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编号: 毕业设计说明书题 目:侧板落料冲孔复合模设计 学 院: 机电工程学院 专 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职 称: 讲 师 题目类型:理论研究 实验研究 工程设计 工程技术研究 软件开发2010年5月25日目 录引言11 工艺分析21.1 零件冲压工艺性分析21.2 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51.3 落料变形的三个阶段71.4 冲裁间隙81.4.1冲裁间隙的选用81.4.2间隙对冲裁工作的影响82 工艺设计102.1 排样102.1.1排样的意义102.1.2搭边和条料宽度的确定122.2 凸、凹模工作部分计算142.2.1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原则142.2.2刃
2、口尺寸计算方法152.2.3刃口尺寸计算183 冲压力计算及冲裁设备的选择193.1 冲压力的计算193.1.1落料力和冲孔力的计算203.1.2卸料力、推件力和顶件力的计算203. 2 冲裁设备的选择223.3 模具压力中心的确定234 主要零件设计234.1 工作零件244.1.1冲孔凸模244.1.2凸凹模264.1.3落料凹模264.2 导向零件264.3 定位零件274.4 卸料和推件装置294.5 支承及夹持零件305 模具总体结构336 模具零件材料及加工工艺过程346.1 模具零件材料及其热处理346.2 主要零件加工工艺规程357 结论37谢 辞38参考文献39摘 要随着中国
3、工业不断地发展,模具行业也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针对侧板的冲裁工艺性,介绍了落料冲孔复合模设计加工方法。分析比较了成形过程的三种不同冲压工艺(单工序、复合工序和连续工序),确定用一幅复合模完成落料冲孔的工序过程。基本的要求是模具应能满足加工要求,保证制件精度;模具应运转平稳,工作可靠,结构简单,装卸方便,便于维修和调整;模具尽量用通用件以便降低制造成本。本课题主要是冲压成型的工艺设计,也就是冲压模的工艺设计方案分析及确定工艺计算和模具结构设计计算等内容,且简要分析了坯料形状、尺寸,排样、裁板方案和冲压工序性质。进行了工艺力、压力中心、模具工作部分尺寸及公差的计算,并设计出模具。还具体分析了模具的
4、主要零部件(如凸凹模、卸料装置、垫板、凸模固定板等)的设计与制造,冲压设备的选用等。列出了模具所需零件的详细清单,并给出了合理的装配图。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因此在设计时要力求结构简单,但是一定要保证其精度要求。在对制件分析的基础上完成了整副模具的设计,用CAXA软件完成了二维设计图纸的绘制,制件、模具零部件造型全部用SolidWorks2007软件完成同时考虑了零部件的加工。关键词:模具;复合模;侧板;工艺;设计AbstractWith Chinas industries continue to develop and die industry is also becoming increasi
5、ngly important. Based on the side plate of the stamping process, introduced the blanking punch compound die design and processing methods.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process of forming three different stamping process (single processes, complex processes and continuous processes), confirm completio
6、n of a composite model blanking and punching process. The basic requirement is mould should be able to satisfy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processing, guarantee product precision; mould should be smooth operation, reliable, simple structure, easy maintenance, loading and unloading easily, convenient ser
