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 2009 年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汇报材料常州市中医医院( 2010 年 3 月 15 日)2009 年,我院以开展“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为载体,按照国 家中医药管理局 2008-2010 年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的总体安排, 根据国家和省 2009 年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的具体要求, 紧紧围绕“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活动主题,秉承“以病人为中心” 的服务理念,全面部署,狠抓落实,切实提升中医建设内涵,医 院工作再上新台阶。 目前, 医院开放床位 714 张,职工总数 1351 人(本部 714 人、南院 217 人、口腔医院 420 人),中医药人员 占医药人
2、员比 61.8% , 2009 年实现业务收入 3.24 亿元,门急诊 人次 86.18 万,出院人次 1.61 万,中医药参与率 45.68% ,药占 比 49.3% ,中药(含中药饮片、中成药、自制制剂)占全院药品 40.9% ,中药饮片占 19.1% ,自制制剂占比 4.3% ,门诊中药处方 占比 66.5% ,中药饮片占门诊处方量的 39.5% 。现将我院今年中 医医院管理年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年初,医院把开展“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作为全院的一项重点 工作来抓,全院上下深刻认识到,中医医院只有牢固的树立对中 医药的价值认同,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医疗
3、保健领域的特色优势, 真正体现中医药在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中的价值,灵活运用差异化 竞争战略,才能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站稳一席之地。基于这 种认识,医院在全院广泛发动,以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为契机, 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 一是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医院在年初成 立了由院长、分管院长和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组成的中医医院管 理年领导小组,明确了领导小组成员分工,形成了院长总负责、 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科室管落实的良好局面。 二是分解目标, 加强落实。 医院根据 2009 年“以病人为中心,以发挥中医药特 色优势为主题”的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 、江苏省中医医院管 理年评价细则 (试行)、江苏省三级中医医
4、疗机构保持发挥中医 药特色考评细则的具体要求,制定了医院的目标任务管理考核 指标,并将这些指标分门别类分解到相关科室,将门诊和病区的 中医药治疗率、中医特色疗法开展情况等体现中医药特色优势的 指标与科室绩效考核挂钩,确保目标落到实处。 三是严格考核, 加强督查。 医院对各科室在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中目标任务的落 实情况进行定期检查,由信息部门将各科室发挥中医特色优势指 标汇总后交考核部门考核,院长和分管院长在行政查房中重点督 查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二、发挥优势、落实措施,重点抓好中医特色在医院管理年活动中,医院从多角度、全方位着眼,按照“院 有专科、科有专病、病有专药、人有专长”的思路,狠抓发挥
5、中医 药特色优势具体措施的落实,以专病建设为抓手,打造专科发展 特色;从制剂研发着力,提升中医临床疗效;从中医技能推广入 手,丰富专科诊疗手段。通过开展以“专病、专药、专技、疗效” 为主题的中医药特色年活动,培养了一批中医专家群,确立了一 批重点专病,开展了一批中医特色诊疗技术,制定了一批疗效明 确的协定处方, 研发了一批特色自制制剂, 形成了医院特色品牌。(一)以专病建设为抓手,带动专科全面发展。 打造品牌专病是塑造品牌专科的必由之路。在医院管理年活 动中我院明确了“以专病建设为抓手,以国家重点专科创建为龙 头,省重点专科建设为支撑,市重点专科建设为辐射,带动全院 各临床专科品牌化、特色化发
6、展”的专科建设思路,医院从优势专 病的遴选入手,整合医院现有专病资源,各专科通过对近 5 年来 本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统计,遴选出中医药治疗有优势或者中医 药在疾病某个阶段和环节有优势的病种作为主攻病种,针对主攻 病种制定并实施中医诊疗规范和单病种临床路径 52 个、中医护理 路径 15 个;整理、归纳、完善国家“十一五”中医重点临床专科建 设单位诊疗规范 6 项,并在临床实施;调整、增设专病门诊 41 个;实施专病质量管理,建立疗效评价体系;制订提高临床疗效 的改进方案并组织实施; 心血管科成为国家“十一五”重点研究专病慢性心衰专病副组长单位和国家“十一五”重点专病建设委员 会副组长单位。通过
