、质量要求及其合格级别等。2. 钢板超声检测2.1 检测要求厚度大于或者等于12mm勺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钢板(不包括多层压力容器的层板)用于制造压力容器壳体时,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逐张进行 超声检测:(1) 盛装介质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危害的;(2) 在湿H2S腐蚀环境中使用的;(3) 设计压力大于或者等于10MPa的;(4) 本规程引用标准中要求逐张进行超声检测的。2.2 检测合格标准钢板超声检测应当按 JB/T 4730 承压设备无损检
2、测的规定进行,用于 本规程2.5.1第 项至第 项的钢板,合格等级不低于级,用于本规 程 2.5.1 第(4) 项的钢板,合格等级应当符合本规程引用标准的规定。3. 接管与壳体之间接头设计 钢制压力容器的接管(凸缘)与壳体之间的接头设计以及夹套压力容器的 接头设计,可参照本规程引用标准进行。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采用全 焊透结构:(1) 介质为易爆或者介质毒性为极度危害和高度危害的压力容器;(2) 要求气压试验或者气液组合压力试验的压力容器;(3) 第山类压力容器;(4) 低温压力容器;(5) 进行疲劳分析的压力容器;(6) 直接受火焰加热的压力容器;(7) 设计图样规定的压力容器。4. 焊接
3、返修 焊接返修(包括母材缺陷补焊)的要求如下:(1) 应当分析缺陷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返修方案;(2) 返修应当按本规程 4.2.1 进行焊接工艺评定或者具有经过评定合格的焊接工 艺规程( WP)S 支持,施焊时应当有详尽的返修记录;(3) 焊缝同一部位的返修次数不宜超过 2次,如超过 2 次,返修前应当经过制造 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并且将返修的次数、部位、返修情况记入压力容器质量 证明文件;(4) 要求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的压力容器,一般应当在热处理前焊接返修,如在 热处理后进行焊接返修,应当根据补焊深度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消除应力处理;(5) 有特殊耐腐蚀要求的压力容器或者受压元件,返修部位仍
4、需保证不低于原有 的耐腐蚀性能;(6) 返修部位应当按照原要求经过检测合格。5. 压力容器对接接头无损检测的实施时机(1) 压力容器的焊接接头应当经过形状、 尺寸及外观检查, 合格后再进行无 损检测;(2) 拼接封头应当在成形后进行无损检测,如果成形前已经进行无损检测, 则成形后还应当对圆弧过渡区到直边段再进行无损检测;(3) 有延迟裂纹倾向的材料应当至少在焊接完成 24 小时后进行无损检测, 有再热裂纹倾向的材料应当在热处理后增加一次无损检测;(4) 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大于或者等于 540MPa的低合金钢制压力容器,在 耐压试验后,还应当对焊接接头进行表面无损检测 。6. 对压力容器对接接头
5、无损检测比例的规定 压力容器对接接头的无损检测比例一般分为全部(100%)和局部(大于或等于 20%)两种。碳钢和低合金钢制低温容器,局部检测的比例应大于或 等于 50%。6.1 全部射线检测或者超声检测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压力容器 A、B类对接接头(压力容器 A、B类对 接接头的划分按照 GB150的规定),依据本规程4.531第(1)项的方法进 行全部无损检测:(1) 设计压力大于或者等于1.6MPa的第山类压力容器;(2) 按分析设计标准制造的压力容器;(3) 采用气压试验或者气液组合压力试验的压力容器;(4) 焊接接头系数取 1.0 的压力容器以及使用后无法进行内部检验的压力 容器;(5
6、) 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大于或者等于 540MPa的低合金钢制压力容器,厚 度大于20mnfl寸,其对接接头还应当采用本规程 4.531第(1)项所规定的 与原无损检测方法不同的检测方法进行局部检测,该局部检测应当包括所有的焊缝交叉部位;(6) 设计图样和本规程引用标准要求时。6.2 局部射线检测或者超声检测不要求进行全部无损检测的压力容器, 其每条 A、B 类对接接头按照以 下要求采用本规程 4.5.3.1 第(1) 项的方法进行局部无损检测: 局部无损检测的部位由制造单位根据实际情况指定, 但是应当包括 A、B 类 焊缝交叉部位以及将其他元件覆盖的焊缝部分; 经过局部无损检测的焊接接头,如果
