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力学课程学习指导书教材_第1页
建筑力学课程学习指导书教材_第2页
建筑力学课程学习指导书教材_第3页
建筑力学课程学习指导书教材_第4页
建筑力学课程学习指导书教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Dbuk(w 盘讦如 43vw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建筑力学课程学习指导书宁永胜 编 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建筑力学主要包括静力学基础,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与平衡,平面体系的几何组 成分析,各类基本构件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问题,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和位移计算,超 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熟悉各类常用杆类构件的受力 特性,能够利用建筑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建筑工程中一些杆件结构构件的强 度、刚度和稳定性设计问题等,并为后续的结构类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力学知识基础。 课程学习进度与指导早节课程内容建议学时学习指导模块一导学、静力学基础及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6学时以课件学习为主

2、,重点掌握静力学基本公理及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计算模块二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2学时以课件学习为主,重点掌握无多余约束 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则并能够利用 这些规则进行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模块三各类基本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6学时以课件学习为主,重点掌握拉压杆的应 力、变形及强度计算和平面弯曲杆件的 应力及强度计算。模块四静定结构的内力、位移计算*9学时以课件学习为主,重点掌握静定梁、静 定刚架的内力图绘制、静定桁架的内力 计算和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模块五超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8学时以课件学习为主,重点掌握超静定梁和 刚架内力计算的力法、位移法和力矩分 配法。模块一静力学基础及平面任意力系的

3、平衡一、学习目标:了解建筑力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掌握刚体、力、平衡、力矩、力偶、约 束等基本概念;熟练掌握静力学的四个基本公理及其两个推论;了解工程中常见的约束类 型,并掌握各类约束的约束特点及其约束力;熟练掌握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及平衡计算。二、学习内容:建筑力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刚体、弹性体及其基本假定;力、力矩、力 偶及其性质;约束与约束反力;受力分析与受力图;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平面任意力系 第#页共23页nd UAWf ktaul 4 呂13 (w 电订叩如的平衡条件及平衡计算。三、本章重点、难点:静力学的四个基本公理及其推论;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与平衡计算。四、建议学习策略:听视频课件

4、、做在线测试、讨论交流等。模块二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学习目标:领会几何不变体系、几何可变体系、瞬变体系和刚片、约束、自由度等基 本概念;熟练掌握无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则及体系几何组成分析的方法;了解 结构的几何特性与静力特性的关系。二、学习内容:几何组成分析的基本概念;无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则;体系几 何组成分析的方法及示例;结构的几何特性与静力特性的关系。三、本章重点、难点:利用无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则进行体系几何组成分析的 方法。四、建议学习策略:听视频课件、做在线测试、讨论交流等。模块三 各类基本构件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设计一、学习目标:了解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5、;掌握拉压杆和平面弯曲杆件横截面上的内力、 应力计算;掌握拉压杆件的应变和变形;熟练掌握拉压杆与平面弯曲杆件的强度设计;了 解轴压杆的稳定性设计。二、学习内容: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杆件的内力与应力的概念;拉压杆的内力、应力及 其强度计算;拉压杆的应变与变形,轴压杆的稳定性;截面的几何性质;平面弯曲杆件的 内力、应力及其强度条件。三、本章重点、难点:拉压杆的应力和变形计算及其强度计算;平面弯曲杆件的应力及其 强度计算。四、建议学习策略:听视频课件、做在线测试、讨论交流等。模块四 静定结构的内力、位移计算一、学习目标:掌握静定梁、静定平面刚架、静定平面桁架等的内力计算,熟练掌握静定梁和静定刚架内力

6、图绘制的各种方法和技巧;掌握静定结构的特性;领会变形体系虚功原 理;掌握结构位移计算的一般公式及荷载作用引起的位移计算;熟练掌握图乘法计算位移二、学习内容:单跨静定梁、多跨静定梁、静定平面刚架、静定平面桁架的内力计算及内 力图的绘制,静定结构的特性;变形体系虚功原理,结构位移计算的一般公式,荷载作用 引起的位移计算,图乘法计算位移。三、本章重点、难点:静定梁与静定刚架的内力计算及内力图的绘制;静定平面桁架的内 力计算,图乘法计算静定结构由荷载引起的位移。四、建议学习策略:听视频课件、做在线测试、讨论交流等。模块五 超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一、学习目标:掌握超静定结构的概念及超静定次数的确定;掌握等