7、vice and adjustment; mold as far as possible in order to reduce the use of common parts manufacturing costs. This subject mainly stamping forming process design, also is the stamping mould design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 the mould structure determination technology design, etc, and a brief analysis
8、 of the blank shape, size, layout, cutting board and pressing nature of the process program. For the process, the center of pressure, the die size and the tolerance of the calculation, design mold. Also analyzes the mold of the main components (such as punch and die and dump devices, slates, punch p
9、late, etc)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stamping equipment selection, punch-gap adjustment and establishment of a vital parts machining process. Die requirements set out a detailed list of parts, and gives a reasonable assembly. Production is mainly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thus
10、in the design of simple structure, but should strive to ensure the accuracy of certain requirements. Based on the analyses of manufacture, completion of the entire mold design, complete with CAXA software drawing two-dimensional design drawings. and all of the manufactures, subassembly were sculpted
11、 by Solidwork2007 software.Keywords:die; compound die; side plate; process; design引言复合模是指冲床在一次行程中,完成落料、冲孔等多个工序的一种模具结构。在完成这些过程中冲压坯料无需进给移动。我国冲压模具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技术和能力等方面都已有了很大发展,但与国民经济需求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仍很大,一些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的高档模具每年仍大量进口,特别是中高档轿车的覆盖件模具,目前仍主要依靠进口。一些低档次的简单冲模,已趋向供过于求,市场竞争激烈。 近年来,我国冲压模具水平已有很大提高。大型冲压模
12、具已能生产单套重量达50多吨的模具。为中档轿车配套的覆盖件模具国内也能生产了。精度达到12m,寿命2亿次左右的多工位级进模国内已有多家企业能够生产。表面粗糙度达到Ra1.5m的精冲模,大尺寸(300mm)精冲模及中厚板精冲模国内也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模具成形技术及模具设计与制造已成为当代工业生产的重要手段。近十几年来,中国模具工业发展十分迅速,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快速发展加大了用于技术进步的投资力度,技术进步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当前,人们对冷冲压技术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生产效率高、产品一致性好、应用范围广等特点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的认同,
