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朱淑真与李清照词中花意象的比较分析摘要:朱淑真和李清照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两位著名女词人,词作断肠词和漱玉词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本对她们词作中所选用花类意象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以梅花、梨花、菊花为例,浅析两位词人不同的人生境遇和情感世界。关键词:朱淑真;李清照;花;意象;比较朱淑真断肠词和李清照漱玉词中都大量吟咏了“花”类意象,古往今来,花被赋予了丰富的寓意。两位词人从女性独特的视角出发,通过女性细腻的感受,借花吟咏性情,抒发人生感受。但由于人生经历,婚姻生活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各自词作中选择不同类型的花来展现不一样的命运。如朱淑真喜用“梨花”表现怨愁悲伤的闺怨情怀,而李清照喜用“菊
2、花”表现正直高洁的君子品格。但身处理学盛行的南宋社会,女性始终遭遇不平等的待遇。两位词人都借“梅花”表达对封建礼教制度的强烈不满,表现坚韧顽强的品质。下文将从花类意象的同与异两个部分来进行探讨。 用花谱写的人生之歌 朱淑真和李清照都爱花,赞花,怜花 ,都选择了“花”作为词作的主导意象。但在花种类的选择上却存在同异之处。朱淑真断肠词【1】共收词25首,涉及花类意象的高达18首,写梅花的最多,共7首;梨花次之,共5首。李清照漱玉词【2】共收词49首,涉及花类意象的高达35首,写梅花17次,菊花4次。比较阅读会发现,两位词人都选择了梅花作为吟咏的对象。然而朱淑真却偏爱梨花,李清照则独喜菊花。这与她们
3、各自不同的生活阅历密不可分。 (一)傲雪之梅 梅花被赋予“花之魁”的美誉,其铮铮铁骨的形象,激励人们自强不息。朱淑真和李清照在各自词集里都大量歌咏梅花傲霜斗雪,不畏凌寒的高贵品质。正如“花品即人品”。 南宋人魏仲恭断肠集序【3】记载“乃嫁为市井民家妻。一生郁郁不得志,故诗作中多有忧愁怨恨之语,悒悒抱恨而终”封建社会的包办婚姻制度是导致朱淑真婚后生活不幸,郁郁而死的根本原因。但她不屈于命运,向封建礼教抗争。朱淑真的咏梅词中都寄予了对幸福婚姻和自由生活的强烈愿望。 如菩萨蛮 咏梅: 湿云不渡溪桥冷,娥寒初破东风影。溪下水声长,一枝和月香。 人怜花似旧,花不知人瘦。独自倚阑干,夜深花正寒。 “人怜花
4、似旧,花不知人瘦” 运用拟人手法,以梅花自喻,花成为了与词人心灵相通之物。人对花充满了叙旧的痴情,然而梅花作为草木之躯,它却不知道人比起往年却日渐消瘦。人是有情的,而花却难解人意,因此产生了矛盾。“夜深花正寒”夜色渐深,梅花被团团寒气包围着,但梅花在隆冬季节开放自然也是不畏惧寒冷的。“花正寒”由花及人写出了越来越多的愁绪与升自心底的哀怨失望,凝结成驱逐不尽的寒意,深深地包围着忧郁凄楚的人。全词始终贯穿着一股断肠般的哀愁,郁郁寡欢的感伤基调。实则是宋代广大妇女的共同心声,只是朱淑真敢于大胆地向世俗社会呐喊出心中的不满与无奈。 然而李清照写梅花却夹杂着复杂多变的情感。少女时期,爱情婚姻都很幸福,用
5、梅花表现孤芳自赏,超群拔俗的品格,赞美梅花的风韵脱俗。而南渡后期,国家形势危机。丈夫远赴战场,继而为国捐躯。国破家亡的惨烈事实给她造成了巨大的心灵撞击。她主动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借梅花抒写了自己不畏艰难的坚强品质。 如清平乐一词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挪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上片是南渡前期词人宁静幸福生活的写照及少女时代欢快愉悦心情的表达。冰天雪地之中,温馨的闺房里,少女无忧无虑,尽兴地饮酒赏梅,同时又欢欣地将梅花插满鬓边发髻上。此处写梅花,写少女,都是为写自己。下片迅速转为悲凉之音,“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
6、”这是南渡之后,词人老妇形象的生动剪影。国破家亡,丈夫已死。词人孤苦伶仃,其凄惨之景可见一般,词人以人喻梅,写人是为了写梅花。“两鬓生华”写梅花的芳颜难再重睹,既指国家情势的恶劣,又是对当年以没标格的少女自身的诀别。 在朱淑真和李清照的咏梅词中共同体现出了青春少女对幸福美好爱情的热烈追求,大胆地表现内心的真实情感,抵触“女人无才便是德”,“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封建思想。在女性文学史上是独树一帜的。【4】 (二)忧怨之梨与风韵之菊 李清照受父亲李格非的影响,极关心国家大事。朱淑真一生居于闺阁之中,对于政治比较隔膜。人生经历上的巨大差异导致她们在词中所选花类意象的不一样。魏仲恭朱淑真断肠诗词序【5
7、】中评其词“清新婉丽,蓄思含情,能道意中事。”朱淑真所嫁非偶,终日郁郁寡欢,她的词中真切地传达出对现实处境的极端不满,对封建包办婚姻的强烈反抗精神。词中较多选择梨花这一意象来表现其内心的凄婉,哀怨的情怀。 生查子“不忍卷帘看,寂寞梨花落” 江城子 赏春“对尊前,忆前欢,曾把梨花,寂寞泪阑干” 西江月 春半“恰如飞鸟倦知还,澹荡梨花深院” 月华清 梨花“雪压庭春,香浮花月,揽衣还怯单薄” 谒金门 春半“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 梨花代表着洁白无暇,纯洁美艳的形象,但朱淑真笔下的梨花透着愁,怨,泪,寂寞等凄凉之感。梨花即人,人如梨花。梨花盛开、凋谢的自然过程也时刻牵动着词人的思绪变化,花开勾起
