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当地大气压为745mmH测得一容器内的绝对压强为350mmH,则真空度为 mmHg。测得另一容器内的表压强为1360 mmHg则其绝对压强为mmHg 。2、为测量腐蚀性液体贮槽中的存液量,采用图示的装置。测量时通入压缩空气,控制调节阀使空气缓慢地鼓泡通过观察瓶。今测得U形压差计读数为R=130mm,通气管距贮槽底面h=20cm,贮槽直径为2m,液体密度 为980kg/m3。试求贮槽内液体的贮存量为多少吨?3解:由题意得: R=130mm, h=20cm, D=2m,:, = 980kg/m ,PHg(1)管道内空气缓慢鼓泡 u=0,可用静力学原理求解。2)空气的亍很小,忽略空气柱的影响。H
2、 R-HgQH 二上下二13600 0.13=1.8mP9801 2 .W D2(H h) r4= 0.785 22(1.80.2) 980 = 6.15(吨)3、测量气体的微小压强差,可用附图所示的双液杯式微差压计。两杯中放有密度为-的液体,U形管下部指示液密度为:?2,管与杯的直径之比d/D。试证气罐中的压强 pB可用下式计算:PB 二 Pa -hg( 2 - 1)-hgdd2证明: 作1-1等压面,由静力学方程得:Pa hjg = PBhg hg(1)2 :2h1D2 =h d244d2-m代入(1)式得:Dd2Pa Z恰沆心d 2即 Pb 二 Pa - hg (-二1)g - hg 1
3、3、查阅资料,写出比重计(密度计)的设计原理4、本题附图所示的开口容器内盛有油和水。油层高度 hi=0.7m、密度 p i=800kg/m,水层高度 h2=0.6m、 密度 p 2=1000kg/m3(1)判断下列两关系是否成立,Pa=p aPb=P b(2)计算水在玻璃管内的高度1h-A与A两点在静止的连通着的同一流体内,解:(1)判断题给两关系式是否成立并在同一水平面上。所以截面A-A称为等压面。Pb=Pb的关系不能成立。因B及B两点虽在静止流体的同一水平面上,但不是连通着的同一种流体,即截面B-B不是等压面。(2)计算玻璃管内水的高度h由上面讨论知,Pa=p a,而Pa=P a都可以用流
4、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计算,即卩Pa=P a的关系成立。因Pa=p a+ p 1gh1+ p 2gh2Pa=p a+ p 2ghPa+ p 1gh1+ p 2gh2=pa+ p 2gh曰是简化上式并将已知值代入,得800 X 0.7+1000 X 0.6=1000h解得 h=1.16m5、如本题附图所示,在异径水平管段两截面(1-1、2-2连一倒置U管压差计,压差计读数 R=200mm。试求两截面间的压 强差。解:因为倒置 U管,所以其指示液应为水。设空气和水的密度分别为 截面a-a为等压面,则Pa=Pa又由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可得Pa=P1 p gMPa=P2 p g ( M R) p ggR联
5、立上三式,并整理得:P1 P2= ( p p g) gR由于p gp,上式可简化为p1 P2 p gR 所以 P1 P2 1000 X 9.81 X 0.2=1962PaP g与p,根据流体静力学基本原理,6、如本题附图所示,蒸汽锅炉上装置一复式U形水银测压计,截面2、4间充满水。已知对某基准面而言各点的标高为zo=2.1m,Z2=0.9m, Z4=2.0m,Z6=0.7m, zz=2.5m。试求锅炉内水面上的蒸汽压强。解:按静力学原理,同一种静止流体的连通器内、同一水平面上的压强相等,故有Pl = P2,卩3=卩4,卩5=卩6对水平面1-2而言,p2=pi,即P2=pa+p ig ( Z0-
6、 Z1)对水平面3-4而言,P3=P4= P2- p g ( Z4 Z2)对水平面5-6有P6=P4+ p ig ( Z4 Z5)锅炉蒸汽压强P=P6 p g ( Z7 Z6)P=Pa+p ig ( Z0 Z1) + p ig ( Z4 Z5) p g (Z4 Z2) p g ( Z7 Z6)R乙二 63.5cm,求乙?则蒸汽的表压为P Pa= p ig ( Z0 Zl+ Z4 Z5) p g ( Z4 Z2+Z7 Z6)=13600X 9.81 X (2.1 0.9+2.0 0.7) 1000 X 9.81 X(2.00.9+2.5 0.7)=3.055X 10 Pa=305kPa【1-7】
