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海滨小城》优质教案三套(含教学反思)_第1页
《19 海滨小城》优质教案三套(含教学反思)_第2页
《19 海滨小城》优质教案三套(含教学反思)_第3页
《19 海滨小城》优质教案三套(含教学反思)_第4页
《19 海滨小城》优质教案三套(含教学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9 海滨小城教案(一)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 学习作者按空间转移的顺序观察和描写景物的方法。3. 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体会热爱 家乡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会认 11 个生字,会写 13 个生字,掌握多音字“臂”。【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观察与描写景物的方法。【教学课时】: 2 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放海浪的录音)同学们,你们听出这是什么声音了吗?对,是海浪翻滚的 声音。你们见过大海吗?大海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咱们现在就去广东的一个海 滨小城看看,那里一定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齐读课题:海滨小城2、

2、 在预习中,哪一段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你就读那一段。自由读后, 指名读。3、 检查预习情况。1.音、形老师出示所有生字,让学生找一找哪些字是形声字。2.义海滨:靠近大海的地方。(沿海)喧闹:喧哗,热闹。寂寞:不答理,没有人理睬。每逢:每次遇到。3.还有一些词语是经过查字典理解的,向同学们汇报。四、读熟课文。1. 自由读生字新词所在的句子。2. 自由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3. 同桌互读互查。五、给课文分段。1. 默读课文,想一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2. 哪几个自然段是同一个意思,关系最密切,给课文分段。第一部分(13):写海滨的美丽。第二部分(46):写小城的美景。第三部分(7)

3、:总结海滨小城美丽、整洁的特点。6、 再读课文,看看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画出来。7、 小组讨论,互相解答问题,归纳出解答不出的问题。8、 小组代表发言,提出不懂的问题同学帮助解答。9、 老师与同学一起,归纳出 23 个重点问题。1. 海滨是沿海地带,书上应该只描写海滩,而不应该描写大海。2. 为什么说贝壳是寂寞地躺在那里。为什么用寂寞这个词?3. 为什么说凤凰树开花是“热闹”?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之中?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学习第一段的写法,从不同方面把一个地方的景色写具体。2. 学习课文,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并学习课文按不同方面连段成篇。3. 使学生从对海滨小城的介绍与描绘中,了解海滨小

4、城的美丽景色,体会作 者热爱家乡海滨小城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回顾问题导入课文(如果问题都解决了,可由第一段开始学习。) 二、深入理解课文并有语气地朗读。(一)学习第一部分(13 自然段),理解海滨的美丽,并有语气地朗读。 1.默读第一部分,课文描写了哪些景物?用横线画出。2.把书扣过去,说说这一部分描写了哪些景物。(天、海、机帆船、军舰、海鸥、云、渔民、战士、贝壳、鱼、虾、蟹、海 螺)3. 帮助学生理清顺序,体会课文是由远及近、由上到下地描写,先描写海面, 再描写海滩。4. 再默读第一部分,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用波浪线画出。5. 填空。(出示投影)( )的天 ( )的海 ( )的机帆

5、船( )的海鸥 ( )的云朵6. 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象。7. 指名读,评读。(老师可以适当范读)8. 再自由读第一自然段。9. 自由读第二自然段后指名读,再评读,体会到早晨海面景色迷人。再自由 读。10. 填空。(出示投影)( )的贝壳 ( )的鱼 ( )的虾和蟹( )的海螺11.结合句子通过对比,理解“寂寞”,说明沙滩上贝壳太多了。“喧闹” 是因为船队满载而归,人们高兴得大声呼喊,异常活跃。海滩很热闹。有语气地 朗读。(二)学习第二部分(46 自然段),理解小城的美丽,有语气地朗读。 1.默读第二部分,告诉大家你最喜欢哪一个自然段?为什么?这一段描写的景物美在哪里?2.庭院:树的数量

