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学史复习中的三大关注_第1页
高考物理学史复习中的三大关注_第2页
高考物理学史复习中的三大关注_第3页
高考物理学史复习中的三大关注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考物理学史复习中的三大关注一 经典实验魅力再现 美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密立根曾说过:“科学靠两条腿走路,一是理论,一是实验,有时一条腿走在前面,有时另一条腿走在前面,但只有两条腿才能前进。” 美国两位学者在全美物理学家中做了一份调查,请他们提名有史以来最出色的十大物理实验,结果刊登在了2002年9月份的美国物理世界杂志上。其中多数都是我们在中学课本中耳熟能详的经典之作。令人惊奇的是十大经典实验几乎都是由一个人独立完成,或者最多有一两个助手协助。实验中没有用到什么大型计算工具比如电脑一类,最多不过是把直尺或者是计算器。所有这些实验的另外共同之处是他们都仅仅“抓”住了物理学家眼中“最美丽”的科学之魂

2、:最简单的仪器和设备,发现了最根本、最单纯的科学概念,就像是一座座历史丰碑一样,扫开人们长久的困惑和含糊,开辟了对自然界的崭新认识。从十大经典科学实验评选本身,我们也能清楚地看出2000年来科学家们最重大的发现轨迹。就像我们“鸟瞰”历史一样。一、斜面实验(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14. 右图是伽利略1604年做斜面实验时的一页手稿照片,照片左上角的三列数据如下表。表中第二列是时间,第三列是物体沿斜面运动的距离,第一列是伽利略在分析实验数据时添加的。根据表中的数据.伽利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物体具有惯性b斜面倾角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无关c物体运动的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d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

3、度成正比二、单摆实验mnef(2010年安徽理综卷)14伽利略曾设计如图所示的一个实验。将摆球拉至m点放开,摆球会达到同一水平高度上的n点。如图在e或f处钉上钉子,摆球将沿不同的圆弧达到同一高度的对应点,反过来,如果让摆球从这些点下落,它同样会达到原水平高度上的m点。这个实验可以说明,物体由静止开始沿不同倾角的光滑斜面(或弧线)下滑时,其末速度的大小a只与斜面的倾角有关b只与斜面的长度有关c只与下滑的高度有关d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理想实验(2003年上海理科综合能力卷)理想实验有时更能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伽利略设想了一个理想实验(如图3所示),其中有一个是经验事实,其余的都是推论.减小第二个斜面

4、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如果沿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要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运动.请将上述理想实验的设想步骤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 (只要填写序号).在上述的设想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的事实,有的则是理想化的推论.下列关于事实和推论的分类正确的是( )a.是事实,是推论 b. 是事实, 是推论c.是事实,是推论 d. 是事实, 是推论【答案】 b【解析】由题意可知是事实,在的事实基础上设想没有摩擦进行第一步推论,再减少斜面倾角进行第二步推论,直至倾角为

5、零,故理想实验的设想步骤是。mmmmrrlm(2010年上海卷)卡文迪什利用如图所示的扭秤实验装置测量了引力常量g。(1)为了测量石英丝极微小的扭转角,该实验装置中采取使“微小量放大”的主要措施是a减小石英丝的直径 b增大t型架横梁的长度c利用平面镜对光线的反射d增大刻度尺与平面镜的距离(2)已知t型架水平横梁长度为l,质量分别为m、m的球,位于同一水平面,当横梁处于力矩平衡状态时,测得m、m连线长度r,且与水平横梁垂直;同时测得石英丝的扭转角度为,由此得到扭转力矩k(k为扭转系数且已知),则引力常量的表达式g=_。二 关注物理原理及定律的形成与发现过程爱因斯坦:“科学结论几乎总是以完成的形式

6、出现在读者面前。读者体会不到探索和发现的喜悦,感觉不到思想形成的生动过程,也很难达到清楚地理解全部情况。”(2013年海南卷)7科学家关于物体运动的研究对树立正确的自然现象具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bcda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才会改变b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结论:运动必具有一定速度,如果它不受力,它将以这一速度永远运动下去c笛卡儿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d牛顿认为,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2009年上海卷)8牛顿以天体之间普遍存在着引力为依据

7、,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建立了万有引力定律。在创建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牛顿a接受了胡克等科学家关于“吸引力与两中心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猜想b根据地球上一切物体都以相同加速度下落的事实,得出物体受地球的引力与其质量成正比,即fm的结论c根据fm和牛顿第三定律,分析了地月间的引力关系,进而得出fm1m2d根据大量实验数据得出了比例系数g的大小三 认真体会物理原理、定律发现的方法拉普拉斯:“认识一位天才的研究方法,对于科学的进步,并不比发现本身更少用处,科学的研究方法经常是极富兴趣的部分。”(2013年山东卷)14.伽利略开创了实验研究和逻辑推理相结合探索物理规律的科学方法,利用这种方法伽利略发现的

8、规律有a.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 物体之间普遍存在相互吸引力c. 忽略空气阻力,重物与轻物下落得同样快d. 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2013年新课标2卷)19. 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观测、实验、假说和逻辑推理等方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叙述符合史实的是a. 奥斯特在实验中观察到电流的磁效应,该效应解释了电和磁之间存在联系b. 安培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的相似性,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c. 法拉第在实验中观察到,在通有恒定电流的静止导线附近的固定导线圈中,或出现感应电流d. 楞次在分析了许多实验事实后提出,感应电流应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

9、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四、扶古思今,品味当代先进科学技术与物理文化法国著名科学家朗之万所说:“在科学教育中,加入历史的观点是有百利而无一弊的。”(2011年新课标卷)14为了解释地球的磁性,19世纪安培假设:地球的磁场是由绕过地心的轴的环形电流i引起的。在下列四个图中,正确表示安培假设中环形电流方向的是西东i西东i西东i西东ia b c db【解析】根据地磁场分布和安培定则判断可知正确答案是b。(2010年新课标卷)20太阳系中的8大行星的轨道均可以近似看成圆轨道。下列4幅图是用来描述这些行星运动所遵从的某一规律的图象。图中坐标系的横轴是lg(t/t0)。纵轴是lg(r/r0);这里t和r分别

10、是行星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和相应的圆轨道半径,t0和r0分别是水星绕太阳的周期和相应的圆轨道半径。下列4幅图中正确的是lg(t/t0)lg(r/r0)o123123lg(t/t0)lg(r/r0)o123123lg(t/t0)lg(r/r0)o123123lg(t/t0)lg(r/r0)o123123a b c d五、仔细甄别各物理学派、假说间的争议有意识地介绍一些历史上的佯谬借以帮助学生扩大眼界、去伪存真.(2010年新课标卷)14在电磁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作出了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b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楞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c库仑发现了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d安培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洛仑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2011年海南卷)7自然界的电、热和磁等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的,很多物理学家为寻找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