13、模具制造已经迅速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热门行业,在整个模具制造中冷冲压模具占到模具总量的50%以上。与其他设计、制造方法相比,冷冲压工艺和冷冲模设计制造具有显著的特殊性。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汽车、电子、电器、食品包装等产品的更新换代加快;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对冲压生产工艺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使冲压工艺水平适应现代工业生产对冲压生产精密、高速、自动化,以及冲压模具高精度、高寿命的要求。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正确引导下,经过几十年努力,现在我国冲压模具的设计与制造能力已达到较高水平,包括信息工程和虚拟技术等许多现代设计制造技术已在很多模具企业得到应用。同时,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一些大型软件如Pro
14、Engineer、SolidWorks、UG等都已开发出专门用于冲压模具设计的功能模块,为模具设计提供了十分方便的工具。这些软件在模具设计中的应用,成功地弥补了传统设计方法的不足,制品几何造型、模具的结构设计,都是基于同一数据库进行的,既方便,又易保证制品的精度。本课题主要是冲压的工艺设计,也就是冲压模的工艺设计方案分析及确定工艺计算,模具结构设计计算等内容。生产主要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因此在设计时要力求结构简单,但是一定要保证其精度要求。本模具的工作工序包括有落料和冲孔。1 工艺分析1.1 零件冲压工艺性分析 图1.1 侧板零件冲裁件的工艺性,是指冲裁件对冲压工艺的适应性。冲裁件的工艺性对冲
15、裁件质量、材料经济利用、生产率、模具制造及使用寿命等都有很大影响。因此,在设计中应尽可能提高其工艺性。冲裁件的工艺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冲裁件的形状和尺寸冲裁件形状应尽可能设计成简单、对称,使排样时废料最少。表1-1 冲裁件圆角半径R的最小值冲裁件的外形和内孔应尽量避免尖锐的角,在各直线或曲线连接处,除少、无废料排样或采用镶拼模结构外,都应有适当的圆角相连,其半径R的最小值见表1-1。表1-2 采用凸模护套冲孔的最小尺寸材料圆形孔(d)方形孔(a)硬钢软钢及黄铜铝、锌0.5t0.35t0.3t0.4t0.3t0.28t表1-3 冲裁件的最小孔边距冲裁材料a/tb /t分开冲同时冲分开
16、冲同时冲L/tL/t硬钢1.31.522.31.3+0.1 L/t黄铜、软钢0.91.01.41.50.5+0.1 L/t纯铜软锌0.750.81.11.20.2+0.1 L/t夹纸、夹布胶板0.70.750.91.00.1 L/t图1.2 冲裁件的最小孔边距冲裁件的凸出悬臂和凹槽宽度不宜过小。冲孔时,孔径比翼过小。其最小孔径与孔的形状、材料的力学性能、材料的厚度等有关。冲裁件的孔与孔之间,孔与边缘之间的距离不应过小,其许可值见表1-3和图1.2。当孔边缘与制件边缘不平行时应不小于t,平行时应不小于1.5t。在弯曲件或拉深件上冲孔时,其孔壁与工件壁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若距离太小,冲孔时会使凸
17、模受水平推力而折断。(2)冲裁件的精度与粗糙度冲裁件内外形的精度不高于IT11级。一般要求落料件精度最好低于IT10级,冲孔件最好低于IT9级。见表表1-6。冲裁件断面的表面粗糙度和允许的毛刺高度可见表1-4和表1-5表1-4一般冲裁件剪断面的表面粗糙度材料厚度t/mm112233445表面粗糙度/m3.26.312.52550表1-5 冲裁件的允许毛刺高度 (单位:mm)材料厚度0.30.30.50.51.01.01.51.52.0新模试冲时允许毛刺高度0.0150.020.030.040.05生产时允许毛刺高度0.050.080.100.130.15表1-6 孔对外缘轮廓的尺寸公差(单位:
18、mm)模具型式和定位方法模具精度工件尺寸模具型式和定位方法模具精度工件尺寸3030100100200366303012012040040010001000200020004000f(精密级)0.050.050.10.150.20.30.5m(中等级)0.10.10.20.30.50.81.22c(粗糙级)0.20.30.50.81.2234v(最粗级)0.511.52.5468表1-8 倒圆半径与倒角高度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尺寸等级公差等级0.533663030f(精密级)0.20.512m(中等级)c(粗糙级)0.4124v(最粗级)1.2 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冲压模是指在冷冲压加工中,将材料(
19、金属或非金属)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其工作原理是,上模通过模柄与冲床滑块相联接,下模利用压板固定在冲床的工作台上,上下模通过导柱、导套导向。工作时,条料靠着定位机构送进定位,当上模随滑块下降时,卸料板先压住板料,接着凸模冲落凹模上面的材料获得工件。这时工件卡在凸模与顶块之间,废料也紧紧箍在凸模上。在上模回升时,工件由顶块借弹簧的弹力从凹模中顶出;同时箍在凸模上的废料,由卸料板靠弹簧的弹力卸掉,完成一个工位的冲制过程。再将条料送进一个步距, 经逐个工位冲制过后,便得到一个完整的冲压工件,如此往复进行批量生产。冲模设计时,首先要根据工艺方案选定模具类型(简单模、级进模或复合模)