7、截面直杆的形常数和 载常数;掌握力法、位移法、力矩分配法的基本概念;熟练掌握超静定梁和刚架的力法计 算、无侧移结构的位移法及力矩分配法计算,熟练掌握利用对称性简化计算。二、学习内容:超静定结构的概念及超静定次数的确定;力法的基本概念,力法典型方程 的建立,力法计算超静定梁和刚架;利用对称性简化计算;等截面直杆的形常数和载常数; 位移法的基本概念、位移法典型方程的建立,位移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力矩分配 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三、本章重点、难点:力法计算超静定梁和刚架;位移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力矩 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利用结构的对称性简化计算。四、建议学习策略:听

8、视频课件、做在线测试、讨论交流等。 课程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对于作用在刚体上的力,哪一个不是其三要素?()A 大小B .方向C.作用点D .作用线2、将一个合力分解为两个分力,其结果有几个?()A .一个B .两个C.三个D .无数个3、约束力沿接触面的公法线方向且指向被约束物体的约束是()A 柔索约束B 光滑面约束C.圆柱铰链约束D 辊轴支座约束4、在图示三铰刚架中,若不计各杆自重,贝U AC杆和BC杆()A 都不是二力杆B 都是二力杆C 只有AC杆是二力杆D 只有BC杆是二力杆5、某平面任意力系向0点简化,得到如图所示的一个力 Fr和一个力偶矩为M。的力偶,则该力系简化的最后结果为()A

9、 合力偶B 作用在0点的一个合力第5页共23页C.作用在o点上边某点的一个合力D 作用在O点下边某点的一个合力第9页共23页6平面任意力系的三个平衡方程的形式不可能是A三个投影方程B .两个投影方程和一个力矩方程C. 一个投影方程和两个力矩方程D .三个力矩方程7、平面内的一个点有几个自由度?C. 3个8、能作为建筑结构使用的是什么体系?A .瞬变体系B .常变体系C.几何可变体系D .几何不变体系9、连接三个刚片的复铰为几个约束?C. 4个10、两刚片用三根延长线交于一点的链杆相连组成A .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B .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C.常变体系D.瞬变体系11、在几何不变体系

10、上拆除二元体,得到的新体系为A.几何不变体系B .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C.瞬变体系D.常变体系12、杆件在图示荷载作用下将发生哪种变形形式?A.轴向拉伸D.弯曲FFC .扭转B.剪切题一、12图13、若拉压杆横截面上的正应力为0;则其上发生最大切应力的斜截面与横截面的夹角及最大切应力值分别为A . 30 02B . 45(/2D . 45 o蠢雜也烂1翳矍醫Ei 和 E2,14、两根长度和横截面面积均相等的不同材料杆件,若其材料弹性模量分别为且EiE2,它们在相同的轴向拉力作用F,产生的应力和轴向变形分别为2、 Al1 和(2、Al2o下列关系正确的是d (2, All Al2C. 01

11、=2, A1 Ix2FsD .不确定MFs题一、17图17、根据图示剪力和弯矩引起的微段变形,可知其正负号是A .剪力和弯矩均为正B .剪力和弯矩均为负C.剪力为正,弯矩为负D.剪力为负,弯矩为正18、关于矩形截面梁横截面中性轴上的应力,正确的论述是A .弯曲正应力最大,弯曲切应力等于零B .弯曲正应力等于零,弯曲切应力最大C.弯曲正应力和弯曲切应力都最大D .弯曲正应力和弯曲切应力都等于零19、在集中力偶作用处,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如何变化?A .剪力图发生突变,弯矩图发生转折B .剪力图发生突变,弯矩图不变C.剪力图不变,弯矩图发生转折D .剪力图不变,弯矩图发生突变A. 3 kNm (上拉

12、)B. 2 kN m (下拉)C. 8 kNm (下拉)D. 146kNmI4kN3kN/mFp|i H +AJCAk-4m4m2m -.2a T a AT a |ta-a20、图示梁中C截面弯矩Me为kN m (下拉)第6页共23页e卸快爭蠶芻蠶21、图示多跨静定梁中A截面弯矩Ma为A . Fpa(上拉)B. Fpa (下拉)C . 2Fpa (上拉)D. 2Fpa (下拉)22、结构中AB杆的弯矩图如图所示,A.5kN5kN5kN其剪力图为5kN5kN题一、22图23、结构中AB杆段的弯矩图形状如图所示,则其上荷载可能是A .中点有一向下的集中力B .中点有一向上的集中力C.杆段上满布向下

