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陷胸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滞痰阻证的临床研究_第1页
柴胡陷胸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滞痰阻证的临床研究_第2页
柴胡陷胸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滞痰阻证的临床研究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柴胡陷胸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滞痰阻证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观察柴胡陷胸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将120 例冠心病心绞痛气滞痰阻证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60 例)和对照组(60 例),治疗组服用柴胡陷胸汤治疗,对照组服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疗效、硝酸甘油停减情况、心电图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和积分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均有改善心绞痛、心电图和减停硝酸甘油用量等作用,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 关键词:柴胡陷胸汤;冠心病;心绞痛;气滞痰阻证;单硝酸异山梨酯片临床发病以复合证为多,且常

2、相兼为病,平时正虚邪实,发作时邪实正虚。我们采用中医经典名方柴胡陷胸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滞痰阻证病人60 例,并与60 例服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片病人作临床对比疗效观察,取得良好效果,特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120例病人均为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门诊或住院病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治疗组: 男36 例,女24例;年龄52 岁75 岁(64.5 岁5.3 岁);病程2 个月至20 年(5.1 年2.3 年);合并高脂血症21 例,糖尿病5 例,高血压病22 例。对照组:男30 例,女30 例;年龄42 岁81 岁(65.4 岁7.5 岁)

3、;病程1 个月至20 年(5.4 年2.5 年);合并高脂血症20 例,糖尿病4 例,高血压病20 例。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具有可比性(P 0.05)。1.2 诊断标准参照2002 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 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相关标准制定。1.2.1 病例纳入标准符合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且冠心病定义为至少有1支冠状动脉血管狭窄50%;符合中医辨证为气滞痰阻证;每周心绞痛发作2次;心电图检查有缺血性改变或运动试验阳性。1.2.2 病例排除标准经检查证实为急性心肌梗死以及其他心脏疾患、重度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颈椎病所致胸痛者,合并

4、高血压病血压超过180/110 mmHg 者,重度心肺功能不全、重度心律失常、重度休克、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18 岁以下或85 岁以上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合并感染性疾病(严重的上呼吸道感染、肺部、肝胆道感染、高热等),以及应用炎症抑制药物如非固醇类消炎镇痛药、类固醇和鸦片类药物等,对本药过敏者及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治疗安全性判断者。1.3 治疗方法凡入选病例进行试验前停用长效抗心绞痛药物和抗血小板功能、抗凝、溶纤等药物7 d ,洗脱期严密观察,不能耐受洗脱时随时进入观察,洗脱期最长为7 d ,但必要时可给予速效硝酸甘油,并记录其用量变化。治疗组口服柴胡

5、陷胸汤,每日1剂,水煎成300 mL,分早晚两次服用,每次服150 mL;对照组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片(鲁南贝特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商品名欣康片) ,每 次20 mg,每日2 次。疗程均为4 周。1.4 观察指标每周观察临床症状、舌脉象及心绞痛发作情况、硝酸甘油用量的变化;观察治疗前后心电图变化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一般性安全检测项目如血、尿、便常规和肝、肾功能检测等结果。1.5 疗效判定中医证候采用半定量积分法计分,主症(胸痛、胸闷、心悸、气短)和次症(易怒或情绪低落、痛引胁肋、肢体沉重、痰多、头晕目眩等) 依据无、轻、中、重分别计0 分、3 分、5 分、7 分和0 分、1 分、2 分

6、、3 分;舌脉象根据具体情况计1 分2 分。心绞痛和心电图疗效判定参照2002 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 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相关标准进行。2 结果2.1 两组病人治疗后心绞痛疗效比较(见表1)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心绞痛疗效分别为81.67%、83.33%;经Ridit分析,两组病人心绞痛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 两组病人治疗后硝酸甘油停减率比较(见表2)两组治疗后硝酸甘油停减率分别为56.67%、66.67%;经Ridit分析,提示两组病人硝酸甘油停减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 两组病人治疗后心电图疗效比较(见表3)两组治疗后心电