20、,确定具体的模具总体结构形式。这是冲模设计的关键一步,它直接影响冲压件的品质,成本和冲压生产率。模具的结构形式很多,可根据冲压件的形状、尺寸、精度、材料性能和生产批量及冲压设备、模具加工条件、工艺方案等设计。在满足冲压件品质要求的前提下,力求模具结构简单、制造周期短、成本低、生产效率高、寿命长。确定模具结构形式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根据冲压件的形状和尺寸,确定凸、凹模的加工精度、结构形式和固定方法;根据毛坯的特点、冲压件的精度和生产批量,确定定位、导料和挡料方式;根据工件和废料的形状、大小,确定进料、出件和排出废料的方式;根据板料的厚度和冲压件的精度要求,确定压料与卸料方式,压料或不压料,弹
21、性卸料或刚性卸料;根据生产批量,确定操作方式:手工操作、自动或半自动操作;根据冲压件的特征和对模具寿命的要求,确定合理的模具加工精度,选取合理的导向方式和模具固定方式;根据所使用的设备,确定模具的安装与固定方式。根据工序组合程度分类,冲模的典型结构有如下三种:单工序模、复合模、连续模。表1-9 单工序模、复合模、连续模优缺点比较比较项单工序模连续模复合模生产效率低最高搞零件精度最低,一般为IT1415级高最高,可达IT8级,内、外同心度一般可达0.02mm结构与成本最简单、最容易制造、成本最低较复杂成本高结构紧凑、复杂成本高模具尺寸小大中材料利用率可用废料冲压零件、材料利用率高可用废料冲压零件
22、、材料利用率高操作与调试最不安全、调试最不方便,寿命低、易磨损好较好适用范围精度要求不高、形状简单的小批量生产和新产品试制精度要求不高、尺寸小的大批量生产精度要求高、尺寸大的大批量生产,尤其适宜冲压薄料、软料及脆性材料单工序模是指在一副模具上只完成零件的一个冲压工序的模具。典型结构有敞开式简单冲裁模、导板模、小冲孔模。 复合模是指压力机一次行程中,在模具的一个工位上,同时完成两道以上不同工序的模具,它属于多工序模。连续模是指在压力机一次行程中按照一定顺序在同一模具的不同工位上完成两道以上工序的模具。从图1.1可知,该零件包括落料和冲孔两个基本工序,根据冲压要求可以有以下三种工艺方案。方案一:先
23、落料后冲孔,采用单工序生产。方案二:落料,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方案三:冲孔,落料级进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参照表1-9单工序模、复合模、连续模优缺点比较,分析上述三个方案,确定该零件冲压的工艺方案。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需要两副模具,生产效率低;方案二需要一副模具,零件的形状和尺寸精度容易保证,且生产效率高,模具结构比方案一复杂,但由于侧板零件的几何形状简单,模具的制造并不复杂;方案三需要一副模具,生产效率高,但冲制的零件精度较复合模冲制的零件精度低,同时在级进模中为了给条料定位需要制作导正销,模具结构比复合模具复杂。 通过上述方案分析和比较,同时为了满足加工需求,宜选择方案二进行加工
24、,即采用落料冲孔复合模进行生产。1.3 落料变形的三个阶段把板材冲压出所需外轮廓坯料的过程。落料的过程是在瞬间完成的,整个变形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弹性变形阶段 凸模对板料施压,使材料产生弹性变形。板料稍微挤入凹模口。板料与凸、凹模接触处形成很小的圆角。由于凸、凹模之间存在间隙,板料同时受到弯曲和拉伸的作用,凸模下的板料产生弯曲,凹模上的板料开始上翘。(2)塑性变形阶段 当凸模继续压到一定深度时,材料内部应力达到屈服点,板料开始在与凸模、凹模的刃口接触处产生塑性剪切变形。凸模切入板料并将下部板料挤入凹模孔内。在板料剪切面处形成塌角,同时在切断面上形成一小段光亮且与板料垂直的表面。随着冲
25、压过程的继续,应力不断增加,材料的变形程度便不断增加,变形区向板材的深度方向发展、扩大,同时硬化加剧,变形抗力也不断上升,应力也随之增加,直至凸、凹模刃口处达到极限应力的应变值,这就意味着塑性变形结束,材料即产生微小裂纹。(3)分离阶段裂纹产生后,随凸模继续压入,凸、凹模刃口附近产生的微裂纹沿最大剪应变速度方向不断向板材内部扩展。若间隙合适,上、下裂纹则相遇重合,板料上下部分分离。通过分析以上落料变形的三个阶段,可知间隙的取值很关键,应合理选择。1.4 冲裁间隙1.4.1冲裁间隙的选用冲裁间隙是指冲裁模的凸模和凹模刃口之间的尺寸之差。单边间隙用C表示,双边间隙用Z表示。圆形冲裁模双边间隙为式中