7、开展专病建设,使各科形成具有本专科治疗 优势的专病品牌,在某一疾病或疾病某一阶段的治疗上形成超越 同类专科的优势效应。 2009 年,医院有国家“十一五”中医重点临 床专科建设单位 2 个,省级中医示范专科建设单位 2 个,省级中 医重点临床专科 3 个,省级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单位 3 个,市级中 医重点临床专科 13 个,品牌专科群效应初步显现。(二)以临床疗效为根本,完善中药制剂品种。 中药饮片和自制制剂是落实临床疗效、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的重要手段,也是体现专病特色的重要载体。医院根据遴选出重 点专病的特点,结合院内名老中医多年的临证经验,总结出特色 方药,形成院内协定处方 17 个;对临
8、床证实确有疗效的常用方、 协定方积极开展自制制剂申报审批, 并委托加工生产, 投放临床; 在中医体质辨识的基础上提供中药膳食服务,开发中药膳食 6 个 品种, 2009 年提供中药膳食服务 22415 份;在传统膏滋药的基 础上,研制开发出适合人群更广、使用更方便的中药新剂型 清膏I号、清膏H号系列产品和秘制养生滋补药酒,医院形成了饮 片、膏剂、丸剂、酒剂等较为完善的自制制剂品种,拓展了专科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手段,进一步提升了重点专病的疗效;在 中医药防治甲型 H1N1 流感工作中,医院在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 的指导下,研发出甲流感防治中药处方一一防感I号、防感H号和 小儿防感方,生产防感中
9、药 1.5 万包、配方 2.2 万贴,体现了中 医药在公共卫生领域的特色优势。同时,医院加强了对中药药事 管理的力度,制订了中药自制制剂效期管理规定 、修改完善了 中药饮片入库制度、验收制度,实行中药饮片质量全程管理;加 强对中药饮片调配的质量控制,配备专人对调配好的中药饮片进 行复核,确保调配的质量;购置了具有先煎、后下等特殊功能的 煎药设备,提高饮片煎煮质量。(三)以继承创新为突破,推广特色诊疗手法。 开展中医特色诊疗手法是丰富中医药诊疗手段的重要环节。 在医院管理年活动中,医院加大对重点专病中医特色疗法的研究 和推广;结合孟河医学研究成果挖掘并改良名老中医及孟河医学 名家独特的中医特色疗
10、法;广泛开展耳压、烫熨、灸疗、贴敷等 中医护理项目 10 项, 2009 年开展中医护理操作 165256 人次, 较去年同期增加 35.76% ,提高了中医特色疗法在疾病转归过程中 的参与度,受到了患者的欢迎;门诊采用非药物中医技术治疗人 次占医院门诊总人次的比例 13.2% ,冬病夏治、冬令膏方等特色 门诊深受患者推崇;中医特色疗法使用率60.4 。三、引培并举、突出能力,着力提升人才素质 名医是一所医院最重要的品牌和资源,是名院的灵魂。我院 按照“引进和培养相结合、 师承与培训相结合、 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的原则,大力实施名医工程培养计划 ,着重培养中医传承型、中西医结合型、科技创新型名
11、医一是强化中医理论素养。 强化中医经典理论素养是培养名中 医的基石,一方面我们在全院中医师中广泛开展“读中医经典,学 中医名著”活动,并通过“每周一方”、读书笔记交流会、 中医四大经 典知识竞赛等载体检查、巩固活动成效;另一方面积极组织具有 高级职称的中医师参加全国、省的高级中医人才研修学习,进一 步提升中医理论素养。二是强化中医临证实践。 中医是一门临床实践性很强的应用 学科,经典中医理论如何在临床实践中得到自如的运用需要中医 师在大量临证实践中不断地用心体会,加以揣摩,参悟医道,总 结规律。医院通过完善住院医师中医临床轮转规范,鼓励中青年 骨干医师跟师抄方等方式培养中医师在临证过程中自觉使
12、用中医 思维的习惯,强化他们的中医临床应用的能力。三是强化中医名师指导。 跟师学习是千百年来中医药传承的 主要方式,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治的本质特色。我院在名中医 的培养过程中,以孟河医派名家学术思想的传承为抓手,遵循中 医药人才成长规律,根据隐性知识管理的理论首创了“ SECI ”传承 模式, 获得国家和省中医药管理局领导的好评。 在管理年活动中, 医院聘请朱良春、周仲瑛等全国名中医专家为医院学术顾问,选派10 个专科骨干与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结对培养,并举办大型拜师仪式,营造了良好的学术传承氛围;借助孟河医学研究的平台,与 国内孟河医派名医开展师带徒结对培养,定期抄方学习;依托国 家“十一五
13、”支撑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总结孟河医派传承特点, 探索建立适合现代条件下的名中医传承培养模式。通过多种途径的培养建设,医院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相结合、 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医院现有国家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 老师 5名,国家“十一五”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传承研究对 象1名,省名中医 4名,市名中医 5名,博士生导师 2 名,硕士生导 师17 名,国家中医研修人才 1名,江苏省优秀中医研修人才 2名, 名中医师带徒 10对,省“333”培养工程对象2名,博士后 2名,博士 15名,硕士 87 名,孟河医派传承弟子 24名,在中华中医药学会担 任理事 1 名,在江苏省各专业学术委员会担任主任
