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自动控制原理1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系统和输入已知,求输出并对动态特性进行研究,称为(C )A. 系统综合B.系统辨识C.系统分析D.系统设计2惯性环节和积分环节的频率特性在(A)上相等。A.幅频特性的斜率B.最小幅值C相位变化率D.穿越频率3. 通过测量输出量,产生一个与输出信号存在确定函数比例关系值的元件称为(C)A.比较元件B.给定元件C.反馈元件D.放大元件4. 3从0变化到+8时,延迟环节频率特性极坐标图为( A )A.圆B半圆C椭圆D.双曲线5. 当忽略电动机的电枢电感后,以电动机的转速为输出变量,电枢电压为输入变量时,电 动机可看作一个(B )A.比例环节B.微分
2、环节C.积分环节D.惯性环节6.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0s(5s 2)则它的开环增益为C )7. 二阶系统的传递函数 G(s)sA.临界阻尼系统B.欠阻尼系统8. 若保持二阶系统的Z不变,提高A.提高上升时间和峰值时间C. 提高上升时间和调整时间,则该系统是(B )2s 5C. 过阻尼系统D.零阻尼系统3n,则可以(B )B. 减少上升时间和峰值时间D. 减少上升时间和超调量9. 一阶微分环节G(s) 1 Ts,当频率OOOT时,则相频特性G(j )为(A)O43213.设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Ds 3s 10s 5ss 2 0,则此系统中包含正实部特征的个数10.最小相位系统的开环增益越大,其
3、(D )A.振荡次数越多B.稳疋裕量越大C.相位变化越小D.稳态误差:越小11.设系统的特征方程为D ss4328s 17s16s5 0,则此系统 (A)A.稳定B.临界稳定C.不稳定D.稳定性不确定。12.某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k、【/,/r口一Ptel 工才方G ss(s1)(s,当k= (C)时,闭环糸统5)临界稳定。有(C )14.单位反馈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G s,当输入为单位阶跃时,则其位置误s 6s s差为(C )若已知某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Gc(s)10s 1A.反馈校正C.相位滞后一超前校正,则它是一种(D )B.相位超前校正D.相位滞后校正16.稳态误差ess与
4、误差信号E(s)的函数关系为(B)A. esslim E(s)s 0B.ess lim sE(s)C.esssim E(s)D.esslim sE(s)s17.在对控制系统稳态精度无明确要求时,为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最方便的是(A )A.减小增益B.超前校正C滞后校正D.滞后-超前18.相位超前校正装置的奈氏曲线为(B )A.圆B.上半圆C.下半圆。弧线K19.开环传递函数为 G(s)H(s)=飞一 s (s,则实轴上的根轨迹为3)(C )A. (-3,s)B.(0,s)C.(-s, -3)D.(-3, 0)20.在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中,霍尔传感器是用作( B )反馈的传感器。A.电压B.电流C
5、位移D速度44.解:由图知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k1(2 分)2 2s T s2 Ts 1其中T=*(1 分)由低频渐近线与横轴交点为10,得k 10(2 分)修正量L20 log(2 )10,得0.158(2 分)故所求开环传递函数为10(3 分)s -s20.105s 1910.k1或记为 s(T2s22Ts 1)(k 10 T 3自动控制原理2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系统已给出,确定输入,使输出尽可能符合给定的最佳要求,A.最优控制B.系统辨识C系统分析与开环控制系统相比较,闭环控制系统通常对( 环节去影响控制信号。A.输出量B.输入量C.扰动量在系统对输入信号的时域响应中
6、,其调整时间的长短是与( A.允许的峰值时间C.允许的上升时间 主要用于产生输入信号的元件称为A.比较元件B.给定元件2.3.4.5.某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是 G sA.比例环节B.积分环节6.已知系统的微分方程为 3x0 tA.=3s2 6s 2C. 2s2 6s 311.0.158)称为(A )D.最优设计B )进行直接或间接地测量,通过反馈B. 允许的超调量D.允许的稳态误差B )C. 反馈元件1,则该环节是(5s 1C惯性环节6x0 t 2x0 t2xi tB.3s2 6s 2 D. J2s2 6s 3D.设定量D)指标密切相关。D.放大元件D.微分环节,则系统的传递函数是(A )7.引
