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利用性与探索性创新对知识型企业创新绩效的双元驱动摘要:研究知识型企业利用性与探索性创新对创新绩 效的驱动。结果表明:利用性与探索性创新均对创新绩效有 促进作用,探索性创新虽没有利用性创新程度高,但未落入 利用性创新的“成功陷阱” ,而且双元交互效应对创新绩效 的影响最强;聚类分析结果发现, 67.60%的样本企业在双元 平衡与双元组合方面有较好的实践且创新绩效高;大企业和 国有企业探索性创新仍持谨慎态度,西部地区非国有企业双 元创新先动于国有企业。关键词:利用性创新; 探索性创新; 双元化; 创新绩效; 知识型企业DOI:10.13956/j.ss.1001-8409.2016.05.13 中
2、图分类号: F27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8409(2016)05-0059-05Abstract : This paper studied the driving effects of exploitation and exploration on innovation performance about knowledgebased enterprises. Result showed that both exploitative and exploratory innovation positively promote the innovation perform
3、ance , though the degree of exploratory is not higher than that of exploitative , which not fall into the“ success trap”, and exploitative interaction exploration is the strongest that the effect on innovation performance ; cluster analysis finds, 67.60% of the sample enterprises have preferably pra
4、ctice in balance and combined , and also have higher innovation performance ; largesized enterprises and stateowned enterprises remain wary in exploratory , the nonstate enterprises preced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of ambidextrous innovation in the western region.Key words: exploitative innovation ; e
5、xploratory innovation ; ambidextrous ; innovation performance ; knowledgebased enterprises企业既要延续现有能力、知识和经营模式来稳定市场地 位和收益,以确保目前的发展;又要不断突破现有技术,确 保未来的发展。 因此,学者们提出 “双元化( Ambidexterity )” 概念,旨在二者兼顾以增强市场价值,尤其在不确定环境下 更需要双元创新,选择任何一方都不能促进组织的长期发展 1。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那些市场导向型企业投入了更多 探索性活动 2 ,通过关系学习从内外部获取知识推动两类创 新3,4,拥有更
6、多资源和更大规模的公司双元创新更容易 获益 5 ,使组织获得长期竞争优势 6。既然两类创新对企业有益,那么我国企业利用性与探索 性创新状况如何?二者以及它们组合对创新绩效有何影响? 这些问题值得研究。本文以知识型企业为对象,分析利用性 与探索性创新状况,并对两类创新及其交互效应对创新绩效 的驱动做出评价,为进一步研究知识型企业双元创新奠定实 践基础。1 研究回顾1.1 相关概念( 1)利用性创新。它是对现状进行改进的小幅度、渐 进式创新活动,建立在现有知识和加强现有技能、流程和结 构之上,深化已有知识,满足现有客户或市场需求 7 。与机 械结构、紧密耦合系统、路径依赖、程序化以及稳定的市场 和
7、技术相联系。( 2)探索性创新。 它是指为满足新兴客户或市场需求, 提供新设计,创造新市场,需要新知识或偏离现有知识,要 求新系统和流程为组织寻找新途径 8 。与有机结构、松散耦 合系统、开创性以及新兴市场和技术相关联。( 3)双元创新。它是指组织所具有的既能实施渐进性 改变,又能开展突破性变革的特征,研究大多沿用“探索” 和“利用”来描述。 Turner 等总结了前人观点,指出双元创 新是既使用和提炼已有知识(利用性创新) ,又创造新知识 (探索性创新)的能力 9 。1.2 双元创新的两难困境与实现方式 如果组织资源稀缺,同时开展利用性和探索性创新面临 困难 10 ,因为探索性创新常导致失败
