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田税征课问题分析论文 “假税”。这是租借国有土地者向政府交纳的租税。可称之为国租。它和私家”地租”有别,和”田租”的性质更为不同。 西汉中期,自武帝开始,特别是从昭、宣以后,封建政权把国有土地出租的情况,多有出现。据记载,当时官府屡屡颁布诏令”假民公田”。”公田”亦称”官田”,均指封建国有土地。汉代的”公田”包括多种:有”苑囿园池”;有”江海陂湖”;有未辟”草田”;有无主”荒地”;还有一种是武帝告缗后,国家所没收的大量土地,等等。”公田”的数量,从现有文献中要得到一个准确的数字,诚较困难,但可略知个大概。据 据(三辅黄图)卷四 汉政权”假民公田”的”民”,主要包括两种”民”:有破产的自耕农一一
2、”贫民”、”流民”;也有部分拥有权势的地主一一”豪强”、”命家”或”权家”。 据记载,当时国家把”公田”假给”豪强”、”命家”和”权家”者,不是少见,而是常见,其所占比重,不是较少,而是较多。 (汉书。食货志)曰:赵过行代田法时,”令命家田三辅公田。”韦昭注目:”命谓爵命者。命家,谓受爵命,一爵为公士以上,令得田公田,优之也。” (史记滑稽列传)褚先生补:武帝”乳母上书日,某所有公田,愿得假请之。” 这些所谓的”命家”和”权家”们,从国家那里”假”得了土地以后,其经营方式,主要是进行”公田转假”,转手租借给农民耕种。而他们自己则成为”二地主”。大概是按低租率包进来。再按”见税什五”的高租率租出
3、去,从中牟利。 汉政权除了把”公田”假给那些权贵地主进行经营外,同时,又把各地一些公田直接假给”贫民”或”流民”耕种。史传在这方面的记载亦多: 据 这些”贫民”与”流民”,从国家那里假借了土地后,直接和封建国家形成租佃关系,成为国家佃农。他们忍受封建政权的直接剥削。在这种情况下,正如马克思所说:这时和农民直接对立的,”不是土地私有主,而是国家,以土地所有主资格同时又以君主资格出面的国家。那么,地租与地税就相符合,或者更正确些说,那时便没有什么与这种地租形态不同的地税。” 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15页。 地租与地税合一的假税是怎样征收的?”假税”与”田租”的征收办法,是一
4、致抑或既同又不同?对此,我们以往研究得很不够,因而一度颇滋疑窦。 关于汉代田租的征课方法,我们曾经说过,在当时,虽然具体执行中仍有”田不出税,税非在田”,有田未必有税,有税未必有田的情况。但依照田税政策,通常是按田亩与产量来计征的。至少在西汉时期是如此。 但”假税是否也如”田租”一样征课?大概总的原则近似,基本精神相仿。然而,它又确有不尽一致之处,且看如下史实: 上述事例表明,假税与田租的性质不同,征收方法也不尽一样。其不同之处,可以概括为三点:(1)假田农民与国家立有”租约”或”契约”关系。租约内容,不外乎是注明田亩、租额和交租期限等。每当国家征收假税时,大概需按租约的”约令”行事。这和拥有
5、土地的地主、自耕农交纳田租的形式是有区别的,二者不可混同。(2)假税征收,注意到了”公田”的土地质量。所谓”肥硗有五等”,即可为证。看来,这种假税计征,又有似地租。因为封建皇朝本身是地主。同时,它往往以土地的好坏、肥瘠或差品为根据进行课税的。(3)主管假税的单位不一,一般不像田租那样,只归掌管国库的大司农征收,而有的归大司农,有的归职掌皇室财政的水衡或少府。同时,为了保证假税的征收,还设有专门的田官。如 汉代公田假税的税率问题,现有材料,记载殊异,史家论之,说法不一。 曾经有一种意见认为:假税率”可能比田租额稍高,比私租额(见税什五)较低”。持这种意见的学者没有具体阐明理由,也未见其立论的史料