7、出点前移越过一个方块图单元时,应在引出线支路上(B并联越过的方块图单元的倒数 D.串联越过的方块图单元的倒数A.并联越过的方块图单元C.串联越过的方块图单元8.设一阶系统的传递G(s)9.,其阶跃响应曲线在t=0处的切线斜率为(B )C.72时域分析的性能指标,哪个指标是反映相对稳定性的( A.上升时间B.峰值时间C调整时间二阶振荡环节乃奎斯特图中与虚轴交点的频率为(A.谐振频率B.截止频率设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D s43s 2sC)一般为使系统有较好的稳定性1530DC.最大相位频率D)D.最大超调量D.固有频率s2 2s 10,则此系统中包含正实部特征的个数,希望相位裕量为(C)609012
8、.13.设一阶系统的传递函数是 G s ,且容许误差为5%,则其调整时间为(C )s 114.某一系统的速度误差为零,则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可能是(D)KA.-Tss dB.-s(s a)(sb)KC.-s(sa)Ks2 (s a)15.单位反馈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G s42(s 3s,当输入为单位斜坡时,其加速度误2)16.17.18.19.20.差为(A)D.若已知某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A.相位超前校正B.相位滞后校正确定根轨迹大致走向,一般需要用(A.特征方程B.幅角条件100ss 1,则它是一种( A)0.1s 1C.相位滞后一超前校正D.反馈校正D )条件就够了。C幅值条件D.幅值
9、条件+幅角条件Gc(s)某校正环节传递函数 Gc(s)A.(0, j0)B.(1,j0)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0s1,则其频率特性的奈氏图终点坐标为(1C.(1, j1)D.(10, j0)s(s 1)(s 2),则实轴上的根轨迹为(B)A.(-2, -1)和(0,s)C.(0, 1)和(2,s )A、B是高阶系统的二个极点, 分析系统时可忽略极点Ao倍倍倍B.(-g, -2)和(-1, 0)D.(-s, 0)和 (1, 2)般当极点A距离虚轴比极点 B距离虚轴大于(A )时,计算题(第41、42题每小题5分,第43、44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42.建立图示系统的数学模型,并以传递函数形
10、式表示。42.解:my(t) Dy(t)(匕 k2)y(t) Fi (t)(ms2 Ds k1 k2)丫0(s) Fi(s)(分)G(s)1ms2 Ds k1 k2(分)43.43.已知系统的传递函数10yo(t)DG(s) 40行,试分析系统由哪些环节组成并画出系统的图。43. 解:系统有一比例环节:K 10 20log 1020(分)(1 分)惯性环节:转折频率为1/T=100.1s 1(分)积分环节:炜 G (j3)-201103044.电子心分环节(1)若(2)若期望心速为60次/min ,并突然接通起搏器, 大。丰 20Log G(j )140200 -20 -40-45-90 -1
11、350 -180率起搏器心率控制系统结构如图所示,其中模仿心脏的传递函数相当于一个纯积,要求:0.5,对应最佳响应,问起搏器增益K应取多大。问1s后实际心速为多少瞬时的最大心速多期望心速C(s)起搏器心脏买际心速44.解:传递函数G s0.05s1 s1 K 10.05s1 s0.0521Kss0.050.05(4分)K0.050.005 2(2 分)当 0.5时,K= 20,3 n=20(1 分)(2)由以上参数分析得到其响应公式:nt12C(t) 1 esin nJ2 *t arctg 得C (1 )= 次每秒,即60次每分钟,(1分)当 0.5时,超调量 %16.3%,最大心速为次。自动
12、控制原理31. 如果被调量随着给定量的变化而变化,这种控制系统叫(B )A. 恒值调节系统B.随动系统C连续控制系统D.数字控制系统2. 与开环控制系统相比较,闭环控制系统通常对(B)进行直接或间接地测量,通过反馈环节去影响控制信号。A.输出量B.输入量C.扰动量D设定量3. 直接对控制对象进行操作的元件称为(D )A给定元件B放大元件C比较元件D执行元件14. 某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是 G s,则该环节是( C)TsA.比例环节B.惯性环节C.积分环节D.微分环节y t 0.1t2,则系统的传递函数是(A.0;2B.0.1ss6.梅逊公式主要用来(C)A.判断稳定性C求系统的传递函数5.已知系
