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 学前儿童情感的发展知识目标:1、把握学前儿童基本情绪的发展以及学前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 2、了解学前儿童情绪社会化的发展状况技能目标:1、能够辨别并分析学前儿童情绪、情感。2、能初步设计促进学前儿童良好的情绪、情感发展的活动方案基本情绪的发展学前儿童情感的发展情绪的发展情感的发展情绪的社会化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第一节 学前儿童情绪的发展、基本情绪的发展1、哭哭代表着不愉快的情绪。 人出生时, 最明显的情绪表现就是哭。 新生儿的哭 是生理性的,以后逐渐带有社会性 (有了需要性的哭。 饿了会哭,尿布湿了会哭, 冷了会哭)。生理性的啼哭:心理性啼哭:2、笑笑是愉快情绪的表现, 儿童的笑比哭发生的晚
2、。 笑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是自 发性的笑,婴儿最初的笑是自发性的,是一种生理表现,不是社交的表情手段。 这种自发性的笑会在 3 个月以后逐渐消失。二是诱发性的笑,它与自发性笑不同, 是由外界刺激引起的, 比如温柔地碰碰幼儿的脸颊, 就会出现诱发性的笑, 也是 反射性的笑。三是社会性的微笑, 4 个月左右,婴儿出现有差别的微笑。婴儿只 对亲近的人笑, 或者对熟悉的人脸比对不熟悉的人脸笑得更多。 这是最初的社会 性微笑。婴儿的笑发展阶段:自发的微笑( 0-5 周)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3,4 周起)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5,6 个月起)3、恐惧幼儿的恐惧分化经历一下几个阶段:(1)本能的恐惧。恐惧
3、是婴儿天生就有的情绪反应,甚至可以说是本能的 反应。最初的恐惧不是由视觉刺激引起的,而是由听觉、肤觉、机体觉等刺激引 起的,如刺耳的声音,从高处摔下等。(2)与直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婴儿从 4 个月左右开始,出现与直觉发 展相联系的恐惧。引起过不愉快经验的刺激会激起恐惧情绪。也是从这时开始, 视觉对恐惧的产生渐渐起主要作用。(3)怕生。怕生是对陌生刺激物得恐惧反应,怕生与依恋同时产生,一般 在 6 个月左右出现,婴儿对母亲的依恋越强,怕生情绪也越强烈。4、依恋 依恋是幼儿对某个人或某些人特别亲近而不愿意离去的情绪。 有研究认为幼 儿依恋突出表现为三个特点: 幼儿园以与依恋对象在一起, 与其在
4、一起时感到愉 快;在幼儿痛苦、不安时,依恋对象比任何其他人都更能抚慰幼儿;依恋对象使 幼儿具有安全感,当依恋对象在身边时,幼儿较少害怕,当幼儿害怕时,总要寻 找依恋对象。二、情绪的社会化 (一)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 学前儿童的情绪中,涉及社会性交往的内容,醉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学前儿童交往中的微笑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儿童自己玩的高兴时的微笑;第二类,儿童对教师微笑; 第三类。儿童对小朋友微笑。这三类中,第一类不是社会性情感的表现, 后两类则是。 从 1岁到 3岁儿童 对自己微笑的比例下降, 对小朋友和教师微笑的比例增长, 即儿童非社会性交往 微笑的比例下降,社会性微笑的比例则不
5、断增长。 (二)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引起情绪反应的原因,成为情绪动因。13 岁的儿童情绪反应的动因,除了与满足生理需要有关的食物外,还 有大量与社会性需要有关的事物。如,婴儿喜欢被人抱。抱,使其身体舒适,满 足了他的生理需要, 又使婴儿直接与成人接触, 又能满足他的社会性需要。 因此, 当婴儿饥饿时, 成人把他抱起来, 也能使他安静一会儿, 这是因为满足了他的社 会性需要。但总的来说, 3 岁前儿童情绪反应动因中,生理需要是否满足是主要 动因。34岁幼儿,情绪的动因处于从主要为满足生理需要向主要为满足社会性需 要的过渡阶段。例如,刚入园的幼儿喜欢老师牵他的手,愿意让老师摸一摸、亲一亲,喜欢
6、与老师身体的亲密接触。56岁幼儿,情绪影响的社会性动因更加明显。在中大班幼儿中,社会性需 要的作用越来越大。幼儿非常希望被人注意、重视、关爱,要求与别人交往。与 人交往的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及人际关系状况如何直接影响着幼儿情绪的 产生和性质。成人不理睬幼儿之所以可以成为一种惩罚手段,原因即在于此。由此可见, 幼儿的情绪情感与社会性交往、 社会性需要的满足密切联系, 幼 儿的情绪情感正日益摆脱同生理需要的联系,而逐渐社会化,其与成人 (包括教 师、家长)和同伴的交往密切联系,社会性交往、人际关系对儿童情绪影响很大, 是左右其情绪情感产生的最主要动因。(三 ) 情绪表达的社会化 情绪是通过表情表
