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道德比无道德更可怕_第1页
伪道德比无道德更可怕_第2页
伪道德比无道德更可怕_第3页
伪道德比无道德更可怕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伪道德比无道德更可怕伦理偏好是法治精神的天敌。它不仅导致人治盛行,还诱使伪道德大畅其道。一个社会如果伪道德盛行,就会出现大面积的信任危机,人们对什么都不再相信。当 下,一个有趣而又当引为警策的现象是, 我们有着突出的、根深蒂固的伦理偏好,喜好把一碗饭,变成做饭人或种稻人思想觉悟的讨论。比如,有人出于兴趣爱好, 或去登山,或去漂流,或去骑车周游,但后来,有可能成为价值性事件:登山者可能被说成是为了 “锤炼意志”;自行车周游者可能被说成是为了完成某种道义;而漂流者,则可能成为“勇敢”甚至是某种民族精神的象征。这里,都将平平常常的生活事实,转成了某种价值。每到除夕,央视春晚必然要在节目中穿插,哪儿哪

2、儿的人在为祖国工作、为人民站岗,或者在为人们看病。他们“放弃了”休息、 “放弃了”与家人团圆。体育比赛拿了块奖牌,一定是为人民、为祖国“争了光”这就是一种将生活、工作伦理化的做法。一个人在获得某些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一定义务。除夕在岗位上工作,站岗或值班,节假日医生为病人治病,这虽“感人”,但都是正常的工作职责。它是一个社会中人所应当履行的义务和职责。2005 年 7 月 26 日,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发射升空,这是 2003 年 2 月“哥伦比亚” 号失事后美国航天飞机首次升空,也是人类航天史上一次壮举,凝聚了全球目光。整个过程,惊心动魄,飞行中,油箱丢失一块泡沫隔热材料(同样问题曾摧毁了

3、“哥伦比亚”号),并出现了 25 处绝热系统损伤。宇航员在太空进行了史无前例的 3 次步行。返航中技术故障频出,尽管美国宇航局表示“发现号”能成功着落,但当时很多美国人禁止子女观看返航直播,以防看到灾难画面。虽然 9 名宇航员以其冷静、富有勇气、精湛技术而又揪人心魄的出色表现, 成为世界航天史上的英雄,但成功返航后,并没见到他们到处作报告,巡回作演讲,也没看到热闹的表彰会、庆功会,或“道德模范”什么的。如此一件不平常的事,表现得相当平常。在英雄短缺时代,很容易出现“泛英雄”行为。人们的伦理情结会把许多事情英雄化、价值化,动不动往崇高上靠。在媒体角度,不渲染、不炒作,就没新闻卖点,就不能吸引受众

4、。所以伦理偏好、渲染偏好、煽情偏好,浸润着公共生活。问题在于,伦理偏好是法治精神的天敌。它不仅导致人治盛行,还诱使伪道德大畅其道。伪道德比无道德更可怕,卢梭曾指出:“假道德比真道德更能使人取悦于人”。一个社会如果伪道德盛行, 就会出现大面积的信任危机,人们对什么都不再相信。此外,伦理偏好还使社会治理效率低下。拿腐败治理来说,开上百个会,不如一个真正管用的“把权力锁进笼子里”的举措。历史经验是,一个社会的治理,只有制度文明才能真正实现边际效益最大化。但我们制度定得很多,却时常为制定而制定,执行与否、效率怎样,并不要紧。而规避刚性约束, 时常被视作是一种生活 “智慧”。“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嘲弄 “死板”的社会流行语和口头禅。中华民族经历了太多的伦理社会,在社会治理乃至向更高文明进发中,变革国民文化的性格,抑制伦理偏好,是一种必然选择。要建立让规则、法治去做这样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