8、而产生“失败陷阱” 利用性创新常获得早期成功,强化沿原有路径继续前行而产 生“成功陷阱” 11 ,需要建立平衡机制协调与均衡 12 。Jansen等纵向研究发现,那些成功的企业最初是通过利用性 与探索性创新交替运行的“间断双元”来兼顾探索和利用, 并随时间转为由员工调整自己行为以协调探索和利用活动 的“情境双元” 13,再转变到在独立业务单元分别开展利 用性和探索性创新的“结构双元” ,这三种实现方式被证明 都是可行的 14 。2 研究方法2.1 变量测量与样本数据收集 基于对企业研发主管、技术专家以及科研人员的访谈,本文参考并修改Jansen等的量表7。利用性创新共设置 5个题项:改良现有技
9、术、改进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增 加产品功能和种类、发展相关业务领域。探索性创新共设置4 个题项:引入全新产品、运用有风险的新技术、开拓全新 市场、尝试新的经营战略。双元创新采用利用性创新与探索 性创新的乘积进行测量 15。创新绩效共设置 5个题项:销 售收入、市场占有率、 专利申请、新产品开发、 获取创新源。 采用李克特 7 点测量正向记分。调查面向 25 个省份,共发放问卷 378 份,回收问卷 338 份,剔除无效问卷,获得 有效问卷 272 份,有效率达 80.47%,具体见表 1。其中:东 部地区 161 份( 59.19%),西部地区 78 份( 28.68%),中部 地区 32
10、份( 11.76%);国有及控股企业 79 份( 29.04%),非 国有企业191份(70.22%)。使用SPSS20.C软件对组成测验 的各个题项进行分析, t 检验结果(见表 2)均达到显著。2.2 信度与效度分析表 2 中,利用性创新、探索性创新和创新绩效信度系数 分别为 0.884、0.746和 0.887,均大于 0.7,表明量表具有较 好的信度。标准载荷中除变量 A6取值0.372(小于0.50) 外, 其他变量均大于 0.50,按照吴明隆等的研究结论(样本量会 影响因子载荷, 当样本大于 250 时, 载荷量大于 0.35 为可接 受范围16) ,本文样本量为 272个,属于可
11、接受范围。表 2 中,各变量的 AVE值在0.4260.589接近或大于 0.5,各变 量CR值在0.7260.876,均大于0.7,满足聚合度要求;各 变量AVE平方根均大于其所对应的纵横相关系数值,表明量表具有可接受的区别效度。3 知识型企业的创新状况3.1 利用性与探索性创新( 1 )两类创新的总体情况。表 2 中,知识型企业利用 性创新均值( 5.654)高于探索性创新均值( 4.824),因采用 李克特 7 点量表,故探索性创新均值高于中间水平“4”,而利用性创新水平已超过“ 5”,表明知识型企业对利用性创新 的重视。利用性创新的获利惯性在我国知识型企业得到印证, 风险规避倾向仍是技
12、术创新的趋势。然而,探索性创新已超 过“ 4”,表明知识型企业在经济“新常态”下已将资源投入 到探索性创新中,并没有因探索性创新常导致失败而落入 “失败陷阱”。毋庸置疑,知识型企业在探索性创新方面有 较为广泛的实践。( 2)利用性与探索性创新的主要表现。观察利用性创 新各题项(见表 2),知识型企业更热衷于“经常改进产品质 量” A2 (5.765)和“不断提高产品生产效率”A3 (5.721)方面的创新活动;探索性创新主要是“经常向市场引入全新 产品” A6( 5.379),均值最低的是“经常尝试运用有风险的 新技术” A7( 4.371 ),说明知识型企业对探索未知技术领域 的创新活动仍有
13、顾虑。3.2 利用性与探索性创新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双元化能够积极影响销售增长、市场价值和企业生存, 但也有研究表明两类创新的交互容易造成组织冲突 17 ,是 否促进创新绩效需要验证。对利用性创新、探索性创新以及二者交互与创新绩效数据拟合后线性关系较好,其R2值分别为0.450、0.306和0.460 (见表 3)。因此, 本文认为利用性和探索性创新以及二者交 互与创新绩效呈线性关系(采用横切面时点数据) ,考虑企 业所在区域、企业规模等控制变量,做分层回归分析,结果 如表 3 所示。模型 1 中利用性创新对创新绩效的影响0.668* )高于模型 2 中探索性创新的影响( 0.545* ), 模
14、型 3 中二者交互显著影响创新绩效 ( 0.674* ),高于模型1 和模型 2 ,二者兼顾的双元化效果更好,说明我国知识型 企业双元创新逐步趋于成熟。3.3 利用性与探索性创新的事后分析 对知识型企业利用性与探索性创新活动进行事后分析, 以获得更有意义的发现。使用前述数据做出利用性与探索性 创新关系,如图 1 所示。从图 1 可以看出,大部分样本具有利用性创新高、探索 性创新适中,或探索性创新高、利用性创新适中的特点。因 此,为识别有意义的集群提供了可能。使用K-means 算法聚类,五组样本(见表 4)提供了最优拟合。对聚类后分组的 创新绩效进行 ANOVA 分析, F-test 值呈高显