7、图示,“ U管压差计甲的上部管内充满了水,下部为 汞,汞的液面落差为 3cm,求.:P12 ?若再接一“ U管压差 计乙,其上部仍为水,下部放置不知名的液体,且测得巾=:13.6 -1.0.03.9.81.103=3.708Kpa。【1-8】水在本题附图所示的虹吸管内作定态流动, 管路直径没有变化,水流经管路的能量损失可以忽 略不计,试计算管内截面2-2、3-3、4-4和5-5处 的压强。大气压强为1.0133X 105Pao图中所标注 的尺寸均以mm计。解:为计算管内各截面的压强,应首先计算管内水的流速。先在贮槽水面 柏努利方程式,并以截面 写为1-1及管子出口内侧截面6-6间列6-6为基准
8、水平面。由于管路的能量损失忽略不计,即Zhf =0 ,故柏努利方程式可gZi2U2P22U1P12gZ222 t式中 乙=1m Z6=0 p1=0 (表压)p6=0 (表压)U1& 0将上列数值代入上式,并简化得29.81仁也2解得U6=4.43m/s由于管路直径无变化,则管路各截面积相等。根据连续性方程式知 Vs=Au=常数,故管内各截面的流速不 变,即卩U2=U3= U4=U5= U6=4.43m/s2 2 2 2 2U2=U3_=Ui=UL=Ul=9.81J/kg2 2 2 2 2因流动系统的能量损失可忽略不计,故水可视为理想流体,则系统内各截面上流体的总机械能 即E相等,2E = gZ
9、 U P =常数2 P总机械能可以用系统内任何截面去计算,但根据本题条件,以贮槽水面1-1处的总机械能计算较为简便。现取截面2-2为基准水平面,则上式中Z=2m, p=101330Pa, u疋0,所以总机械能为,101330E =9.81 3130.8J/kg1000计算各截面的压强时,亦应以截面2-2为基准水平面,则 Z2=0, Z3=3m ,乙=3.5m, Z5=3m。(1)截面2-2的压强P2 二E 2 -gZ2 J - 130.8 -9.811000 =120990Pa截面3-3的压强P3 = E(3)截面4-4的压强2 守-gz3 r 二 130.8 -9.81 -9.81 3100
10、0 =91560PaP4 = E(4)截面5-5的压强2E -号-gZ5 J 二 130.8 -9.81 -9.81 3 1000 =91560Pa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压强不断变化,这是位能与静压强反复转换的结果。【1-9】用泵将贮槽中密度为1200kg/m3的溶液送到蒸发器内,贮槽内液面维持恒定,其上方压强为101.33 x 103pa,蒸发器上部的蒸发室内操作压强为26670Pa (真空度),蒸发器进料口高于贮槽内液面 15m,进料量为20m3/h,溶液流经全部管 路的能量损失为120J/kg,求泵的有效功率。管路直径为60mm。解:取贮槽液面为 1 1截面,管路出口内侧为 22截面, 并
11、以1 1截面为基准水平面,在两截面间列柏努利方程。解:取贮槽液面为 1 1截面,管路出口内侧为 2 2截面, 努利方程。gZi2 2U1P1U2P2-1We=gZ222=hf2 J e m 2 2式中 Zi=0Z2=15m p1=0 (表压)p2= 26670Pa (表压)U1=020u2 =36002 =1.97m/s0.785 0.06 2Zhf =120J/kg将上述各项数值代入,则o .97 226670We =15 9.81120246.9J/kg21200泵的有效功率 Ne为:Ne=We ws式中ws 二Vs t = 2 1200 =6.67kg/s3600Ne=246.9 x 6
12、.67=1647 W=1.65kW实际上泵所作的功并不是全部有效的,故要考虑泵的效率NeN 一n,实际上泵所消耗的功率(称轴功率)N为设本题泵的效率为 0.65,则泵的轴功率为:N 二165 =2.54kW0.65180回弯头一3m3/h的流量流入Z应为多少米)。=861kg/m3;粘度卩2.密度解:取管出口处的水平面作为基准面。在高位槽液面1 1与管出口截面2 2间列柏努利方程【1-9】料液自高位槽流入精馏塔,如附图所示。塔内压强为1.96x 10Pa (表压),输送管道为$ 36 x 2mm无缝钢管,管 长8m。管路中装有 90。标准弯头两个, 个,球心阀(全开)一个。为使料液以 塔中,问
13、高位槽应安置多高?(即位差 料液在操作温度下的物性:3=0.643 x 10 Pa s。gZ1七式中 Zi=Z Z2=0P1=0 (表压)u仟 0 P2=1.964x 10 PaVsu2-d2430.785 0.032= 1.04m/s阻力损失齐什1+八u2_hfl d丿2取管壁绝对粗糙度 e =0.3mm,则:Z 0.30.00938d 32c duP 0.032 心.04X861, “ 一门4八辿任 i0.643 10 Re. .34.46 10 湍流 由图1-23查得入=0.039局部阻力系数由表1-4查得为进口突然缩小(入管口)Z =0.590标准弯头Z =0.75180 回弯头 球心
