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内蒙古狼山硫一多金属成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摘要:内蒙古狼山成矿域地处内蒙阴山山脉西段大地 构造位置位于华北地台内蒙地轴的边缘,成矿域地史复杂, 总体以不同构造旋回期的深大断裂为主导因素。从而控制着 不同时代的沉积建造及其岩浆活动旋回的发育特征与成矿 特征。本文根据笔者多年在狼山地区一直从事地质找矿专业 的经验和教训的积累,对狼山地区硫一一多金属的控矿因素 及成矿规律的粗浅认识做一概括总结与大家共同探讨,希批 评指正。关键词:内蒙古狼山 硫一多金属 成矿地质特征 控矿 因素。一、成矿地质特征 内蒙古狼山地区铅锌成矿区域,地处内蒙阴山山脉西段,地理坐标为:东经:106 30 109 15,北纬:4
2、0 5041 30。其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地台内蒙地轴的 北缘,西为阿拉善古陆块,南为鄂尔多斯古陆核,北以深断 裂为界与内蒙天山兴安地槽区毗邻。总体上以深大断裂为主,从而控制着不同时代的沉积建 造及其岩浆活动旋回的发育特征及其成矿特征。一)地层就狼山地区按地史早晚可分为三套构造层:第一为太古 界构造层构成本区底层,第二是元古界构造层构成本区的第 一个盖层, 第三是晚古生界构成本区的第二个盖层。 (见表 1)1. 太古界乌盖群(系天津地质研究调查所建)主要出露于狼山山脉主脊部位,呈北东方向展布。构成 区域成矿沉积基底,根据其岩性组合划分为三个岩组:(1)下部为乌拉特岩组:组成岩性为黑云角闪斜长片
3、 麻岩、斜长角闪岩夹透镜状及似层状的角闪岩、黑云阳起片 岩等,厚度为3, 390m,原岩主要由基性火山岩、部分同源 的超基性岩组成,另有部分基性火山凝灰质岩及粘土质碎屑 岩,属于地槽早期的基性火山一一碎屑建造。(2)中部为达拉盖庙组;岩性为黑云斜长片麻岩夹黑 云角闪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及磁铁石英岩(在西部,部 分磁铁石英岩可构成中小型铁矿床) 。厚度大于 1, 134m, 原岩主要由基性火山凝灰质杂砂岩及粘土质碎屑岩组成,夹 基性火山岩,属于地槽早期基性火山活动与期后沉降期间的 过渡性建造。(3)上部为苏对口组;岩性为黑云斜长变质岩、斜长 角闪岩家黑云石英片岩、 绿泥黑云片岩等,厚度为 l,
4、 202m, 原岩主要由泥质岩及粉砂质泥岩夹基性火山岩组成,属于地 槽早期火山活动之后沉降期的建造类型。2. 中元古界渣尔泰山群 中元古界渣尔泰山群分三个岩组,呈北北东向北东向展布,各组间除第一岩组与第二岩组间存在短暂的沉积间 断外,均呈整合接触,从老到新为:第一岩组:(Ptl1)主要分布在狼山南部,在狼山北侧仅 在东段有部分零星出露,厚度大于 471m,与下伏太古界呈 角度不整合接触,岩性为:下部:黑云斜长片麻岩、黑云钾长片麻岩及云母石英片 岩,岩石中常有长英质条带或眼球状脉体,该段岩性夹角闪 片岩、绿泥黑云石英片岩。上部: 黑云石英片岩、 二云母石英片岩绢云母石英片岩、 绿泥石英片岩、斜长
