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文言文复习题一、桃花源记(一)解释括号前的字或词:1、仿佛( )若有光 2 、 才( )通人3、豁然开朗( ) 4 、屋舍俨然( ) 5、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6 、便要 ( )还家7、皆叹惋 ( ) 8、交通( ) 9 、妻子( )10、绝境( ) 11、无论( ) 12、使扶向( )路 13、遂( )迷 14、规 ( ) 15 问津( )(二)解释加点字的意思1、 寻2、 志寻向所志 ( ) 处处志之 ( )寻病终( ) 寻向所志( )(三)翻译句子1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2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3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4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5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6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四)加横线字与“皆叹惋”中的“皆”字异义的一项是( )a.男女衣着,悉如外人c.具答之(五)写出本文中出现的四个成语。b.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_ _ _ _(六)理解1、 写出描写桃花源中人们和平劳动和幸福生活的语句:2、 第段中“乃大惊”显示出桃花源人与外世隔绝久远,还有哪句也显示了这一点: 答:_3、 用自己的话说说桃源人“不复出”的原因?4根据上下文,说说“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中,桃源人为什么“叹惋”? _ 5、“不足为外人道”的原因是: _ 6、结合全文看,陶渊明在世外桃源中
3、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 _7、如何理解渔人做了标志却“不复得路”这个情节? _小石潭记一、请解释下列古今异义(16 分)1、 小生:古义: 今义: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2、 去:古义: 。乃记之而去; 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去3、 闻:古义: 。闻水声; 今义:用鼻子嗅气味。4、 居:古义: 。不可久居; 今义:住。5、 可,古义: 。潭中鱼可百许头; 今义:能愿动词,可以6、 布:古义: 。影布石上 今义:可做衣服或其他物件的棉麻品。7、 许:古义: 。 今义:允许。8、 佁(y)然:古义: 。 今义:痴呆或深思的样子;二、请解释下列一词多义(24 分)1、可:(1) 。潭中鱼可百许头;
4、(2) 。不可久居。2、从:(1)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2)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3、清:(1) 。下见小潭,水尤清冽;(2) 。以其境过清。4、差:(1) 。参差披拂;(2) 。其岸势犬牙差互。5、见:(1) 。下见小潭;(2) 。明灭可见。6、乐:(1) 。心乐之;(2) 。似与游者相乐。7、以 (1) 。以其境过清;(2) 。卷石底以出;(3) 。全石以为底。8、而 (1) 。乃记之而去;(2) 。隶而从者;(3) 。潭西南而望。9、 游 (1) 。皆若空游无所依; (2) 。同游者。10、 环(1) 。如鸣佩环;(2) 。竹树环合。 11、为(1) 。全石以为底
5、;(2) 。为岩。三、仿照例 1,请解释下列词类活用()1、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名词作状语,向西。2、 下见小潭。下: 。3、 皆若空游无所依。空: 。4、 日光下澈。下: 。5、 俶尔远逝。远: 。6、 潭西南而望。西南: 。7、 斗折蛇行。斗: 。蛇: 。8、 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 。9、 凄神寒骨。凄: 。寒: 。10、 如鸣佩环。鸣: 。11、 心乐之。乐: 。 12、近岸。近: 。13、隶而从者。隶: 。 14、似与游者相乐。乐: 。四、比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4 题。(20 分)【甲】 小石潭记(节选)柳宗元【乙】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
6、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 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解释下面划横线词的意思。(4 分)皆若空游无所依_怀民亦未寝2.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 分)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_ _ 岸势犬牙差互:_ _ _ 念无与为乐者:_ _ _ 3.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用原文回答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1 文是_2 文是_ (4 分) 4.仿照示例,赏析甲文中的句子。(4 分)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示例:此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月光的皎洁
7、(清澈透明)。句中没有写“月”字,却 无处不见皎洁的月光,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_核舟记练习一、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有奇巧人( )2.罔不因势象形( )( )( ) 3.尝贻余核舟一( )( )( )4.盖大苏泛赤壁云( ) 5.高可二黍许( )( )( )6.启窗而观( ) 7.箬篷覆之( )( )( )8.雕栏相望焉( ) 9.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 )10.石青糁之( )( )_ 11.中峨冠而多髯者( )( )( )12.如有所语( ) 13.其两膝相比者( )( )14.佛印绝类弥勒( ) 15.矫首昂视( ) 16.