26、 冲裁模凹模直径尺寸,mm;冲裁模凸模直径尺寸,mm。冲裁间隙值的大小对冲裁件质量、模具寿命、冲裁力和卸料力的影响很大,是模具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设计模具时一定要选择一个合理的间隙,考虑到模具制造中的偏差及使用中的磨损,生产中通常是选择一个适当的范围作为合理间隙,这个范围的最小值称这最小合理间隙,最大值称为最大合理间隙,由于模具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步磨损,设计和制造新模具时宜采用最小合理间隙。1.4.2间隙对冲裁工作的影响间隙值影响到冲裁时弯曲、拉伸、挤压等附加变形的大小,因而对冲裁工序影响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间隙对零件质量的影响影响断面质量的主要因素是模具间隙,提高断面质量的关键在
27、于推迟裂纹的产生,以增大光亮带宽度,其主要途径是减小间隙。因为断面质量与裂纹的走向有关。而裂纹走向与间隙有关,只有凸、凹模间隙适当时,裂纹在凸、凹模刃口附近板料产生的上、下裂纹才重合,此时零件断面斜度很小,且比较平直光滑,毛刺小,断面质量比较好。当间隙过小时,凸模刃口附近的裂纹比正常间隙时向外错开一段距离,裂纹成长受到抑制而成为滞留裂纹,上、下裂纹之间的材料随凸模继续下压产生第二次剪切、出现第二光亮带。在两个光亮带之间形成断裂带,或者呈现断续的小光斑、在冲裁件端面出现挤长的毛刺。当间隙过大时,材料的弯曲和拉伸增大,接近于胀形破裂状态,容易产生裂纹,凸模心口处的裂纹较正常间隙向里错开一段距离,裂
28、纹间的材料产生第二次拉裂、零件断面出现两个斜度,这时材料的弯曲与拉伸大,拉应加大,材料的塑性变形阶段结束较早,致使光亮带较窄,圆角与斜度较大,穹弯厉害,毛刺大而厚,使冲裁件的断面质量下降。模具间隙对冲裁件尺寸精度影响主要是当间隙较大时,材料所受拉伸作用增大,冲裁结束后,因材料的弹性恢复,使冲孔件的尺寸增大,落料件的尺寸变小,当间隙较小时,材料受凸、凹模挤压力大,压缩变形大,冲裁完毕后,材料的弹性恢复使落料件尺寸增大,而冲孔件尺寸则变小。(2)间隙对冲裁力的影响间隙增大,材料所受的拉应力大,材料容易断裂分离,冲裁力可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继续增大间隙值,会因从凸、凹模刃口处产生的裂纹不相重合的影响
29、,冲裁力下降变慢。当单向间隙为料厚的5%20%时,冲裁力的降低并不显著(不超过5%10%)。间隙减小,材料所受拉应力减小,压应力增大,材料不易产生撕裂,使冲裁力增大,在间隙合理情况下,冲裁力最小。间隙对卸料力、推件力或顶件力的影响也比较显著。间隙增大后,从凸模上卸料或从凹模孔中推料都省力。一般当单向间隙增大到料厚的15%25%时,卸料力几乎为零,但当间隙继续增大时,零件毛刺增大,卸料力、顶件力迅速增大,也会使刃口磨损加大,所以间隙选择要合理。(3)间隙对模具寿命的影响模具间隙是影响模具寿命中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冲裁过程中,凸、凹模刃口受到材料对它的作用力。在这些力的作用下模具的失效形式一般有磨损
30、、崩刃、变形、胀裂、断裂等。间隙主要对模具的磨损有胀裂有影响。冲裁过程中,模具与被冲制件之间均有摩擦,而且间隙越小,模具作用的压应力越大,磨损也越严重。过小的间隙会引起冲裁力、侧压力、摩擦力、卸料力、推件力增大,甚至会使材料粘连刃口,这就加剧了刃口磨损;如果出现二次剪切,产生的碎屑也会使磨损加大,间隙小,落料件或废料往往梗塞在凹模洞口,导致凹模胀裂。所以过小的间隙对模具寿命极为不利。间隙增大,可使冲裁力、卸料力等减小,使模具侧面与材料间的摩擦减小,从而刃口磨损减小。适当大的间隙还可补偿因模具制造精度不够及动态间隙不匀所造成的不足,不至于啃伤刃口,起到延长模具寿命的作用。冲裁问隙的大小对冲裁件质
31、量、模具寿命、计中的一个重要的工艺参数。在确定间隙值时要结合实际经验进行选取。在本设计中只进行理论选取。表1-10 金属材料冲裁间隙值(部分)材料抗剪强度/MPa初始间隙(单边间隙), %t类类类低碳钢08F、10F、10、20、Q235-A2104003.07.07.010.010.012.5中碳钢、不锈钢、1Cr18Ni9Ti、4Cr13、膨胀合金(可伐合金)4205603.58.08.011.011.015本设计中所用的材料为Q235,此模具设计中取类间隙Z=(1420)%t进行计算,所以2 工艺设计2.1 排样2.1.1排样的意义冲裁件在条料、带料或板料上的布置方法叫排样。在冲压零件的
32、成本中,材料费用约占60%以上,因此材料的经济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冲压件在条料或板料上的布置方法称为排样。排样合理与否不但影响材料的经济利用,还影响到制件的质量、模具的结构与寿命、制件的生产率和模具的成本等技术、经济指标。排样的意义在于保证用最低的材料消耗和最高的劳动生产率得到合格的零件。排样合理与否,经济性是否好,可用材料利用率来衡量。提高材料利用率的途径是减少废料面积。废料分为结构废料和工艺废料。结构废料是由零件的结构特点产生的废料,一般不能改变,但可以利用大尺寸的废料冲制小尺寸的零件;工艺废料是零件之间和零件与条料侧边之间的废料。 排样方式不同,材料的利用率不同,提高材料利用率的途径