5、云母石英片岩夹钠长钙质片岩、变粒岩 及浅粒岩。该组岩性其基本特征即云母石英片岩类在整个成矿域 分布较稳定,其它特征在成矿域不同地段则存在着不同程度 的差异主要表现为:总厚200m300m。该组岩性岩相相对稳定,在成矿域不同地段,均表现出 相同性,分布广泛,往往可沉积超覆于第二岩组的下部层位 上。关于成矿域元古界的建群,目前存在着较多的分歧意 见,中元古界渣尔泰山群系我队根据狼山一带的地层建群, 成为渣尔泰群, 并在成矿区域范围内。 将其划分为四个岩组, 但就具两个地区相当地层的同位素绝对年龄来看,狼山地区 为1516亿年,渣尔泰 DIQUWEI 1316亿年,两地区其 地层时代均属中元古界,可
6、进行如下对比。3. 晚古生界:石炭二叠系地层:主要分布于狼山南部,呈零星出露,下部为含砾砂岩, 上部为黑色碳质页岩夹灰岩,总厚度在 100m 200m。4_中生界:侏罗一一白垩系:主要分布在狼山南部,岩性为杂色砂砾岩及巨砾岩,局 部为红色的砂砾岩,岩相表现一种受压后期陆内断陷盆地控 制的特点,从而使岩层厚度变化可由几十米到 500m 不等, 往往在很短的距离内厚度存在突变现象。(二)构造 成矿域构造有一个显著特点及后期构造承早期构造,早 期构造受后期构造的叠加。深大断裂特征:成矿区存在四条深大断裂。其一为查干呼哨庙楚鲁庙川井赤峰深断 裂带,位于北部地槽区南部的内蒙古古地轴的缝合位置。其二为位于
7、太古界北侧的深断裂带,其空间位置基本处 于太古界与其北侧元古界的交界位置。其三为位于太古界南侧的深断裂带,其空间位置脊背处 于太古界与其南侧元古界的交界位置。其四为狼山南缘深大断裂,其空间位置大致处于内蒙地 轴与鄂尔多斯地块交接位置,目前地表位置则表现为内蒙地 轴与河套新断陷的交接部位。上述 4 条断裂带共同特征:(1)深断裂在地表的反映是区域性的宽达几公里至十 几公里的断裂带。这些断裂带目前地表的走向:在成矿域主 体为北东向,向东变为近东西向,再向东超出成矿域范同变 为北北西向,从而构成了一个中间向北突出的弧形构造体 系。(2)深断裂带两侧均为不同性质的构造单元,从而表 明了深断裂带对次级大
8、地构造单元空间分布的控制性,特别 是深断裂对其两侧及其深断裂间元古界的沉积建造及其变 质作用诸方面均表现出明显的控制性。(3)深断裂对不同时代的构造岩浆活动旋回及不同期 次的岩浆活动均有着明显的控制作用,表现为从元古界下到 加里东期,上一直到喜山期,岩浆侵入活动均控制在上述四 个断裂带。( 4)沿深断裂带及其两侧明显的存在着与其大致平行的破碎带、糜棱岩带,并发育着一系列低序次 的断层及其裂隙带,主要的表现为三组:其一为北西向次级 断裂组(为主) ;其二近南北向次级断裂组(较次) ;其三近 北北东向次级断裂组(次要) 。这些断裂组则控制着不同期 次的岩浆在空间位置上的分布。(5)深大断裂两侧航磁
9、,重力异常均存在明显显示深 断裂存在的明显特征,其中位于北侧地槽与地轴间的深断裂 带,航磁异常在断裂到两侧的梯度变化,且沿深断裂带出现 了强而乱的异常,位于南侧的地轴与鄂尔多斯地块间的深断 裂带延期走向两侧航磁异常:线状异常带及深度线形变化带 断续有规律的分布,重力资料表明沿该深断裂带上展布一条 北东向的重力低缓带,是河套新生代拗陷的反映。上述特征表明,这四条深大断裂带形成于早元古代,从 早元古代一直到喜山期在不同的构造旋回中,这些深大断裂 带均具有继承性活性的特点。这四条深大断裂及其所控制的 构造岩浆带以及所制约的褶皱系其空间展布在成矿地域形 成了两个级别不同的构造线:一级构造线:西段为北西
10、向,中段为近东西向,东段为 北北西向,呈中间相背突出的弧形带,其主要徐成部分为四 条深大断裂,元古界一二级褶皱构造及元古期、加里东期、 海西期的岩浆岩。二级构造线:为北西向,其次为北东向,其主要组成部 分为四条深大断裂的低序次断层组及区所控制的元古期燕 山期、喜山期的岩浆活动及元古界三级褶皱构造及元古界、 中生界褶皱系。二、矿床成因类型及成矿带的初步划分 成矿域矿产具有多元素、多类型、规模大的特点,矿种 以铜、铅、锌等有色金属为主,次有铍、铌、钽、金等。矿床具有下列成因类型:其一产于火山与非火山过渡环境中的喷气沉积型块状 硫化物矿床,代表矿床:东升庙“层控型”硫一一多金属矿 床、炭窑口“层控型