8、神情与苏、黄不属( ) 17.珠可历历数也( )18.居右者椎髻仰面( ) 19.其人视端容寂( )( )20.若听茶声然( ) 21.其船背稍夷( ) 22.钩画了了,其色墨( )( ) 23.长曾不盈寸( )( )2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 二、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 诎右臂支船( ) 2. 左手倚一衡木( )三、比较下列字在句中的含义木:能以径寸之木( )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以至鸟兽、木石( ) 文曰“初平山人”(奇:明有奇巧人( )有:明有奇巧人(长约八分有奇( ) 长约八分有奇(为:为宫室、器皿、人物( )而: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 启窗
9、而观(为人五;为窗八( )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可:高可二黍许( )云:盖大苏泛赤壁云(珠可历历数也( ) 此中人语云(四、翻译下列句子1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2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3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4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5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6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7 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8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9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答案(一)1 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 2 仅仅、只 3 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敞亮 4 整齐的 样子 5 类 6 同“邀”,邀请。7 感叹 8 交错相通 9 妻子儿女 10 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11 不
10、要说,更不必说 12 先前的 13 竟,终于 14 打算,计划 15 访求、探求(二)(1) 寻找;随即、不久 (2)做标志; 标志(三)(1)(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晋朝(2) (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与乡邻来到这与世隔 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与外人断绝了来往。(3) 这里边的人告诉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向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说啊。” (4)(这里的)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的,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沼、桑树、竹 子之类。 (5)老人和小孩个个都安闲快乐。(6)这个人一一向(他们)详细地说出他所听到的(事情),(他们)都(感
11、到)感叹惊 讶。(四) c(因为题干中“皆叹惋”的“皆”字译为“全,都”,而 c 项“具答之”的“具” 解释为“详细、详尽”,所以选 c 项)(五) 世外桃源、怡然自乐、豁然开朗、无人问津(六)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 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恰然自乐。2、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3、 桃花源人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4、为桃花源外现实黑暗、战乱频繁、生灵涂炭而叹惋。5、因为他们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生活。 6、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
12、纷扰;人人这个社会理想各尽所能地参加劳动,老人和小孩 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而美好。7、说明这是一个虚构的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这样写的目的是用以寄托了作 者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一、答案: 1、小生:古义:年轻人今义: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2、去:古义:离开。乃记之而去;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去3、闻:古义:听到。闻水声; 4、居:古义:停留。不可久居;今义:用鼻子嗅气味。 今义:住。5、可,古义:大约。潭中鱼可百许头;今义:能愿动词,可以6、布:古义:映。今义:可做衣服或其他物件的棉麻品。7、许:古意: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相当于现在用法的“来”。
13、今义:允许。8、佁(y)然:古义:呆呆的样子。 二、一词多义今义:痴呆或深思的样子;1、 可:(1)大约。潭中鱼可百许头; (2)可以,能够。不可久居。2、 从:(1)自,由。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2)跟随。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曰恕己,曰奉壹。3、 清:(1)清澈。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2)凄清,冷清清。以其境过清。 4、差:(1)长短不一。参差披拂; (2)交错,动词。其岸势犬牙差互。5、 见:(1)看见。下见小潭; (2)看见,动词。明灭可见。6、 乐:(1)以为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心乐之;2)逗乐,嬉戏。似与游者相乐。 7、以 (1)因为。以其境过清;(2)等于而的用法,表修饰
14、。卷石底以出; (3) 把。全石以为底。8、 而 (1)不译,表顺接关系。乃记之而去;(2)不译,表修饰关系。隶而从者; (3)不译,表修饰关系。潭西南而望。9、 游 (1)游动。皆若空游无所依; (2)游览。同游者。10、 环(1)玉环。如鸣佩环; (2)环绕。竹树环合。11、 为(1)作为。全石以为底; (2)成为。为岩。三、词类活用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名词作状语,向西。2、下见小潭。下:名词作状语,向下。3、皆若空游无所依。空:名词作状语,在空中。4、日光下澈。下:名词作状语,向下。5、俶尔远逝。远:名词作状语,向远处。6、潭西南而望。西南:名词作状语,向西南。7、斗折蛇行。斗:
15、名词作状语,像北斗七星一样。蛇:名词作状语,像蛇(爬行)那样。8、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9、凄神寒骨。凄: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作动词,使凄凉。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寒冷。 10、如鸣佩环。鸣:使动用法,使发出声音。11、心乐之。乐:意动用法,形容词作动词,以为乐。喜欢的意思。12、近岸。近:形容词作动词,靠近。13、隶而从者。隶:名词作动词,跟着。14、似与游者相乐。乐:形容词作动词,玩了。 四、1.若:好像 寝:睡(睡觉、眠、卧)(2 分)2.因为这里的环境过于冷清,不适合长时间停 留,于是就记下了这里的景色离开了。 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犬牙)那样相互交错(参差不齐)(2 分) 想到(考虑)没 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 (2 分) 3.甲文是(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答“心乐之”也 可)乙文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4 分)4. 示例:正面写了 游鱼,侧面写了潭水的清澈透明。字面只写鱼,对水只字未提,但水清鱼欢的优美画面却展现在了读者面前。(2 分) 核舟记1.奇妙精巧 2.无不顺着雕刻 3.曾经赠 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文化馆文化演出策划师招聘面试模拟题及答案
-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与课件
- 2025年生物实验员面试模拟试卷本科院校及答案
- 2025年仓储管理师库存管理考试题
- 2025年电子商务推广专家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售顾问考试题库
- 说礼貌语做文明事课件
- 机油培训知识课件
- 2025年喷漆安全操作测试题及答案集
- 清溪县急救知识培训课件
- 新媒体视听节目制作
- 数字化教学环境下小学语文板书设计优化策略
- JG/T 237-2008混凝土试模
- JG/T 232-2008卫浴型散热器
- 灭火员初级习题库
- T/CAQP 001-2017汽车零部件质量追溯体系规范
- 燃气入户可行性报告
- 技术赋能医疗创新-深入解析数字化口腔诊所建设指南
- 眼内炎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 配送车辆消毒管理制度
- 理发店消防安全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