13、统的单位脉冲响应函数是D.0.22sB. 计算输入误差D.求系统的根轨迹7. 已知二阶系统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呈现出等幅振荡,则其阻尼比可能为(C)A )指标密切相关。8. 在系统对输入信号的时域响应中,其调整时间的长短是与(A.允许的稳态误差C允许的上升时间B允许的超调量D允许的峰值时间9.设一阶系统的传递G(s) ,其阶跃响应曲线在 t =0处的切线斜率为(B)s 210. 若系统的传递函数在右半A.非最小相位系统B.最小相位系统11. 一般为使系统有较好的稳定性1530C.ZD.丄2 2S平面上没有零点和极点,则该系统称作(B)C不稳定系统D.振荡系统,希望相位裕量为(60C )9012.某
14、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GbHr,当 k=(C)时,闭环系统临界稳定。13.开环传递函数为 G(s)H(s)KS3(S4),则实轴上的根轨迹为(C)A.(-4, a)B.(- 4, 0)C.(- a, 4)D.( 0,a)14单位反馈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4,当输入为单位斜坡时,其加速度s2(s2 3s 2)误差为(A)D.15.系统的传递函数G ss2 (s 1)(s,其系统的增益和型次为(B)4)4,16.若已知某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Gj(s)4, 4s 1 2s 1丄丄丝丄,则它是一种(C10s 10.2s 1A.相位滞后校正B.相位超前校正C相位滞后一超前校正D.反馈校正17.进行串联超
15、前校正前的穿越频率c与校正后的穿越频率c的关系,通常是(B )A.B. C CC. C 0, 10a0,从而 0 a36。将d-1=s代入上式,得32d 9d 9d 10a19d3d2d1d019(81-10a+19)/910a-19910a-19同理得到: a 3d onB.3 3n 3d11.设系统的特征方程为Ds3s410s3 5s2有(C )10.二阶欠阻尼系统的有阻尼固有频率C. 3 or3dD. 3 3d 3s 2 0,则此系统中包含正实部特征的个数12.根据系统的特征方程D s3 s3s23s0 ,可以判断系统为(B)A.稳定B.不稳定C临界稳定D.稳定性不确定13.某反馈系统的
16、开环传递函数为:(2S 1)s2(T1sB)时,闭环系统稳定。A. T12C.T1D任意T1和214.单位反馈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2,当输入为单位阶跃时,其位置误差为s2 3s 2(B)15.当输入为单位斜坡且系统为单位反馈时,对于II型系统其稳态误差为(A )kD.A.相位滞后校正B.相位超前校正sC.微分调节器D.积分调节器17.相位超前校正装置的奈氏曲线为(B )A.圆B.上半圆C.下半圆。弧线216.若已知某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Gc(s),则它是一种(D)18. 在系统中串联PD调节器,以下那一种说法是错误的( D)A.是一种相位超前校正装置B.能影响系统开环幅频特性的高频段C.使系
17、统的稳定性能得到改善D.使系统的稳态精度得到改善19. 根轨迹渐近线与实轴的交点公式为( D)A.P乙jij 1i 1n mmnZ Piji 1j 1B.-n mC.Z Piji 1j 1n mnmP乙jij 1i 1D.-n m20.直流伺服电动机一测速机机组(型号为70SZD0仆24MB)实际的机电时间常数为msmsmsms41.建立图示系统的数学模型,并以传递函数形式表示。41.解:my(t) (t) k2 y0 (t) R (t)2k2D2s(ms2 k1 D1S | 2 : )Y(s) Fi (s)k2D2s(分)G(s)k2 D2SmD2s3 mk2 D1D2 s2 k1 D2 k
18、2D1 k2D2 s k1k2(分)43.已知给定系统的传递函数G (S)10s(s 1),分析系统由哪些环节组成,并画出系统的Bode 图。系统有一比例环节:K=10积分环节:1/S惯性环节:1/(S+1)20log10=20转折频率为1/T=1(分)(1 分)(分)s(s 1)(2s 1)求k=,输入x(t)=1 + t时的系统的稳态误差值44.解:1)系统的特征方程为:2)由ess。D(s) 2s3 3s2 s k 0由劳斯阵列得:0 k( C )4s 2s 114.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其特征方程式的所有根均在根平面的(15. 一闭环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4(s 3),s(2s