33、有:主要从减少工艺废料着手;设计合理排样方案;选择合适的板料规格;合理的材料法(减少料头、料尾);利用废料冲制小件;在不影响设计要求的情况下,改善零件结构。按材料利用情况排样可分为三类,其比较见表2-1表2-1 按材料利用情况排样方式比较排样方式 概念 优缺点及适用范围有废料 排样沿零件的全部外形冲压四周有一定的余量这样排样材料利用率较低,但制件质量和精度均能得到保证,冲模的寿命相应提高,多用于形状复杂制件精度要求较高的制品冲压少废料 排样沿制件部分外形冲压,也就是只能有一个。此排样材料利用率较高,生产率高,具有一次能冲压多个制件和简化模具结构降低冲压力等优点。但只能保证一个方向的制件精度。无
34、废料 排样在整个冲压过程中只有料头料尾和结构废料。这种排样材料利用率最高,生产率高;模具结构得以简化,成本低,冲床负荷轻;但制件的冲压精度差,多用于冲压精度要求不高,且比较贵重的材料冲压。按冲裁件在条料上的布置方式,排样又可分为直排、单行排、多行排、斜排、对头直排、对头斜排。见表2-2表2-2 有搭边排样方式形 式简 图用 途直排几何形状简单的零件(如圆形等)斜排T形或其他复杂外形零件,这些零件直排时废料较多对排T、形零件,这些零件直排或斜排时废料较多混合排两个材料及厚度均相同的不同零件,适于大批量生产多排大批量生产中轮廓尺寸较小的零件冲裁搭边大批量生产中小而窄的零件(1)排样方式设计在选择排
35、样方式的时候,要根据以下的原则进行选择:提高材料利用率 (不影响制件使用性能前提下,还可适当改变制件形状)。 排样方法使应操作方便,劳动强度小且安全。 模具结构简单、寿命高。 保证制件质量和制件对板料纤维方向的要求。根据所冲的零件的特点,结合要求本设计宜采用有废料直排排样方式。 (2)排样方式确定该零件采用直排式排样进行冲压。沿制件的全部外形轮廓冲压,在制件之间及制件与条料侧边之间都有工艺余料 (称搭边)存在。因留有搭边,所以制件质量和模具寿命较高,但材料利用率降低。2.1.2搭边和条料宽度的确定 (1)搭边及其作用冲裁模搭边是指排样中相邻两工件之间的余料或工件与条料边缘间的余料称为搭边。搭边
36、的作用有以下两点:补偿定位误差,防止由于条料的宽度误差、送料步距误差、送料歪斜误差等原因而冲裁出残缺的废品。还应保持条料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保证送料的顺利进行,从而提高制件质量,沿整个封闭轮廓线冲裁,使受力平衡,提高模具寿命和工件断面质量。搭边是指排样时零件之间以及零件与条料侧边之间留下的剩(余)料。其作用是使条料定位,补偿定位误差,保证零件的质量和精度,确保冲出合格的零件;使条料有一定的刚度,不弯曲,便于送进;提高冲模寿命。 (2)搭边值的确定搭边是废料,从节省材料出发,搭边值应愈小愈好。但过小的搭边容易挤进凹模,增加刃口磨损,降低模具寿命,并且也影响冲裁件的剪切表面质量。表2-3 工件的最
37、小搭边值 ( 单位:mm) 材料厚度t圆件及r2t的圆角矩形件边长l50mm或圆角r2t工件间侧面工件间侧面工件间侧面0.25以下1.82.02.22.52.83.00.250.51.21.51.82.02.22.50.50.81.01.21.51.81.82.00.81.20.81.01.21.51.51.81.21.61.01.21.51.81.82.01.62.01.21.51.82.02.02.22.02.51.51.82.02.22.22.52.53.01.82.22.22.52.52.83.03.52.22.52.52.82.83.23.54.02.52.82.83.23.23.5
38、4.05.03.03.53.54.04.04.55.0120.6t0.7t0.7t0.8t0.8t0.9t一般来说,搭边值是由经验确定的,确定搭边是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材料的力学性能。塑性好的材料,搭边值要大些,硬度高与强度大的材料,搭边值小一些。 材料的厚度。材料越厚,搭边值也越大。 件的形状和尺寸。工件外形越复杂,圆角半径越小,搭边值也越大。 样的形式对排的搭边值大于直排的搭边。 料及挡料方式用手工送料,有侧压板导向的搭边值可小一些。搭边值在实际生产中应该结合实际情况,从实际经验出发,参考理论的计算方法进行确定。在进行理论计算的时候,搭边值可以根据表2-3进行选定,同时根据不同材料应要考
39、虑不同材料的搭边系数(表2-4),本设计中的搭边值根据表2-3计算所得。表2-4 各材料搭边系数材料系数材料系数中等硬度的钢硬钢青铜及硬黄铜硬铝0.90.811.111.2软黄铜铝非金属(皮革、硬纸板)1.21.31.41.52(3)条料尺寸确定和材料利用率确定条料宽度的原则是:最小条料宽度要保证冲裁时零件周围有足够的搭边值。最大条料宽度能在导料板间送进,并与导料板间有一定的间隙 。此设计中使用了导料销和挡料销,条料宽度可以根据零件的尺寸和规定的搭边值进行确定。查表3-8得两工件间的搭边: 工件边缘搭边:条料宽度式中:B条料宽度的基本尺寸,mm; D毛坯宽度方向零件轮廓的最大尺寸,mm; a侧