11、”硫一一铜及多金属矿床、结胜盘“层 控型”硫一一多金属矿床、霍各乞“层控型”铜及多金属矿 床,上述矿床经评价及勘探,其规模均为大型。其二为受中兀古界渣尔泰山群下部“矿源层”控制的后 期构造热及裂隙型矿床,以那伦宝拉格铅矿及温度而温都而 哈多铜多金属矿为典型代表,规模为小型以至构不成工业矿 体。其三为受燕山期中酸性小岩体控制的斑岩型铜矿,代表 性矿床为盖沙图、千得曼铜矿床,规模可构成小型矿床。其四为受中生代活动控制的火山一一次火山岩型矿床, 代表矿床有欧布拉格铜金矿,规模仅达小型矿床。其五为受太古界地层中花岗伟晶岩控制的含稀有金属 的花岗伟晶岩型矿床,代表矿床为沙木代庙绿柱石矿床。按矿床所处次级
12、大地构造部位、沉积建造环境、矿床诚 意类型、成矿地质特征、金属矿物共生组合、地球化学特征 等,把成矿域有色金属成矿带进一步划分出四个成矿亚带:其一北部成矿亚带,位于狼山北侧,构造位置属于狼山 以及背斜的北翼,从东到西为:乌兰呼特格一一温度而哈 多霍各乞那伦宝拉格千德曼扣克陶勒盖, 东西延长约二百公里,分布着 85 个以铜为主的多金属矿床、 矿点、矿种以铜为主其次为铅、锌、铁,矿床成因类型以前 述其一类型为主体,代表矿床有霍各乞“层控型”铜多金属 矿床,此外尚有前述的其二类型,北亚带是成矿域最有远景 的以铜为主的“层控型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带,该成矿亚带在 西段由于受银一一昆南北向深大断裂的北延部分
13、的影响,而 使得断裂以西被错断推向狼山山前。其二南部成矿亚带位于狼山南侧,构造位置属于狼山南一级地背斜的南翼,从东到西为结胜盘一一对门山一一东升 庙一一炭窑口一一呼和萨拉,东西延长约200公里,分布着三个大型的硫一一多金属矿床:东升庙、炭窑口、结胜盘, 一个中型的硫 多金属矿床:对门山,此外尚有数十个 硫多金属矿点、 矿化点, 矿种以锌、 硫为主, 其次为铜、 铅,矿床成因类型以前述的其一类型为主体,此外尚有部分 前述的其二类型,因此南亚带是一个以锌、硫为主伴有铜的 “层控型”多金属成矿带。其三中部成矿亚带,位于狼山南主干山岭地带,构造位置属于狼山一级地背斜的核部,从东到西为:沙门代庙一一 宝
14、格太庙一一玻璃庙,东西延长约200公里,分布有多出含有稀有金属铍、铌、钽的花岗伟晶岩型矿床,以前述的其五 类型为主体,代表矿床有沙门代庙含稀有金属伟晶岩型矿 床,中亚带是一个稀有金属成矿带。其四西部成矿亚带,位于成矿域西段,受南北向德银昆 深大断裂的北沿断裂带控制,因而成矿亚带总体呈近南北向 展布,从北向南为欧布拉格一一盖沙图,成矿亚带内主要是 与燕山期次火山岩、侵入岩有关的内生铜矿床,已知矿床类 型有斑岩型、矽卡岩型、火山一次火山岩型、石英脉型等, 西亚带是一个内生铜及多金属成矿带,此带工作程度较低, 是成矿域一个值得重视的成矿带。三、成矿域“层控型”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地球化学 特征成矿域