14、阀(全开) 旳=;0.039-=10.6WZ =1.5Z =6.40.5 2 0.75 1.5 6.4 仙所求位差=196 10 卫匚空 =3 46m截面2 2也可取在管出口外端,此时料液流861 9.812 9.819.81Z =1,故两种计算方法结果相入塔内,速度U2为零。但局部阻力应计入突然扩大(流入大容器的出口)损失 同。【1-10】一定量的流体在圆形直管内作层流流动,若将其管径增加一倍,问能量损失变为原来的多少倍?.、I 5 2, 一V1h1 一 1.丁.。d2-2d1,u22u1,d1 2g匕疋d22 4/ 4、d2.u2. P、, l U2 2空筲晋F务号h,1 ,2 64 /2
15、 ;,1 。 h 2 = 2. .h1 o22 d2 2g 16 1【1-11】如图所示,水在管内作稳定流动,设管路中所有直管管 路的阻力糸数为,=0.03,现发现压力表上的读数为 若管径为100mm,求流体的流量及阀的局部阻力糸数?5mH 20 ,图示,在1-1, 2-2面间列板努利方程2 2 U1p1U2Z1丄=z22g -g2g10 o 0=0 5 丄2 汉 9.81du2u22g 进 2g5 二u2.亠+0.03.219.810.1+ 0.5.12 9.81i2 9.81= 68.9m/h oJ.二.d2u =0.0194u =2.44S在2-2, 3-3面间列柏努利方程. 2 2 2
16、0 5=0.d.2 出.习 石=8。5 二 2.442亠+0.03生亠12 汉 9.810.1 2 汉 9.81即流体的流量为局部阻力糸数为【1-12】高位槽内贮有20C的水,水深1m并维持不变。高位槽 底部接一长12m直径100mm的垂直管。若假定管内的阻力系数为0.02,试求(1) 管内流量和管内出现的最低压强各为多少?(2) 若将垂直管无限延长,管内流量和最低点压强有何改变?1.在断面1-1和2-2间列机械能衡算式得2g(H h)2 9.81 (12 - 13精馏塔底部用蛇管加热如图所示,液体的饱和蒸汽压为1.093 X105N m-2,液体密度为950kg m-3,采用口形管出料,口形
17、管顶部与塔内蒸汽空间有一细管相连。试求(1) 为保证塔底液面高度不低于1m,二形管高度应为多少?(2) 为防止塔内蒸汽由连通管逸出,形管出口液封 h高度至 少应为多少?)=8.1m/s1210.5 0.020.1二 0.12汉 8.1 =6.34d0m3/s4从管入口点B至管出口没有任何局部阻力。故B点压强最低。在断面1-1和B-B间列机械能衡算式 (以断面B-B为基准面)ghPapPbp2 22 2U bPb =( : gh Pa)-(1 B)-2/5、1000 汇 8.12(1000 9.81 1 1.013 105) -1.5 242=6.19X 10 N/m20C水饱和蒸汽压 Pv=
18、2338N/m2,故水在断面1-1和2-2之间是连续的,以上计算结果有效。2.当管长H无限延长,上式中水深 h,入口损失和出口动能皆可忽略。2_2 2V = - 0.12 9.9=7.77 10 m2/s4此时管内最低压强Pb (,gh Pa)=(1B)PuB21000 9.92242=3.763 10 N/m5=1000 9.81 1 1.013 10 -1.5解:1. 假设液体排出量很小, 塔内液体可近似认为处于静止状态。由于连通管的存在, 塔内压强Pa等于二形管顶部压强Pb。在静止流体内部,等压面必是等高面,故二形管顶部距塔底的距离 H = 1m。2. 塔内蒸汽欲经二形管逸出,首先必须将
19、管段BC内的液面压低降至点 C。此时,C点的压强Pc= Pa = Pa+ rgH,。为防止蒸汽逸出,液封的最小高度55H,= U09310 山 10 g950 9.811 - 14如图,水(;-H2o=1000kg mi 从水槽沿内径为100 mm的管子流出。A. 当阀门关闭时,U型压力计读数 R=600 mmHg,此时h = 1500 mm,当阀门部分开启时,R=400mmHg,而h=1400mm,管路的摩擦系数=0.025,出口的局部阻力系数=0.4,求水的体积流量为多少m3 h-1?B. 当阀门全开,2 - 2面的压强为多少Pa?假设,仍为0.025,阀门的当量长度为 1.5 m , g
20、=13600kg m-3。 (1)88.5 m3 h-1;(2)32970Pa解:(1)阀门部分开启,对1-1 &2-2 面,由B.E.P1Pz1gU1z2g22P1=0(表压)P2=g(Hg R H2Oh) =9.81(13600 0.4-1000 1.4)=39630N/m (表压)U1=0,z2=0,hf1 才 4 fl u22kc 2二 4 0.0062515 u0.9 220.5U2.13u22(u =U2)阀门关闭,贝U Z1可求得Ph RPH2og(Z1 +h) = pHg gR,h=1.5m,R=0.6m,乙 h = 6.66h2o2.13u239630100029.81 6.