40、面搭边,查表3-8。步距=122+8=130mm所以材料的利用率为式中 1个步距内零件的实际面积;1个步距内所需毛坏面积。冲裁排样方式见下图2.1图2.1 冲裁排样图2.2 凸、凹模工作部分计算2.2.1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原则由冲裁过程和生产实践可知:落料件的光面是因凹模刃口挤切材料产生的,而孔的光面是凸模刃口挤切材料产生的,落料件的大端尺寸等于或接近于凹模刃口尺寸,冲孔件的小端尺寸等于或接近于凸模刃口尺寸。同时考虑到模具使用后的磨损情况,在确定模具刃口尺寸及其制造公差时,需遵循下述原则。(1)落料时,先确定凹模刃口尺寸。凹模刃口的基本尺寸取接近或等于制件的最小极限尺寸,以保证凹模磨损在一定
41、范围内,仍能冲出合格制件。凸模刃口的基本尺寸则按凹模刃口基本尺寸减小一个最小合理间隙值来确定。(2)冲孔时,先确定凸模刃口尺寸。凸模刃口的基本尺寸取接近或等于也的最大极限尺寸,以保证凸模磨损在一定范围内仍可使用,而凹模刃口的基本尺寸按凸模刃口的基本尺寸加上一个最小合理间隙值来确定。(3)凸模和凹模刃口的制造公差,主要取决于冲裁件的精度和形状。一般模具的制造精度比冲裁件的精度至少高12级。若制件没有标注公差,则对于非圆形件按国家标准非配合尺寸的IT14级精度来处理,圆形件一般可按IT10级精度来处理。制件精度与模具制造精度的关系见表2-1。表2-5 制件精度与模具制造精度关系表2.2.2刃口尺寸
42、计算方法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与加工方法有关,基本上可分为凸模与凹模图纸分别加工法和配作法两类。(1)凸模与凹模分别加工法图2.2 落料冲孔时各部分尺寸及公差分布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圆形或简单规则的冲裁件。采用这种方法时,要分别标注凸模和凹模刃口尺寸与制造公司(凸模公差、凹模公差)。同时,为保证一定的间隙,模具的制造公差必须满足下列条件,落料冲孔时各部分尺寸及公差分布见图2.2。或 式中:凸模制造公差,mm;凹模制造公差,mm;最大合理间隙,mm;最小合理间隙,mm。 当选择凸模与凹模分别加工方法加工模具时,其工作部分尺寸公差和计算公式如表2-6。表2-6 凸模与凹模分别加工工作部分尺寸和公差计
43、算公式工序性质制件尺寸凸模尺寸凹模尺寸落料后求出先求出冲孔先求出后求出 注:、落料凸、凹模基本尺寸,mm;、冲孔凸、凹模基本尺寸,mm;制件制造公差,mm;Zmin最小合理间隙;因数,其值见表2-7;、凸、凹模的制造公差,见表2-8。表2-7 因数材料厚度t/mm非圆形值圆形值10.750.50.750.5制件公差/mm10.160.170.350.360.160.16120.200.210.410.420.200.20240.240.250.490.5040.300.210.590.601802600.0300.04518300.0200.0252603600.0350.05030800.0
44、200.0303605000.0400.060801200.0250.0355000.0500.0701201800.0300.040(2)凸模与凹模配作加工凸、凹模配作加工是指先按图样设计尺寸加工好凸模或凹模中的一件作为基准件(一般落料时以凹模为基准件,冲也时以凸模为基准件),然后根据基准件的实际尺寸按间隙要求配作另一件。图2.3 配作加工凸凹模尺寸表2-9 凸模与凹模配作加工工作部分尺寸和公差计算公式工序性质制件尺寸凸模尺寸凹模尺寸落料按凹模尺寸配制,其双面间隙为 C冲孔按凸模尺寸配制,其双面间隙为 C注:、凹模刃口尺寸,mm;、凸模刃口尺寸,mm;、制件基本尺寸,mm;、凹模、凸模制造公
45、差,取值为/4;制件公差,mm;制件偏差,对称偏差时/2,mm;因数,其值见表2-7;、落料、冲孔模刃口最小、最大合理间隙。配作加工方法的特点是模具的间隙由配作保证,工艺比较简单,不需用公式来进行校核,并且还可以放大基准件的制造公差(一般可取冲裁件公差的1/4),使制造容易,因此是目前一般工厂常采用的方法。用配合加工法制造模具常用于复杂开关及薄料的冲裁件,图样上只需标注基准件的尺寸及其公差,配作件仅注基本尺寸,并注明与基准件配作及应保证的间隙值。配作加工凸模和凹模的尺寸计算,落料件按凹模磨损后尺寸变大、变小、不变的规律分为三种;冲孔件按凸模磨损后尺寸变大、变小、不变的规律也分为三种。表2-9为
46、 凸模与凹模配作加工工作部分尺寸和公差计算公式。2.2.3刃口尺寸计算 在模具设计的过程中,需对模具的关键部位比如凸、凹模的间隙和制造精度进行严格的计算,根据前面介绍的间隙选择原则以及间隙对模具的影响,通过查冲压手册冲裁模双面间隙值表,该零件材料为Q235,取类间隙Z=(1420)%t,可以计算出凸、凹模的间隙分别为 (1)落料尺寸计算 因为采用分别加工方法,根据要求在计算落料尺寸时,先计算凹模尺寸,再计算凸模尺寸。这里在计算落料尺寸时,将零件分成两部分进行。落R30mm料时,尺寸R30mm按GB/T 1804-m 自由公差进行计算,=0.6mm,根据冲压手册中冲裁计算常用公式,取0.5(查表