15、内“层控型”多金属矿床其成因类型属于产于火 山次火山过渡环境中的喷气沉积型块状硫化物矿床,这 些矿床在成矿域内的发育构成了成矿域有色金属成矿带的 主体面貌特征。(一)矿床产出层位及其含矿岩性成矿域中南北亚带三大矿区其“层控型”铜、铅、锌矿 床均产于中元古界渣尔泰山群第二岩组地二岩段地层中,其 中铜在北亚带主要赋存于碳质条带状石英岩中,在南亚带则 主要赋存于白云质大理岩中;铅、锌在北亚带则主要赋存于 碳质板岩及碳酸盐岩中,在南亚带则主要赋存于炭质板岩 中,在南北两带,铜、铅、锌均表现出在陆源碎屑泥质、碳 质和碳酸盐相互掺杂的岩石中,含矿最好。如在南亚带,则 表象为矿床均位于 Pb-Zn-Cu 泥
16、炭质碳酸盐相互掺杂的 含矿建造中;北亚带矿床均为与 Cu-Pb-Zn 泥炭质碳酸 盐泥炭质碎屑岩相互掺杂的含矿建造中。(二)矿床的矿体形态、矿石组成结构及矿石的物质成 分1. 矿体形态和产状(1)矿体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形态较规则简单, 与底层产状一致,具明显的成矿性和沉积控制特点。(2)矿体沿走向有膨胀收缩尖灭再现的特点,矿体厚度与 含矿岩层厚度呈正比关系,有的整个含矿层均含矿体。(3)矿化虽连续,但是贫富不均匀,所以矿体内可能 出现不够工业品位的夹层。(4)矿体和含矿层受成矿后变形作用影响形成和围岩 协调一致的褶曲形态。2. 矿石组构特征可分为两种组构类型(1)同生沉积成岩组构矿石构造
17、:主要类型为层纹状、波纹状、条带状、球状 及变胶状构造,其中层纹状、条带状构造普遍出现。矿石结构:主要类型为球状、微莓球状,自形晶、半自 形晶、等粒及不等粒结构。( 2)后生叠加组构:主要表现为硫化物的再侵位。矿石构造: 主要类型为脉状、 网脉状、 团块状、 角砾状、 浸染状及似片麻状。矿石结构:主要类型为角砾状、压碎状、固溶体分离、 假象、骸晶状、斑状变晶、花岗变晶及包含变晶结构等。3. 矿体中矿石的矿物成分及组合类型 矿石的金属矿物成分主要有黄铜矿、闪锌矿、黄铁矿和 磁黄铁矿,其次有毒砂、白铁矿、辉铜矿、斑铜矿、方黄铜 矿、变胶状黄铜矿、硫钴矿和钴镍黄铁矿。依据金属硫化物的产状和结构分为下
18、列矿物组合类型: 北亚带:磁黄铁矿黄铁矿黄铜矿矿石,以黄铜矿为主,黄铁矿黄铜矿矿石;方铅矿闪锌矿磁 黄铁矿矿石。南亚带:黄铁矿 磁黄铁矿矿石,以黄铁矿为主;黄铁矿一一闪锌矿一一方铅矿矿石;黄铜矿一一黄铁矿矿石。同一矿床中,矿物组合与原岩岩性关系密切,碳质条带 状石英岩中, 主要为磁黄铁矿黄铜矿组合, 以含铜为主; 白云岩中黄铁矿磁黄铁矿为主;碳质板岩中主要以方铅 矿一一闪锌矿组合为主。这些均是矿石原始沉积的标志。四、不同性质的原岩类型在中元古界渣尔泰山群中的分 布特征(1)代表稳定的单陆屑建造的石英砂岩、粘土质粉砂 岩、泥质砂岩类,基本集中在中元古界渣尔泰山群第三岩组 及第二岩组的上部(即中元
19、古界渣尔泰山群第二岩组第三岩 段),且南、北亚带岩相特征均较稳定。(2)代表较稳定的深陷、封闭、半封闭环境的炭质页 岩、碳酸盐岩及碳质砂岩类,基本集中在狼山第二岩组中 部即第二岩组地二岩段,其中碳酸岩在北亚带,以碳酸 钙为主体,南亚带则以碳酸镁为主体。( 3)代表非稳定型的复陆屑式,杂陆屑式的长石石英 砂岩,岩屑砂岩,杂砂岩类,基本集中在狼山第一岩组及第 二岩组的下部(及第二岩组第一岩段) 。其岩性行在南北亚 带及不同地段变化较大,但基本类型特征不变。(4)火山岩类及火山碎屑沉积岩类均集中在中元 古界渣尔泰山群第一岩组及第二岩组的中、下部,其分布特 征为早期火山岩类在南、北亚带不同地段,均较普
