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地质地貌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5学时:32学分学分:2分适用对象:资源环境科学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考核要求:考试 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左建主编,地质地貌学,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年 宋春青,邱维理,张振春主编,地质学基础(第四版),高等教育 出版社,2005年杨景春,李有利,地貌学原理(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年 、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四号黑体、下同)地质地貌学是研究地壳的物质组成,地表形态发生、发展的 一门自然科学。地质地貌学是资源环境科学等本科学生开设的一 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是学生一门引入专业学习的课程。 该课程重点 地介绍了地球基本特性、地壳的物质组成、矿物岩石的
2、形成及特征, 地壳运动形成的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各种外力地质作用过程及相应 的沉积物和地貌、地质与地貌学和农业生产、环境的关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系统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地质地貌学领 域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结合专业特点在实践中加 以应用,从而为学生对环境地质、环境保护等专业课和实际工作中利 用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二、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三大岩石的形成、演化过程和主要大地构造学说;2在野外能够识别主要的矿物、岩石;3系统地掌握地貌学的基本理论;4弄清各种地貌类型的成因、分布规律及演化趋势;5在野外能够识别主要的地貌类型,掌握利用地貌形态判断环境 演变的基本原理。6.
3、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结合资源环境科学专业特点,在实践中 加以应用,加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三、学时分配早节课程内容学时1第一章地球的宇宙环境22第二章地壳的组成物质23第三章地质构造64第四章风化作用15第五章重力地貌16第六章地面流水的地质作用及其所形成的地貌27第七章地下水的地质作用及地貌特征18第八章风的地质作用及地貌特征39第九章冰川的地质作用及其地貌特征110第十章冻土地貌的形成及特征111第十一章湖沼、海洋的地质作用及其地貌特征112第十二章自然旅游地学资源113第十三章土壤的形成与特征114第十四章植被对环境的影响115第十五章环境地质问题616第十六章“数字地球”产
4、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应用示范2合计32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本课程是学习后续各专业课必备的基础,为以后学习环境保护等 专业课程打好一定的地学基础,同时也是加强学生专业素质的重要环 节。因此,本课程的教学直接关系到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是否扎实,能 否具备全面、良好的专业素质。在教学中,运用传统的 启发式、参与式、提问式、讨论式”等教 学方法的同时,结合课程特点,运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旅游式教学:通过积累长期教学经验,探索并实践了旅游式”教学法。旅游是人类高层次的需要,也是当代大学生的需要。特殊的 地质地貌构成了旅游资源。运用旅游式教学,学生在学习中旅游”,在旅游”中学习,实现双赢”。四位一体”教学:由课
5、堂授课、室内实验、野外实习及网络浏览 四位”构成教学体系,实现了室内外教学及网络教学的统一。突破了 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学生实现了自主学习。认知教学:学生通过矿物、岩石、构造标本及野外地貌的直观认 识,加深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实践式教学: 该课程包含了大量的课堂实验、 校外实习,巩固 了课堂教学中的理论知识。五、教学内容绪论1. 基本内容:地质地貌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地质地貌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2.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地质地貌学研究的对象、任务;掌握地质地貌学的研究方法。3. 教学难点重点 :难点:树立地质与地貌学的 “时空观 ”地质与地貌学和农业资源环境科学的关系 重点:理解地质与地貌学的含义及