19、 3)(s 4)则该系统为(C)型系统,开环放大系数K为2型系统,开环放大系数K为2型系统,开环放大系数K为1型系统,开环放大系数K为1A.右半部分B.左半部分C.实轴上D.虚轴上16. 进行串联滞后校正后,校正前的穿越频率c与校正后的穿越频率c之间的关系,通常是(C)A.B. c cC. c 、aV卜h*/Ig- r1J-1J4 /5十、(-1a0时系统稳定;a0为D(s)稳定的充要条件,与奈氏判据结论一致s(s 2)( s 4)稳定的K值范围。44. 解:(1)三条根轨迹分支的起点分别为S1=0,S2=-2,S3=-4;终点为无穷远处。(1分)(2)实轴上的0至-2和-4至-s间的线段是根
20、轨迹。(1分)(3)渐近线的倾角分别为土60, 180。(1分)24渐近线与实轴的交点为ba=- =-2(1分)dK分离点:根据公式=0,得:S1=, S2=因为分离点必须位于0和-2之间可见S2不是实际ds(1分)的分离点,&=才是实际分离点。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3 1=0, K=0; 3 2,3= 2 2, K=48根据以上结果绘制的根轨迹如右图所示。(2分)所要求系统稳定的 K值范围是:0K( A )7. 若二阶系统的调整时间长,则说明(B)A.系统响应快B.系统响应慢C.系统的稳定性差D.系统的精度差8. 比例环节的频率特性相位移(A)9. 已知系统为最小相位系统,则一阶惯性环节的幅频
21、变化范围为(D)45 -45 90 -90 10. 为了保证系统稳定,则闭环极点都必须在(A)上。左半平面右半平面上半平面下半平面11. 系统的特征方程D s 5s 3s? 3 0 ,可以判断系统为(B)A.稳定B.不稳定C.临界稳定D.稳定性不确定12. 下列判别系统稳定性的方法中,哪一个是在频域里判别系统稳定性的判据(A.劳斯判据B赫尔维茨判据C.奈奎斯特判据D.根轨迹法13. 对于一阶、二阶系统来说,系统特征方程的系数都是正数是系统稳定的(A.充分条件B.必要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14. 系统型次越高,稳态误差越(A)A.越小B.越大C不变D.以上都不是D.无法确定15.若已知某串联校正装
22、置的传递函数为Gc (s)A.反馈校正C.相位滞后一超前校正10s 1B.相位超前校正D.相位滞后校正,则它是一种(16.进行串联滞后校正后,校正前的穿越频率c与校正后的穿越频率c的关系相比,通常是(B )A. c = cB. c cC.D.与c、 c无关17.超前校正装置的频率特性为IT2 j1 T2 j1),其最大超前相位角m 为(A )A. arcsin -1B. arcsinT21C.arcsin 丄T21D.arcsin 丄T2118.开环传递函数为 G(s)H(s)(s 2)(s5),则实轴上的根轨迹为( C )A. (-2,1B. (-5, 2)C. (-a, -5)19.在对控
23、制系统稳态精度无明确要求时,为提高系统的稳定性,A.减小增益B.超前校正C.滞后校正功率放大器在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中的作用是(A )A.脉冲宽度调制B.幅度调制C.脉冲频率调制D. (2 ,s)最方便的是(D.滞后-超前D.直流调44.伺服系统的方块图如图所示,试应用根轨迹法分析系统的稳定性。1.输入与输出均已给出,确定系统的结构和参数,称为(B )44.解:1)绘制系统根轨迹图已知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G(S) s(s 1)(0.5s 1)(1分)(1分)(1分)(2分)S2不是实际(2分)将其变换成由零、极点表达的形式:G(s)s(s 1)(s 2)(其中,根轨迹增益 K*=2K, K为系统
24、的开环增益,根据上式可绘制根轨迹图)(1)根轨迹的起点、终点及分支数:三条根轨迹分支的起点分别为si=0,s2=-1,S3=-2;终点为无穷远处。(2)实轴上的根轨迹:实轴上的0至-1和-2至-8间的线段是根轨迹。(3)渐近线:渐近线的倾角分别为土60 , 180。渐近线与实轴的交点为15(T a=-13分离点:dK根据公式0,得:S1 = , s2=,因为分离点必须位于0和-1之间,可见ds的分离点,&=才是实际分离点。(1分)(5)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3 1=0, K*=0; 3 2,3= , K=6根据以上结果绘制的根轨迹如下图所示。(2分)2)由根轨迹法可知系统的稳定范围是:0K* 0
