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计算书设计实例_第1页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计算书设计实例_第2页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计算书设计实例_第3页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计算书设计实例_第4页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计算书设计实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淮 阴 工 学 院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实训课程 课程名称: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 设计题目: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 专业层次: 土木工程 班 级: 土木 1134 姓 名: 赫新荣 学 号: 指导老师: 何卫忠 _2 0 16 年 1 月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计算书1、设计资料1.1、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为 6.0kN/m21.2、楼面面层用 20mm 厚水泥砂浆抹面( 20KN /m3 ),板底及梁用 15mm厚石灰砂浆 抹底( 17KN / m3 ); ,梁板天花板混合砂浆抹灰 15mm.1.3、材料选用:( 1)、混凝土: C30 (2)、钢筋:主梁及次梁受力筋用级钢筋,板内及梁

2、内的其它钢筋可以采用级。2、平面结构布置 :2.1、确定主梁的跨度为 6.0m,次梁的跨度为 5.7m,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 ,板的跨度为2.0m 。楼盖结构布置图如下:楼盖结构布置图12.2、按高跨比条件,当 h 1 l 50mm时,满足刚度要求,可不验算挠度。对于工业建筑 40的楼盖板,要求 h80mm,取板厚 h 80mm2.3、次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 h( 1 1 )L(317475)mm,取 h400mm。则 b(112 18 21 )h (133200)mm,取 b200mm。32.4、主梁的截面高度应该满足 h(1 1 )L(429750)mm,取 h600mm。则 b(1 8

3、14 211 )h (200300)mm,取 b250mm。33、板的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3.1、荷载计算: 板的恒荷载标准值:0.02200.4 kN m0.08252.0 kNm0.015170.255 kNm取 1m 宽板带计算: 楼面面层用 20mm 厚水泥砂浆抹面 80mm 钢筋混凝土板 15mm 板底混合砂浆恒载: gk2.655 kNm活载: qk616 kNm恒荷载分项系数取 1.2;因为工业建筑楼盖且楼面活荷载 标准值大于 4.0kN / m ,所以活荷载分项系数取 1.3。于是板的设计值总值:g q=1.2gk 1.3qk =10.9863.2、板次梁截面为 20

4、0mm400mm,现浇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小于 100mm,取板在墙上 的支承长度为 120mm。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板的计算边跨:l01 ln 1h 2000 100 120 802 1820 1.025ln 1824.5mm,取 l 01 1820mm (a=120mm) 中跨: l 02l n 2000mm- 200mm1800mm 板为多跨连续板,对于跨数超过五跨的等截面连续板,其各跨受荷相同,且跨差不超 过 10%时,均可按五跨等跨度连续板计算。计算简图如下图:3.3、内力计算及配筋: 用塑性内力重分布理论计算,则有 系数如下:表 1.0支承情况截 面 位 置端支座边跨支座离端第二

5、支座离端第二 跨中中间 支座中间 跨中A1B2C3梁板搁支在 墙上01/11两跨连续: -1/10 三跨以上连续:-1/111/16-1/141/16板与梁 整浇 连接-1/161/14梁-1/24梁与柱整浇 连接-1/161/14则由 M (g q)l 02可计算出 M1、M B、M2、M c ,计算结果如下表:截面位置1B2C1/11-1/111/16-1/141/1110.986-1/1110.9861/1610.986-1/1410.9862221.8 2=1.821.82 2=3.30821.82 2=-3.3082.225=-2.542由题知: b 1000mm,设a s 20 m

6、m,则 h0 h as 80 20 60mm,22fc=14.3N/mm 2,fy=300N/mm 2 根据各跨跨中及支座弯矩可列表计算如下:截面1B2CM( kN m )3.308-3.3082.2251.780-2.542-2.03421 fcbh02 ( kN m )51.480.0640.0640.0430.0350.0490.040( b 0.614)0.0670.0670.0440.0360.0500.0410.9670.9670.9780.9820.9750.980As M / s fyh0(mm2)190.05190.05126.39100.70144.84115.31选钢 筋

7、轴线轴线6/81906/81905150485轴线6/82006/820041205160实际 配筋轴线轴线2207mm22207mm22131mm22148mm2轴线2196mm2196mm2105 mm2123 mm2位于次梁内跨上的板带,其内区格四周与梁整体连接,故其中间跨的跨中截面 ( M2 、M3) 和中间支座( M c )计算弯矩可以减少 20%,其他截面则不予以减少。3.4、确定各种构造钢筋:分布筋选用 6250。嵌入墙内的板面附加钢筋选用8200。垂直于主梁的板面附加钢筋选用8200。板角构造钢筋 :选用 8200,双向配置板四角的上部。3.5、绘制板的配筋示意图: 采用弯起式

8、筋 ,详见板的配筋图4、次梁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4.1、次梁的支承情况:4.2、荷载计算: 由板传来: 2. 655 2. 0 k5N. 3 1m 次梁肋自重: 0.2 0.4 0.08 25 1.6kN /m次梁粉刷重 0. 015 0. 4 0. 08 2 1 7 kN0. 1m6 32 /恒载: gk 7.0732kN /m活载: qk 6 2.0 12kN /m 设计值总值: g q=1.2gk 1.3qk =24.094.3、确定计算跨度及计算简图。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时,其计算跨度:中跨:边跨: l01=ln+a/2=5700-120-250/2+240/2=5575 1.

