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型腔铣削—螺旋进刀 内型腔铣削螺旋进刀_第1页
内型腔铣削—螺旋进刀 内型腔铣削螺旋进刀_第2页
内型腔铣削—螺旋进刀 内型腔铣削螺旋进刀_第3页
内型腔铣削—螺旋进刀 内型腔铣削螺旋进刀_第4页
内型腔铣削—螺旋进刀 内型腔铣削螺旋进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编号:内型腔铣削-g02/g03螺旋进刀课题名称内型腔铣削g02/g03螺旋进刀教学班级2008级数控铣班教学地点数控实习车间教学时间6课时授课教师xxx实训教学 目的1、正确掌握螺旋进刀程序段编制。2、正确掌握螺旋进刀的用法,了解其走刀轨迹。实训教学 要求1、牢记数控铣工安全操作规程,实习现场安全文明生产;2、熟记g02/g03螺旋进刀功能指令;3、合理设置进刀起点;4、能将该知识点灵活应用内型腔铣削(铣削课题)。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措施重点1、掌握g02/g03螺旋进刀指令格式;2、能灵活应用该指令,完成课题铣削加工。难点理解螺旋进刀指令运动轨迹,灵活应用该指令,完成课题铣削加工。攻 破难 点

2、方 法1、 强调安全文明操作的重要性;2、 通过复习g02/g03插补指令,联系旧课学习新课;3、 运用图纸及各类教具分析讲解g02/g03螺旋进刀指令;4、 现场演示加工方法5、 引导学生使用模仿法、比较观察法学习,布置实习课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点,达到掌握程度,同时严格督导学生按规范操作。教学方法1、 讲解: g02/g03螺旋进刀工艺分析; g02/g03螺旋进刀功能指令;2、 示范:螺旋进刀程序段编辑,合理选择起刀点方法;3、 巡回指导;对学生加工中出现的问题,现场讲解、演示。4、 归纳总结:针对实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集中讲解。物质准备图纸挂图(课题零件图)。毛坯100x80x25毛

3、坯(代木)若干,外形经铣削达相关要求。工具5台xzk7532数控铣床、垫铁若干、5把22键槽铣刀等。量具游标卡尺,深度千分尺。时间分配(6课时)师生 问 候新课内容(理论)示范操作分组练习归纳总结布置 课 题讲解 要 点讲解 编 程1课时0.5课时4课时0.5课时教 学环 节教 学 内 容 教学方法说明复习旧课提问1、圆弧进给g02/g03指令格式?一、解答: g02 r_g17 x _ y _ f_ l_ g03 i_ j_ 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情况,并给出问题解答起到复习的作用。引入新课前面所讲圆弧进给g02/g03指令格式,适用于平面内圆弧加工,若在垂直所加工平面加一运动轴,则

4、转变为空间上圆弧插补,既g02/g03螺旋进给,在内型腔铣削中,我们采用该指令进刀,让刀具在空间上由少渐多切入工件,既保护了刀具,又省去加工内型腔前钻预孔工序。本次课题,我们用这一知识加工内型腔。通过简单讲解,引入新课。图一教 学环 节教 学 内 容 教学方法说明新课内容 g02/g03螺旋进给一、格式 () g02 r_g17 x _ y _ z_ f_ l_ g03 i_ j_ g17:xy平面选择g02:顺时针螺旋进给g03:逆时针螺旋进给说明:x、y:绝对编程时,为螺旋线终点在工件坐标系 中的坐标;r:圆弧半径;i、j:绝对编程时,螺旋线中心相对螺旋线起点 的有向距离;z:螺旋线在第3

5、轴上的投影距离;f:进给合成速度;l:螺旋线圈数(第3轴上的投影距离为增量值时有效) 注意:起刀点必须在工件毛坯外。二、运动轨迹图二图二 结合上一讲g02/g03圆弧进给指令的格式,详细讲解新课,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螺旋进给指令的每个代码的含义及用法。 运动轨迹,让学生形象了解进刀轨迹,有空间感。教 学环 节教 学 内 容 教学方法说明新课内容三、例题讲解()如图三用10的键槽铣刀加工50通孔,工件高10mm。 图三 %0003 g92 x0 y0 z50 g90 g01 xo m03 s600 g00 z100 g90 g00 x20 z11 g00 x0 y0 g91 g03 i-20

6、 z-1 l11 f50 m30 通过例题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点。实训内容应用该知识 ()()回到今天课题(见图一),我们可以将上述例题螺旋铣削加工孔方式应用至内腔铣削刀具引入工件。刀具为22键槽铣刀。 知识点迁移,将所学知识灵活应用。教 学环 节教 学 内 容 教学方法说明实训内容一、实习课题参考程序: %1001 #101=11 %101 g92 x0 y0 z50 g90 g00 x20 y20 m03 s800 g91 g03 x0 y0 z-4 r20 f50g90 g00 z3 g90 g41 g01 x2 y-19.9 d101m98 p101 g01 x51.5 y-14.