6、、种类多。形象美桉树叶味道香、浓。味道美凤凰花多、红。颜色美重点理解这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体会“热闹”、“笼罩”在句中的意思。 边想象边有语气地朗读。总结特点:树多3.花园:1 重点体会“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茂盛的枝叶长得密不 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这句话描写了榕树数多而形美。2 边想象边有语气地朗读。特点:榕树多而美4.街道:1 重点体会街道独特而洁净。2 想象有语气地朗读。特点:洁净(三)齐读最后一部分(第 7 自然段),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总结全文,概括出海滨小城美丽、整洁的特点。三、小节写法通过板书理解前三个自然段分别写了海面、海滩的景色,都是描写海滨这一

7、 个方面,后三个自然段分别讲了庭院、公园和街道,都是描写小城这一个方面。 课文先写了海滨这一方面,后写了小城这一方面,这就是按不同方面连段成篇, 今后我们写文章学习这种写作方法,把文章写清楚、具体。四、拓展作业学习第一部分的写法,练习写一段话。1. 回忆第一部分的结构,先写了海面,再写了早晨海面景色迷人,最后写了 海滩的景色。2. 板书景物,体会作者是按从上到下,从远到近的顺序写的。所描写的景物 很有特点。3. 老师举例,学生先想,师生再共同说这个地方有哪些景物。要有顺序。 4.再回忆,作者是怎样把这些景物写具体的。用上了颜色的词语,写出了景物的动态。5. 学生先自己想,如何把景物写具体。师生

8、共同说具体。6. 按这个方法,自己再找内容,试这说具体。7. 同桌互说互改。8. 指名说,全班帮助修改。9. 自己修改自己的文章。10. 落笔。【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语文新课标指出: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教给学生一些学 习方法,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主动地进行学习。因此,在阅读教 学中如何渗透学法指导,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我教学海 滨小城这篇课文时在此方面下了一番工夫,具体表现如下。1.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循循善诱在教学第四自然段。先让学生找出中心句,然后让他们边读课文边品赏出这 个自然段的意思,除了写树木的种类多外,还写到桉树叶散发出的香味浓;

9、凤凰 树开的花如一片片红云。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庭院的特点,并会用准确而精练的词 “很美”、“树多”归纳出来。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起诱导作用,学生 做到“多思”、“多读”、“多讲”,真正做到精讲多练,强化语言训练,而且 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欣赏文章的能力也起到很好的培养作用。2.抓住重点,教出特点,交给学生一把自学的金钥匙在这节课里,教师做到有扶有放,半扶半放,扶得自如,放得洒脱,着力于 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教给他们一把独立欣赏文章的金钥匙。如教师在 教学第四自然段时先是诱导学生由表及里逐层深入地品读这一重点段,接着就让 学生运用同一方法去自学第五、六自然段,并作出小结。这样的“扶”、

10、“放” 就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3.精讲巧练,抓准训练点在狠抓素质教育和目标教育的今天,教师的精讲巧练符合时代的特点,如教 学第四自然段最后一个句子,教师让学生一个接一个有感情地朗读比喻句后,再引导学生品味比喻句内含的形象美和色彩美。当小结第四自然段后,紧接着让学 生完成填空题,这样不但反馈了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体现了教学目标的落实。 是符合大纲中的要精心设计作业,要有启发性的要求。又如:总结全文后还设计 了内容相似,结构相同,要求一致的语言训练,使学生觉得内容丰富有话可写。 进而体现了读写结合的优越性。海滨小城教案(二)【教学目的】1、 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2、 学

11、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抓住特点具体写的方法,体会作者怎样留心周围 事物的;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1、 体会小城景色的特点;2、 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观察并抓住景物特点观察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学生齐读: 海滨小城。2、 课文先写海滨,再写小城。大家回忆一下,课文写了海滨的哪些景物? 按什么顺序写的?3、 过渡:你觉得海滨的景色美不美?(美!)可是,靠近海滨的这座小城 的景色怎么样呢,你想不想知道,想不想到小城里去看看?(想!)二、学习“小城景色”下面快让我们打开书,跟着作者去看看小城吧!1、课文中最能概括小城景色总特点的句子是哪句话?请找出来读一