9、025l02=1.0255450=5586,取 l01=5586 (a=240)因跨度相差小于 10%,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4.4、内力计算:由M (g q)l 02可计算出 M1、 M B 、 M 2 、 M c ,计算结果如下表:截面位置1B2C1/11-1/111/16-1/141/11 24.09 -1/11 24.09 1/16 24.09 -1/14 24.09 25.586 225.586 25.45 25.45 2=68.34=-68.3444.72=-51.11由V (g q)l n可计算出 VA、VBl 、VBr 、 Vc ,计算结果如下表:截面位置0.450

10、.600.550.550.4524.09 5.455 =59.130.624.09 5.455=78.850.5524.09 5.45 =72.210.5524.09 5.45 =72.214.5、截面承载力计算: 、次梁跨中按 T 形截面计算, T 形截面的翼缘宽度 bf ,按 bf l/3=5700/3=1900V 截面满足243.1V 截面满足243.1V 截面满足257.4V 截面满足72.07V 不需配箍 筋68.07V 需配箍筋68.07V 不需配箍 筋箍筋肢数、直径2626262656.656.656.656.6按构造配 筋669.431743.12按构造配 筋实配箍筋间距200

11、200200200110.28V 满足104.15V 满足104.15V 满足110.28V 满足选配弯起钢筋由于纵向 钢筋充足,可弯 起 1 201 18由于纵向 钢筋充足,可弯 起 1 18由于纵向 钢筋充足,可弯 起 1 18实配钢筋面积314.2 mm22254.5 mm22254.5 mm22254.5 mm24.6、构造配筋要求:沿全长配置封闭式箍筋,第一根箍筋距支座边50mm 处开始布置,在简支端的支座范围内各布置一根箍筋。5、主梁设计(按弹性理论计算):5.1、支承情况:柱截面 400400,由于钢筋混凝土主梁抗弯刚度较钢筋混凝土柱大的多,故可将主梁视作 铰支于钢筋混凝土柱的连

12、续梁进行计算。主梁端部支承于砖壁柱上,其支承长度 a=3705.2、荷载计算:为简化计算,主梁自重亦按集中荷载考虑。次梁传来的荷载:主梁自重:( 0. 6 0. 08 ) 0. 25 2. 0 kN2 5主梁粉刷重:恒载: Gk 45.23KN恒载设计值: G 1.2Gk 54.27KN活载设计值: Q 62.05.7 1.3=88.92KN5.3、确定计算跨度及计算简图主梁计算跨度:11边跨: l01 lnb柱 0.025ln 5680 400 0.025 5680 6022mm2211lna b柱 5680 370/2 400/2 6065mm,近似取 l01 6030mmn 2 2 01

13、11中跨: l0 ln b柱b柱 5600 400/2 400/2 6000mm因跨度相差不超过 10%,可按等跨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5.4、内力计算:1)、弯矩设计值: M k1GL k2QL其中, k1 k2 可由书中表查取, L 为计算跨度,对于 B 支座,计算跨度可取相邻两跨的平 均值。2)、剪力设计值: V k3G k4Q ,其中, k3 k4 可由书中表查可知。 主梁弯矩计算项次荷载简图组合项次+组合值59.41- 253.5-49.14-134.76组合项次+组合值237.61128.52由此可作出下列几种情况下的内力图: +; +; + 将以上各图绘于同一坐标系上,取其外包线

14、,则为弯矩包络图。 主梁剪力计算项 次荷载简图组合项次Vmin (kN)+116.78-185.33162.93同样可绘出剪力包络:4、主梁正截面和斜截面承载力计算:、主梁跨中按 T形截面计算, T形截面的翼缘宽度 bf,按 1 1 bfl 6000 2000mm b s0 5400mm ,故取 bf 2000mm 。f 3 3 0 f梁高: h 600,h0 600 60 540mm (边跨), h0 600 40 560mm(中间跨) 翼缘厚:hf 80mm判定 T 形截面类型:故各跨中截面属于第一类 T 形截面。 、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离端第二支座 B 按布置两排纵向钢筋考虑,取 h

15、0 600 70 530mm 。正截面配筋计算。截面1B2弯矩 M (kN m)237.61253.5128.5249.14(54.27+88.92)*0.4/2=28.638224.861 fcbh02 或1.0 14.3 20001.0 14.3 20001.0 14.3 25021.0 14.3 25022 540 =8339.7626560 =8968.96 560 =1121.121 fcbf h026530 =1004.22 10661061061060.0280.2520.0140.0440.0280.2960.0140.0450.9860.8520.9930.9781239.6

16、31559.41641.99249.23选用钢筋4 20(弯 3)5 18+2 146 12(弯 1 )1 18实际钢筋截面12561580678254.52面积( mm2)斜截面配筋计算:截面AV (kN)112.46178.74156.844,截面尺寸按下面式验算473.7V 截面满足473.7V 截面满足473.7V 截面满足剪跨比:82.9V 需配箍筋82.9V 需配箍筋82.9V 需配箍筋箍筋肢数、直径282828100.6100.6100.6541.12166.90216.20实配箍筋间距150150150选配弯起钢筋弯起 1 181 18由于纵向钢筋 充足,可弯起1 18实配钢筋面积 (mm)254.5254.5254.5验算最小配筋率满足要求说明由于剪力图呈矩 形,在支座 A 截 面右边的 2.2m 范围内需要布置 两排弯起钢筋, 而且要使箍筋加 密为 100mm 即 可满足要求。由于剪力图呈矩 形,且比较大, 在支座截面 B 左边 的 2.2m 范围内需 要布置三排弯起 钢筋,而且要使 箍筋加密为 100mm,即可满 足要求。由于剪力图呈 矩形,在支座 截面 B 右边的 2.2m 范围内需 要布置两排弯 起钢筋,而且 要使箍筋加密 为 100mm 即可 满足要求。为了施工方便,除加密区箍筋间距一律为 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