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第 五五 章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所讲的整体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所讲的整体 与部分关系原理:与部分关系原理: 整体和部分不可分割,整体是由部整体和部分不可分割,整体是由部 分构成,部分是整体的部分。分构成,部分是整体的部分。 整体处于统率的决定地位。整体处于统率的决定地位。 整体与部分相互影响,部分也制约整体与部分相互影响,部分也制约 整体,有时关键部分的功能会对整体功能整体,有时关键部分的功能会对整体功能 状态起决定作用。状态起决定作用。 当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当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 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2、。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水水 生生 物物 岩岩 石石 水水 无无 机机 盐盐 二氧化碳等气体、降水二氧化碳等气体、降水 氧等气体氧等气体 有机物有机物 无机盐无机盐 有有 机机 物物 矿物质矿物质 尘埃尘埃 降水、风能降水、风能 降水降水 大大 气气 “相互联系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相互制约 相互渗透相互渗透” 整体和部分不整体和部分不 可分割,整体是可分割,整体是 由部分构成,部由部分构成,部 分是整体的部分。分是整体的部分。 一、地理环境要素及相互关系:一、地理环境要素及相互关系: 案例: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案例: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 (1)对大气
3、圈的影响)对大气圈的影响 早期大气主要成分:早期大气主要成分: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氨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氨 植物光合作用植物光合作用 生物作用生物作用 氧氧 氮氮 (2)对水圈的影响)对水圈的影响 改变了陆地水的化学成分,改善了陆地水的水分状况改变了陆地水的化学成分,改善了陆地水的水分状况 (3)对岩石圈的影响)对岩石圈的影响 岩石形成、土壤形成岩石形成、土壤形成 通过光合作用,通过光合作用, 植物吸收了大气植物吸收了大气 中的二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 放出氧气放出氧气 通过降水,土壤通过降水,土壤 和水圈及生物获和水圈及生物获 得水分补给得水分补给 通过植物蒸腾和通过植物蒸腾和
4、 土壤蒸发,大气土壤蒸发,大气 获得了水汽获得了水汽 植物残体进入土植物残体进入土 壤,向土壤提供壤,向土壤提供 了有机质。了有机质。 岩石通过风化向岩石通过风化向 土壤提供成土物土壤提供成土物 质和无机盐质和无机盐 土壤及岩石风化土壤及岩石风化 物被侵蚀,搬运物被侵蚀,搬运 到低洼处堆积,到低洼处堆积, 形成沉积岩。形成沉积岩。 图中有哪几种地理要素?图中有哪几种地理要素? 水在各要素间是如何转换的?水在各要素间是如何转换的? 太阳能在各要素间是如何传递的?太阳能在各要素间是如何传递的? 完成完成 活动活动1 水循环水循环大气循环大气循环 生物循环生物循环 地质循环地质循环 二、各地理要素组
5、合形成自然地理环境二、各地理要素组合形成自然地理环境 、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生物循环的过程生物循环的过程 环环 境境 无机物无机物 (CO2,H2O,N,P,K等)等) 太阳能太阳能 绿色绿色 植物植物 光合光合 作用作用 有机物有机物 (C6H12O6, ,O2) ) 化学能化学能 微生微生 物物 分解分解 作用作用 无无 机机 物物 a. a. 生产功能:合成有机物的能力生产功能: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产生新功能 二、各地理要素组合形成自然地理环境二、各地理要素组合形成自然地理环境 1、地理
6、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思考: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思考: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若环境中无大气、水、土壤和岩石等要素存在,若环境中无大气、水、土壤和岩石等要素存在, 树能不能成活?为什么?树能不能成活?为什么? 生产功能生产功能: 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生产功能虽然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但此功能是生产功能虽然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但此功能是 在在 各个自然环境要素的共同作用下才产生的。各个自然环境要素的共同作用下才产生的。 由此可见,生产功能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由此可见,生产功
7、能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 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 当部分以合理的当部分以合理的 结构形成整体时,结构形成整体时, 整体的功能就会大整体的功能就会大 于各部分功能之和。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藏羚羊的例子藏羚羊的例子 环环 境境 食物、水源丰沛食物、水源丰沛 寒潮少寒潮少 避风处、含盐土避风处、含盐土 壤充足壤充足 藏藏 羚羚 羊羊 存活率上升存活率上升 数量增加数量增加 环环 境境 食物、水源、食物、水源、 避风处、含盐土避风处、含盐土 壤不足壤不足 藏藏 羚羚 羊羊 存活率下降存活率下降 数量锐减数量锐减 藏羚羊的数量在无人干扰的情况下基本恒定的现象,藏羚羊的数量在无人干
8、扰的情况下基本恒定的现象, 说明各自然要素共同作用产生了什么功能?说明各自然要素共同作用产生了什么功能? 活动活动2 2 a. a. 生产功能:合成有机物的能力生产功能: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b. b. 平衡功能: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平衡功能: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 保持稳定的能力保持稳定的能力 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产生新功能 二、各地理要素组合形成自然地理环境二、各地理要素组合形成自然地理环境 1、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案例案例2.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特征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特征 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三、自然地
9、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1、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 地貌地貌 植被植被水文水文 气气 候候 泥沙泥沙“染染”黄了河水黄了河水 黄土高原的土壤受流水侵蚀,逐渐失去了肥沃的表土层,土壤肥黄土高原的土壤受流水侵蚀,逐渐失去了肥沃的表土层,土壤肥 力逐渐下降。在土壤受到侵蚀的同时地面被流水侵蚀形成沟谷。力逐渐下降。在土壤受到侵蚀的同时地面被流水侵蚀形成沟谷。 长期的流水侵蚀使沟谷不断加长和加深,进而平坦的高原面被沟长期的流水侵蚀使沟谷不断加长和加深,进而平坦的高原面被沟 谷切割成破碎状。已被人类严重破坏的自然植被的高度和覆谷切割成破碎状。已被人类严重破坏的自然植被的高