12、读。 学生迅速找出课文最后一句话后教师让学生齐读。之后,教师范读,学生再读。2、课文为了表现小城景色的总特点,具体描写了小城哪些地方的景色?(板 书:庭院、公园、街道)这些地方各自又有什么特点?请把概括它们各个地方的特点的句子划出来。 划好后追问:划出的句子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小结:像这种在每节开头、能概括这一节主要意思的句子叫总起句。在 今后学习中,我们会经常碰到它。如果我们学习时能迅速找到它,对我们快速理 解课文就会有很大帮助的。3、过渡:作者如何观察出小城景色的特点的呢?又是如何围绕总起句具体 描写小城景色的特点的呢?这是我们这堂课主要解决的问题。学习“庭院部分”1、 第四节的

13、总起句是什么?围绕总起句具体写了哪三句话?指名回答并齐 读。2、 出示:“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 齐读后问:你从中读懂了什么?(板书:树多。)谁能把这个句子读读好,让人听了觉得庭院里的树真的很多。(教师指 导朗读:“别的”要用重音读。)3、出示:“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园都是。”读后问:这句话写出了桉树叶子的什么特点?(板书:叶香)追问:香到什么程度?用书上语句回答。学生回答后,教师故意嗅嗅鼻子,并接话:“哟,满街满园都是香味!” 你能读出香味醉人的感觉来吗?指名读,同时让其他同学想象:你就在小城的这个庭院里,通过听,自己是 否似乎真的闻到

14、香味,是什么香味,感觉怎样?你知道作者是怎样才观察到庭院里“叶香”的特点的?(用鼻闻。) 4、出示:“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象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这次作者观察了树的什么?它有什么特点?(板书:花美。)凤凰树开花很热闹,问:“热闹”是什么意思?(繁盛活跃)热闹到什 么程度呢?从书上找出有关语句回答。(“小城好象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小城里真的有“红云”吗?那么,这里的“一片片红云”指什么?为什 么会看成“一片片红云”呢?答后追问:这是什么句?把什么比作什么?突出了花的什么特点?(突出“花 美”的特点。)作者又是怎样观察到“花美”的特点的呢?(用眼看到的)教师补充:作者的确是用眼

15、看到的“花美”,但他明明看到的是花,这里却 看成了“一片片红云”。这是什么呢?这是作者用眼看时的想象啊!所以,观察 时展开想象,这也很值得我们学习。(板书:展开想象。)5、 第四节主要写了小城庭院。它有哪些特点呢?6、 你能读出庭院的特点吗?(“能!”)指名读,大家闭眼想象。读后问:作者是如何观察庭院的这些特点的?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作者用眼看,看到了庭院里“树多”、花“热闹”的特点;用鼻 闻,闻到了庭院里桉树“叶香”的特点;在看花“热闹”时还展开了丰富的想象, 把热闹而又美丽的凤凰花想象成“一片片红云”,写出了”花美“的特点。作者 抓住特点观察,写得真不错!7、教师问:你还知道其他的什么

16、途径来观察事物呢?学生自由回答、补充,教师依次板书:用耳听、用手摸、用嘴尝 学习“公园部分”1、 过渡:小城的公园又怎样呢?2、 指导学文:课文是如何具体写公园景色的呢?又写出公园的什么特点呢?学生齐读 课文第五节。讨论交流:课文那些地方写得特别好,写出了公园景色的特点?学生自 由发言。例如:学生认为:“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树叶密不透风, 可以遮太阳,挡风雨。”这句话写得好。教师出示这句话后引导:这句话好在哪 里?学生讨论后认为:“这句话是比喻句,把榕树比作绿绒大伞,写出了公园里 榕树大的特点。”有人补充:“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 这里不仅写出榕树叶密的特点,还写出

