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训练:专题十九 理论解释类、分析、评价、条件、原因类综合题_第1页
2014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训练:专题十九 理论解释类、分析、评价、条件、原因类综合题_第2页
2014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训练:专题十九 理论解释类、分析、评价、条件、原因类综合题_第3页
2014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训练:专题十九 理论解释类、分析、评价、条件、原因类综合题_第4页
2014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训练:专题十九 理论解释类、分析、评价、条件、原因类综合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训练(十九)理论解释类、分析、评价、条件、原因类综合题时间:45 分钟分值:62 分1(2013 焦作市一模 )(10 分)下图是中亚五国区域图和 m 地各月 气温降水量统计图。读图,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题。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说明图中棉花种植区水资源利 用不当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答案自然地理环境是各个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一个整体;在内陆干旱区,由于上中游大量引水灌溉,造成下游河湖水量减 少或干涸,湖泊萎缩;地下水位下降、植被枯死;生物栖息地破碎、 消失;土地沙化、荒漠扩大等生态环境退化。 (10 分)2(2013 保定一模)(8 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非洲撒哈拉沙漠 ( 如图 ) 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在撒哈拉的岩层中,科学家找到了生活在 4 000 万年前的海洋生物货币虫化石,3第1页 共7页600 万年前的矛齿鲸化石以及同期的红树林根部化石,2 000 万年以 前的热带沼泽和热带雨林植物化石。陆地上的盛行风会把陆地上的沙尘吹到海洋,然后沉积在海底,这些沉积层被科学家称为“时间胶囊”。科学家们通过对撒哈拉“时间胶囊”的研究发现,撒哈拉成为沙漠是近 300 万年以来的事情。在这 300 万年的时间里,每隔两万年,它就从沙漠变成草地,循环往复;考古发现,就在七千年前,这个地球上的死亡沙漠还是人类和动物的 共同家园。推测撒哈拉变成绿洲草地时黄赤交

3、角可能变 _(大或小)。 结合大气环流原理解释撒哈拉由荒漠变绿洲草地的过程。答案黄赤交角变大(2 分)随着黄赤交角变大,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幅度增大 (2 分),地球 上气压带风带南北移动幅度也增大 (2 分),从南部地区来的湿风 (赤道 低气压带)可以到达这里,给撒哈拉地区带来大量降雨 (2 分)。3(6 分)为了解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并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 动的影响,某地理实习小组在美国西部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下图提第2页 共7页供的是考察路线 (r 地旧金山盐湖城 )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 相关信息。读图回答问题。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解释大盐湖由淡水湖演变为咸水湖的原 因。答案大盐湖流

4、域气候干旱降水少,冰川消退,湖水补给减少;蒸发旺盛,蒸发量大于补给量;大盐湖为内流湖,盐分随径流汇入而 不断积累。 (只要从水循环的补给、蒸发、地表径流三个环节回答正 确者,均可给分 )(6 分)4(6 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内蒙古河套平原由前套平原和后套平原组成,后套平原北靠阴山,南至黄河。从 1869 年至 1925 年,民间水利专家王同春创造了引黄灌溉的传奇,直到今天,他开创的“八大干渠”依旧灌溉着后套平 原的万亩良田。第3页 共7页据图分析后套平原的形成过程。答案初期受内力作用影响断层以北的阴山不断抬升 (2 分),以南的平地则不断陷落, (形成了一个断陷湖盆 )(2 分),

5、后期受外力作 用黄河带来大量泥沙 (经过多次改道 )流水沉 (冲)积形成了肥沃的平原 (2 分)。5(2013 江西省宜春市高三模拟考试 )(4 分)阅读材料,回答下题。材料欧洲部分地区图图中平原中北部和南部地表形态差异大,根据外力作用分析原 因。解析注意解答该题时,应先定位,北部为东欧平原为冰川作用的结果,南部平原为流水作用的结果。第4页 共7页答案冰川沉积导致平原中北部地表波状起伏,流水沉积导致平原南部地形平坦开阔 (4 分)。6(2013 唐山一模 )(10 分)读我国某河流三角洲及附近地区略图, 图示三角洲地区为我国开发较晚的区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题。指出该三角洲的名称,并简要说明该

6、区域开发较晚的自然原因。答案黄河三角洲(2 分) 黄河泥沙含量大,历史上泛滥严重,多次改道,并有凌汛发生 (8 分)7(2013 山东)(6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年降水量仅 200 mm 左右但蒸发量达 1 600 mm 的银川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米、枸杞等名特优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图 1 为银川平原及周边区域图, 图 2 为该区域地貌景观示意图。第5页 共7页贺兰山被称为银川平原的“守护神”,分析其原因。答案阻挡西北方寒冷气流;阻止沙漠入侵;东坡为东南季风迎风坡,增加降水补给。8(2012 北京文综)(12 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 简述图中滦河三角洲的成因。 (4 分)(2) 比较图中(a)与(b),分析滦河河道的变化及其人为原因。(8 分)解析第 (1)题,本题考查河流三角洲的成因。三角洲一般都是由于河流在入海口处流速减缓、泥沙堆积而成。第 (2)题,本题考查河道变化及人为原因。河道变化特点可比较两图中河道特征 (宽窄、水系多少 )来回答;人为原因要注意图中沼泽湿地与盐田、鱼塘面积第6页 共7页的变化,以及滦河上游水库较多的信息。答案(4 分)(1)在滦河河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