13、的均布荷载D .杆段上满布向上的均布荷载FpB题一、24图24、图示多跨静定梁,荷载作用在基本部分AB上,附属部分BC上会产生A .反力B .内力C.位移D .变形25、截面法计算桁架内力时所取隔离体包含几个节点?A .单个B .最少两个C.最多两个D .任意个26、下列哪个节点上的1杆不是零杆?C.27、什么因素可以在静定结构中产生内力?A .荷载B .温度改变支座移动D. ABC都正确28、结构位移计算的理论基础是A.平衡条件B.虚位移原理C.虚力原理D.胡克定律29、如果要求图示刚架中C截面转角,虚拟力状态为A .B .C .Fp=1Fp=1m=1Fp=1题一、29图远醉牌耳羊柬同纯理中

14、也30、什么结构一定不能用图乘法计算位移A简支曲梁B 多跨静定梁C 静定刚架D 超静定刚架第11页共23页31、力法的基本未知量是A 支座反力B 多余未知力C.节点位移D .杆端弯矩32、力法方程的实质是A .平衡条件B .位移条件C.物理条件D .虚功原理33、图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为C. 4次B. 3次题一、33图34、图示对称结构C截面上等于零的量值是D. 6次A .水平位移B .竖向位移C.弯矩D .轴力35、单跨超静定梁(等截面直杆)在什么因素作用下的杆端力称为形常数?A .杆端位移B .单位杆端位移C.杆端内力D .杆上荷载36、位移法的基本结构是去掉多余约束后得到的静定结构去掉多余

15、约束后得到的单跨超静定梁的组合体C.加入附加约束后得到的静定结构加入附加约束后得到的单跨超静定梁的组合体37、图示结构位移法方程中的系数rii=A. 3iB. 6iC. 8iDD. 10i题一、38图题一、37图38、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示结构时,已知力矩分配系数jab=0.35,1 ac=0.45,则 1ad=(A. 0.1B .0.2C. 0.55D. 0.8C.材料性质()D.杆件的线刚度()题一、40图C(c)D 6F6 E(d)39、弯矩传递系数和下列什么因素有关?A 近端支承情况B 远端支承情况40、图示杆件A端的转动刚度Sab=A . 4iB. 3iC. iD. 0二、分析题:对图

16、示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第15页共23页三、作图题:试绘制图示刚架的弯矩图DC:_Em(c)四、计算题1、图示托架中,杆 AB为圆截面杆,直径d=45mm,杆AC为No.10工字钢(截面面积A=14.3cm2)。两杆材料均为Q235钢,许用应力 心=157MPa。试校核当Fp=120kN时托架的强度是否安全。2、图示结构AB、BC杆均为直径d=20mm的圆截面直杆,材料许用应力lr l-160MPa,求此结构的许可荷载。Bm30 A凶CF题四、1图3、矩形截面外伸梁如图所示。已知截面的边长比b:h=1:2,材料的许用正应力为lc l-160MPa,试根据弯曲正应力强度条件确定梁的截面尺寸b h

17、(以mm为单位保留至整数)Wz = 237cm3,材料的许用应力4、截面为No.20a工字钢的外伸梁承受均布荷载如图所示。已知截面的I2370cm4,I- .1 -170MPa,试根据弯曲正应力强度条件确定许可均布荷载q lo5、用力法解图示刚架,并画弯矩图,各杆EI=常数题四、5图题四、6图6、用力法解图示刚架,并画弯矩图,各杆 EI=常数。(建议采用图示基本结构)7、试用力法解图示对称刚架,并画弯矩图,各杆EI=常数。8、试用力法计算图示对称刚架,并作出弯矩图,各杆 EI=常数。(提示:先将荷载分解为m题四、7图对称荷载与反对称荷载,再分别计算)Dmnkz=q20kNA4m4m题四、8图9

18、、试用位移法计算图示刚架,并画(各杆线刚度均为i )。10、试用位移法计算图示刚架,并作出mm24kN/mD2EI16kNEIEI2EImu4m4m题四、10图11、试用位移法计算图示对称刚架,并画12、试用位移法计算图示刚架(利用对称性)图(各杆EI=常数)。,并绘制弯矩图。(15分)UHIHI11 1 1 M 1D込_6mEF占C6mq=14kN/mm题四、11图11|10kNTi20kN/mnrrrm10kN 1CDEF hEI=常数mAB|2m 3m题四、12图13、试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示连续梁,并绘制弯矩图。40kN/m100kNEI4m2EI6mC II2m 2m -(a)凡Lah

19、w ktaul 4-w 直 *十1 耳 考试模拟题:-A-k24kN/m_b/H H 丨2EI8mEl8m(b)4m50kN2EI_ -4m -El6m12kN/m4m|80kNBCD1.5EI 2EI 3md 3m町(c)20kN C-XT 2m(d)20kN/m2EI6m4mDEI=常数第一部分客观题、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 分)1、作用在同一刚体上的两个力 Fa Fb,满足Fa = -Fb的条件,则二力可能是()A 一对平衡的力或一个力偶B 一对平衡的力或一个力与一个力偶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或一对平衡的力D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或一个力偶2、图示等边三角形,沿其边缘作用大小均为F的力,