7、达出来的。表情有面部表情、肢体表情和言语表情。 儿童表情社会化的发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理解 (辨别 )面部表情的 能力,二是运用社会化表情手段的能力。1、理解 辨别)面部表情的能力理解(辨别)面部表情的能力又与社会性认知有着密切联系。近 1 岁的婴儿己 经能够笼统地辨别成人的表情。例如,对他微笑,他会笑 ;如果接着立即对他拉 长脸,装出严厉的表情,婴儿会马上哭起来。有研究表明,小班的幼儿已经能够 辨认别人高兴的表情,对愤怒表情的识别则大约在幼儿园中班开始。2、运用社会化表情的能力理解(辨别)面部表情的能力是运用社会化表情的能力的基础。儿童从 2 岁开 始,已经能够运用表情手段去影响别人,
8、并学会在不同的场合用不同方式表达同 一种情绪。研究表明, 随着年龄的增一、 长,儿童解释面部表情和运用表情手段的能力 都有所增长。一般而言,辨别表情的能力一般高于制造表情的能力。第二节 学前儿童情感的发展1、道德感道德感是由自己或别人的行为举止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感。 形成道德感是比较复杂的过程3 岁前只有某些道德感的萌芽。 3 岁后,特别是在集体生活中,随着幼儿掌 握了各种行为规范,道德感也发展起来。小班幼儿的道德感主要是指向个别行为的, 往往是由成人评价引起。 中班幼 儿的道德感比较明显地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 他可以因为自己在行动中 遵守了教师的要求而产生快感。中班幼儿不
9、但关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 准,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由此产生相应的情绪。如,他 们看见小朋友违反规则会产生能够激发的不满,中班幼儿常常“告状” ,就是道 德感所激发起来的一种行为。 大班幼儿的道德感进一步发展和复杂化。 他们对好 与坏,好人与坏人,有鲜明的不同情绪。2、美感美感是人对事物审美的体验, 他是根据一定的美的评价而产生的。 儿童对美 的体验也有一个社会化过程。婴儿从小喜好鲜艳悦目的东西以及整齐清洁的环 境。幼儿初期的个体仍然主要是对颜色鲜艳的东西、新的衣服鞋袜等产生美感。他们自发地喜欢相貌漂亮的小朋友,而不喜欢形状丑恶的任何事物。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 幼儿逐
10、渐形成了审美的标准。 比如,幼儿对拖着长鼻涕的样子感到厌恶,对于衣物、玩具摆放整齐产生快感。同时,他们也能够从音乐、舞蹈等艺术作品中体验到美,而且对美的评价标准也日渐提高, 从而促进了美感的发展4 岁前的幼儿喜欢鲜艳的物体,4 岁以后逐渐发展起对艺术作品的初步欣赏能力,在欣赏中体验和表现出喜悦、羡慕等美感。 幼儿的美感与良好的情绪体验紧密联系,依然肤浅、表面;直接以行动、表情、语言和活动等方面表达。3、理智感 理智感也是人所特有的情绪体验,这是由是否满足认识的需要产生的体验。 这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高级情感。 幼儿理智感的发生,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环境 的影响和成人的培养, 适时地给幼儿提供恰当的知识, 注意发展他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楼盘婚博会合同协议
- 周期租赁合同协议
- 恒大电池租赁合同协议
- 2025大陆居民赴YY地区旅游合同范本
- 品牌货品采购合同协议
- 2025年广东省存量房买卖合同(适用于二手房买卖)
- 唐山烟囱拆除合同协议
- 民事纠纷协议书模板
- 恒大买房合同补充协议
- 2025合同法如何规定买卖合同
- 北京市消防条例解读
- 2025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维修行业投资潜力分析及行业发展趋势报告
- 公司转让租赁合同样本
- 建筑工程检测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未来三到五年发展趋势报告
- 《建筑装饰设计收费标准》(2024年版)
- 烟草行业网络安全体系建设
- 2024年全国英语竞赛《C类本科生》决赛试题真题及答案
- 2025届高考语文专项【语用新增题型】修改错别字名校最模拟题
- 小学生态文明教案课件
- 留学项目宣讲流程设计
- 2025年度涉密电子设备研发与生产保密协议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