17、由于树叶密不透风而产生的好处是可以遮太阳,挡风雨。”教师适时板书:榕树大、叶密。小结:作者在课文中把公园景色的特点写得如此生动、具体,你能说出 作者是怎样观察景色的特点的吗?(用眼看,并展开想象。)4、课文第五节具体写出了公园里“榕树大”、“叶密”的特点,让我们深 深感受到小城的公园更美。学习“街道部分”1、过渡引导:“小城的街道也(怎样)”学生齐答:“(也)美。” 2、默读课文第六节,自学思考以下问题:作者主要观察了街道的,它的特点是。街道的路有种,除了的大路,就是的路。3、 学生自学,小组讨论。(板书:路干净。)4、 教师指点:课文是怎样具体写“路干净”的特点的?写沙路时“咯吱咯吱地响”,

18、“好象踩在沙滩上一样”,这看出作者是 怎样观察的?(用耳听、用心感觉)5、小结:作者观察小城的街道时,不仅用眼看,用耳听,还用心感觉,写 出了小城的街道“路干净”的特点。学习第七节“总结部分”1、 小城留给作者的总体印象是什么?指名回答并齐读最后一节。2、 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总结全文)3、 小城景色的总特点是什么?从文中找出重点词语回答。(板书:整洁美 丽。)三、全文总结,体会写法1、课文先写海滨美景,再写小城美景。那么,课文主要写什么呢?(主要 写小城。)既然课文主要写小城,那么为什么又写海滨呢?或者说,写海滨景色对于写 小城景色起什么样的作用呢?(通过弄清海滨与小城的关系,使学生

19、明白:写海 滨美景是为了突出海滨的小城景色更美,即突出海滨的这座小城的整洁美丽。2、作者与文中的这座海滨小城是什么关系?请从文中找出有关句子来说明。(“我的家乡在广东,是一座海滨小城。”说明文中的这座海滨小城是作者的家 乡。)现在,你知道作者为什么要写这座海滨小城?或者说,作者通过描写海滨小 城的整洁美丽,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板书:热爱家乡。)3、作者是如何留心周围事物,写出小城景色的特点的?(指名看板书,引导学生把作者的观察方法与小城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回 答。)4、在这堂课中,通过学习,你懂得了什么?(懂得了:a、海滨小城是整洁美丽的;b、作者能运用看、闻、听、摸等各 种方法进行观察,我们在

20、实际生活和学习中,也要像作者一样,运用各种方法进 行观察。)四、作业布置小练笔:我们的校园或校园的一角。具体要求:先观察,再写下来;观察时,要运用课堂上学会的几种方法进行观察,从而抓住景物的特点; 写作文时,要按一定顺序,有重点地选择景物;然后围绕景物的特点,具体地写出我们自己的校园的特点来。【课后反思】成功之处:语文新课标指出: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教给学生一些学 习方法,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主动地进行学习。因此,在阅读教 学中如何渗透学法指导,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我教学海 滨小城这篇课文时在此方面下了一番工夫,具体表现如下。一、抓住重点,教出特点

21、,交给学生一把自学的金钥匙在这节课里,教师做到有扶有放,半扶半放,扶得自如,放得洒脱,着力于 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教给他们一把独立欣赏文章的金钥匙。如教师在 教学第四自然段时先是诱导学生由表及里逐层深入地品读这一重点段,接着就让 学生运用同一方法去自学第五、六自然段,并作出小结。这样的“扶”“放”就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二、精讲巧练,抓准训练点。教师的精讲巧练符合时代的特点,如理解第二部分课文内容后,教师让学生 一个接一个有感情地朗读文中优美的句子;当小结第四自然段后,紧接着让学生 完成填空题,这样不但反馈了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体现了教学目标的落实。是 符合大纲中的要精心设计作业,要有