20、方向如图所示,三力向一点简化的最后结果为A .平衡B .合力C.力偶D .力螺旋、3题图第17页共23页C.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D .有两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3、图示体系是瞬变体系A .常变体系4、拉压杆的强度条件要求其横截面上的最大工作应力不超过材料的()A .屈服极限B .强度极限C.极限应力D .许用应力5、纯弯曲梁横截面上的弯曲正应力沿截面高度的分布规律为A .按线性规律分布,最大值发生在中性轴处B.按抛物线规律分布,最大值发生在中性轴处C.按线性规律分布,最大值发生在上下边缘D .按抛物线规律分布,最大值发生在上下边缘6、外伸梁在图示荷载作用题一、第21页共23页7、静定结构

21、的内力与各杆刚度的关系为A .无关B .有关但仅与各杆刚度的相对值有关C.与各杆刚度的绝对值有关D .视作用因素而定8、图示虚拟力状态可求出哪个位移?A . A、B两点的相对位移B. A、B两点间距的改变C. A、B两截面相对转角D . A、B两点的相对水平位移Fp=1FpElEl C-IIII题一、9图El9、对称刚架受荷载如图所示,取半结构时,对称轴上的C截面所受约束用什么支座约束代替?A .水平定向支座B .固定铰支座C.水平支杆D .竖向支杆10、位移法方程中的系数rj表示的是位移法基本结构A .由节点位移Zi单独作用引起附加约束j中的约束力B .由单位节点位移 乙=1单独作用引起附加

22、约束j中的约束力C.由节点位移Zj单独作用引起附加约束i中的约束力D .由单位节点位移Zj=1单独作用引起附加约束i中的约束力第二部分主观题一、分析与作图题(每题6分,共12分)1、对图示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要写出分析过程)2、试绘制图示刚架的弯矩图(不必写出过程)【、计算题(每题分数见题后,共 68分)1、T形截面铸铁截面梁受力如图所示。已知Iz =1.076 107mm4,材料的许用拉应力校核梁的弯曲正应力强度。(15分)y1=49mm,截面对中性轴 z的惯性矩J-48MPa,许用压应力kJ -100MPa。试10kN10kNACJm4m20二、1题图2、试用力法解图示连续梁,并画弯矩图

23、。EI=常数。(建议取图示基本结构计算)(20分)20kN 3 3Mc = 53.13mm2b32 匕 1M 图:kN mWz取 b=54mm, h=2b=108mm。4、解:(1)作出梁的弯矩图如图所示,最大弯矩发生在(2)确定许可均布荷载最大正应力发生在B截面上下边缘:-max =DqB截面:Mb =2q (上拉)第35页共23页Wk 237 汇 10 上汉 17003=q = 20.15kN/m,即 Iq - 20.15kN/m5、解:iiXi ip =0;Ap9360百;kN20kN/m40kNXi基本体系eMA? 025ItaUKii Luram htari 4Cmr 疽W11X1

24、+2x2 +dp =041| 二2必-22X =2P = 0 3EI $2 二l3l2, 2 = $1 = ,3EI2EIql3缶=24EI7、解:212iX 1- 22X 2 一 2P= 0ElEl$2 二 E| ,2 - $iAp =如 El,28ql12Ap。X1 八忆qi,72Elo X1 = 5kN-2kNX28、解:(1)荷载分解为对称荷载和反对称荷载10kN 10kN10kN10kN+原结构对称荷载反对称荷载(3)反对称荷载作用下内力分析(2)对称荷载作用下M=0320=0 ; -11ip7 Hp2563El,X11P1511二 66 ;El ,r11Z1RIP9、解:0 ;,R

25、IP% = 11i110、解:11乙 Rp=0 ; %= 16i, RP 二-48 ;11、解:几忆勺 + Rp=O ; rn=7i , Rp = 42 ;q=14kN/mr乙7.512、解:乩乙 Rp =0;16iRp-40 ;JOkN20kN/mEI =常数 m_ 2m 3m _:.半边结构乙i基本体系McdRD13解:力矩分配系数:B结点“25,“ 25 ;C结点心号,0.6固端弯矩:MBC=128kNm,MgB=128kNm, M = -75 kN m。14、解:力矩分配系数:B 结点PBA =0.4, PBC =0.6 ; C 结点沧B =0.5,0.5 ;M 图:kN m14、解:力矩分配系数:B结点Pba 二 .5, pbc =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