20、遍,表现 出明显的在较大范围内的区域性分布的特点,其中北亚带火 山岩分布规模明显大于南亚带,晚期的次火山岩类在狼山 南、北亚带不同地段,分布数量及规模不同,表现出明显的 局部分布的特征。 在具体产出层位上, 早期火山岩位于 P1I1。 及 P1I12 的下部;晚期火山岩则主要位于 PtI12 的中上部级 PtI22 的下部, 但这些次火山岩均具有侵入接触的特点,从而表明早期火山活动旋回形成于中元古界渣尔泰山群第一岩 组及第二岩组底部地层趁机之时,而晚期火山活动旋回则形 成于中元古界渣尔泰山群第二岩组第一岩段趁机结束之后第二岩段开始沉积之时五、中元古界渣尔泰山群建造类型综合上所述特征中元古界渣尔
21、泰山群存在三套明显不 同的沉积建造。第一以中元古界渣尔泰山群第一岩组即第二岩组下部(Ptl12)岩性为代表的非稳定型复式陆屑式、杂陆屑式夹火 山岩的形成于坳拉谷挠曲下降较强烈阶段的一套海陆过渡 相沉积建造。第二套由中元古界渣尔泰山群第二岩组中部(PtI22 )为代表的相对稳定的泥炭质碳酸盐泥炭质碎屑岩相 互掺和的封闭一一半封闭的深凹环境中滞流海相,泻湖相的 沉积建造,及中元古界渣尔泰山群中“层控型” Cu、 Ph、 Zn 矿床的含矿建造,形成于坳拉谷挠曲下降阶段相对稳定的时 代。第三套由中元古界渣尔泰山群第三岩组及第二岩组上 部(即第三岩段) 为代表的稳定型的单陆屑滨海相沉积建造, 形成于坳拉
22、谷挠曲下降阶段结束之际而出现的稳定的克拉 通陆棚环境中。六、控矿因素及赋矿规律1. 早元古代区域性深大断裂的形成及其发育,控制着元 古代克拉通的形成及其发展,控制着狼山成矿带的空间分 布,具体特征表现为:早元古代由于太古界组成的古华北板块整体向南移动, 从而在古板块北缘形成了一系列张性断裂带,位于南侧的狼 山地带的四条深大断裂带,也形成于这一时期。从而出席兴 安了大陆裂谷阶段,由于在大陆裂谷初始离散阶段中,中华 古板块向南的继承移动,从而使得狼山低带受四条深大断裂 带体系控制的裂谷位置离开地下热柱,地幔上涌终止,不发 生离散作用,导致热散失,壳下收缩,原有的地堑形式无法 保持,从而转入大面积沉
23、积阶段,形成了元古代的坳拉谷环 境,从而奠定了形成狼山成矿带的大地构造环境的前提。2. 中元古代狼山坳拉谷的发展及其发育在其内形成了不 同级次的断陷盆地,从而控制着不同规模的成矿特征的空间 展布,具体特征为:在狼山坳拉谷的挠曲下翘阶段,受狼山四条深大断裂的 断续制约,在狼山坳拉谷内形成了两处一级下翘地段,一处 为位于狼山南缘深大断裂与太古界南侧深大断裂问的下翘 凹陷(南部),另一处为位于查干呼哨庙一一川井深断裂与 太古界北侧深断裂间的下翘凹陷(北部) 。两个下翘凹陷在 狼山坳拉谷中形成了中元古代的两个一级断陷海盆,从而控 制着南北两个成矿亚带的空间展布,也造就了中元古代中元 古界渣尔泰山群沉积
24、时的趋于沉寂古地理构造格局,即两堑 (两个一级断陷盆地)夹一垒(中间太古界古克拉通) 。 由于两个一级断陷海盆在坳拉谷中所处位置的不同,因此导 致沉积环境存在一定的差异,具体表现为:北部一断陷海盆 中元古界渣尔泰山群沉积厚度大,原岩建造中,碎屑部分的 成熟度相对较低,相应的火山活动强度却显著强烈,与钠盐 类型中 B/Ga ,粘土岩中 5.15,碎屑岩中, 9.67,均大于大陆 与海洋沉积的分布值(4.55), B在粘土岩中180ppm (平均 值),碎屑岩中102ppm ,、而海洋沉积的B含量一般80ppm , 结合前述的岩相特征及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看,沉积环境为 相对开阔的与大洋联通性好的滨
