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博客到微信:网络社交的窄化_第1页
从博客到微信:网络社交的窄化_第2页
从博客到微信:网络社交的窄化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从博客到微信:网络社交的窄化在新媒体技术时代,媒介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媒介技术深刻改变着现代生活,改变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交流方式,网络社交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交流的主要方式,从2000 年开始的博客,到2009 年的微博,再到2011 年的微信。媒介技术不断在更新着人们的媒体社交平台,当2009 年微博风靡的时候,博客就逐渐淡出用户的视线,2013 年微信注册用户突破6 亿,根据第38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 年6 月,微信朋友圈的使用率达到78.7%,微博的用户只有2.42 亿,使用率只有34%。加拿大多伦多学派的著名传播学者麦克卢汉在探讨媒介技术与现代社会变迁时就认为,

2、媒介技术会改变社会结构,新的媒介技术会带来社会知识信息生产方式变革。多伦多学派的第二代学者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中就分析了印刷媒介与现代人的严谨逻辑思维的紧密关系。从2000 年的博客,2009 年风靡的微博,再到2011 年一夜爆红的微信,在这种社交媒介的变化与更替中,媒介技术的变化在公众的媒介社交形式与内容等方面究竟产生了何种影响,这是本文重点关注的问题。同时,在梳理从博客到微信的社交媒介的变迁中,作者也想再次回望多伦多学派的媒介技术理论。1 网络社交圈子的窄化:从陌生人社交到熟人社交2000 年,博客进入中国。按照学界比较一致的界定,博客是一种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文本排列,用来表达个人观点

3、与思想的个人社交媒体平台。在这个平台博主的社交圈子主要是基于关注领域、审美旨趣、价值观念等诸多方面具有共同性的陌生人,当然也有部分熟人。博客又被称为新闻媒体3.0,即自媒体。博客用户注册时要求选择博客的类型,以便对日后发表的日志进行归类管理,博主有个人独立的主页,登录方式是输入个人主页的网址。博主还可以为自己感兴趣的网站设置链接,也可以链接其他博客。因此,有的学者非常肯定博客的知识组织建设能力,认为博客具有非商业性和知识思想共享的特色,博客被称为信息时代的麦哲伦;【1】。2009 年博客的使用率和更新率依然处于增长状况,分别是36.7%、37.9%【2】35。2010 年开始,博客的使用率开始

4、下降,从2009 年12 月的57.7% 到2010年6 月下滑到55.1%【2】30。2013 年中国博客网关闭了免费博客,这似乎可以视为博客的死亡。2009 年微博横空出世。2013 年被称为微博年,中国微博用户达到3.31 亿。然而,微博的狂欢并没有持续多长的事件,2014 年11 月5 日网易微博宣布即将关闭,这标志着微博开始走向衰败。微博的社交圈子的形成方式依然延续了博客,它依然是面向陌生人与熟人的社交平台。由于微信的崛起,微博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近年微博的发展策略有重大的转向,主要开始致力于打造垂直化的内容生产、兴趣社区,突出媒体和社交两大功能。在社交媒体平台的发展历史中,微信的

5、出现是一个具有转折意义的事件。2011 年腾讯推出微信,这是为移动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截至2016 年6 月,微信朋友圈的使用率达到78.7,占据媒体社交平台的首位,微博的使用率只有34%。尽管微信有摇一摇;漂流瓶;这种面向陌生人的社交方式,但是,微信主要还是基于手机通讯录而建立的媒体社交圈子。因此,从早期的博客到现在的微信,媒体社交的圈子已经开始从陌生人转向了熟人圈子,媒体社交的群体逐渐与现实生活中的日常交往趋于一致,社交媒体并没有展现出拓展人际交往圈子。2 网络社交表达的窄化:从文字到图片2002 年8 月29 日博客中国发布中国博客宣言,如果说黑客代表了互联网技术野蛮

6、的张力,而博客则代表了重建互联网秩序的向往。在结构中建设,在离散中合作,在学习中开放,已成为博客对世界的关怀方式,他们展示的博客文体、博客行为、博客思想,将是互联网时代重要的文化现象。;博客文本与后来的微博、微信文本相比,博客文本相对来说一篇完整的文章,能够进行充分说理与论证的文本,这种文本主要以文字为主,也可以插入图片。随后发展起来的微博则在表达方面进行诸多的改变,由于微博原来对文本的字数进行了限制,因此,微博的文本主要是以图片或者视频为主。在微信时代,微信朋友圈的用户则更主要使用图片或者视频,尽管微信对文字的使用没有限制,但是用户似乎更热衷于使用图片或者视频。从博客到微信,文字在社交媒体中

7、的使用越来越少,媒体社交进入了图片与视频交往的时代。3 网络社交意义的窄化:从说理到结论从博客、微博到微信,社交媒体似乎告别了长篇大论的时代。在博客中,博主展示的是一篇完整的文章,材料充分,持之有据、论证清晰。这种完整的表达方式在微博形式中被终结了,有的学者就指出,微博是一种适合用来发表结论性的断言、警句格言,以及罐头思维方式;的言论,这是一种不能好好说理的文本形式【3】82。尽管微信在文字表达方面没有限制,但是目前的微信用户已经形成了使用图片和视频的表达方式,即使有文字,也基本属于微博时代的那种结论性的断言与总结。从博客、微博、微信朋友圈的互动来看,也是趋于这种意义交流的窄化。在博客时代,博

8、主与粉丝可能还有观点的交锋、思想的论辩,然后这种互动方式在微信朋友圈中,则被单纯的点赞所取代,微信朋友圈中很难出现博客时代的那种的论辩。笔者在对微信朋友圈用户的访调中发现,大部分的用户在点赞之前并没有仔细看过朋友圈的信息,他们的点赞基本只是表达自己的存在感,缺乏真正意义的表达。在这种意义上微信朋友圈已经缺乏了社交媒体的真正意义,社交媒体是把生活中的人际交往扩展到网络空间,帮助人们分享日常点滴和共享信息的服务。社交媒体并不单纯地追求信息的共享。它试图通过对人们兴趣、看法、经验、意见的分享来发展另一种关系【3】88。微信朋友圈已经很难拓展或者发展用户的新的社会关系。学者徐贲就认为微博是一个不适合讲理的社交媒介,以微博、微信朋友圈为代表的社交媒介容易给用户形成虚拟的群集状态,社交媒介的个性化、碎片化以及冲突化很容易在媒体社交圈子中进行情绪性感染传播,正如徐贲所指出的,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介,追求的是一种与说理不同的传播效果,这是一种情绪上的痛快;,而不是认知上的明理;【4】。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