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公德个人申报材料与社会化运作事业化发展合集_第1页
社会公德个人申报材料与社会化运作事业化发展合集_第2页
社会公德个人申报材料与社会化运作事业化发展合集_第3页
社会公德个人申报材料与社会化运作事业化发展合集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社会公德个人申报材料与社会化运作 事业化发展合集社会公德个人申报材料在邻居眼里,我是个积善好施的人。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 因此乡里邻居有什么困难, 我们都会热心互帮互助, 互相尊重与宽容, 互相团结。从未因小事吵,大家一向都小事讲团结,大事讲风格,邻 里之间和睦相处、 团结有佳, 遇上在经济上有困难时大家都可以解囊 相助。 19XX年夏天的一个傍晚,我发现新区路上围了一圈人,拨开 人群一看,只见一个脸色土灰的 40 多岁畲族妇女瘫坐在地,而手臂 却肿得象竹筒似的。经了解,这位可怜的妇女遭毒蛇咬后,因无钱上 医院,眼看着在这儿等死了。我迅速向周围群众打听,得知 XXX有位 蛇医医术高明,

2、当即雇了一辆柴三机,又掏出袋中仅剩的 50 元钱塞 给那位畲族妇女,并让司机送她到蛇医处治疗。由于及时抢救,那位 妇女才幸免于难。在老人眼里,我是个会做事的人。 XXX公园,从 90 年代初开始 筹建,但因种种原因,到 19XX年还只建成鱼池一个, 19XX年 6 月, 我被推举为公园筹备组负责人。半年来,我四处奔走,主动争取市、 县有关单位的支持和帮助,市人大、县人大、财政局、交通局等单位 共资助 XX万元用于公园建设。为了把公园建设好,我还请来了建委 的同志,对公园进行了规划设计,投资了 XX万多元,灌注了水泥路 面,建成了地掷球场等场所,使公园初步形成了集学习、娱乐、休闲 与一体的活动场

3、所。在家人心中, 我是可亲可敬的人。 在家中,我能够起一个家长的 表率作用教育好自家的子女,在单位要尊敬领导,在家要尊敬父母, 在社会要尊敬一些老同志, 不要恃强凌弱, 同时我自身也能够做到与 老伴和睦相处。在生育方面坚持生男生女都一样的社会新型婚育观, 做到家庭成员之间关系融洽和和美美,家庭美满幸福。社会化运作 事业化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中山、东 莞和惠州市的惠城区、惠阳、惠东、博罗,及肇庆市的瑞州区、鼎湖 区、高要、四会等地。全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 23.4%,人口占全省 总人口的 31.4%(1994年) ,近年来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国内生产 总值的 7

4、0%左右。珠江三角洲是全国经济发展最迅速的地区之一。随 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该地区的社会发展呈现出农村工业化程度高、 城 乡一体化进程快等特点。 珠江三角洲地区各级团组织以当地整个经济 社会发展为背景, 根据当地青年的实际情况, 就如何推动共青团工作 发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办公厅赴广东调研组对该地区进行了 调查研究,调研中感到, 珠江三角洲地区团组织近年来为适应市场经 济发展所作的探索,从思路上可以归结为:社会化运作,事业化发 展。一、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1. 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增长。 1980年到 1996年,珠江三角洲地区 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 17.8%,不仅高于全

5、省 14.5%、全国 9.7% 的同期平均增长速度, 而且高于亚洲“四小龙”经济起飞阶段的平均 增长速度。2. 外向型经济总体水平较高。 珠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发挥毗邻港澳 的地缘优势和侨胞遍及世界各地的有利条件, 以国际市场为导向, 以 国内市场为依托,推动外向型经济高水平、快速度发展。 1994 年, 珠江三角洲地区出口贸易总额高达 384.6 亿美元,占全省当年出口贸 易总额的 76.6%;实际利用外资 87.98 亿美元,分别占全省、全国当 年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 68%和 24%。3. 产业结构优化合理。 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完成了从传统的农业 经济向重要的制造业中心的转变, 并成功实现了第

6、二、 第三产业双重 主导的经济社会全面联动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第一、二、三产业占 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 1980年的 25.8 :45.5 : 28.9 发展为 1994 年的 8.8 :51.2 :40。总体上看,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已经基 本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到工业化,再到产业多元化发展的转变。4. 农业产业化格局基本形成。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农村城镇化进 程的加快,该地区农业的市场化、社会化、集约化生产经营格局很快 形成。在生产经营活动中, 形成了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 为中心、以资源开发为基础、以种养业为支柱,农工技贸一体化、产 加销一条龙的专业化生产、 社会化服务、 企

7、业化管理的农业产业化发 展模式。5. 城乡协调均衡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工业化的发展, 珠江三角洲地区加速城镇化。 70 年代末只有几十个城镇, 80 年代中 期增加到 200 个,1992 年达到 406个, 1994年达到 597 个。15 年增 长近 10 倍。中山、东莞两市,只辖建制镇,而没有县和乡的建制。 1994 年,珠江三角洲地区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 45.2%,比全省 比例高出 16 个百分点。现在,该地区平均每 65&127;平方公里就有 一座城镇。 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城镇化过程中, 将现代城镇的服务功能 优势与现代乡村的田园风情优势相互补充、 结合,推动了城乡协调均衡发展,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融合区6. 社会流动走向健康有序。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全国最大的外来工 聚集地。现在,在该地区就业的外来务工者有数百万,形成了规模庞 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