15、著性( F=50.72, pvO.001),表明每组创新绩效差异显著。因此,可以拒绝五 组样本有相同绩效的假设。表 4 显示五组聚合后的得分。 Group1 中,利用性与探索 性创新均较低, 分别为 4.22、3.22,因此, 该组为“低双元” 组,创新绩效为最低值(3.39);Group2中,探索性创新(5.38) 高于利用性创新( 4.00) ,该组为“较高探索”组,创新绩效 为 3.95;Group3 中利用性创新(5.32)高于探索性创新(3.85), 为“较高利用”组,创新绩效为 4.71;Group4 中利用性创新( 5.79)与探索性创新( 4.85)均较高,为“适度双元”组,
16、创新绩效为 5.38;Group5 中利用性创新( 6.21)与探索性创 新( 5.80 )最高,为“高双元”组,创新绩效亦为最高。Cao等用平衡维(Balance Dimension , BD)和组合维 (Combined Dimension , CD)反应双元化程度15, BD 用二 者差值的绝对值表示, CD 用二者的乘积表示。 表 4 中 Group5 的BD值最小,为0.41,表明该组平衡度高,且CD值最大,为 36.02,其组合度高,该组的双元化程度最高,创新绩效 亦最高;Group4的BD值与CD值次之。Group4、Group5样 本量为 184 个,占总样本量的 67.60%
17、。3.4 利用性与探索性创新的差异性分析 本文分别以创新绩效、利用性与探索性创新为因变量, 以所在区域、产权性质和企业规模为固定因素,采用双因子 变异数分析比较其差异性。( 1 )创新绩效差异。在图 2a 中,中东部地区整体创新 绩效高于西部地区,与其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吻合;西部地区 非国有企业创新绩效优于国有企业,中东部地区则相反。在 图 2b 中,大企业总体创新绩效高于中小企业,体现出大企 业在我国创新体系中贡献的重要性;东部地区小企业创新绩 效高于中西部地区,展现出东部地区小企业的创新活力。( 2)利用性创新差异。在图 3a 中,西部地区非国有企 业利用性创新高于国有企业,表现出西部地区非
18、国有企业挤 入市场不断开发与完善新产品的意识更强;中东部地区国有企业利用性创新好于非国有企业,利用性创新仍是中东部地 区国有企业获利的重要驱动。图 3b 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 利用性创新好于大企业,表现出西部地区中小企业获利的迫 切性;中东部地区大企业利用性创新优于中小企业,大企业 以争夺市场为目的的研发活动更积极、活跃。( 3)探索性创新差异。图 4a 中,非国有企业探索性创新均高于 国有企业,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和先动性,这说明了国有企 业在探索未知领域和全新技术方面较谨慎。图 4b 中,中东 部地区的中型企业领跑,大企业探索性创新更趋于求稳,西 部地区则由大企业率先行动且与中东部地区差异不
19、大,但西 部地区中小企业受实力所限难以在风险更大的未知领域中 探索与投入。4 结论( 1)创新战略正转向双元驱动。无论是利用性与探索 性创新的交互,还是“适度”与“双高”组,都证明双元并 重对创新绩效驱动作用更强。表明我国知识型企业创新战略 正悄然变化。“十二五”以来,国家对原始创新在政策、税 收、人才、资金等多环节予以支持,知识型企业呈现出利用 已有技术扩大现有市场与重视原创技术关注未来发展并重 的双元创新局面,双元驱动已是知识型企业必备的能力与创 新战略。( 2)利用性创新未落入“成功陷阱” 。本文不仅从访谈 中调查到知识型企业在探索性创新方面所做的努力与投入, 而且从样本数据的分析结果显
20、示探索性创新亦超过中间值, 表明企业对探索性创新的重视。知识型企业长期坚持的技术 引进与仿制、延伸与提升的利用性创新战略,正向兼顾探索 原创技术转变,并未落入短期获利的“成功陷阱” ,而是能 够容忍探索新技术可能导致的失败,将资源分配于风险性更 大、但却支撑企业长远发展的探索性创新活动。( 3)探索性活动的深层次创新仍显不足。 G3 组(高利 用性)的创新绩效远高于 G2 组(高探索性) ,是企业对利用 性创新持续热衷的理由,虽未陷入“成功陷阱” ,但在更为 基础的搜索、试验等新技术投入上受长远不确定性顾虑的影 响,更多选择浅层次的新技术尝试,探索性创新表现为谨慎 推进与风险规避。( 4)双元
21、创新存在差异。总体上看,中东部知识型企 业利用性创新、探索性创新和创新绩效均高于西部。进一步 分析得到:在西部地区,非国有知识型企业在两类创新方面 更活跃,先动于国有企业;中小型企业利用性创新更积极, 探索性创新由大企业引领。在中东部地区,国有知识型企业 利用性创新更强,非国有企业探索性创新更具活力;大企业 利用性创新更强,中型企业则领跑探索性创新。在探索性创 新方面,无论中东部还是西部地区,国有知识型企业均弱于 非国有企业,大企业慢热而持谨慎态度。参考文献:1 OReilly CA, Tushman M L.Organizational Ambidexterity in Action : H