22、启发性的要求。又如:总结全文后还设计了 内容相似,结构相同,要求一致的语言训练,使学生觉得内容丰富有话可写。进 而体现了读写结合的优越性。不足之处:规范教师的语言。说话时应该尽量简炼,评价语应该尽量多元化。海滨小城教案(三)【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 学习作者按空间转移的顺序观察和描写景物的方法。3. 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体会热爱 家乡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会认 11 个生字,会写 13 个生字,掌握多音字“臂”。【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观察与描写景物的方法。【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诱发兴趣。1. 谈话导入:同学们,我

23、们伟大的祖国山川秀丽,风景优美。我们刚刚游览 了富饶的西沙群岛,今天老师又要带领大家一起走进这具有南国风光的美丽 的海滨小城。(板书课题:海滨小城,学生齐读课题。)2. 鼓励质疑: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3. 学生自由发言,老师板书有价值的问题。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可以默读、轻声读、大声读,读完之 后,再说说自己通过阅读了解到的海滨小城?(板书:美丽、整洁)2. 小组交流:课文通过哪几处景物来写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3. 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小结并板书:大海、沙滩、庭院、公园、街道。4. 课文中描写的这五处景物,哪些内容是写海滨的;哪些内容是写小城的?

24、5.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海滨大海、沙滩;小城庭院、公园、街道。三、质疑探究,导学“海滨”。1.提出自学要求:(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出这部分描写的景物。(2) 欣赏了大海的景色,你们觉得美吗?(3) 作者写海滨先写了什么景色,再写了什么景色?(4) 你觉得大海美在哪里?沙滩呢?(5) 作者在描写景物时,突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2.检查自学情况。(汇报自己的学习方式及收获)(1) 多媒体播放海滨录像,边看这引读。(2) 回忆课文内容,解决以上问题。1 同学们,昨天,我们欣赏了大海的景色,你们觉得美吗?(美)2 作者写海滨先写了什么景色,再写了什么景色?(大海、沙滩)3 你觉得大海美在哪里?沙

25、滩呢?(色彩绚丽、动静结合)4 作者在描写景物时,突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色彩绚丽、动静结合) 3.有感情地轻声朗读课文,体会海滨的美。(配乐)4.风采展现: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结合美丽的画面,当一回小导游。(1) 同桌先互相练习说一说。(2) 推举学生说给全班同学听,师生评议。5.合作探究,探究写法。(1)学生默读课文,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课件提示:a.作者观察景物是站在什么地方观察的?b. 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的?c. 是抓住景物的什么特点观察的?(2) 分组讨论,互相评议。(3) 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情况。(4) 教师小结:正是由于作者站在小城的街头,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进行 了细致的观察,并抓住了

26、景物的色彩进行描写,所以海滨的美丽才给我们留下鲜 明而深刻的印象。我们要注意学习作者这种观察、描写的方法。(课件出示写法 指导:观察、描写一处景物要注意“三要”要确定观察点;要按一定顺序; 要抓景物特点。)6. 感情朗读,加深印象。7. 谈话过渡:在这样广阔无垠而又绚丽多彩的海滨的衬托下,小城又是什么 样的呢?下面,我们继续前往海滨小城。你会看到另一番迷人的景色。四、质疑再探,导学“小城”1. 学生自由读课文后四个自然段,找出概括海滨小城景物特点的一句话。(学 生读书、勾画、交流:这座海滨小城真是又美丽又整洁。)2. 作者围绕“这座海滨小城真是又美丽又整洁。”是从哪些方面对小城进行 介绍的?(

27、庭院、公园、街道)找出留给你印象的句子,读一读。3. 那么,作者是怎样写小城的美丽和整洁的呢?4. 我们随作者先来到庭院。课件出示庭院图,学生观察,师范读课文。(1) 指名朗读,找出这一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第一句)(2) 自由读这一段,说说你觉得哪句话写得美,为什么?(3) 课件出示:“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 红云中。”理解词语:热闹:写出花多,花艳,争相开放。含拟人手法。笼罩:覆盖,花多,几乎满城都是。一片片红云:花多,花红,很美。 理解句子。板书:花美这是一个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4) 你能把美的感受带给大家吗?指名多人读,齐读。(5) 再看图片,加深印象。

