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电子线路复习题解答_第1页
通信电子线路复习题解答_第2页
通信电子线路复习题解答_第3页
通信电子线路复习题解答_第4页
通信电子线路复习题解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思考题与习题2-1 列表比较串、并联调谐回路的异同点(通频带、选择性、相位特性、幅度 特性等)。表 2.1串联谐振回路并联谐振回路阻抗或导纳z = R + jx = R+j (L1)c1 YzCRLjC1 LGjB=zejz谐振频率o 1 ,fo1p 1 , fp1oo o LC o2LCp , fp LC2 LC品质因数 QoL1QR o R r1 R? CLQPpL RRp pLRpRpCL广义失谐系 数:(失谐时的抗 )X RLR1 CB( 失谐时的电纳) G( 谐振时的电导)CG1 LoLoRoQoooopC GooQpoo谐振曲线:N(f)IN(f)= II02N(f)VN(f)=1

2、 V02QQ2QQ2Q1 (f)Q1(f) (f)(f)0 (f0) Q1 Q20 (f0)Q1 Q2通频带B=2 f 0.7f0 Q02 f 0.7fp QpB2-2 已知某一并联谐振回路的谐振频率f p=1MHz,要求对 990kHz 的干扰信号有(a)(b)C01C2(c)足够的衰减,问该并联回路应如何设计?为了对 990kHz 的干扰信号有足够的衰减,回路的通频带必须小于20kHz。取B10kHz,Qpf p 1MHz 100B 10kHz2-3试定性分析题图 2-1 所示电路在什么情况下呈现串联谐振或并联谐振状态?题图 2-1图( a):图( b):图( c ):Co1111C1C2

3、1L1L21111L1L2C12 C211L1LoCo1C11C22-4 有一并联回路,其通频带 B 过窄,在 L、C不变的条件下, 怎样能使 B增宽?B 2 o , 当 L、QPC不变时, f 0 不变。所以要使 B 增宽只要 QP 减小。而 QP Rp CL ,故减小 RP 就能增加带宽2-5 信号源及负载对谐振回路有何影响,应如何减弱这种影响? 对于串联谐振回路 (如右图所示) :设没有接入信 号源内阻和负载电阻时回路本身的Q值为 Qo ,则:QLoLR设接入信号源内阻和负载电阻的Q为 QL 值,则:oLQL1 Rs RLR 其中 R为回路本身的损耗, 由此看出:串联谐振回路适于 才不至

4、于太低,保证回路有较好的选择性。R Rs RL+ VsRCRLRRS 为信号源内阻, RL为负载电阻。Rs很小(恒压源)和 RL 不大的电路,只有这样 QL对于并联谐振电路(如下图所示)RL=设接入信号源内阻和负载电阻的Q值为 QLQLGL1 p L(Gp Gs GL )pLG p 1GsGpGLGp由于没有信号源内阻和负载接入时的Q值为1pCpLGpGp故 QLRp RpRs RL由式( 2-31 )可知,当 Rs和 RL较小时,QL也减小,所以对并联回路而言,并联的电阻越大越好。因此并联谐振回路适于恒流源。2-6 已知某电视机一滤波电路如题图 2-2 所示,试问这个电路对什么信号滤除 能力

5、最强,对什么信号滤除能力最弱,定性画出它的幅频特性。V1=V2?C1v1v2题图 2-2120T0p1F k01k06140T题图 2-32-7 已知调谐电路如题图 2-3 所示,回路的谐振频率为 465kHz,试求: (1)电感 L 值;(2)L 无损耗时回路的通频带;(3)L 有损耗( QL=100)回路的通频带宽度。40T左侧电路的接入系数:p10.25120T 40T等效电源:isp1is等效阻抗:1Rp2 2 26.67kp1 1p210k160k2.5k等效容抗: 2 2C 10pF p12 ? 16pF p22右侧电路的接入系数:p20.25电容值未知40T120T 40T2-8

6、 回路的插入损耗是怎样引起的,应如何减小这一损耗?由于回路有谐振电阻 Rp 存在,它会消耗功率因此信号源送来的功率不能全部送给 负载 RL,有一部分功率被回路电导 gp 所消耗了,这就是插入损耗。增大回路本身的Q值可以减小插入损耗。试求:2-9 已知收音机某中放的负载回路如题 2-4 所示,回路的 f 0=465kHz,电感的 Q0=100,要求回路的带宽 B=20kHz,(1)电感 L 值;(2)回路插入损耗;40T 2k左侧电路的接入系数:p140T0.25右侧电路的接入系数:120T 40T40Tp20.25120T 40T等效电源: 等效容抗:因为 f 0is p1isC 200pF1