6、依据,估计只是推测之言。 根据现有材料的考察,我们认为:在探讨”假民公田”的假税率时,需作具体分析,不容统而言之,不好一刀切。事实上,汉代”公田”上的”假税”是比较复杂的。它往往因时、因地之不同,税率高低不一。征之史实,大致上有如下几种情况。 一是假税率甚高,征课量达到百分之五十。在文献材料中,这方面的记载主要有如下几处: 延光元年,(黄香)迁魏郡太守。郡旧有内外园田,常与人分种,收谷岁数千斛。 农天下之本也今内史稻田租挈重,不与郡同。其议减。令吏民勉农,尽地利,平徭引水,勿失时。 (后汉书)卷八十上(黄香传)。 (汉书)卷二十九(沟洫志)。 这种情况的出现,大概与地区或公田的土地质量有关。魏
7、郡,因为地处中原,又是”园田”熟地,故”常与人分种”。内史辖地之所以租重,”不与郡同”,而超过三十税一,则由于它是”稻田”,又有”泉流灌寝”,可以”备旱,育五谷也”。此外,三辅地区也有因水利灌溉条件较好,又是”沃土”,故”与田户中分”者。这种假税征课量达百分之五十,当然是很重的了,它已和私家地租无异。 另一种情况,假税率虽然没有前面那么高,但征课量也不轻。税率达到了34一40。这方面,出土的居延汉简给我们提供了史料依据: 右第二长官二处田六十五亩,租廿六石。 右家五田六十五亩,租大石,廿一石八斗。 根据这两片简文,可以说明两点:第一,这里的土地是官田,而不是私田。耕作这种”官田”的是有家属的个
8、体农户,而不是集体屯垦的戍卒。第二,这边郡地区按照通常的说法,平均亩产一石(大石)计算,则前一简的税率为40,后一简的税率为34。当然,如果亩产量平均高于一大石,则税率要低一些。在西北边郡,公田的土地质量一般不会太好,为什么征收这么高的税?大概是在这些地方假种”公田”的民户,国家在生产手段上如耕牛、农具、粮种等,给予了一定的资助。魏晋时期,持官牛田者,官六民四,私牛而官田者,与宫中分。说明使用官牛要加租一成,汉代可能即已如此。故在西北地区,纳租较高估计与此有关。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假民公田”与”戍卒屯田”仍有不同。对假田民与屯田卒这二者,不可等量齐观。戍卒屯田,且耕且守,是国家组织的集体耕垦
9、活动,是戍卒在向国家提供繁重的兵徭,它具有更为强烈的强制性、无偿性特点。田卒在生产手段上。乃至物质待遇上也不同于假田民。如据(居延汉简)载: 出麦五百八十石八斗八升,以食田卒剧作六十六人五月尽八月。 (居延汉简甲乙篇)三0三二五(甲一六一0)。 十石六斗,以食卒六月食。 更钱五千,具*从农田具。 田卒昌邑国邡成里公士叨之年廿四,袍一领,枲履一两,单衣一领,绔一两,卩。 田卒淮阳郡长平业阳里公士儿尊年二七,袭一领,犬*糹+末一兩,绔一两,私*糹+末一两。贯赞取。 临桐卒王傅出毕,钱千,五月丙寅自取卩下,九月己巳阁。 出八月奉钱六百,神爵二年十月丙申。 (居延汉简甲乙编)三0三五一(乙贰贰叁)。
10、(居延汉简甲乙编)一九四。(甲一六二)。 (居延汉简甲乙编)四二一二(乙叁玖)。 这说明田卒的口粮、农具、衣着等,一般是由国家供给的。所以,屯田卒必须将收获物全部上交公仓,归大司农。 但假田民包括戍卒家属假借官田则不然,国家偶尔对他们虽有所谓”贷种、食”的情况,可不是白给的,是要收其”责(债)”的。假税虽然有灾欠性减免,然而这也是有期限的,所谓”勿收假税二岁”,便是反证。过了两年,假税同样照收。田卒不是国家佃农,它和国家的关系,不是租佃关系。所以,有人将假田民与屯田戍卒划上等号,确与历史实际不相符合。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汉代是否还有第三种假税率类型,即有没有低税率的假税?在讨论这个问题
11、之前,先得参看下列史实: 其田(指河东渠田)既薄,越人徙居者,习水利,故与之,而稍其税,入之于少府。 先帝之开苑囿池築,可赋归之于民,县官租税而已。假税殊名,其实一也。 前一材料,未说明具体税率,只言”而稍其税”。后一材料则很清楚,讲到了”假税殊名,其实一也”。然而,这两条材料,都是谈及将公田”与之”、或”赋归之于民”。前提不同了,因为”赋”与”假”是有区别的。前面已经说过,”假”,是”租赁”、租借。”赋”。则是”给与”。这和(河渠书)说的”与之”为同一个意思。所谓”可赋归之于民,县官租税而已。假税殊名,其实一也”。是说可将公田给与农民,将所有权归农民所有,政府只向他们依照常制征收”三十税一”