14、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 26 名,秘书长 1名。四、继承创新、彰显特色,深化教学科研内涵 医院紧紧围绕科技兴院方针,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始终围绕中 医药特色的彰显展开,充分发挥中医药教学科研工作的引领、支 撑和辐射作用。一是发挥中医药科研的引领作用。 医院始终把传统中医药理 论与现代科学技术的结合作为医院科研工作的一条重要原则,并 以此为突破口,实现医院整体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的提升。在医 院管理年活动中, “高血压病症结合证候要素的分析”被列为国家 “973 ”项目,“思伤脾中医证候特征及病变机制的研究”被列为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屠揆先心系疾病诊疗经验及临床应用示 范研究”被列为江苏省科
15、技厅科技支撑示范项目, “补肾泄浊法对颈 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和“益肾排毒法防治顺铂早期肾 损害的研究”两项科技成果获得了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 等奖。通过开展一批中医药特色鲜明的科研项目,引领医院整体 科研档次和科研实力的跨越。二是发挥中医药科研的支撑作用。 医院秉承科研工作与临床 工作相结合、科技创新与中医药继承相结合的原则,实现了以科 研带动临床,以科研促进传承的目标。在医院管理年活动中,医 院系统开展孟河医派学术思想的挖掘、整理和研究,通过对孟河 医学 224 部专著、 1000 余篇论文的整理, 挖掘特色疗法 10 余种, 全部应用于临床,较好地发挥了地方医学流派学术精
16、华对医院中 医药特色优势发挥的支撑作用。三是发挥中医药教学的辐射作用。 在中医药教学工作上,医 院以住院中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全科医师培训基地、南京中医 药大学研究生轮训基地为依托,积极拓展“江苏省中西医结合研究 生课程班”、农村中医适宜技术推广、社区全科医生中医药知识培 训、研究生临床轮训等教学平台,发挥中医药教学的品牌辐射作 用,让更多的人理解中医、相信中医、使用中医。五、科学规划、营造氛围,深入开展文化建设 我院高度重视中医药文化在医院可持续发展中的中药推动作 用。 2008 年我院全面启动了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开展了“中医 药文化年”活动,制定了中医药文化建设三年规划 。 2009 年
17、, 医院加大规划力度,不断延伸中医药文化建设的内涵和外延,在 在医院核心价值观的提炼、行为体系的规范和环境文化的建设上 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并正式成为国家中医药文化重点建设医院 (江 苏省仅有 2 家)。在价值理念建设上, 医院着手开展医德格言的征集汇编工作; 开展医院精神和院训的提炼整理工作;对科主任、中层干部开展 医院文化的培训;重点提炼了医院忠诚文化、包容文化、责任文 化、人本文化、精诚文化、公平文化、创新文化、团队文化、求 实文化、制度文化等十大文化。在行为规范建设上, 医院制定了 护士手册 和医生手册 ; 完成了医院职工奖惩条例的修订;在职能科室中开展服务规 范改进年活动, 要求各职
18、能科室每月开展一项服务规范改进活动, 充分体现“全院服务临床一线, 一切为了病人”的行为理念; 系统开 展护理行为规范培训, 开展“心行之旅”分站达标活动,以礼仪、 服 务、技术操作为要素,制订标准,进行进站考核、达标出站、持 续考核,达标者分别授予“礼仪、服务、技术之星”称号,并与本人 及科室考核挂钩; 开展“爱心护士”评选活动,对综合考评优秀获得 爱心护士称号的护理人员授牌上岗,共有 22 位护士获得授牌。在环境文化建设上, 医院重点开展了在环境文化建设中彰显中医药特色的探索工作。完成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院环 境文化建设指南课题中门诊大厅环境文化建设指南的编制;完 成了医院标识导向系统的深化设计;提出中医医院环境文化设计 中彰显中医药特色必须做到五个结合的理论,受到国家中医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货代公司实习报告总结模版
- 工业互联网平台同态加密技术发展趋势与竞争格局分析报告
-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重点中学2024届中考冲刺卷数学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小学第二学期四级语文教研组总结模版
- DB2学习总结模版
- 区块链-数据时代的透明保障
- 助理工程师试用期转正工作个人总结模版
- 区块链与教育创新去中心化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 中学复习课互动与反思提升策略探索
- 职业本科教育改革新举措出台
- GB/T 4706.1-2024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
- 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4版)解读
- 快递驿站承包协议书
- 地坪漆专项施工方案及流程
- 2024年北京海淀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和答案
- 锑矿湿法冶金新技术
- 2024年辅警招聘考试试题库含完整答案(各地真题)
- 手术室团队协作
- 航天禁(限)用工艺目录(2021版)-发文稿(公开)
- 湖北省武汉市2024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数学试卷
- MOOC 机械设计基础-西安交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