7、图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56.67%、63.33%;经Ridit分析,提示两组病人心电图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2.4 两组病人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见表 4)治疗组、对照组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66.67%;经Ridit分析,提示治疗组病人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5 两组病人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比较(见表5)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均能改善或消除临床症状、减少中医证候积分;对各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治疗组改善或消除临床症状、减少中医证候积分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6 不良反应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无主观不适;治疗前后还观察了三大常规及

8、肝、肾功能和血生化检测均未发现有异常改变。3 讨论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胸痹心痛范畴,目前认为是一种本虚标实疾患。本虚多以心阳气虚为本或复有心阴、心血亏虚,标实有气滞、血瘀、痰阻、寒凝之不同,临床发病以复合证为多,且常相兼为病,具有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特点。我们认为,临床胸痹心痛发病以气滞痰阻最为关键。因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血瘀多由气滞引起,并与痰浊胶结不解。痰浊凝聚于血脉,则阻碍气血运行,导致气滞和血瘀。本虚常见气虚、阳虚及阴虚,而气虚推动无力,阳虚津液不化,阴虚火旺炼津成痰,均可致气机阻滞,痰浊内生,痹阻心络而发病。因此,气滞痰阻贯穿于胸痹心痛的始终,是形成胸痹心痛的主要病理基础

9、。并且胸痹心痛虽病位在心,然其发生与肝,尤其是肝气郁结密切相关。心主行血的功能及心之脉络血循的正常,均有赖于肝的正常疏泄。若肝失疏泄,气机郁滞,可致血瘀、津停、痰浊内生;肝气横逆犯脾,致脾失健运,可聚湿成痰;肝气郁滞化火,煎熬津液,亦可灼津成痰。因此,肝气郁结与胸痹心痛的发生密切相关,肝郁直接导致气滞,继而形成痰浊和血瘀,阻滞心脉,遏郁心阳,最终导致胸痹心痛的发生。我们根据胸痹心痛形成的有关病机,不尊临床治疗胸痹心痛偏重于温阳、活血的常规,确立从调肝疏肝入手,以理气化痰为主,活血温阳为辅的治疗原则,采用柴胡陷胸汤化裁进行辨证论治。柴胡陷胸汤出自重订通俗伤寒论,由小柴胡汤与小陷胸汤二方加减而成,

10、 具有疏肝理气,清热化痰,活血宽胸之功效,用于气滞痰阻之胸痛、胸闷不适、气短、心悸、脉弦及冠心病心绞痛见有上述症状者。方由柴胡、法半夏、黄芩、黄连、瓜蒌、木香、九香虫、丹参、甘草组成。方中以柴胡疏肝解郁,条达肝气,半夏辛开散结,化痰消痞,共为君药;佐以黄芩、黄连清泻肝郁之火,瓜蒌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木香、九香虫均为行气止痛之要药,并能疏解肝气之郁滞;丹参活血祛瘀,甘草补益心气,调和诸药。上药合用,共奏疏肝理气化痰,宽胸活血止痛之功,使气滞得散,痰瘀自消,心痛得止。经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柴胡皂甙能降低血中LDL 水平【3】;半夏有抗心律失常,降血脂作用【1】;瓜蒌可通过增加SOD活性清除氧自由基,

11、减少脂质过氧化反应及升高前列环素、环磷酸腺苷,从而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以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2】;黄连能够降低血小板聚集,从而达到抗血栓,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同时,黄连素可明显抑制T细胞早期活化,并可通过下调黏附分子表达而抑制淋巴细胞与血管内皮间的黏附作用,减轻血管内皮炎症反应,达到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目的【3】; 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硝酸甘油停减率、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1.67%、56.67%、56.67%,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效果接近;在中医证候疗效及积分变化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说明柴胡陷胸汤在改善病人中医证候方面具有优势。并且治疗过程中未见任何不良反应,提示本药疗效安全可靠,但其治疗机制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参考文献:【1】 阴健. 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