12、的地税(田租)就是了。这样,征收假税和征收田租尽管名称不同,其税率是一致的,都是”三十税一”。值得注意的是:缴纳这种税项的农民,当然不是国家佃农,而是通过”赋归”土地成为自耕农了,二者性质迥异。但其中讲到的”假税殊名,其实一也”,即假税率和田租率一致,确也道出了假税率也有三十税一的问题。 “假民公田”的假税率,在部分地方或某个时期之内,是否存在”假税殊名,其实一也”的情况?目前未发现更多的直接材料可兹证明。但从一些史实考察,实行低税率的假税,当时似乎并非没有可能。先让我们看看有关”假民公田”的诏令:宣帝地节三年(公元前67年),”(诏)池築未御幸者,假与贫民。郡国宫馆,勿复修治。流民还归者,假
13、公田,贷种、食,且勿算事”。元帝初元元年(公元前48年),”关东今年谷不登,民 (汉书)卷八(宣帝纪)。 多困乏。其令郡国被灾害甚者,毋出租赋。江海陂湖园池属少府者,以假贫民,勿租赋”。元帝初元二年(公元前47年),”诏罢水衡禁囿、宜春下苑,少府做飞外池,严籞池田,假与贫民”。安帝永初元年(公元107年),”以广成游猎地及被灾郡国公田,假与贫民”。安帝永初三年(公元109年),”京师大饥,民相食。诏以鸿池假与贫民”。从这些诏令中,我们可以看出如下几个问题: 同上。 (后汉书)卷五(安帝纪)。 首先,政府”假与”贫民的”公田”,并不是什么膏腴肥沃的上等土地,而主要是”苑囿池籞”和”被灾郡国公田”
14、,有的甚至是未经垦辟的草田。这些公田的土地质量,开初一般较差,相当时期之内产量不会很高。据前引、 其次,“假”借这些”公田”的人,多数是”流民”、”贫民”,而且还有几次与自然灾害有关。国家假给贫民公田的主要目的,在于”安辑流亡”,”驱民地著”,”振业贫民”,给他们以生活出路,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统治秩序。给破产农民以最低限度的生产条件,这是汉代政权巩固统治的一种手段。事实上,国家征收”三十税一,的假税,这对破产农民来说,已经达到了最大限度的剥削量,负担并不算轻。因为假田贫民,往往是父子夫妇,不能相保。两手空空,一无所有。当他们假借了公田之后,不仅要交纳”假税”,而且仍需交”赋”、服”役”。如果假
15、税率实行”四六分”、”对半分”,税率高达百分之四十、五十,则他们所受的剥削量,将超过私家佃农。这样,势必导致农民继续大量流入”私门”,不仅不符合”理民之道,地著为本”的精神,也不符合汉代”重农”的传统政策。 同时,必须指出,汉政权对农民流亡则”安”之,贫困破产则”赈”之,在假田过程中,于某种情况下实行低税率,这并不是统治者的”仁慈”,其实质在于控制”名数”,使”人皆地著”,把农民固定在土地上,从而榨取更多的赋税收入而已。 第三,正是由于汉代存在低税率的”假税”,所以,那些”权家”、地主们,才有机会和可能利用”假民公田”转手剥削农民。前引(盐铁论园池)说:”公田转假”,”利归权家”,正反映了这一
16、问题的真实。”权家”从国家那里假得”公田”之后,转手假给农民。这样。权家按”三十税一”向国家交纳”假税”,农民则按”见税什五”向”权家”交纳高额”地租”,这便”利归权家”了。如果汉代的”公田”只有”对半分”或”四六分”的假税,而不存在低税率的假税,何谈”利归权家”?所以,低税率的假税,对”权家”、”命家”大为有利。 综合以上几方面的情况,说明汉代公田的假税率,呈现出多种类型。或”与田户中分”,或”四六分成”,或”三十税一”,几种情况似乎都有。很难说是自始至终都只实行了一种高额税率。我们不能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不能一刀切。为区别假税的不同情况。有的同志将假税分为两种类型,即地租型假税和地税型假税,
