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磁的测定试验_第1页
地磁的测定试验_第2页
地磁的测定试验_第3页
地磁的测定试验_第4页
地磁的测定试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實驗四1819 年, Oersted 發現一導線通電流,會在周圍產生一磁場,這就是電流的磁效應。 Oersted 的發現是電 流磁效應的定性描述。 1820 年, Biot-Savart 對電流磁 效應給出了一定量的描述,這就是 Biot-Savart 定律。 這個定律是靜磁學中最基本的定律,地位有如靜電學 中的 Coulomb 定律。這個實驗所需的公式推導是由這個定律開始。我們先看這個定律的內容:如圖1,導線通電流 I,在 O點處一線段 ds對 P點所造磁場的大小為dH kIds sin2r(1)其中 r 為OP的距離, 為ds與OP的夾角, k 為比例常數,其值與所選的單位有關。磁場的方向

2、平行於 ds OP 。與 Coulomb 定律類似,磁場大小與距離平 方成反比。圖由 Biot-Savart 定律可以很容易推導出一無窮長導線,通有電流 I,在 P 點磁場的大小和距離 R成反比,方向如圖 2 所示,即(2)本實驗要用到的是一線圈在其中心所造成的磁場,由 (1)式可推知磁場的大小為Hk2I(3)地磁的測定實驗利用通有電流線圈所產生的磁場和地磁比較,測量出地磁的大小其中 R是線圈的半徑,磁場的方向如圖 3所示。如果線圈有 n 匝,則 (3)式變為地磁的測定實驗 - 1(4)2n IHkR圖mH接下來考慮位於線圈(此線圈之平面和水平面垂直,法線方向和磁北極垂直)中 心水平磁針之受力

3、情形 (這樣的裝置,我們稱為正切電流計) 。如圖 4,假設磁針很短,在磁針附近的磁場大小是均勻的。把磁針想像成兩磁荷m 、 m位於磁針兩端點。令此處的水平地磁強度為 H0 ,線圈所造的磁場為 H,磁針兩極受水平地 磁以及線圈所造磁場 H的影響而產生偏轉。當達到平衡時,水平地磁強度 H0 。及 線圈所產生的磁場大小 H 對磁針所造的合力矩為零,可以用下式表示(5)(6)mH PO OP mH 0 QO OQ 。(5)式可改寫為mHNS cos mHNS sin ,將(6)式消去共同因子可得到H0Htan(7)將(4)式代入(7)消去 H,得到H02n IRtan(8)(Ampere)為單位,此在

4、此磁場以奧斯特為單位,距離用公分為單位,電流用安培時 k 1/10。所以方式變成地磁的測定實驗 - 22n IH010 R tan(9)(9)式就是這個實驗所需用的公式。 1 奧斯特=1000/4 (安培米 )地磁的測定實驗 - 3靈敏度本實驗的靈敏度可由對 (9)式微分求出2sec ,10 RH 02ni seci tansin22;isin22i(10)靈敏度的意思是當電流有一些微小的變化時,磁針偏轉角度的變化量。由(10)式知,當 sin2 1 時靈敏度最大,此時 45。所以這個實驗最好將電流大小調到 使偏轉角度在 45附近。如果令45時的靈敏度為1,則其它各角度的靈敏度如圖 5所示。因

5、此 再最好取在靈敏度大於 0.5 的地方,即約 15到75之間圖5儀器與裝置線圈毫安培計指南針方向變換開關圖 6 儀器裝置圖地磁的測定實驗 - 4指南針,線圈 (34,68,102 匝),乾電池,毫安培計,可變電阻,方向變換 開關及連接接頭。步驟1. 連接線路如圖所示,並調整正切電流計之線圈平面與地磁子午面平行。2. 取一組線圈,調整可變電阻來改變電流I,觀察指南針偏轉的角度;變換開關方向使電流流向改變,則指南針有左右兩個偏角,取其平均值,記為 。3. 量取線圈半徑 R。如線圈在兩層以上則取平均值。4. 將所得的電流 I ,線圈 n 匝,偏轉的角度 ,半徑 R,代入公式 (9)求出地磁的 水平分量。5. 再調可變電阻取另一電流 I,重複步驟 2.至 4.。共取 4 組數據。6. 再選另兩組線圈,重複步驟 2.至 5.。預習問題1.寫出你所知的磁場單位,並計算出其間的關係2.查出你所在當地的地磁大小。(1) 線圈 n34 匝,半徑 R厘米次數電流 I (Amp)正切電流計偏角tanH0左右平均1234地磁的測定實驗 - 5(2) 線圈 n68 匝,半徑 R厘米次數電流 I (Amp)正切電流計偏角tanH0左右平均1234(3) 線圈 n102 匝,半徑 R厘米次數電流 I (Am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