47、2-7)。查表2-8得, 、的计算如下= 校核是否符合要求。因为所以符合要求, 、尺寸如上所求。落尺寸122mm料时,尺寸122mm 按GB/T 1804-m自由公差进行计算,=0.6,根据冲压手册中冲裁计算常用公式,取0.5,查表2-8得, 、的计算如下= = mm校核是否符合要求。因为所以符合要求, 、尺寸如上所求。 (2)冲孔尺寸计算 在计算冲孔尺寸要计算凸模尺寸、凹模尺寸。冲孔mm时,=0.2mm,根据冲压手册中冲裁计算常用公式,取0.5,查表2-8得,、的计算如下:校核是否符合要求。因为所以符合要求,、尺寸如上所求。冲孔时,=0.2mm,根据冲压手册中冲裁计算常用公式,取0.5,查表
48、2-8得,、的计算如下:校核是否符合要求。因为所以符合要求,、尺寸如上所求。孔距是不变尺寸,根据公式:=图定尺寸孔距为,按GB/T 1804-m 自由公差进行计算,公差范围为,=1mm,mm,因此=3 冲压力计算及冲裁设备的选择3.1 冲压力的计算在冲裁过程中,冲裁力的大小是不断变化的,冲裁力是板料作用在凸模上的最大抗力。对于普通平刃刀口的冲裁,其计算公式如下式中:冲裁力,; 冲裁件的周长,; 材料厚度,; 材料抗剪强度,; 系数,考虑到凸模、凹模刃口磨损,模具间隙波动,材料力学性能变化及材料厚度偏差等因素而增加的安全系数,常取1.3。3.1.1落料力和冲孔力的计算(1)落料力根据公式得 =1
49、.3440.710350N=2005KN式中,根据金属材料手册中常用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表查得303372,取=350,440.7mm是冲裁件冲裁轮廓周边长度。 (2)冲孔力冲孔mm 时,冲孔力=1.33.143010350N=429KN冲孔时,冲孔力=1.33.144210350N=600KN3.1.2卸料力、推件力和顶件力的计算图3.1 卸料力、推件力和顶件力考虑冲裁时材料的弹性变形及摩擦,在一般冲裁条件下,冲裁后材料将发生弹性恢复,使落料件或冲孔废料硬塞在凹模内,而板料则紧箍在凸模上,为了使冲裁工作继续进行,必须将紧箍在凸模的板料卸下,将卡在凹模内的工件或废料向下推出或向上推出。将紧箍在凸
50、模上的料卸下所需的力称为卸料力;将卡在凹模中的料推出所需的力称为推件力;将卡在凹模中的料逆着冲裁力方向顶出所需的力称为顶件力。卸料力、推件力和顶件力与材料的力学性能、材料厚度、冲件轮廓的形状、冲裁间隙、润滑情况、凹模洞口开关等因素有关。在生产中,都是采用简单的经验公式来计算:式中:、分别为卸料力、推件力、顶件力,N; 、分别为卸料力系数、推件力系数、顶件力系数,其值见表3-1;冲裁力,N;N同时卡在凹模洞口的件数,h为凹模刃口直壁高度,mm; 料厚,mm。表3-1 卸料力、推件力和顶件力系数材料材料厚度/mm钢0.10.0050.0750.10.140.10.50.0450.0550.0630.080.52.50.040.050.0550.062.56.500.030.040.0450.056.50.020.030.0250.03铝、铝合金0.025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园林制图》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食品加工与保藏原理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语文教学设计艺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普通话语言与艺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技文献阅读与写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星海音乐学院《工程招投标与概预算》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轻工职业学院《“智者生存”-现代灾难救援理念与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成都东软学院《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喀什职业技术学院《建筑材料》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对外经贸学院《当代建筑》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部计划考试考题及答案
- 《中国溃疡性结肠炎诊治指南(2023年)》解读
- 物质安全数据表(MSDS)(车用尿素溶液)
- 华北电力大学ppt模板
- 清朝治理新疆地区系统性治理课件(16ppt+视频)2022年新疆地方史读本(中学版)
-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评价表 2017版
- 超声波加工以及机床设计机械设计论文
- 综合教学楼建筑结构设计
- 员工分红合作协议书5455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打分表.xls
- 公开课评分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