22、ow Managers Explore and Exploit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2011,53( 4):5-22.2 Abebe M A , Angriawan A.Organizational and Competitive Influences of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Activitiesin Small Firms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14 (67):339-345.3 Wang C H,Hus L C.Building Exploration and Ex
23、ploitation in the High-tech Industry : The Role Ofrelationship Learning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 2014 (81):331-340.4 孙彪,刘益 .技术创新联盟的悖论管理与双元学习能力 构建一个新的理论框架J.软科学,2014, 28 ( 7) : 44-47.5 Yu G J, Khessina O.The Role of Exploration in Firm Survival in the Worldwide Optical Library Marke
24、t , 1990-1998C.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s of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 2012.6 胡冬梅,陈维政.双元战略及其实现路径 J.软科学, 2012, 26(10):30-34.7 Jansen J, Vera D, Crossan M.Strategic Leadership for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 The Moderating Role ofEnvironmental DynamismJ.The Leadership Quarterly , 2009
25、 (20):5-18.8 Javier T T,Leopoldo G G, Antonia R M.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Strategies , Manufacturing Flexibility and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 An Empiricalcomparison between Non-ISO and ISO Certified Firms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14( 232): 72-86.9 Tu
26、rner N ,Swart J,Maylor H.Mechanisms for Managing Ambidexterity : A Review and Research Agend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Reviews , 2012,15( 3): 317-332.10 Martini A ,Laugen B T,Gastaldi L,CorsoM.Continuous Innovation :Towards a Paradoxical,Ambidextrous Combination of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 2013, 61( 1):1-22.11 March J G.Rationality , Foolishness, and Adaptive IntelligenceJ.Strateg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离婚赔偿协议及财产分割及子女抚养权法律文书
- 离婚后共同财产管理及同居生活协议书范本分析
- 航天设备租赁合同转让与航天安全三方协议
- 智能社区监控系统采购、施工及维护服务合同
- 离婚协议书撰写模板与法律风险提示
- 智能物流:智能物流委托借款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合同
- 班组长三级安全培训课件
- 大班奥运中国课件
- 辽沈战役课件
- 物料需求计划培训大纲
- 【部编版】新人教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中华成语千字文(打印稿)
- 小区物业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水泥搅拌桩工程合同协议书
- 电力营销考试题库
- (正式版)HGT 6313-2024 化工园区智慧化评价导则
- 智鼎在线测评题库答案2024
- 高等数学绪论课件
- 《生产部月报模板》课件
- 二十四节气与养生
- 怎样引导初中生克服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
- 化工行业档案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