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的名胜古迹_第1页
乐山的名胜古迹_第2页
乐山的名胜古迹_第3页
乐山的名胜古迹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乐山的名胜古迹乐山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坐落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交 汇处。下面 整理了乐山的名胜古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乐山名胜古迹盘点乐山的名胜古迹 1:乐山大佛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 侧,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 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乐山大佛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713年),完成于贞元十九年(803 年),历时约九十年。乐山大佛和凌云山、乌尤山、巨形卧佛等景点组成的乐山大佛景 区属于国家5A级旅游景区。古代的乐山三江汇流之处,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聚凌云 山麓,水势相当的凶猛,舟辑至此往往被颠覆。每当

2、夏汛,江水直捣 山壁,常常造成船毁人亡的悲剧。海通禅师为减杀水势,普渡众生而 发起,招集人力,物力修凿的。佛像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开始动工,当大佛修到肩部 的时候,海通和尚就去世了。海通死后,工程一度中断。多年后,剑 南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捐赠俸金,海通的徒弟领着工匠继续修造大 佛,由于工程浩大,朝廷下令赐麻盐税款,使工程进展迅速。当乐山 大佛修到膝盖的时候,续建者章仇兼琼迁家任户部尚书,工程再次停 工。四十年后,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捐赠俸金继续修建乐山大佛。在 经三代工匠的努力之下,至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前后历 经90年时间才完工乐山的名胜古迹2 :东风堰东风堰,即位于

3、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境内的一处世界灌溉工 程遗产,也是四川省唯一一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同浙江丽水通济堰、 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及福建莆田木兰陂一起被列为我国首批世界灌 溉工程遗产名录。东风堰位于夹江县青衣江流域,是乐山市继乐山大佛、峨眉山之 后的第三处世界遗产东风堰位于长江三级支流青衣江夹江段左岸, 是夹江县境内一座 以农业灌溉为主、兼有城市防洪、发电及城乡工业、生活供水、城市 环保功能的水利工程。工程始建于清康熙元年 (1662年),距今已延 续使用350余年。东风堰现为乐山市第二大水利工程,夹江县骨干 水利工程。灌区由官方和民间共同管理,渠系配套完善,分布合理, 自流灌溉。东风堰现于青衣江

4、夹江县五里渡千佛岩水电站库区无坝引 水,引水流量50m3/s。灌区覆盖夹江县境漹城、黄土、甘霖和甘江 4个镇48个村,农业灌溉面积达7万余亩。乐山的名胜古迹3 :峨眉山古建筑群峨眉山古建筑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单位,明清寺庙古建筑,与峨眉山圣寿万年寺铜铁佛像合并,统称峨眉山古建筑群。峨眉山是中国风景秀丽、寺庙主供普贤菩萨的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其余为山西五台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位于四川省峨眉山 市西南。寺庙古建筑包括报国寺、伏虎寺、万年寺、清音阁、洪椿坪、 华严铜塔、圣积晚钟、无梁砖殿等。主要有报国、万年、伏虎三大寺。 在山麓入山门户的报国寺,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

5、,有清 康熙御题匾额,寺内有弥勒、大雄、七佛等殿和藏经楼,建筑面积1.06万平方米,建筑宏伟,内有明初彩釉瓷佛,高达2.4米。狮子峰 下的万年寺初名普贤寺。创建于东晋隆安年间(397-401年),原殿宇 七重,现存二重,系1953年重建。内有无梁砖殿,建于明万历年间 (1573-1620年),通高16米,为穹隆顶方形无梁殿,内有北宋太平 兴国五年(980年)铸造的普贤菩萨骑六牙白象铜铸像,通高7.3米,重62吨。伏虎岭下的伏虎寺,始建于唐代(618-907年),建筑面积 1.3万平方米,寺宇殿堂林立,建筑巍峨。牛心岭下的清音阁有楼、 阁、亭、台等建筑群体,建筑面积 2000平方米,黑、白龙江在

6、此相 会,风景极佳。天池峰下的洪椿坪古称千佛庵,三重殿宇,建筑面积 3320平方米,寺内有清代七方千佛莲灯具,雕工高超。峨眉山圣寿万年寺铜铁佛像中国宋、 明佛教铸像。在四川省峨眉 山市峨眉山半山万年寺内。寺创建于东晋,名普贤寺,唐易名白水寺, 宋更名白水普贤寺。明神宗朱翊钧赐名圣寿万年寺。 1947年秋,除 明代砖殿外几毁坏殆尽。现有殿宇两重,系 1953年重建。万年寺的 铜铁佛像,以砖殿内宋代普贤铜像最为著名,殿内其他小佛像共331 尊,皆玲珑精丽。此外,巍峨殿、大雄殿的铜铁铸像,亦属珍贵。1961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圣寿万年寺(即峨眉山万年寺无粱砖殿)建于

7、明万历年间(15731620),为穹窿顶 方形无梁殿,东向。殿内有铜铁佛像共 306件。其中普贤骑象巨型 铜像1件,“圆觉”铁像24件,小铁佛像280件,小铜佛像1件。 均集中存放于殿内。乐山的名胜古迹4 :千佛岩石窟千佛岩位于南京栖霞山栖霞寺东北侧山崖上, 是从南朝齐永明二 年至梁天监十年(484-511年)逐渐开凿而成。所有佛像或五六尊一 龛,或七八尊一室。佛像现存 515尊,佛龛294个,号称千佛岩。 后来,唐、宋、元、明各代相继在纱帽峰都有开凿,连南朝在内,共 有700尊。佛像大者高数丈,小者仅盈尺。据史料考查,南京市栖霞山千佛岩的石窟佛像,较山西省大同市 云岗石窟迟三一年,但比河南省洛阳市龙门石窟早十七年, 故千佛 岩被誉为“江南云冈”名闻中外。而名人石刻始于南朝,其分布相对 集中于凤翔峰,中峰、东峰的诸景点。千佛岩中“三圣殿”为开凿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石窟,凿 于南齐永明七年(公元489年),正中无量寿佛坐像高达12米。梁大同元年(504年),又传佛龛顶上出现佛光,因而齐梁两朝封 建贵族如齐文惠太子、豫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