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不同术式在小儿腹股沟斜疝修补中的临床分析_第1页
不同年龄不同术式在小儿腹股沟斜疝修补中的临床分析_第2页
不同年龄不同术式在小儿腹股沟斜疝修补中的临床分析_第3页
不同年龄不同术式在小儿腹股沟斜疝修补中的临床分析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不同年龄不同术式在小儿腹股沟斜疝修补中的临床分析云南省楚雄市人民医院 云南楚雄 675000【摘 要】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不同术式在小儿腹股沟斜 疝修补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在我院治疗的 124 例腹股沟 斜疝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患儿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 组给予单纯疝囊高位结扎术,观察组患儿给予不同年龄不同 术式修补,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均 痊愈,无复发患例,对照组 6 例患儿复发,复发率为 9.7%, 对照组复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义(PvO.05)。结论 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给予不同年龄不同 术式治疗能显著降低小儿腹股沟斜疝复发率,提高患儿治疗

2、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关键词】年龄;术式;小儿腹股沟斜疝;修补 腹股沟疝是患者腹腔内脏器通过缺损的腹股沟突出而 形成,在少儿中多发 1 。治疗小儿腹股沟疝有多种方法,不 同的方法治疗效果有所差异。本次研究所选 124 例腹股沟斜 疝患儿均行小儿腹股沟斜疝修补术,其中 62 例患儿行单纯 疝囊高位结扎术, 62 例患儿采用不同年龄不同术式修补, 旨 在探讨不同年龄不同术式在小儿腹股沟斜疝修补中的临床 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所选研究对象为我院 2013 年 2 月到 2015 年 2 月收治的 124 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所有患儿经检查均排 除相关器质性

3、病变,患儿接受治疗前,患儿家长均签署治疗 知情同意书。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 62 例,男48例,女12例,年龄3个月16岁,平均年龄(7.6 2.1 )岁,左侧斜疝 23 例,右侧斜疝 32 例,双侧斜疝 7 例; 观察组 62 例,男 50 例,女 12 例,年龄 4 个月 15 岁,平 均年龄( 6.1 1.5)例,左侧斜疝 25 例,右侧斜疝 31 例, 双侧斜疝 6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vO.05),可进行对比。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单纯疝囊高位结扎治疗,沿着腹股沟管 做斜切口,将腹外斜肌键膜切开,腱膜外侧叶被提起后将其 游离到腹股沟韧带处,之

4、后将腱膜内侧叶提起并游离到联合 肌腱的位置。寻找疝囊并将其游离,进行高位结扎。观察组患儿行不同年龄不同术式修补。0 5 岁的患儿沿着腹股沟管做斜切口,在腹外斜肌腱膜纤维方向处切开使内 环口充分暴漏出来。确定疝囊位置,将疝囊横断并将其游离 到疝囊颈部进行缝扎,将多余的疝囊剪除,精索游离到内环 口,用 4 号丝线在精索后方缝合腹横筋膜 2 3 针,缝合松紧程度要适中,不可过紧以免对精索血循环产生不利影响。 缝合后将精索恢复至原位,牵拉睾丸至阴囊底,将腹外斜肌 腱膜缝合。511岁的患者在05岁患者治疗的基础上用 13针将腹股沟韧带与弓状下缘缝合加强前壁,具体缝合针数根据患儿的年龄和体型加以选择。 1

5、2 岁以上的患儿采用成 人的修补方法。1.3 疗效标准 术后患者一年内腹股沟区或阴囊处无可复性包块出现为痊愈。术后再次出现腹股沟区或突入阴囊可复性包块为复 发。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6.软件做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观察组患儿治疗后均痊愈,术后未有复发情况。对照组患者 行单纯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后 6 例患儿复发,复发率为 9.7% 6 例患者经再次手术治疗均痊愈,未再次出现复发情况。两 组患者术后腹股沟区均有轻微牵拉不适感,术后 1 周均自行 消失。对照组复发率显著高于观察组,组间比

6、较差异具有统 计学意义( P0.05)。3 讨论腹股沟斜疝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对患者正常生活产生严 重影响。腹股沟斜疝在少儿群体中发病率较高。胚胎早期, 睾丸位于腹膜后第23腰椎旁边,随着胚胎的发展,睾丸 会逐渐下降,在腹股沟管深环处带动横筋膜和腹膜以及各肌 经腹股沟管下移,推动皮肤最终形成阴囊。腹膜在下移的过 程中会形成一个鞘状突,睾丸则位于其后壁 2 。婴儿出生后 鞘状突下段会成为睾丸固有鞘膜,其余部分萎缩闭锁,最终 遗留一纤维索带。婴儿出生后如腹膜鞘突未闭锁,则可能诱 发腹股沟疝。婴儿如上腹壁肌肉发育薄弱,在腹压反复增大 的情况下会形成疝。不同年龄的腹股沟斜疝患儿构成腹股沟管肌肉和韧带 的

7、发育程度有所区别,因此小儿腹股沟斜疝在修补的过程中 应该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 5 岁以下的 腹股沟斜疝患儿腹外斜腱膜肌较为薄弱,腹股沟韧带韧性较 差,外环口具有较好弹性,腹股沟较短,该年龄段的患儿适 宜采取高位结扎术,加强疝壁的手术方式不适宜采用 3。本 次研究中 5 岁以下的患儿给予高位结扎加精索后腹横筋膜修 补,该手术方式可有效缩小内环口。 5 11 岁是患儿身体各 方面由发育不完善到发育成熟的阶段,这个年龄段的患儿可 在 0 5 岁患儿治疗的基础上用 1 3 针将腹股沟韧带和弓状 下缘缝合, 缝合针数根据患儿的实际年龄来决定。 11 岁以上 的患儿腹股沟管四壁的结构已经

8、发育完善,与成人较为接近, 可采取成人的修补方法。不同年龄的腹股沟斜疝患儿身体状 况各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别,疝修补部位所承受的腹部压力与 患儿体重、体型、运动量等有密切关系,年龄越大,患儿疝 复发的可能性越大。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所有患儿均给予单纯疝囊高位结扎 修补术,治疗结果显示有 6 例患儿复发,充分说明该治疗方 式的不足。不同年龄的腹股沟斜疝患儿采用不同的术式修补 方法能够更好顾及到患儿不同年龄阶段的生长发育特点和 发育解剖层次,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中,观 察组患者未有复发患例,对照组有 6 例患儿复发,对照组复 发率显著高于观察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综上所述,不同年龄不同修补方式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 能够有效降低复发率,提高整体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 广应用。参考文献:1 曹培 .不同年龄不同术式在小儿腹股沟斜疝修补中应用的临床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 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