6、其与资源环境的关系4. 教学建议:第一章:地球的宇宙环境1基本内容 :第一节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第二节 地球的基本特征第三节 地球的结构第四节 地壳及地质作用2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地球大小、形状、磁场、温度及其地质意义;理解地球内部、外部圈层构造及其相 互关系;掌握地质作用的含义及其分类。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地球内部、外部圈层构造;地质作用的含义及其分类。 难点:四大圈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影响;地壳运动是内力地质作用的主导因素。4教学建议:第二章:地壳的组成物质1. 基本内容 :第一节 矿物的基本特征第二节 矿物的分类和主要矿物第三节 矿物的识别和利用第四节 岩浆岩(火成岩)第五节 沉积岩第六
7、节 变质岩2. 教学基本要求:理解矿物的含义及其成因; 了解矿物的分类; 掌握矿物的认识方法及常见矿物的典型特 征;理解三大岩石的成因及其相互转化; 了解岩石的分类; 掌握岩石的认识方法及常见岩石 的典型特征。3.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矿物的认识方法及常见矿物的典型特征;三大岩石的成因及其相互转化;岩石的 认识方法及常见岩石的典型特征。难点: 解理产生的实质; 矿物的晶体构造及其对矿物性质的影响; 三大岩石的结构与构 造特征;岩浆岩的生成环境与结构构造的关系。4. 教学建议:第三章:地质构造1. 基本内容 :第一节地壳运动的一般特征第二节地层年代和岩层产状第三节褶皱构造第四节断裂构造第五节构
8、造地貌的主要类型与特征AW 、,一FH第六节区域地壳稳定性研究的发展方向第七节地震第八节地质构造与土壤、水土保持的关系第九节地质图的阅读2. 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地壳运动的一般特征; 了解地质年代确定方法; 理解地层含义及地质年代; 掌握地 壳运动及其对我国地质地貌产生的影响; 理解地壳运动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掌握各种地质构 造特征及构造地貌;学会分析构造现象及板块构造与地质作用的关系。3.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地壳运动及其对我国地质地貌产生的影响;地壳运动与地质构造的关系;各种地 质构造特征及构造地貌。难点:各种构造现象的分析;板块构造与地质作用的关系。4. 教学建议:第四章:风化作用1.
9、 基本内容 :第一节 风化作用的类型第二节 影响风化作用强度的因素第三节 主要矿物和岩石的风化第四节 风化壳第五节 风化作用与生产建设2. 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风化作用及影响因素; 理解风化作用阶段性及元素迁移顺序; 掌握风化壳的层次性; 矿物岩石在风化作用中的变化;风化作用与生产建设的关系。3.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风化作用阶段性及元素迁移顺序;风化壳的层次性。 难点:矿物岩石在风化作用中的变化;风化作用与生产建设的关系。4. 教学建议:第五章:重力地貌1. 基本内容 : 第一节 崩塌 第二节 滑坡 第三节 蠕动2. 教学基本要求:理解崩塌、滑坡、错落及蠕动的含义;掌握坡地重力地貌发育过程
10、及防治措施。3.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坡地重力地貌发育过程及防治措施。 难点:坡地重力地貌发育及其影响因素。4. 教学建议:第六章:地面流水的地质作用及其所形成的地貌1. 基本内容 :第一节 地面流水的概念第二节 片状流水的地质作用第三节 沟谷水流及其所形成的地貌第四节 河流的地质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第五节 地面流水与水土保持、土壤和水资源的关系2.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流水地质作用分类; 理解各类流水地质作用水文特征; 掌握各种流水地质作用的侵 蚀作用与侵蚀地貌及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掌握各类流水作用的沉积物特征及堆积地貌。3.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各种流水地质作用的侵蚀作用与侵蚀地貌及水土流
11、失的防治措施; 各类流水作用 的沉积物特征及堆积地貌。难点:各种流水地貌的演化。4. 教学建议:第七章:地下水的地质作用及地貌特征1. 基本内容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第二节 地下水的类型及其特征第三节 岩溶(喀斯特)地貌第四节 地下水水质评价2. 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岩溶作用含义; 理解地下水地质作用的特点; 掌握各种喀斯特地貌的成因及其变化 规律。3.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各种喀斯特地貌的成因及其变化规律。 难点:喀斯特地貌时空变化规律。4. 教学建议:第八章:风的地质作用及地貌特征1. 基本内容 :第一节 风的地质作用第二节 风成黄土及黄土状土的地貌第三节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与水土流
12、失2. 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风的吹扬和磨蚀作用; 认识风蚀地貌的形成及风蚀的危害; 掌握风沙防治措施; 了 解黄土的特性;理解流水侵蚀与黄土地貌形成与演化;掌握黄土高原区水土保持措施。3.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流水侵蚀与黄土地貌形成与演化;黄土高原区水土保持措施。 难点:荒漠化的防治。4. 教学建议:第九章:冰川的地质作用及其地貌特征1. 基本内容 :第一节 冰川的形成第二节 冰川地貌特征第三节 冰碛物与古冰川的研究意义第四节 冰川地貌与生产建设的关系2.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冰川类型; 理解冰蚀作用及侵蚀地貌、 沉积作用及冰碛物特性; 掌握冰川研究的古 地理、古气候意义。3. 教学重点难点:
13、 重点:冰川研究的古地理、古气候意义。 难点:第四纪冰期与全球气候波动。4. 教学建议:第十章:冻土地貌的形成及特征1. 基本内容 :第一节 冻土的形成第二节 冻土地貌的形成及特征第三节 融冻堆积与冻土地貌的发育特点第四节 冻土地貌与生产建设的关系2.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冻土的形成;理解冻融作用及冻土地貌;掌握冻土研究的古地理、古气候意义。3.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冻土研究的古地理、古气候意义。 难点:冻土地貌与生产建设的关系。4. 教学建议:第十一章:湖沼、海洋的地质作用及其地貌特征1. 基本内容 :第一节 湖沼的地质作用第二节 海洋的基本特征第三节 海水的运动第四节 海岸地貌第五节 海底
14、地貌特征第六节 海洋沉积作用的特点第七节 研究湖泊、沼泽及海洋地质作用的意义2. 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海岸及湖岸地貌形成的动力; 认识海岸及湖泊的侵蚀地貌; 把握湖泊及沼泽沉积物 分布规律。3.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湖泊及沼泽沉积物分布规律。 难点:湖泊、沼泽沉积物特性及其演化规律。4. 教学建议:第十二章:自然旅游地学资源1. 基本内容 : 第一节 发展中的旅游产业 第二节 科学旅游的意义 第三节 我国旅游地学资源的主要类型 第四节 自然旅游地学资源的成景机制 第五节 旅游地学资源的研究2.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科学旅游;了解旅游地学资源及其主要类型;理解自然旅游地学资源的成景机制。3. 教
15、学重点难点: 重点:自然旅游地学资源的成景机制。 难点:科学旅游的发展趋势。4. 教学建议:第十三章:土壤的形成与特征1. 基本内容 :第一节 自然土壤的形成与土壤的分布规律第二节 土壤的基本特征、机械组成和类型第三节 水在土壤中存在的形态和土壤的水理性质第四节 土壤对径流的影响2. 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土壤的形成; 理解土壤的水理性质; 掌握土壤的分布特点及类型; 掌握土壤的影响 土壤形成的因素;分析土壤对河流含沙量的影响。重点:土壤的水理性质;土壤的分布特点及类型;土壤的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 难点:土壤对河流含沙量的影响。4. 教学建议:第十四章:植被对环境的影响1. 基本内容 :第一节
16、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植被及其类型 植被分布的特征 植被对径流的影响 植被对环境的改造作用2.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植被的含义;理解人类活动对植物的影响;掌握植被与环境的关系。3.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人类活动对植物的影响;植被与环境的关系。 难点:植被的分布特征、植被与环境的关系。4. 教学建议:第十五章:环境地质问题1. 基本内容 :第一节 自然环境与地质灾害第二节 地面沉降第三节 地面裂缝第四节 地面塌陷第五节 海水入侵第六节 地下水污染第七节 固体垃圾第八节 人类活动导致中金属元素的富集第九节 人类活动对土壤环境的影响第十节 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第十一节 依法保护地质环境、国际合作防灾、减灾2. 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环境地质问题; 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掌握各种地质环境问题的成因及 防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供热培训基础知识课件
- 供水管道知识培训通知课件
- 2025年原油加工量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无汞可充电碱锰电池合作协议书
- 内蒙古阿拉善2026届化学高一上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5年甾体药物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地面瞄准设备、定位定向设备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停电应急演练脚本
- 2025年气管切开患者护理查房
- 供暖公司运维知识培训课件
- 2024版专升本宣讲课件完整版
- 双向情感障碍患者个案护理查房
- 知识题库-人社劳动知识竞赛测试题及答案(十二)
- GB/T 25849-2024移动式升降工作平台设计、计算、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 人工智能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 银行新员工入职培训课件
- 雅思词汇6500文档
- 《细胞培养基础知识》课件
- 四级养老护理员习题库与参考答案
- GB/T 603-2023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 海南省监理计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