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文园地一教学目标1. 交流学习本组课文中运用的抓特点,分主次,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及其他 方面的收获。2. 了解不同习俗的各种寓意,并恰当运用于生活中。3. 感知不同文体表达节日风俗的方法和语言特点,体会近义词的妙用。4. 学习书法,积累古诗。教学重难点1. 学习本组课文中运用的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2. 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学会运用。教学课时 1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 “民俗风情我知道”接龙游戏:教师先说一个地方风俗,学生顺势接下去, 在谁那里停,就算谁输。2. 刚才的游戏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了什么是“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现 在我们再结合课文内容进一步了解一下不同的民俗风情,
2、并把我们在这个单元中 学到的知识合理运用。二、交流平台(一)默读“交流平台”的内容,把自己认为重要的信息理一理,为下一步 交流做准备。学生自由交流,教师进行总结。1. 北京的春节重点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 月十五”这几天,其他的日子则一笔带过。2. 文章主要写什么,次要写什么,是根据作者想要重点表达的意思决定的, 不是随意为之。3. 读文章和写文章都要分清主次。(二)小组交流,将自己的发现和收获结合课文内容表达出来。1.你了解到了哪些民风民俗,是从哪篇课文中了解到的?例:我从北京的春节一文中知道了老北京人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 腊八这天要煮腊八粥,泡腊八蒜。那时
3、的物资不像现在这样丰富,春节孩子们最 好的零食是“杂拌儿”,玩的也不是现在的电子产品、电动玩具,而是爆竹、风 筝、空竹、口琴等。例:我从腊八粥一文中了解到熬煮腊八粥要很长时间, 在腊八节吃腊八粥是一件很隆重的事。例:我从古诗三首中了解到古人过中秋节和寒食节的习俗,跟我们现在 有很多的不同。例:藏戏一文给我们讲了藏戏的形成和独具一格的艺术形式,它没有舞 台,戴着面具演出,通过面具的颜色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2.作者是如何表现不同的民俗风情的?例:北京的春节以时间为线索,串起人们过春节的各种热闹而隆重的活 动。而在这众多的活动中,作者有的放矢,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买年货、过小年都是简单带过,接着详
4、细描述过春节的三次活动高潮:除夕夜家家灯火 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守岁;初一男人们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接 待客人,小孩逛庙会;十五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例:写藏戏一文时,作者主要从藏戏的形成和特色两个方面来介绍,让 我们明白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和它特殊的形成过程密切相关。3.你从本组课文的学习中所得到的收获。例:了解了许多传统的风俗习惯,明白了优秀的民俗文化也是人类智慧的结 晶,我们要继续传承和发扬。例:从老舍、沈从文的文章中,我知道了不管写多么复杂的文章,都要做到 有条有理,有主有次,有详有略。例:文章的重点、主次是根据我们想要表达的主题而定的。三、词句段运用通过这一个单元课文的学
5、习,我们了解到不同地方、不同民族的民俗风情。 它们虽然千差万别,但有一个共同点,即是对未来生活的祝愿和对美好生活的向 往。人们会沿用历史典故,或取其谐音或用一些寓意吉祥的物品、语言来表达祝 福。比如:东西打碎了,会说“岁岁平安”等。(一)学习词句段运用第 1 题:1.出示例句,让学生反复诵读,注意加点的部分,说说自己的发现。(1) “一律”“清一色”“都是”这几个词意思非常接近,都有“全部、所有” 的意思,表明了正月十五到处张灯结彩,热闹非凡的景象。既和前面“几百盏灯 来”相承接,又变化多端,避免了重复、单一的表达。(2) “勇夺第一”“喜获金牌”“摘得桂冠”“拔得头筹”也是一组近义词, “第
6、一、金牌、桂冠、头筹”说的都是冠军、第一,分别加上“勇夺、喜获、摘 得、拔得”等意思相近的词语,把运动会上竞争的激烈、获得成绩的喜悦都表现 出来了。(3) 看了这两组例句,不能不为中华语言的博大精深、变化无穷、奥妙无 比而感叹。大家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留心、多积累、多练习。2.仿句练习。例:终于找到了失散二十多年的儿子,老大娘喜极而泣,老大爷欣喜若狂, 连主持人都激动得热泪盈眶,整个会场都欢天喜地,激情飞扬。(二)学习词句段运用第 2 题:1.“过年的时候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单看这个句子,前面是讲过年的一个习俗,后面则是说这个习俗的美好寓意。 2.同学们交流自己了解到的类似习俗,也可以说