17、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假税出现多种类型的原因,往往与内地或边郡有关;与”公田”土地的肥饶或是贫瘠有关;与政治形势、年成丰歉、国家财政以及实行时间的先后等等因素有关。在三辅及魏郡中原地带的假税率为50;西北边郡30一40;而在一些”苑囿池篥”、”被灾郡国公田”一度则实行低税率。正是这些原因的具体反映。整个两汉四百多年,田租率就经历了什五税一、什一之税和三十税一的变化过程。假税率在不同时期或不同地区,是否也有变化发展?回答是肯定的。当然,前面说过,田租与假税的性质不同。但是假税征课量,不可能前后始终如一。 史实证明,汉政权通过”假民公田”,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的。它不仅促进了生产发展,缓和了一些社会矛
18、盾,而且也扩大了税源,充实了国库。 但假税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地位究竟如何?所占的比例有多大?却因困于具体材料,我们难于找到一个精确的答案。这里只能作些推测。汉代的财政收入,各个时期当有不同。西汉前期的情况不明,这里有个”汉宣以来”的具体数据。如(太平御览)卷627引桓谭 汉宣以来,百姓赋敛,一岁为四十余万万,吏俸用其半余二十万万,藏于都内,为禁钱。少府所领园池作务之八十三万万,以给宫室供养诸赏赐。 ”少府所领园池作务”的收入。自来有两说:一为”八十三万万”,一为”十三万万”。其敷字相差甚大。这里暂从一说,依大数。若依”十三万万”的数据,则更能说明假税的比重不大了。 这里讲到了两个数据:其中”百
19、姓赋敛”的收入为四十余万万;”少府所领园池作务”的总收入为八十三万万。这两个数据形成为l:2的比例。但是,这四十余万万,在我们看来,可能是指扣除地方财政开支以后,实际上交中央的数目,不是从编户那里实际征收来的总数。而少府所领的八十三万万,也非全部都是公田上的”假税”,还当包括”作务”,即官府手工业、乃至”市井租税”等许多其他末业税的收入。实际上,恐怕连”水衡”等部门掌管的部分收入都包括在内,才有可能形成这样庞大的数字。 有的同志试图用上引桓谭 国家假税收入的多少,一般取决于公田的数量。各个时期公田数量有升降,假税在财政收入中的地位也就不同。不过。从总体来说,对公田的假税不宜估计过高。因为在土地
20、私有制占支配地位的两汉时期,国家掌握的”公田”毕竟是少数。至于公田假民,则更是有限的。 更重要的是自西汉中期以后,虽然有时”公田”在扩大,但尤得注意的是,此后也有大批公田在不断向私有制方面转化。汉代公田转化为私有的途径,有多种渠道。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政府对贵戚功臣赏赐了大量的”公田”。如汉武帝时赐给他的同母异父姐俗”公田百顷”。”赐徙茂陵者户钱二十 赵俪生:(试论西汉的土地所有制和社会经济结构), 万,田二顷。”召拜(卜)式为中郎赐田十顷。”昭帝时,苏武从匈奴返汉,”拜(武)为典属国,秩中二千石,赐钱二百万,公田二顷,宅一区”。又据(后汉书。刘盆子传)说:”盆子率众降,光武帝乃令各与
21、妻子居洛阳,赐宅人一区,田二顷。”封建皇帝把公田赏赐给这些贵戚、官僚、大臣等人之后,土地所有权发生了变化,”公田”便变成”私田”。这是国有土地向私有土地转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官僚贵族对”公田”进行侵占和买卖,这是公田日益减少的第二个原因。随着土地私有制发展及土地兼并的进行,官僚、贵族们侵占、买卖公田的情况,经常出现。这里略举数例: 西汉成帝时,”帝舅红阳侯立,使客因南郡太守李尚,占垦草田数百顷。”名为”草田”,实际上是”颇有民所假少府陂泽,略皆开发”的熟田。 (居延汉简)记载:”口置长乐里受奴田卅五亩,贾钱九百钱,毕已丈,田即不足,计亩数环钱;旁人淳于次孺、王兄、郑少卿,右酒旁皆饮之。”这不仅