7、2 LC142f02C0.59mH( 3)回路并联电阻 R1。回路 Q值: QL23.25插入损耗: Kl1QL1LQ0回路并联电阻:Rp pLQL21.702 f0LQ L40KRsRL因为Rs2p1Rs2p1Rp20K0.252 2K0.252 Rs / RL / R1320K32KRpRL?2-10 给定一频率可变的信号源及高频电压表,能否测出一未知电感线圈的 L 及Q值,试画出测试原理图并作简单说明。按照图 1 连接电路 调节信号源频率,当幅值为 调节信号源频率,当幅值为?j 1LI 1 ReqI1 U 1I1 ,频率为 1时,电压表读数为 U1I2 ,频率为 2时,电压表读数为 U2

8、j 2LI 2 ReqI 2 U 2U1U2由以上方程可解得 L 和 Req,LReq535kHz,最高频率为2-11 有一并联回路的某频段内工作,频段最低频率为1605kHz。现有两个可变电容器, 一个电容的最小电容量为 12pF,最大电容量为 100pF; 另一个电容器的最小电容量为 15pF,最大电容量为 450pF。试问:( 1)应采用哪一个可变电容器,为什么?2)回路电感应等于多少?3)绘出实际的并联回路图。?2-12 给定串联谐振回路的 f 0=1.5MHz, C0=100pF, 和 L0。又若信号源电压振幅 Vs=1mV,求谐振时回路中的电流谐振时电阻 R=5 。试求 Q0I0以

9、及回路元件上的电压VL0 和 Vc0 。02 L0C0L0 0.113mH ,Q02 f0L0R0213当回路谐振时, I0 Vs 1mV 0.2mA ,0 R 5VC0 j 0L0I 0 213mVVL0给定题图 2-5 并联谐振回路的 f 0 =5MHz, C=50Pf , L、品质因数 Q0以及对信号源频率为 5.5MHz 时的失调。又若把2-13 试求电感 到 300kHz,应在回践两端再并联上一个阻值多大的电阻。通频带 2f 0.7 =150kHz。2 f 0.7 加宽因为所以回路RL12 LC1224 2 f02C f016 2 12 (5 106 )2 50 10 1220.26

10、 HQ值: QLB33.3频率为 5.5MHz 时的失调为:22QL 2 p 33.3 25.50.5 6.05Q0=?2-14 如图 2-6 所示。已知 L=0.8Q0=100,C1=C2=20P,Ci=5pF,Ri =10k ,C0=2Pf ,R0=5k 。试计算回路谐振频率、谐振阻抗(不计R0与 Ri 时)、有载 QL 值和通频带。H,CiRiC1C2RoCo题图 2-6C C2 C0 22pF所以接入系数C 22C C1 20 22把 R0 折合到回路两端,R05 9 11.25k4R02p又 C CiC1CC1 C20 2220 22 18.3 pF20 22谐振频率为2 LC谐振阻

11、抗为2 0.8 10 6 18.3 10 1241.6MHzRp Q0 pL1002 41.6 106 0.8 10 620.9k总电导为RiR0Rp1310 103311.25 1031320.9 103236.710 6 S因而4.2kQLg pL最后得2 f 0.7QL2.06MHz2-15 为什么耦合回路在耦合大到一定程度时,谐振曲线出现双峰?因为 2I 2max 当 1 时,第二项2(1 2)2 2(1 2) 2 4 2(1 2) 2 变负值。随着 的增大,此负值也随着增大,所以分母先是减小,当 较大时,分母中 的第三项 4 的作用比较显著, 分母有随 的增大而增大。 因此,随着 的

12、增大, 值先是增大, 而后有减小。 这样, 频率特性在 0的两边就必然出现双峰, 在 0处为谷点。2-16 假设有一中频放大器等效电路如题图 2-7 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将次级线圈短路,这时反射到初级的阻抗等于什么?初级等效电路(并 联型)应该怎么画?2)如果次级线圈开路,这时反射阻抗等于什么?初级等效电路应该怎么画?3)如果 L2= 1 ,反射到初级的阻抗等于什么?C21) 如果将次级线圈短路,次级线圈的自阻抗为2)Z 112 反射阻抗 Rf ( M ) fZ11如果次级线圈开路,Z112jL ( M )2 j L2M2 jL2反射阻抗 Rf3) 如果 L2= 1C2Z111G2反

13、射阻抗 RfM )22M2-17 有 R1=R2=20 , =1。试求:(Z112G21= 2=1k ;1)回路参数 L1、 L2, C1,C2和 M;2)图中 a、 b 两端的等效谐振阻抗 Zp;3)初级回路的等效品质因数 Q1;4)回路的通频带 B;5)如果调节 C2使 f 02=950kHz(信号源频率为 1MHz)。 求反射到初级回路的串联阻抗。它呈感性还是容性?题图 2-81) 由因 f 01=f 02 ,0LR1=R2 , 12 ,所以两回路参数相同,即 L1=L2C1=C2。L1L20102L 根据获得最佳全谐振的条件: ( M)2C1C22)3)Rf 1( M )2R2R1R2

