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三角镇6个月~6岁小儿贫血发生率原因分析_第1页
中山三角镇6个月~6岁小儿贫血发生率原因分析_第2页
中山三角镇6个月~6岁小儿贫血发生率原因分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山三角镇6个月6岁小儿贫血发生率原因分析【摘要】 目的 分析并研究中山市三角镇6个月6岁小儿贫血发生率及病因, 为制定干预措施及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6个月6岁小儿4347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 进行外周血血红蛋白检测, 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后计算贫血发生率, 随后对诊断为贫血的患儿进行问卷调查从而分析贫血的病因。结果 参加本次调查的4347例小儿中有251例诊断为贫血, 贫血的发生率为5.77%。发现偏食和未及时添加辅食为贫血的主要原因。230例(91.63%)贫血者未及时添加辅食, 21例(8.37%)贫血者及时添加辅食;218例(86.85%)贫血者偏食, 33例(13.15%)

2、贫血者不偏食。结论 中山市三角镇6个月6岁小儿贫血发生率低于我国最近一次调查的5岁以下儿童贫血发生率。根据本次调查显示的贫血原因, 本地区进行了积极应对, 制定了干预措施进行综合防治。【关键词】 小儿;贫血发生率;病因分析小儿贫血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由多种原因所致的综合症状, 其主要指外周血中红细胞或者血红蛋白的含量不足【1】。贫血不仅能够引起小儿食欲减退、面色苍白、肝脾肿大等消化系统和造血系统的改变, 还会引起神经精神方面的变化, 对小儿智力的发育有所影响。如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 可严重威胁到患儿的生命健康, 因此, 科学有效的针对贫血的患儿进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2】。在本次研究中, 对本地区

3、小儿贫血状况进行调查, 检测当地6个月6岁4347例患儿的外周血血红蛋白含量, 从而研究小儿贫血的发生率和贫血原因,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410月三角镇12家托幼机构体检及儿保门诊就诊的6个月6岁小儿4347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 4347例研究者中, 男2485例, 女1862例, 6个月0.05), 具有可比性。1. 2 方法 对参加本次研究的4347例患儿进行外周血血红蛋白检测, 由专业的检验医师进行左手无名指针刺取血, 检查内容包括: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平均容积以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后计算贫血发生率, 随后对诊断为贫血的患

4、儿进行问卷调查从而分析贫血的病因。问卷内容具体包括4部分:贫血患儿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家长因素(喂养人文化程度、母孕期有无贫血)、小儿喂养情况(添加辅食情况、有无偏食)、生活环境(家庭状况、是否托幼)。1. 3 诊断标准 根据WHO推荐的诊断标准, 6个月6岁者血红蛋白(HB)的低限值为110 g/L, HB0.05)。2. 2. 3 贫血与喂养人文化程度的关系 251例诊断为贫血的患儿中, 喂养人初中以下学历98人, 占39.04%;喂养人高中学历人87, 占34.66%;喂养人大专以上学历66人, 占26.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2. 4 贫血与添加辅食的关系 对

5、251例诊断为贫血患儿的辅食添加情况进行分析, 发现230例(91.63%)贫血者未及时添加辅食, 仅有21例(8.37%)贫血者及时添加辅食。见表2。2. 2. 5 贫血与偏食的关系 对251例诊断为贫血患儿的日常饮食情况进行分析, 发现218例(86.85%)贫血者偏食, 仅有33例(13.15%)贫血者不偏食。见表3。2. 2. 6 贫血与托管的关系 参加本次调查的4347例患儿中, 托幼2779例(26岁), 贫血63例, 贫血率2.27%;居家881例(26岁), 贫血31例, 贫血率3.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 讨论虽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饮食水平有了很大程

6、度的改善, 但饮食结构却愈加不合理, 贫血的发生率依然居高不下, 尤其是小儿贫血已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而目前国内小儿贫血的发生率在各地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其发病的原因也呈现多样化。贫血发病率与父母的文化水平、地区的生活水平、饮食习惯、自然环境、人群构成等存在着很大的因果关系和差异。贵州盘县患儿贫血率为14.39%【3】。辽宁省大连市6个月5岁儿童贫血检出率为8.29, 不同年龄组贫血检出率有差异, 其中6个月1岁最高, 为18.64, 其次是12岁, 贫血率为13.3%【4】。如果小儿贫血没有及时得到治疗, 不仅会影响患儿消化系统和造血系统的功能, 还会引起神经精神方面的变化, 对小儿智

7、力的发育有所影响, 因此, 科学有效地治疗小儿贫血尤为重要。在本次研究中, 本地区6个月6岁小儿贫血发生率为5.77%, 其中6个月 1岁最高, 为28.17, 其次是13岁, 贫血率为4.64;36岁, 贫血率为2.68。1岁内的小儿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 这段时间内小儿生长发育较快, 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较大, 一旦营养供应不足, 特别是铁摄入不足, 极易造成小儿贫血。近年来研究发现母孕期有无贫血与小儿贫血有直接的关系, 往往由于胎儿从母体摄取的铁含量不足, 导致出生后6个月1岁的小儿贫血率较高, 如果这段时间进行及时的纠正治疗, 可降低贫血症状。其次, 喂养人和文化程度与家庭状况也直接影响

8、着小儿贫血, 缺乏基础的健康知识以及家庭条件的不足, 使得喂养人不具有为小儿提供合理饮食的意识。针对这一现象必须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 提高素质。小儿在母乳喂养期以及断奶期对各种元素的需求量极大, 往往是单纯的母乳喂养所不能够提供的, 因此及时科学的辅助饮食对于降低贫血有很大帮助, 其次要严格控制偏食, 尽量做到饮食的全方位。小儿贫血与小儿的年龄、性别、家长因素以及小儿喂养情况有直接的关系, 研究发现偏食和未及时添加辅食为贫血的主要原因。230例(91.63%)贫血者未及时添加辅食, 仅有21例(8.37%)贫血者及时添加辅食。218例(86.85%)贫血者偏食, 仅有33例(13.15%)贫血者不偏。地中海贫血在广东亦较多见, 本次贫血患儿不包括已经基因确诊的地中海贫血者。但部分患儿存在营养性贫血合并地中海贫血的情况, 有必要作进一步的基因检测及铁生化指标的测定。在本次研究中, 4347例小儿中有251例诊断为贫血, 贫血的发生率为5.77%, 低于我国最近一次调查的5岁以下儿童贫血发生率。根据本次调查显示的贫血原因, 本地区积极应对, 制定干预措施进行综合防治。具体包括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人口素质, 提倡合理的小儿饮食, 避免偏食和辅食添加不及时, 针对已出现贫血的患儿进行及早治疗。参考文献【1】 陈云辉, 余晟, 邢绍鑫.铁之缘片治疗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