22、说明屯田区的国有土地进行买卖,逐渐转为私有,也说明随着战争的停止或相对和缓后,当时的屯田开始走向破坏的道路。 (汉书)卷七十七(孙宝传)。 (居延汉简甲乙编)五五七四(甲二五甲甲AB)。又陈直:(两汉经济史料论丛)第55-56页引。 东汉窦宪陷郅寿,”以买公田、诽谤下吏当诛”时,侍御史何敞上疏为郅寿辩护说:”臣伏见尚书仆射郅寿坐于台上,与诸尚书论击匈奴,言议过差,及上书请买公田,遂擊狱考劾大不敬。臣愚以为寿机密近臣,匡教为职。若怀默不言,其罪当诛。今寿违众正议,以安宗庙,岂其私邪?又台阁平事,分争可否,虽唐虞之隆,三代之盛,犹谓谔谔以昌,不以诽谤为罪。请买公田,人情细过,可裁隐急。寿若被诛,臣
23、恐天下以为国家横罪忠直”何敞认为。”请买公田”算不了什么大事,只不过是”人情细过”罢了。可见,贵族官僚买卖公田已成风气。 伴随着土地买卖频仍,私有制发展,不仅”占垦草田”,买卖”公田”,而且一贯由国家控制、掌握的”山林川泽”也被侵买。如西汉遗物(杨昼买山刻石)载:宣帝”地节二年口月,巴州民杨昼买山,直钱千万,作业口,子孙永保其毋替”。这个记载,可能是我国古代买山的最早记录,杨昼所买之山,当属私有,这是没有疑问的。到了东汉,买卖、吞并山林川泽的情况更甚。据当时的遗物(大吉买山地记)刻石日:”昆弟六人,共买山地。建初三年,造此冢地,直三万钱。”就是一个证明。许多有权势的人,往往霸占山林川泽,据为已
24、有。如桓帝时,黄纲依仗程夫人的权势,”求占山泽,以自营植。”中常侍苏康、管霸,”固天下良田美业山林湖泽,民穷困,州郡累气。”土地兼并激烈进行,国有土地遭到侵蚀、减少是必然的。 公田向私有转化的另一重要途径,便是政府把公田”赋与”或”赐给”贫民。封建国家为了使破产的贫民重新固着在土地上。缓和阶级矛盾,并保证赋役来源,自西汉中期以后,曾多次颁布”赋民公田”、”赐民公田”的诏令。例如:昭帝元凤三年(公元前78年),”罢中牟苑,赋贫民”。宣帝时”(广陵厉王)相胜之 (后汉书)卷二十九(郅恽附寿传)。 陆星农:(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二。 陆星农:(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三。 (汉书)卷七 奏夺王射陂草田,以赋
25、贫民,奏可”。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罢安定呼池苑,以为安民县,起官寺市里,募徙贫民,县次给食。至徙所,赐田宅什器”明帝永平九年(公元66年),”诏郡国以公田赐贫人,各有差”。明帝永平十三年(公元70年),”诏曰:今五土之宜,反其正色,滨渠下田,赋与贫人”。章帝建初元年(公元76年),”诏以上林池籞田,以赋与贫人”。章帝元和元年(公元84年),”其令郡国募人无田欲自徙它界就肥饶者,恣听之,赐给公田”。安帝永初三年(公元109年),”诏上林、广成苑可垦辟者,赋与贫民”。这里列举的”赋民公田”、”赐民公田”与前面所讲的”假民公田”是不同的。国家采取这些措施,虽然都是为了”尽地利”、”解困乏”、
26、赈济贫民,最终巩固封建统治。但是,假田民对公田不具备所有权,一般不得买卖。而”赋民公田”和”赐民公田”则不然,当国家对贫民”赋”、”赐”公田之后,就意味着贫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也就是说,公田便转化成为私有了。 两汉的”公田”。由于存在上述多种途径向私有制转化,所以,历朝真正用于”假民公田”的土地数量,不会有很多。何况”假民公田”本身,也是向私有过渡、转化的途径之一!有的同志说:”这种由国有向私有过渡的假田及与之相适应的假税,在全国来说,数量是不多的。”其论甚是。根据以上各种情况的论列,因之我们认为,假税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地位,只是一个补充作用,对它不宜估计过高。 (汉书)卷六十三(广陵厉王胥传