7、在检测部位发现超标缺陷时,应当在 该缺陷两端的延伸部位各进行不少于 250mm勺补充检测,如果仍存在不允 许的缺陷,则对该焊接接头进行全部检测。进行局部无损检测的压力容器, 制造单位也应当对未检测部分的质量负责。7. 对压力容器焊接接头进行表面检测的规定 表面检测部位和检测比例按照设计图样和本规程引用标准的规定。8. 对压力容器焊接接头检测方法选择的规定 压力容器的对接接头应当采用射线检测或者超声检测,超声检测包括衍射时 差法超声检测(TOFD)、可记录的脉冲反射法超声检测和不可记录的脉冲反射法 超声检测;当采用不可记录的脉冲反射法超声检测时,应当采用射线检测或者 定的方法,对其A类和B类焊接
8、接头进行100%寸线或超声检测:(2) 有色金属制压力容器对接接头应当优先采用 X 射线检测;(3) 管座角焊缝、管子管板焊接接头、异种钢焊接接头、具有再热裂纹倾向或者 延迟裂纹倾向的焊接接头应当进行表面检测;(4) 铁磁性材料制压力容器焊接接头的表面检测应当优先采用磁粉检测9. 无损检测的实施时机(1) 压力容器的焊接接头应当经过形状、 尺寸及外观检查, 合格后再进行无 损检测;(2) 拼接封头应当在成形后进行无损检测,如果成形前已经进行无损检测, 则成形后还应当对圆弧过渡区到直边段再进行无损检测;(3) 有延迟裂纹倾向的材料应当至少在焊接完成 24 小时后进行无损检测, 有再热裂纹倾向的材
9、料应当在热处理后增加一次无损检测;(4) 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大于或者等于 540MPa的低合金钢制压力容器,在 耐压试验后,还应当对焊接接头进行表面无损检测。10. 对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技术要求的规定10.1 射线检测技术要求射线检测应当按照 JB/T4730 的规定执行,质量要求和合格级别如下:(1) 要求进行全部无损检测的对接接头,射线检测技术等级不低于AB级,合格级别不低于H级; 要求进行局部无损检测的对接接头,射线检测技术等级不低于AB级,合格级别不低于山级,并且不允许有未焊透;(3) 角接接头、 T 形接头,射线检测技术等级不低于 AB 级,合格级别不低 于H级。10.2 超声检测技术
10、要求超声检测应当按照 JB/T4730 的规定执行,质量要求和合格级别如下:(1) 要求进行全部无损检测的对接接头, 脉冲反射法超声检测技术等级不低 于B级,合格级别为I级;(2) 要求进行局部无损检测的对接接头, 脉冲反射法超声检测技术等级不低于B级,合格级别不低于H级;(3) 角接接头、T形接头,脉冲反射法超声检测技术等级不低于B级,合格级别为I级;(4) 采用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的焊接接头,合格级别不低于H级。10.3 组合检测技术要求 当组合采用射线和超声检测时,质量要求和合格级别按照各自执行的标准 确定,并且均应当合格。10.4 表面无损检测技术要求 压力容器所有焊接接头的表面无损检测
11、均应当按照 JB/T4730 的规定执行, 合格级别如下:(1) 钢制压力容器进行磁粉或者渗透检测,合格级别为I级;(2) 有色金属制压力容器进行渗透检测,合格级别为I级。10.5 接管焊接接头的无损检测要求(1)公称直径大于或者等于250mm的压力容器接管对接接头的无损检测方法、检测比例和合格级别与压力容器壳体主体焊接接头要求相同;公称直径小于250mn时,其无损检测方法、检测比例和合格级别按照设 计图样和本规程引用标准的规定。10.6 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无损检测要求 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无损检测方法、检测比例和合格级别按照设计图样和本 规程引用标准的要求。11. 无损检测的记录、资料和报告制造单
12、位应当如实填写无损检测记录,正确签发无损检测报告,妥善保管 射线底片和超声检测数据等检测资料 (含缺陷返修前记录) ,建立压力容器 产品无损检测档案,其保存期限不少于 7 年。12. 试件(板)与试样12.1 需要制备产品焊接试件的条件(1) 碳钢、低合金钢制低温压力容器;(2) 材料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大于或者等于 540MPa 的低合金钢制压力容 器;(3) 需经过热处理改善或者恢复材料力学性能的钢制压力容器;(4) 设计图样注明盛装毒性为极度或者高度危害介质的压力容器;(5) 设计图样和本规程引用标准要求制备产品焊接试件的压力容器。GB150钢制压力容器对无损检测的规定1. 对压力容器焊接
13、接头无损检测条件的规定 压力容器焊接接头,经形状尺寸及外观检查合格后,再进行无损检测。2. 对射线和超声检测范围的规定2.1对A类和B类焊接接头进行100彌寸线或超声检测的规定GB150第 10.8.2.1条规定,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容器及受压力元件,需 采用图样规定的方法,对其A类和B类焊接接头进行100彌寸线或超声检测:a) 钢材厚度5 s30mm勺碳素钢、Q345R(16MnR);b) 钢材厚度5 s25mm勺15MnVR 20MnM刑奥氏体不锈钢;c) 标准抗卡强度下限值(T b 540MPa的钢材;d) 钢材厚度5 s16mm勺12CrMo 15CrMoR 15CrMo,其他任意厚度