25、海环境、南部一级断陷海盆 沉积厚度相对北部小、原岩建造中碎屑成分的成熟度相对较 高、相应的火山活动强度相对北部要弱、 粘土岩中 S/B 为 0.4、 代表类大陆环境、B平均含量359ppm , B/Ga为4.48%23.5% 类似海相沉积特点,岩性中 S/Ba 含量高,一般数千 ppm, 高的可达数万个ppm,结合前述的岩相特征及矿床的地球化 学特征来看,所反映的沉积环境为封闭、半封闭的滞留、 泻湖环境。综合上述特征可表明,北部一级断陷盆地为坳拉谷内延 走向靠近大洋一端;二南部一级断陷海盆地则为坳拉谷内沿 走向靠近克拉通内,南北断陷盆地间夹太古代中间地块,因 此北部一级断陷海盆其原岩建造与克拉
26、通内盆地类似。在一级断陷海盆内,由于受四条深大断裂的北西向及北 北东向德低序次断裂的控制,则在一级断陷海盆内形成了二 级断陷海盆。在控矿方面,则控制着矿区的空间分布,在二级断陷海盆中,受更低序次的同声断裂的控制,则形成了更 次级断陷盆地,即三级断陷盆地。在控矿方面则控制着矿床 的空间分布。上述两个次级的控矿因素具体特征表现为:由 于二级断陷海盆的发育, 则在其内形成了 “层控型” Cu、Pb、 Zn 矿床的沉积控矿环境,即有 PtI22 所代表的较稳定的泥炭 质碳酸盐岩泥炭质碎屑岩的建造环境。这种环境总体特征表现为封闭、半封闭。因而造成了一种还原性的低能 静海环境,这种环境有利于厌氧细菌的大量
27、繁殖,从而将海 水中的硫酸迅速的还原为 H2S,因此造成了硫及多金属沉淀 的良好物、化环境。因此导致在二级断陷盆地内,形成了炭 质页岩、碳酸盐岩及泥炭质碎屑岩的沉积建造。而在三级断 陷海盆内,炭质页岩、碳酸盐岩的相互掺和则形成了 Zn-Pb 的含矿建造(南亚带);炭质页岩碳酸盐岩一泥炭质碎屑岩的相互掺和则形成了 Cu-Pb-Zn 的含涯建造(北亚带) 。 因此造成了中元古界渣尔泰山群第二岩组第二岩段在空间 上的控矿性,亦即矿床的“层控型” 。从前述得知成矿域已 知矿床就其成矿作用本身而言均以沉积成岩作用为主,这意 味着金属组分在形成矿床过程中,要受其沉积环境的物化因 素所控制。因而这就使得金属
28、组分其赋存对代表不同物、化 环境的岩性的选择性,因此造成了成矿域中元古界渣尔泰山 群第二岩组第二岩段不同岩性对金属矿种的控制性,即矿体 的“岩控性”。关于二级断陷盆地,在成矿域的具体划分除南亚带东升庙、炭窑口、对门山和结胜盘,北亚带霍各乞等几个已知的 矿区可确定为已知的二级断陷盆地外,其他地段目前均处于 正在工作及完善之中,在此不作详述。3. 坳拉谷内一级断陷盆地不同地段的挠曲下翘的强度则 直接制约着二、三级断陷海盆的发育程度及其成矿潜力,因 此是控制成矿域“层控型” Cu、 Ph、Zn 矿床的主导因素。具体特征表现为:(1)从几个已知矿区所代表的典型二级断陷海盆的特 点看,均反映出挠曲下翘强
29、度较非矿区地段明显强烈的特 点,表现为: 中元古界渣尔泰山群沉积的下部(即第一岩组、地二岩段下部)存在有大量的、非稳定型的复陆屑式杂陆屑式, 代表一种前列凹陷的快速凹陷的快速混杂堆积。 已知矿区内与中元古界渣尔泰山群上部地层同时形 成的火山岩类的凝灰岩发育,反映出已知与沉积建造环境相 同强烈凹陷特点。 已知矿区内,中元古界渣尔泰山群厚度的明显偏大,以及下部变质程度明显偏高,均反映出环境凹陷强烈的特 点。从已知矿区二级断陷海盆地的凹陷特点来看,强烈凹陷阶段基本处于中元古界渣尔泰山群第一岩组与第二岩组下 部沉积之时,从第二岩组中部,即含矿岩层沉积开始,凹陷 强度减弱以致到第三岩段沉积之时凹陷已经基