27、) (后汉书)卷二(明帝纪)。 柳春藩:(论汉代”公田”的假税),(中国史研究)1983年第2期。 三、田租附加税占正税的比例问题 田租附加税,是封建国家对土地所有者征收的另一种税收。汉代的田租附加,见于史籍者,主要有”刍藁”和”以亩敛钱”等名目。 “刍藁”作为田租的附加,不始于汉代,实起于周秦。(国语鲁语)曰:”先王于军旅之出则征之,无则已。其岁,收田一井,出稷禾秉刍缶米。” 秦汉时期,”刍藁”与”田租”两项,往往联系在一起。这方面的记载很多。如(后汉书)本纪载:光武帝建武二十二年、中元元年;章帝元和二年;和帝永元四年、永元九年、永元十三年;殇帝延平元年;安帝永初四年;顺帝永建六年等;皆为”
28、田租、刍藁”并提。这说明田租和刍藁是同时并征,也是一同减免的。 汉代刍藁税的具体征收办法,(史记)、(汉书)记载不明。不过,秦代的情况我们知道,如据云梦秦简: 入顷刍藁,以其受田之数,无豤(垦)不豭(垦),顷入刍三石、藳二石。刍自黄*及*束以上皆受之。入刍藁,相输度,可殴(也)。 入禾稼、刍藁,辄为廥籍,上内史。刍藁各万石一积,咸阳二万一积,其出入、增积及效如禾。 秦简告诉我们三点:一是不论农户有无顷亩之田,也不问耕者垦种与否,都必须”以其受田之数”,每顷交纳刍三石、藁二石。这种情况和当时收田租正税一样,反映了封建国家的剥削本质;二是对征收藁税的品种规格、数量要求、乃至囤积办法,均有严格规定;
29、三是刍藁征收实物,以石计算,上交内史时尚需过秤。大概汉代的情况也当如此,至少汉初不会例外。如(汉书萧何传)曰:”毋收藁为兽食”。可证也是征收实物的。但(后汉书光武纪)注引 汉代的刍藁税一顷田收多少,目前没有实证。由于田租比秦较轻,估计刍藁也会相应减轻。而秦是”顷入刍三石、藁二石”,共为五石。汉代假设每顷只交三石,按西汉的垦田面积,全国为8270536顷,一年可收刍藁24811608石。刍藁的价格,汉代一般约为”二十束钱三十”。以二束为一石计,每石为三钱。一年收24811608石刍藁,折钱74434824文。这当然只是粗略的计算,不一定很准确,权且如此。 刍藁的价格,只能是大概数字,随时间、地域
30、之不同有异。而且古籍上也很难找到一个准确的数字。按 桓、灵时期。征收这两次附加税的目的、用途是什么?关于桓帝时的一次,记载上没有说明。灵帝时为何要”亩敛十钱”,已有交待。据说,主要是用于”修宫室”。如 据以上两项田租附加税的数据,我们便可粗略地测度出它与正税的比例问题了。 先从东汉后期的情况来看,当时的农产量,据 两汉时期在通常的情况下,正税与附加税之比例问题,我们可就西汉后期平帝之时为例。当时全国的垦田面积为8270536顷,若亩产二石,三十税一,谷价百钱一石计算,正税租谷应为55136907石。折钱5513690700文;刍藁每顷三石,应为24811608石,每石三钱,应折合7443482
31、4文。这样,正税与附加税之比例是74:1。 附:田租附加与正税比例表(略) 由于刍藁每亩的征收量及其价格,无精确的文献记载,故此表所反映的是大概情况。但相差不远,仍可粗略地说明其比重关系。 汉代的田价,贵贱不一,不可统论,历来如此。因为它和地区、时间及土地的肥瘠等因素有关。见(汉书东方朔传)、 汉代田租实行轻缓政策的原因,需作深入的具体研究。据我们现在的初步观察,这一方面是与封建政权广开财路有关。当时除了加重”算赋”、”口钱”、”更赋”等名目繁多的赋敛搜刮外,还通过”募民入粟”、”卖爵鬻官”等途径来扩大财源。所以统治者有可能不必增加田租,而靠征收赋敛来维持中央和上层机构的消耗。另一方面,轻田租