14、的 Cr-Mo 低合金钢;e) 进行气压试验的容器;f) 图样注明盛装毒性为极度危害或高度危害介质的容器;g) 图样规定须 100%检测的容器;h) 多层包扎压力容器内筒的 A 类焊接接头;i) 热套压力容器各单层圆筒的 A 类焊接接头;j) 对于上述进行 100%射线或超声检测的焊接接头, 是否需采用超声或射线 检测进行复查,以及复查的长度,由设计者在图样上予以规定。2.2对A类和B类焊接接头进行局部射线或超声检测的规定GB150 第 10.8.2.2 条规定, 除本标准第 10.8.2.1 条和 10.8.2.3 条规 定以外的容器,允许对其 A类及B类焊接接头进行局部射线或超声检测,检测
15、方法按图样规定;检测长度不得少于各条焊接接头长度20%,且不小于250mm焊缝交叉部位及以下部位应全部检测,其检测长度可以计入局 部检测长度之内:a)先拼板后成型的凸形封头上所有拼接接头;b)凡被补强圈、支座、垫板、内件等所覆盖的焊接接头;c)以开孔中心为圆点, 1.5 倍开孔直径为半径的圆中所包容的焊接接头;d)嵌入式接管与圆筒或封头对接连接的焊接接头;e)公称直径不小于250mm的接管与长径法兰、接管与接管对接连接的焊接 接头。2.3对容器直径不超过800mm的圆筒与封头的最后一道环向封闭焊缝检测 的规定GB150第10.8.2.3条规定,对容器直径不超过800mm的圆筒与封头的 最后一道
16、环向封闭焊缝,当采用不带垫板的单面焊对接接头,且无法进行 射线或超声检测时 , 允许不进行检测 , 但需要采用气体保护焊打底。2.4 对焊接接头表面进行磁粉或渗透检测规定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 需按图样方法检测 :1)凡属GB150第 10.8.2.1c)、d)条容器上的C类和D类焊接接头;2)层板材料标准抗拉强度下限 (T b 540MPa 的多层包扎压力容器的层板 c 类焊接接头;3)堆焊表面;4)复合钢板的复合层焊接接头;5)标准抗拉强度(T b540MPa的材料及Cr-Mo低合金钢材经火焰切割的坡 口表面,以及该容器的缺陷修磨或补焊处的表面,卡具和拉筋等拆除处的 焊痕表面;6)凡属于G
17、B150第 10.821条容器上公称直径小于 250mm勺接管与长径法 兰、接管与接管对接的焊接接头。2.5 对焊接接头进行检测合格级别的规定按 JB/T4730 现行标准对焊接接头进行射线、超声、磁粉和渗透检测,其 合格级别如下。1)射线检测a)若容器及受压元件符合 GB150第10.8.2.1条的规定,不低于II级为合 格;b)若容器符合GB150第 10.8.2.2条的规定,不低于 山 级为合格。2)超声检测a)若容器及受压元件符合 GB150第 10.8.2.1条的规定,I级为合格;b)若容器符合GB150第 10.8.2.2条的规定,不低于II级为合格。3)磁粉和渗透检测 I 级为合
18、格。2.6 对重复检测的规定1)经射线或超声检测的焊接接头,如有不允许的缺陷,应在缺陷清除干净 后进行补焊,该部位采用原检测方法重新检查,直至合格。2)进行局部检测的焊接接头,发现有不允许的缺陷时,应在该缺陷两段的延伸部位增加检测长度,增加的长度为该焊接接头长度的10%,且不小于 250mm若仍有不允许的缺陷时,则对该焊接接头作100%佥测3)磁粉与渗透检测发现的不允许缺陷,应进行修磨及必要的补焊,并对该 部位采用原检测方法重新检测,直至合格。2.7 对用于制造压力容器壳体的碳素钢和低合金钢板进行检测的规定 用于制造压力容器壳体的下列碳素钢和低合金钢板, 应逐张进行超声检测, 钢板的超声检测方
19、法和质量分级按 JB/T4730 标准进行:1)厚度大于30mm的Q245R( 20R)和Q345R( 16MnR,质量等级应不低于III 级;2)厚度大于 25mrr的 Q370R15MnNb)、18MnMoNb、3MnNiMoR13MnNiMoNb)和Cr-Mo钢板,质量等级应不低于III级;3)厚度大于20mm的 16MnDR 15MnNiDR和09MnNiDR质量等级不应该低于III 级;4)多层包扎压力容器的内筒钢板,质量等级不低于 II 级;5)调质状态供货的钢板,质量等级应不低于 II 级。2.8 GB150附录C对低温压力容器无损检测的规定1) C4.6.1规定容器的A B类对接接头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应100%射线或超声检测:a)容器设计温度低于-40 C;b)容器设计温度虽高于或等于-40 C,但接头厚度大于25mmc)符合 GB150第 10.8.2.1 条和 10.8.2.2 条规定者。2)除附录 C4.6.1 规定者外,允许进行局部检测。检查长度不得少于各条焊接接头长度的 50%,且不少于 250mm。3)凡符合附录C4.6.1规定进行100彌寸线或超声检测的容器,其T型接头、 对接焊缝、角焊缝,均需作 100%磁粉或渗透检测。受压元件与非受压元件 的连接焊缝亦按本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