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科出科考试_第1页
内分泌科出科考试_第2页
内分泌科出科考试_第3页
内分泌科出科考试_第4页
内分泌科出科考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内分泌科出科考试-11.下列描述黄疸和萎黄不正确的是(b)a 均有身黄 b 均有目黄 c 萎黄多见于重病之后 d 萎黄多伴有眩晕气短之症 e 黄疸则多伴 有小便发黄2.清炒绿豆芽主要用于(b)a 妊娠头晕 b 热毒疮疡 c 创伤出血 d 产妇乳少 e 尿频多尿3.症见胁肋疼痛,嘈杂吞酸,呕吐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宜选用:(a)a 左金丸 b 泻青丸 c.龙胆泻肝汤 d 当归龙荟丸 e 丹栀逍遥散4.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治应选用:(a)a 防己黄芪汤 b 麻杏薏甘汤 c 桂枝附子汤 d 白术附子汤 e 甘草附子汤5.代谢性酸中毒可出现(c)a、cheyne-stokes 呼吸 b、b

2、iots 呼吸 c、kussmaul 呼吸 d 叹息样呼吸 e、点头呼吸6.在“易奇而法,诗正而葩”中,“葩”意为:(c)a 百花 b 浅颜色的花 c 喻文采丰富 d 喻内容深奥 e 喻含义隐祛7.对于 2 型糖尿病,正确的是(c)a 血浆胰岛素浓度显著降低 b、起病急 c、较少发生酮症酸中毒 d、多发生于青少年e、对胰岛素敏感8.左旋多巴对何种药物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无效(c)a、地西泮 b、扑米酮 c、氯丙嗪 d、丙咪嗪 e、尼可刹米9.正不敌邪或正气持续衰弱以致气不能内守,可导致的是(b)a.气陷 b.气脱 c.气郁 d.气结 e.气闭10.肝阴不足而致胁痛的发病机制是(a)a 络脉失养

3、b 肝络不和 c 气阻络痹 d 胁络不畅 e 瘀血阻络11.伏暑卫营同病治宜解表清营,方用银翘散加(e)a.生地、丹皮、玄参、大青叶 b.生地、丹皮、栀子、莲子心 c.杏仁、滑石、苡仁、通草 d. 香薷、厚朴、扁豆、黄连 e.生地、丹皮、赤芍、麦冬12.下列哪位医家把痢疾与泄泻统称为下利:(d)a.朱丹溪 b.巢元方 c.张从正 d.张景岳 e.张仲景13.肺动脉高压的 x 线表现错误的是(d)a.肺动脉段膨隆超过 3mmb.右下肺动脉增宽超过 15mm c.右心室增大 d.左心房增大 e.周围动 脉分支骤然转为纤细14.黄疸发黄的病机关键是(d)a 脾胃虚脱 b 瘀血内阻 c 热毒炽盛 d

4、湿蒸热郁 e 气血不足15.阴虚胃痛的主要病机是(b)a.胃失温养 b.胃失濡养 c.气机不畅 d.胃腑积滞 e.瘀血内停16.赵某,女,46 岁,1979 年 6 月 25 日初诊。主诉:眩晕、耳鸣 7 年,加重 3 个月。患者 自 1972 年患者血压病以来,常发生头晕头昏耳鸣,近 3 个月未加重。伴有失眠多梦,时觉 心悸,两目干燥,视物不清,腰困无力。后颈项板硬不灵活,面有烘热感,心中烦闷。月经 正常。平时血压高时服用降压片。本次虽服上药血压有所下降,但症状不消。故来就诊。检 查:血压 160/9mmhg。舌红少苔,脉细。(1)该病的中医诊断是:a 头痛 b 胸痹 c 中风 d 眩晕 e

5、 以上都不是(2)该病治疗方法是:a 益气养血 b 补肾益精 c 燥湿化痰 d 祛瘀活血,温经通窍 e 以上都不是(3)该患者证候分型是:a 以下都不是 b 气血亏虚 c 肾精不足 d 痰浊中阻 e 瘀血阻窍(4)该病首选方药是a 归脾汤加减 b 左归丸加减 c 通窍活血汤加减 d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e 以上都不是17.王某,女,50 岁,平素多湿多痰,恼怒之后突然昏厥,喉有痰声,呕吐涎沫,呼吸气粗, 苔白腻,脉沉滑。1 治疗首选方剂为: (d)a五磨饮子 b四味回阳饮 c通瘀煎 d导痰汤 e神术散2 下列治法何者最宜:(c)a活血顺气 b和中消导 c行气豁痰 d补气回阳 e顺气开郁内分泌科