32、最根本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地主政权的本质所决定。因为作为生产资料的土地,大量被地主、贵戚和皇帝所据有,这是整个封建社会的一条普遍规律。在这种情况下,汉行”三十税一”的田租,对自耕农来说当然不无小利,但蒙惠最大者是官僚地主阶级。故荀悦说:”今汉氏或百一而税,可谓鲜矣!然豪强富人,占田逾侈,输其赋泰半,官收百一之税,民收泰半之赋,官家之惠,优于三代,豪强之暴,酷于亡秦。上惠不通,威福分于豪强也。文帝不正其本,而务除租税,适足以资豪强耳。”由此可见,汉代实行田租轻缓政策,不能单纯归之于统治者对农民的”让步”,更不能认为这是”先帝哀怜百姓”的结果。它实质上是封建政权在经济上对地主阶级利益
33、的维护,充分体现了地主阶级国家政策的”归宿”。 苟悦:(汉纪)。 最后,在这里将我们的一些看法作一初步的综合。 (一)田租和假税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税收。前者为”国税”,后者为”国租”。”轻田租”对地主阶级有利,但汉文帝时并未有过十余年长期免征田租的事实。 (二)”假税”的大量出现,反映了封建剥削关系的新变化一一自耕农破产,国家租佃关系的发展。汉代的假税征收办法与田租有异。假税率呈现多种情况,有50者,有34一40者,但也有对假田贫民实行”三十税一”的低税率者。随着公田不断向私有转化,假税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比重,不宜估计过高。 (三)研究汉代的田税,不仅要看到田租和假税,而且对田租附加税也不可忽视
34、。附加税在汉代尽管仍属萌芽状态,然它毕竟占了正税收入的一定比重,且对后世的影响也颇为深远。 (四)处于封建社会前期的汉代,统治者剥削的特点是”轻田租。重赋役”,更多地着眼于丁、口、户,而不同于封建社会后期的赋税征课。在赋税制度上,这种前、后期的变化,正体现了封建社会历史发展的阶段性。14 1、最灵梦想是一个天真的词,实现梦想是个残酷的词。21.3.13.1.202107:0607:06:103月-2107:062、只有收获,才能检验耕耘的好处;只有贡献,方可衡量人生的价值。二二一二二一年三月一日2021年3月1日星期一3、不要放弃,你要配的上自己的野心,也不要辜负了所受的苦难。07:063.1.202107:063.1.202107:0607:06:103.1.202107:063.1.20214、找一个理由,否认忧伤,笑容就会灿烂到无所不在。3.1.20213.1.202107:0607: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消防报警具体讲解
- 2025版近视眼疲劳症状解读及护理建议
- 并购重组税务筹划实训
- 冰粥设计方案
- 血压的观察与治疗方法
- 招聘文员协议书
- 2025-2026学年北京市昌平区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湘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月考考试试题及答案
- 急诊科各类创伤急救处理规范培训教程
- 小学教育教学实施框架
- 广东省公务员2025年考试行测数量关系冲刺押题试卷(含答案)
- 《TCSUS69-2024智慧水务技术标准》
- 2025年医师定期考核临床专业知识考试试题+答案
- 交通银行2025秋招无领导小组面试案例库吉林地区
- 孵化器行业培训课件
- 造纸厂成品库管理细则
- 泌尿外科伤口护理
- 角膜捐献接受管理办法
- 《宪法是根本法》课件
- 吊篮考试试卷及答案
- 国有企业十五五人力资源规划框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