8、新愁,花落唤起旧恨。寂寞孤独的闺中生活使词人压抑了一腔的愁闷,找不到可以诉诸的知己,只有借助梨花来宣泄这断肠般的愁怨。“对尊前,忆前欢,曾把梨花,寂寞泪阑干”化用白居易长恨歌中“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白居易借梨花带雨来形容杨贵妃因思念唐玄宗而热泪纵横、寂寞哀怨的情态,朱淑真以梨花自喻,写尽自己因苦留不住意中人而泪水如泉和寂寞独处的凄凉况味。因此朱淑真的梨花词更多的具有“小女人”气质。细腻的闺阁世界,一位真实的闺阁中人,凭借她女性的敏感、灵气去观察生活,抒写对生活得认识和感受,有着女性特有的口吻。 但李清照的咏花词则更多具有“大丈夫”的气质。尤其体现在菊花词中。菊花被誉为“花之君子”
9、,在万花凋零的深秋时节独自绽放,它正直高洁,坚守晚节的君子形象为历代的仁人志士所歌颂和敬仰。南宋爱国诗人郑思肖在画菊中以菊花自比“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表达自己宁愿向菊花一样枯死枝头,也绝不向元朝投降的决心,表明自己要坚守故国,不屈不移。面对国破家亡的惨烈事实,李清照以菊花自喻,将自己的笔下的菊花赋予了大丈夫气概。 声声慢“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迎袖。莫道不消魂,卷帘西风,人比黄花瘦。” 鹧鸪天“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多丽 咏白菊“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 鹧鸪天“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 纵观李清照的5首
10、菊花词,菊花这一高洁、孤傲的形象在女词人细腻的笔触之下变得瘦弱,纤细,缠绵,憔悴,同时与凄苦而多愁善感的女词人完全融为一体。菊花这一意象承载着词人种种感情重痕,用以寄托深沉的愁怨哀思,流露出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迎袖。”化用了陶渊明(饮酒其五)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句诗人借菊花来表现自得其乐的隐逸生活和悠然,恬静的心态。意在表明不与世俗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而李清照这里吟咏秋菊烘托出于丈夫分离的孤独寂寞的悲苦情怀,同时又暗示了词人高洁的胸襟和雅致的志趣。一个“瘦”字把思妇失魂落魄的怀人形象惟妙惟肖得展现在了读者面前,将豁达飘逸的隐士与纤细柔弱的思妇形象有机
11、统一起来,因此具有大丈夫的气概。如“能曲尽人情,轻巧尖轻,姿态百出”(碧鸡漫志)【6】从此评价中可以看出李清照词有着男性般的气魄,男儿般的气概。 结语 朱淑真和李清照作为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的两位著名的女词人,词集断肠词和漱玉词不仅继承了唐五代婉约词风含蓄典雅、委婉曲折的艺术特色,而且开拓了词作的题材,从女性独特、细腻的视角抒写个人情感生活,更加真切,生动。她们敏锐地观察生活,体察日常生活得细微之处。同时借“花”这一大自然美好意象来抒写人生,这是当时男性词人所不能及的,正所谓巾帼不让须眉,因此在中国女性文学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冀勤辑校.朱淑真集注.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 【2】王仲闻校注,李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信息安全维护协议书
- 农村租地养殖协议书
- 公司利益公证协议书
- 2025果蔬产品的交易合同
- 2025船舶租赁服务合同
- 2025年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上海兴伟学院《数据库系统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市香山中学2025年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5年苏教版科学小学四年级下册期末考试模拟题及答案(三)
- 过程管理的优化方法试题及答案
- 地西半球的国家 复习课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人教版2024)
- 2025年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春季招聘7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体系文件培训课件
- 路灯劳务分包合同协议
-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年期末考试英语试题试卷含答案
- 温州市普通高中2025届高三第三次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
- 学校运动场改造方案与实施指南
- 2025年北京市东城区九年级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联合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 2025届云南省昆明市高三下学期“三诊一模”第三次统测(4.28)作文学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