6、出科考试-21.心包积液的最佳投照位置是(d)aa.心脏正位 b.心脏右前斜位 c.心脏左前斜位 d.心脏立、卧位 e.胸部左侧位像2.下列不属于肺热炽盛证临床表现的是(d)a 发热口渴 b 咳嗽气喘 c 鼻翼煽动 d 痰黄稠量多 e 咽喉肿痛3.大建中汤由下列哪组药物组成(b)a 附子、附子、粳米、半夏、大枣、甘草 b 蜀椒、干姜、人参、饴糖 c 茯苓、半夏、乌头、 细辛 d 吴茱萸、生姜、人参、大枣4.患者纪某,男,48 岁,痢下赤白脓血,脐腹灼痛,饮食减少,心烦口干,舌质红绛少苔, 脉细数者,治疗宜选:(a)a.驻车丸 b.连理汤 c.香连丸 d.芍药汤 e.桃花汤5.不是血液正常运行所

7、必需的条件的是(d)a.心气充沛 b.血液充盈 c. 脉道通畅 d.三焦通利 e.肺肝脾功能正常6.唾液中较清稀的部分称为(b)a 液 b 涎 c 唾 d 津 e 口津7.腕部嘈杂,咽干,饥不欲食,舌红少苔,脉细数。最宜诊断为:(d)a.胄热炽盛证 b.肝火犯胃证 c.胃肠热结证 d.胃阴亏虚证 e.胃肠气滞证8.肺胀产生的原因是(d)a重感寒邪,肺气郁闭 b寒饮逆阻,肺气失降 c痰浊粘塞,肺气不利 d外寒内饮, 肺失宣肃9.病情危重、凶险的疟疾是(b)a 正疟 b 温疟 c 寒疟 d 瘴疟 e 劳疟10.痞满的基本病位在(c)a 肝脾 b 脾胃 c 胃 d 脾 e 肝胆11.真武汤证有“其人

8、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 振振欲擗地”,其中“身瞤动 振振欲 僻地”的病机是(a)a.阳虚失于温养,水气浸渍四肢经脉 b.汗多血虚, 气血不足,筋肉失养 c.发汗太过,津液 受伤,筋肉 失养 d.肾阴虚,水不函木,肝风内动 e.阴阳两虚, 阴不濡养,阳不温煦12.腹部阵发性绞痛伴呕吐及肛门停止排便、排气、见于(a)a.机械性肠梗阻 b.胆道结石 c.急性肠胃炎 d.泌尿系结石 13.黄疸发黄的病机关键是(d)a 脾胃虚弱 b 瘀血内阻 c.热毒炽盛 d 湿浊阻滞 e.气血不足e.急性胰腺炎14.春温,热郁胆腑,因胆热炽盛,上逆犯胃,出现呕吐如喷,其治疗应选用下列哪一处方: (b)a 黄芩汤

9、加豆豉玄参方加半夏、生姜 b 黄芩汤加豆豉玄参方加龙胆草、川连、玉枢 丹 c黄芩汤加豆豉玄参方加代赭石、竹茹 d黄芩汤加豆豉玄参方加藿香、竹茹 e黄 芩汤加豆豉玄参方加苏叶、黄连15.金匮要略百合病的病位是在(b)a 心脾 b 心肺 c 胸膈 d 心肾 e 心肝16.病人赵某,男,60 岁,3 天来,小便不通,腰膝酸痛,面白神疲,形寒肢冷,舌淡苔白, 脉弱。(1)辩证为(b)a.脾肾心肝同病 b.肾阳衰惫 c.实证 d.心肝肾同病 e.以上都不是(2)治疗方剂,宜首选(d)a.香茸丸 b.千金温脾汤合吴茱萸汤 c.六磨汤 d.济生肾气丸 e.左归丸17.女性,35 岁,育有一子,头昏 3 年,