7、说相关典故。过年的时候吃鱼:“鱼”与“余”同音,寓意年年有余,吃用不尽。 建筑上雕刻蝙蝠:“蝠”与“福”同音,“蝙蝠”有“遍福”的意思,所以人们把蝙蝠视为吉祥物,房梁、檐上雕刻蝙蝠寓意“福从天降”,雕红色蝙蝠寓意 “洪福齐天”。家中条案上摆放财神:寓意招财进宝;放寿星:寓意健康长寿。家中养锦鲤:寓意鲤鱼跳龙门,平步青云,飞黄腾达。(还有前面在习作中提到的“过年吃饺子”“二十四小除尘”等习俗)四、书写提示1. 观察“书写提示”中所给出的示例,看看其中的书写有什么不同。2. 播放行书教学视频,学生初步接触行书。3. 交流观察所得,照样子自己写一写。4. 看看自己的书写速度是不是有所提高。五、日积月
8、累1. 出示古诗,指导朗读,师范读、齐读、指名读。2. 板书课题:长歌行汉乐府(简介诗题:“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长 歌行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现存汉乐府民歌 40 余篇,是继诗经之后,古代民 歌的又一次大汇集。)3. 学生根据注释初步理解诗意。(1)(课件出示)注释:葵:蔬菜名,指中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朝(zho)露:清晨的露水。晞 (x):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布:布施,给予。德泽:恩惠。秋节:秋季。 焜(kn)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华(hu):同“花”。百川:大河流。 少壮:年轻力壮,指青少年时代。老大:指年老了,老年。徒:白白地。(2)学生逐句说说诗句的意思。(课件出示)第 1
9、 句诗意: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等待阳光照耀。第 2 句诗意:春天给大地普施阳光雨露,万物生机盎然、欣欣向荣。 第 3 句诗意: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第 4 句诗意:百川奔腾着向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第 5 句诗意: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老来悲伤也没用了。(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人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4. 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全诗。5. 教师总结。是呀,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 时候,可是,我们的日子是一去不复返的,希望大家少壮多努力,老大不伤悲, 不要等到时光流逝后,才追悔莫及。教学板书语文园地一交流平台 了解民俗风情 分清主次词句段运用 寓意吉祥习俗 近义词的妙用 书写提示(行书初探)日积月累(背诵、积累、感知)教学反思这个单元我们围绕民风民俗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大家都能围绕风俗畅 谈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知道了读文章时怎样领会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写文章 时如何突出中心。词句段运用部分也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有效的供应链管理与成本控制
- 2025年零售门店数字化门店安全监控报告
- 快消品包装2025年包装设计理念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报告
- 2023年理学营养竞赛试题
- 2023年考试复习题库合集注册税务师考试税法一真题
- 2023年畜牧兽医中级职称试题及答案
- 二零二五年度房产交易市场拓展与品牌合作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电子商务合同效力认定与法律适用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医疗器械购销合同样本
- 二零二五年度贵重物品保管及保险服务协议
- KTV商业计划方案
- 中小学生航天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328题)
- 焊接质检员试题及答案
- 财务公司档案管理制度
- 蜘蛛车专项施工方案
- 海洋牧场与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无人机教员聘用协议书
- 车务管理竞聘
- (2025)燃气调压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范本(一)
- 《幕墙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课件
- 网络安全态势建模-深度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