21、66 二2u=3.13m/s,Vh= 36000.123.13 =88.5m3 / h4阀门全开,对 1-1 &3-3 面,有P1PZ1g=牛 z3g2u3-h_ h f 1 -3Z3=0 Z1 =6.66m,u1=0,p1=p32 2l ie U2351.5 U22e kc)(4 0.006250.5)4.81u2d20.126.66 9.812u24.81u22U1 P22u2T * h f 1 _22U=3.51m/s 对 1-1 &2-2P1., 2Z1gz2gP 22 PPi=O(表压),zi=6.66m,Z2=0,ui=0,U2=3.51m/s2 2l +le u2153.512h
22、f1 3 =(4f- kc)(4 0.006250.5)26.2J / Kg1-d20.123 52p9& S6-沁洁32972(表压)1、(20分)一敞口高位水槽A中水流经一喉径为14mm的文丘里管,将浓碱液槽B中的碱液(密谋为1400 kg/m3 )抽吸入管内混合成稀碱液送入 C槽,各部分标高如附图所示;输水管规格为旳7X 3mm,自A至文丘里喉部 M处 管路总长(包括所有局部阻力损失的 当量长度在内)为20m,摩擦系数可 取 0.025。(1)当水流量为8m3/h时,试计算 文丘里喉部M处的真空度为多 少 mmHg;(2)判断槽的浓碱液能否被抽吸入 文丘里内(说明判断依据)。如 果能被吸
23、入,吸入量的大小与 哪些因素有关?解 1:主管道 u =Vs/A =(8/3600)/(二/4) 0.0512 =1.09m/s(1)文丘里喉部 M 处 u2=Vs/A2=(8/3600)/(: /4) 0.0142= 14.4m/s在高位水槽上面与M处界面间的列柏努利方程得:P2 / g =0 Z2)-(U22/2g),(1/d)(u2/2g)2 2= 8-14.4 /2g -0.025(20/0.051) (1.09 /2g)= _3.16mH2O 232mmHg(真空度) h 碱碱=水h水 h 水=1.5 为400/1000= 2.1m H2O (3.6m H 2O )故浓碱液能被吸入管
24、内。在 B槽液面与M处水平截面间的列柏努利方程得:Pa/(g) = h u 2/(2g) P2/(初 hf吸(Pa-P2)/(8)=h u2/(2g) hf 吸可见吸入量的大小不仅与 M处的真空度、B槽液面与M处的位差有关,而且与 吸入管的管路情况(管径、管长、粗糙度等)有关。30.密度为850kg/m3的溶液,在内径为0.1m的管路中流动。当流量为 4.2 10-3m3/s时,溶液在6m长的水平 管段上产生450Pa的压力损失,试求该溶液的黏度。解:流速Vs4.2工10c u /u0.535m/s2 20.785d0.785 0.1设液体在管内为层流流动,则32lu黏度= 0.0438Pa
25、s:Pfd 2450 0.12P 32lu 32汉6=0.535校核Re:ReQA0.1 850 0.535-0.0438=10382000流动为层流,以上计算正确。该液体的黏度为0.0438Pa s。C D题34附图34.如附图所示,高位槽中水分别从BC与BD两支路排出,其中水面维持恒定。高位槽液面与两支管出口间的距离为10m。AB管段的内径为 38mm、长为28m; BC与BD支管的内径相同, 均为32mm ,长度分别为12m、15m (以上各长度均包括管件及阀门全开时的当量长度)。各段摩擦系数均可取为 0.03。试求:(1)BC支路阀门全关而 BD支路阀门全开时的流量;(2)BC支路与BD支路阀门均全开时各支路的流量及总流量。解:(1)在高位槽液面与 BD管出口外侧列柏努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管理体系讲座
- 数码相机英语试题及答案
- 太空水稻题目及答案
- 题目及答案50道
- 养殖自动管理办法
- 兼并重组管理办法
- 内刊编辑管理办法
- 内部出版管理办法
- 内部订单管理办法
- 军人护照管理办法
- 2025年湖南省体育局直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汽车更换发动机合同协议
- 广东省省实、二中、执信、广雅、六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下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 生物医药研发股东风险共担协议书
- 出口管制介绍课件
- 兰州噪音污染管理办法
- 海康威视枪机摄像机检测报告
- 模具加工企业(模具厂)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插管溶栓》
- GB/T 9652.2-2019水轮机调速系统试验
- GB/T 17421.2-2000机床检验通则第2部分:数控轴线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的确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