10、夜尿增多 1 年。体检:bp 170/100mmhg,血钾 2.8mmol/l。 (1)诊断首先考虑:(c)a.cushing 综合征 b.嗜铬细胞瘤 c.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d.17-羟化酶缺陷 e. 原发性高血压 (2)为明晚诊断,首先应进行的检查是(e)a 24 小时尿钾测定 b 肾血管造影 c ekg d 血皮质醇 e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测定 (3)对区别是肾上腺肿瘤还是增生没有帮助的是(b)a 肾上腺 ct 或 mri b 螺内酯实验 c 肾上腺 b 超 d 放射性碘化胆固醇肾上腺扫描或照相 e 肾上腺静脉采血激素测定内分泌科出科考试-31.诊治伤寒现象的划分应不包括(c)a

11、有意伤害 b 可知伤害 c 免责伤害 d 责任伤害 e 可控伤害2. 妇女病温,凡胎前病,治疗原则是:“须步步保护胎元,恐损正邪陷也。”其意思是(d) a 用四物汤加减治疗 b 治疗温病亦须用保胎的补法 c 以祛邪为原则,使邪去而不伤胎 e 以 血腻之药以护胎3. 病人的呕吐物清稀无酸臭味,多属(a)a 寒呕 b 热呕 c 伤食 d 痰饮 e 肝胆郁热4.患者李氏,男,47 岁,大便秘结,手足不温,腹痛绕脐不止,苔白不渴,脉沉弦而迟。宜 选用: (d)a.四逆散 b.济川煎 c.四逆汤 d.温脾汤 e.黄龙汤5.尿浊辩证属湿热下注者,最佳选方是(d)a 八正散 b 知柏地黄丸 c.程氏萆薢分清

12、饮 d.导赤散 e.苍术难名丹6.下列哪项是太阳蓄血证最主要的临床特征(e)a 少腹硬满,小便不利 b 其人如狂,少腹急结 c 脘腹痞满,惊悸不宁 d 其人发狂,脐腹 满痛 e 腹满胀痛,身目发黄7.患者身热,干咳无痰,气逆而喘,胸满胁痛,咽喉干燥,鼻燥,齿燥,心烦口渴,舌红苔 薄黄而干。治宜选用:(c)a. 桑杏汤 b.翘荷汤 c. 清燥救肺汤 d. 麻杏甘石汤 e.桑菊饮8.素问六节藏象论指出“魄之处”之脏是(b)a 心 b 肺 c 肾 d 脾 e 肝9.“益火之源,以消阴霾”的治法最适用于:(b)a 阴盛则寒之证 b.阳虚则寒之证 c.阴盛伤阳之证 d.阴损及阳之证 e 以上都不是10.

13、治疗肝郁气滞型痞满宜选(e)a 二陈汤 b、四磨汤 c、金铃子散 d、天台乌药散 e、越鞠丸11. 针对疲倦无力,气短懒言,眩晕眼花,心悸,便溏,脉微弱的病人的适宜治法是(e) a 温中祛寒 b 清泄积热 c 攻逐积滞 d 温补脾肾 e 健脾益气12. 下列医书中以组成分类方剂的是(b)a.外台秘要 b.祖剂 c.五十二病方 d.张氏医通 e.兰台轨范13.寒痰阻肺证的临床表现不包括哪项(a)a.恶寒发热 b.舌苔薄白 c.脉象濡缓 d.咳出胸闷 e.痰粘易咯14.全服紧张呈揉面感,常见于(b)a.急性腹膜炎 b.结核性腹膜炎 c.肝硬化腹水 d.胃下垂 e.肠梗阻15.生化汤重用全当归为君,意在(d)a.养血补肝 b.养血滋燥 c.养血润肠 d.化瘀生新 e.和血止痛16.某男,68 岁,因操劳过甚,加之感受风寒,恶寒发热,头痛,微喘,无汗,全身骨节酸 楚烦疼,舌苔薄白,脉浮紧而数(1)治疗应首选 (b)a桂枝汤加厚朴杏子汤 b麻黄汤 c五磨饮子 d补肺汤合玉屏风散 e桂枝加附子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