30、本结束。综合上述特征结合已知矿区的二级断陷海盆中的特点 来看,中元古界渣尔泰山群下部沉积是的凹陷强度,将决定 着形成“层控型”含矿建造的沉积成矿环境的一系列特征, 包括沉积环境的规模、封闭性能及其物、化环境,因而最终 控制着二、三级断陷海盆的发育程度。(2)从已知的二、三级断陷海盆中的矿床特征来看, 二级断陷海盆基底的权利凹陷所形成的构造火山活动, 控制着形成“层控型” Cu、 Pb、 Zn 矿床的成矿金属组分的 来源,从而控制着二级断陷海盆的成矿潜力及其形成矿床的 规模。具体特征为:从已知矿床看,成矿物源具有下列特点:硫源:从其同位素特征看, S34 值偏高,表明硫主要来 自盆地海水中的碳酸
31、盐,从成矿盆地自身的物化环境来看主 要含矿层为白云岩、炭质页岩,具备了良好的盐度较高,还 原性的封闭一一半封闭的静海环境,这种环境有利于细菌还 原硫酸盐的作用,从而使剩余的硫酸盐愈来愈富集S34 使S34 趋向于正常值;从而含矿围岩中存在的重晶石层、黄铁 矿以及矿床本身的块状金属硫化物矿化,表明成矿盆地中有 着丰富的硫酸盐。从黄铜矿的硫同位素组成特点看,东升庙矿区S34 在-5 和+5 之间,炭窑口的黄铁矿中 S/Se 介于火山沉积复合 之间,因此表明有一部分硫也可能来源于深部岩浆。从成矿金属来看: 从铅同位素特征看,铅似乎主要来源于含矿层沉积基底 的岩层中,从已知的矿床的微量元素分析来看,Pb、Zn 、和Ag、 Mn 构成低岩性的浅成元素组合,而 Cu-Ni 则构成典型 的深成元素对, 这表明在物源上, Pb、Zn 可能为同一可能为 同一物源,而 Cu 具另一来源,从含矿层基底岩层看, Pb、 Zn含铁量高,Ph高出竟高出克拉克值近 2倍,Zn高出克拉 克值 33ppm (炭窑口)。从含矿层基底的两期火山岩的微量 元素的含量特征来看,北部亚带早期玄武岩分布在矿区外围 的,其内 Cu、Pb、Zn、Ni、Ti 均高于中元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院消防安全课件下载
- 搭桥手术创口护理
-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工期承诺及保障措施
- 四年级语文下册主题阅读教学计划
- 建筑工地安全风险评估教育计划
- 二年级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提升计划
- 2025年崇明县高三一模作文问题分析
- 传染病标本采集与送检
- 八年级英语教师专业发展计划
- 一年级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提升计划
- GA 1810-2022城镇燃气系统反恐怖防范要求
- 重庆地区现代方言中的古语词
- 3第三章申论写作 写作课件
- 广西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和建筑材料试验收费项目及标准指导性意见(新)2023.10.11
- 商户撤场退铺验收单
- 国开电大 可编程控制器应用实训 形考任务5实训报告
- PEP英语四年级下册U5 My clothes Read and write(教学课件)
- DB37-T 2671-2019 教育机构能源消耗定额标准-(高清版)
-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论文8篇
- (完整版)重大危险源清单及辨识表
- 试验室仪器设备检定校准证书和测试报告确认表(公司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