28、(6) 如果你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庭院中的树(很多)板书:树多;有 这些树都是亚热带树木,这也是海滨小城的特色。(7) 你还能找出与众不同的地方来吗?(板书:叶香)(8) 齐读第四段。(9) 总结学法:先找中心句,抓特点,再理解词句,感情朗读。5.下面请大家带着以下问题自学五、六自然段。同学们可以分组展开讨论, 发表自己的意见。(1)课件出示思考题:1 每一段各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用“ ”划出。2 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用“ ”划出,并圈出哪些词用得 好,为什么?3 小城的公园、街道具有哪些与众不同的地方?(2) 学后交流,检查自学:刚才,同学们学得都很认真,讨论得也很热烈, 那么你通过自

29、学已解决了哪些问题呢?指名交流。(3) 投影出示句子:“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树叶密不 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一棵棵:树多。绿绒大伞、密不透风:颜色绿,树冠大,树叶茂盛1 指导朗读。2 出示投影片,让学生再次体会公园里到处是绿树,体会榕树的大,树叶的 密不透风。看着这绿树成阴的公园,你还能用什么句子来描述它,你还想说什么? (我真想去小城的公园坐一会儿。)是啊,这里真是小城人民的休闲好去处。看看课文是怎么写的?理解“每逢”,并指导造句。(4)投影出示句子:“小城的街道也美。除了沥青的大路,都是用细沙铺 成的,踩上去咯吱咯吱地响,好像踩在沙滩上一样。人们把街道打扫得十分干净,

30、 甚至连一片落叶都没有。”理解“甚至”,造句。小城街道的特点还有许多路是用细沙铺成的。你去过沙滩吗?在沙地上走过 吗?那是怎样的感觉?(软软的,松松的,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这样的路 也只有在海滨小城才看得到。这也是小城的特色之一。(5)齐读第五、六段。6.“这座海滨小城真是又美丽又整洁。”这一段在全文中起着什么作用?(总 结全文。)五、质疑释疑,深化理解。1. 鼓励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全班讨论(如:课文中说:“贝壳只好寂寞地 躺在那里”,那贝壳怎么能寂寞呢?)(学生各抒己见)2. 教师小结,在小结中肯定学生的见解,指导学生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在课文中的意思和所起的作用。六、总结全文,欣

31、赏体会1. 再现迷人的海滨小城数幅美景图。2. 学生有感情配乐朗读全文。3. 小城的树美、花美、环境美,你们知道这样的美是谁创造的吗?(小城勤 劳的人民)他们在这样美丽整洁的环境中生活、工作,一定会感到很愉快。难怪作者一 开头就自豪地告诉大家我的家乡在广东,是一座海滨小城。4.小城的人们都十分热爱自己的家乡,那么你热爱你的家乡吗?如果热爱自 己的家乡,就请大家用一段时间留心观察,以“我的家乡”为题,写一段话,介 绍你的家乡,写时要抓住事物的特点。七、板书设计:大海(色彩绚丽)留心观察、抓住特点 海滨美丽沙滩(动静结合)海滨小城整洁小城庭院(树多、叶美、花美) 公园(榕树大、树叶密) 街道(干净、用细沙铺成)【教学反思】海滨小城这篇课文条理十分清楚,先写海滨,再写小城。写海滨由远到 近,先写大海,然后写海上的船舰和渔民、战士,再写海滩。写小城,先写家家 庭院都栽了很多树,再写公园里的大榕树,然后写干净的街道。每介绍一处地方 的景色,都能抓住景物的特点,生动形象地把它们的静态、动态、颜色、大小、 数量、形状等具体地描述出来,突出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