14、R11000 6 159 H1062 12 1 6 159 pF4 2 1012 159 10 6MR1R2在全谐振条件下,Z pRp6 20 20 3.18 H2 106p为纯阻性,2 (1000)225kR1 Rf1 40初级等效回路品质因数为,1 10002R1 2 2025100050R120通频带为:1060 2 28.3kHz502 Q15)当 f 02=950kHz 时,信号源频率仍为 1MHz,此时次级回路对信号源频率呈现感 性,因而反射到初级回路的串联阻抗应呈容性。1LC212L2 f0.702C2X201L224 2 (950) 2 1 01C2 110615910 617

15、7pFRf 1Xf12 ( M )2 R22 X 222 ( M)2 XX22 X 2R2(210615910 66 1 12 100106 177 10 12R2210622202 1002(2 106 3.18 10 6)2 1003.843.1810 6)2 200.76822202 10022-18 试比较石英晶体滤波器、 陶瓷滤波器的性能与特点, 它们可以制成滤波器 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石英晶体滤波器的工作频率稳定度很高、阻带衰减特性陡峭、通带衰减很小、 Q 值很高。陶瓷滤波器容易焙烧,可制成各种形状;适于小型化;且耐热耐湿性好。由于石英晶体和陶瓷具有压电效应, 它们可以等效为振荡回路

16、, 所以可以制成滤 波器。2-19 试画出石英晶体滤波器的选频特性,并说明其特点。 声表面波滤波器的特点是什么?试从频率、带宽、插入损耗、选择性、输入输出 阻抗等方面进行分析说明。?2-20 晶体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或晶体三极管的转移特性曲线是线性的还是非线 性的?在什么条件下这些曲线才能线性运用?是非线性的。只有当器件在某一特定条件下工作时,若其响应中的非线性效应 小到可以忽略的程度时,则可认为此器件是线性的,如小信号输入时。2-21 在什么情况下,电感线圈的电感才是线性元件?2-22 如果差分对管的 be 结特性是线性的,问这种差分对电路能否实现频率变换功 能?为什么?不能,线性元件不能实

17、现频率变换2-23 某非线性器件可用幂级数表示为 i = a0 + a1 v + a2 v2 + a3 v3,信号 v 是频率 150kHz 和 200kHz 两个余弦波, 问电流 i 中能否出现 50kHz,100kHz,250kHz,300kHz, 350kHz 的频率分量?以上频率分量都有2-24 已知一非线性器件的伏安特性为 i =K v 2,所加电压为 v = VQ+ Vmcos t , 问电路负载为电阻和调谐回路两种情况下,输出失真有何不同?2-25 上题,如何选取 VQ和 Vm才能将非线性器件近似看成线性器件?试从泰勒级数 展开式进行分析。2-26 用折线近似半导体器件的非线性特

18、性,适用于何种场合? 折线法只适用于大信号情况,例如功率放大器和大信号检波器的分析都可以 采用折线法。2-27 已知二极管 D 的特性如题图 2-9(a) 所示,已知输入电压为 v = Vmcos t , 试求题图 2-9(b) 中电流 i 各频谱分量 (设 g、R、Vm为已知 )。i1v vD vRiR i (R) Vm cos tggVmcosD2-28利用题图 2-9(a) 的伏安特性,试求题图2-10 电路中电流 i 各频谱分量。(v iR)g (v iR)g i , i 2vg 2gVm cos t2-29 已知题图 2-11 中二极管的特性为 v1、v2 为已知,试求输出电压 v

19、0的表达式。i = K v2,式中 K为常数,若输入电压VR1i1RKVD12R V1 V2 VD1,VR22i2R KVD 22R V1 V2 VD2,VD1VD 21 1 4KR(V1 V2)2KR1 1 4KR(V1 V2)2KRVoVD1 VD 21 4 KR (V1 V2 )KRD1D2题图 2-11题图 2-12+v 2v 2+2-30 在什么情况下适宜用时变参量来分析非线性电路? 如果研究的对象是时变参量元件, 即它的参数不是恒定的而是按照一定规律随 时间变化的, 但是这种变化与通过元件的电流或元件上的电压没有关系, 这时可以用 时变参量来分析。2-31 在分析时变参量时,对两个信号的幅度有什么要求?其中一个振幅很小,处于线性工作状态,另一个为大信号工作状态。2-32 理想乘法器的基本组成有哪几部分?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理想乘法器有以下几个部分:输入级,镜像恒流源,预失真电路,电压电 流变换电路。?2-33 在理想乘法器中是用什么方法扩展输入信号的动态范围的?一是在 T1、T5 管的发射极接入负反馈电阻,可以扩大理想相乘运算的输入电压 v2 的动态范围;二是在双差分对的输入端加一个非线性补偿网络,以扩大输入信号v1的动态范围。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