7、93 f150g90 g00 z2 g03 x51.5 y14.93 r15m98 p101 g01 x2 y19.9g90 g00 z1 g03 x2 y-19.9 r-20m98 p101 g40 g01 x0 y0 g90 g00 z0 m99m98 p101g00 z100m30 二、教师示范操作在数控铣床上,输入课题程序,完成课题示范操作。操作过程中,强调安全操作,将规范操作寓于示范中,指出该课题铣削过程中注意事项。示范操作步骤:1、 上电、开机床,返回参考点;2、 输入课题程序,保存,校验;3、 找正、装夹工件;4、 移动机床,mdi方式下试切对刀;5、 调用课题程序,在自动方式下

8、完成加工;6、 手动将机床移至安全位置,取下工件,检验;7、 清洁机床,将机床移至安全正确位置,关闭机床。示范重点:1、 安全、正确操作机床的方法;2、 程序的输入、保存、校验方法;3、 mdi对刀方法;4、 螺旋下刀轨迹;5、 工件检测方法。学生将实训课题程序编辑完,对照参考程序,认真掌握实训课题内容,并将实训课题程序输入数控系统。通过实训示范,将重点、难点内容进行讲解,让学生对螺旋进刀走刀路径有更深刻的理解,更容易掌握该知识,同时,将安全、正确操作机床方法及步骤传教于学生,以规范学生安全、文明操作。教 学环 节教 学 内 容 教学方法说明实训内容三、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实习教师示范操

9、作完成后,将学生按指定分组进行分组操作练习,并每组委派一组长负责本组各成员操作指导,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实习教师不间断地巡视,以便及时发现学生操作过程中的错误步骤,解决学生提出问题,争取了解每一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分组练习:学生在分组练习时,应用模仿法、观察法进行实训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实训指导教师在巡回指导过程中,注意规范学生操作方法,指导学生正确掌握知识。在指导过程中,实训教师遵循下列五个步骤:1、学生看教师示范一遍;2、教师看学生操作一遍;3、教师纠正学生操作中错误动作;4、教师再示范一遍;5、学生独自操作一遍。四、卫生清洁、总结实习完毕前30分钟,进行生产现场清洁,将车间、机

10、床工作台面清洁干净。整队总结本班次实习情况,提出问题,布置下班次任务。学生分组练习,通过实训操作掌握所学知识。指导教师在巡回指导过程中遵循五个步骤,让学生完整、正确掌握新知识。培养学生爱护生产车间、生产设备的习惯,找出学生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改正。注: “”标示为教学重点“”标示为教学难点教 学 流 程 师生问候、点到提问、复习旧课,引入新课 讲解新课内容、知识迁移,布置实习课题 讲解实习课题,学生练习课题程序编辑教师师示范操作、学生观摩 学生分组操作、教师巡视 卫生清洁、集合总结 内型腔铣削-g02/g03螺旋进刀 (板书设计)一、引入新课前面所讲圆弧进给g02/g03指令格式,适用于平面

11、内圆弧加工,若在垂直所加工平面加一运动轴,则转变为空间上圆弧插补,既g02/g03螺旋进给,在内型腔铣削中,我们采用该指令进刀,让刀具在空间上由少渐多切入工件,既保护了刀具,又省去加工内型腔前钻预孔工序。本次课题,我们用这一知识加工内型腔。二、g02/g03螺旋进刀格式:g02 r_g17 x _ y _ z_ f_ l_g03 i_ j_ g17:xy平面选择g02:顺时针螺旋进给g03: 逆时针螺旋进给说明:x、y:绝对编程时,为螺旋线终点在工件坐标系中的坐标;r:圆弧半径;i、j:绝对编程时,螺旋线中心相对螺旋线起点的有向距离;z:螺旋线在第3轴上的投影距离;f:进给合成速度;l:螺旋线圈数(第3轴上的投影距离为增量值时有效)注意:起刀点必须在工件毛坯外。三、例题讲解如图用10的键槽铣刀加工50通孔,工件高10mm。 %0003 g92 x0 y0 z50 g90 g01 xom03 s600 g00 z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