25、, a0,则闭环控制系s(s a)统的稳定性与(C )值的大小有关值的大小有关和K值的大小无关和K值的大小有关D)13. 已知二阶系统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呈现出等幅振荡,则其阻尼比可能为(14. 系统特征方程式的所有根均在根平面的左半部分是系统稳定的(C )A.充分条件B.必要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以上都不是15. 以下关于系统稳态误差的概念正确的是( B )A.它只决定于系统的结构和参数B.它只决定于系统的输入和干扰C.与系统的结构和参数、输入和干扰有关16.当输入为单位加速度且系统为单位反馈时,对于D.17.若已知某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Gc(s)A.相位滞后校正C.微分调节器18.在系
26、统校正时,为降低其稳态误差优先选用(A.滞后B.超前19.根轨迹上的点应满足的幅角条件为C. (2k+1) n /2(k=0,1,2,)20.主导极点的特点是(A )A.距离虚轴很近C.距离虚轴很远D.它始终为0I型系统其稳态误差为(D )2s,则它是一种(C)B.相位超前校正D.积分调节器A)C滞后-超前校正。D.减小增益D. (2k+1)n (k=0,1,2,)B.距离实轴很近D.距离实轴很远144.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k(s),求:s 11)系统在单位阶跃信号输入下的稳态偏差是多少;2)当系统的输入信号为Xj(t) si n(t30 ),系统的稳态输出44.解:(1)0型系统S
27、S10.5K 1 Gb(s)G(s)1 Gk(s)(2分)(2分)补充频率特性为Q11 J 丿j 2幅频特性GB(j )1 2411GB(j )相频特性GB(j ) arctan -系统的稳态输出为sin t 30arctan 0.5arcta n 0.5(1分)(1分)(1分)(1分)(2分)s(s 1)六、(共22分)已知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G(s)H(s)试:1、 用奈奎斯特判据判断系统的稳定性;(10分)2、 若给定输入r(t) = 2t + 2时,要求系统的稳态误差为,问开环增益K应取 何值。(7 分)3、求系统满足上面要求的相角裕度。(5分)六、(共22分)解:1、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为G(j )H(j )Kj (1 j )(2分)幅频特性:A()相频特性:()90 arctan ( 2 分)起点:0 ,A(0 ), (0 )900 ; (1 分)180o ;( 1 分)终占:八 、,A()0,:()90180,3象限与实轴无交点。曲线位于第开环频率幅相特性图如图 2所示。(1分)判断稳定性:开环传函无右半平面的极点,则极坐标图不包围(一1, j0)点, 根据奈氏判据,Z= P 2N= 0图2P 0, 则N系统稳定。(3分)故满足稳态误差要求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22、若给定输入r(t) = 2t +2时,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育科技数字化转型案例研究报告
- AI智能行业应用策划
- 纳米级表面形貌测量技术-洞察及研究
- 劳务公司临时用工合同范本4篇
- 防偷拍专业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超疏水材料开发-洞察及研究
-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联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 数据隐私保护方案-第3篇-洞察及研究
- 部门聚餐食品安全培训课件
- 赤魟病害防控-洞察及研究
- (正式版)YST 1682-2024 镁冶炼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
- DL-T 5148-2021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条件-PDF解密
- 电工技能训练(第6版)中职技工电工类专业全套教学课件
- 泛光夜景照明亮化工程项目实施的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案
- 输血科三基培训课件
- 小区监控维修方案
- 塑料成型工艺课件
- 《西餐烹调基础》 课件 第六章 基础汤、基础少司和配菜制作
- 孕产妇增补叶酸培训课件
- 传奇类手游运营计划书
- 2024年云南文山交通运输集团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