10、度和覆 盖度随水土流失继续下降,并与土壤表土层同步消失。河流携带盖度随水土流失继续下降,并与土壤表土层同步消失。河流携带 的泥沙在黄河的下游沉积,河道淤高,河流改道,形成泛滥平原。的泥沙在黄河的下游沉积,河道淤高,河流改道,形成泛滥平原。 (1)阅读以上资料,你能画出黄土高原水文、地貌、土壤、)阅读以上资料,你能画出黄土高原水文、地貌、土壤、 生物和人类影响的过程吗?生物和人类影响的过程吗? 黄土高原( ) 土壤肥力( ) 形成( )地貌 人类破 坏植被 黄河下游( ) 河道( ) 河流( ) 形成了( )地貌 (2)由此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由此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流水侵蚀流水侵蚀下降下降 沟
11、谷沟谷 泥沙沉积泥沙沉积 淤高淤高 改道改道 泛滥平原泛滥平原 黄土高原是在水文、地貌、生物、土壤变化和人类活动黄土高原是在水文、地貌、生物、土壤变化和人类活动 的影响过程中形成的的影响过程中形成的,即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即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就是干旱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就是干旱 在这种干旱环境下的植被、地貌、土壤以及河在这种干旱环境下的植被、地貌、土壤以及河 流的状况如何呢?流的状况如何呢? 想一想 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的自然环境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的自然环境 流水作用微弱流水作用微弱 风化、风力作用显著风化、风力作用显著 “活动活动
12、”:试分析在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中,各试分析在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中,各 地理要素是如何统一变化的。地理要素是如何统一变化的。 地形地形 水文水文 生物生物 土壤土壤 气候气候 由湖泊变成了陆地由湖泊变成了陆地 由湿润变得干燥由湿润变得干燥 湖水由深变浅直至消失湖水由深变浅直至消失 由水生生物变成了陆地生物由水生生物变成了陆地生物 逐渐由湿变干逐渐由湿变干 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演化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演化 伴随着其他各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要素的演化。 以上案例证明:以上案例证明: 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1
13、1、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 2 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 至环境整体的改变至环境整体的改变 东北森林变化导致了环境的整体变化东北森林变化导致了环境的整体变化 过度砍伐过度砍伐 植被破坏植被破坏 生态恶化生态恶化 水土水土 流失流失 土壤变薄土壤变薄 肥力下降肥力下降 河流径流季河流径流季 节变化增大节变化增大 沟谷纵横沟谷纵横 旱涝灾害旱涝灾害 增多增多 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 环境整体的改变环境整体的改变 “牵一发而动全身牵一发而动全身” 热带雨林 遭到破坏 人类乱 砍滥伐 植
14、被稀少 水土流失 全球气 候变化 生态 环境 失调 整体与部分相互影响,部分也制整体与部分相互影响,部分也制 约整体,有时关键部分的功能会对约整体,有时关键部分的功能会对 整体功能状态起决定作用。整体功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活动活动” 修建水库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修建水库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 修建水库修建水库 形成人工湖泊形成人工湖泊 改变下游河改变下游河 流流速流量流流速流量 草甸草甸 化或化或 盐渍盐渍 化化 水水 位位 上上 升升 阻隔洄游阻隔洄游 生物生存,生物生存, 陆生植物陆生植物 受淹受淹 诱诱 发发 地地 震震 湿度、云湿度、云 量增加,量增加, 气温日较气温日较 差减
15、小差减小 时空时空 调控调控 冲积冲积 平原平原 减轻减轻 土土 壤壤 地下水地下水生生 物物 岩石岩石 地地 方方 气气 候候 水水 资资 源源 泥泥 沙沙 沉沉 积积 洪洪 水水 灾灾 害害 a. a. 生产功能:合成有机物的能力生产功能: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b. b. 平衡功能: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平衡功能: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二、各地理要素组合形成自然地理环境二、各地理要素组合形成自然地理环境 1、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
16、过程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1、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 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环境整、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环境整 体的改变体的改变 一、地理环境要素及相互关系一、地理环境要素及相互关系 总结:总结: 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课后练习课后练习 1 1、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特殊作用有(、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特殊作用有() A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 B、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C C、生物制约着地理环境、生物制约着地理环境 D D
17、、动物的迁移作用、动物的迁移作用 A 2 2、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被称为、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被称为( )( ) A.A.物质与能量的交换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B B、物质的迁移、物质的迁移 C C、生物循环、生物循环 D D、能量流动、能量流动 C 3 3、一般认为,大气中的氧主要来源于、一般认为,大气中的氧主要来源于( )( ) A A、生物的呼吸作用、生物的呼吸作用 B B、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C C、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D D、植物根系的吸收作用、植物根系的吸收作用 4 4、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的新功、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
18、的新功 能有能有( )( ) 平衡功能平衡功能 生产功能生产功能 自净功能自净功能 新陈代谢功能新陈代谢功能 A A、 B B、 C C、 D D、 B A 5 5、关于水土流失的叙述,正确的是、关于水土流失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A、自然界中的水土流失,只是土壤的侵蚀过程、自然界中的水土流失,只是土壤的侵蚀过程 B B、水土流失使地表形态趋于平坦、水土流失使地表形态趋于平坦 C C、水土流失不会导致地方气候的变化、水土流失不会导致地方气候的变化 D D、水土流失过程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水土流失过程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 等统一变化的过程等统一变化的过程 6 6、下列地理现象的变化,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下列地理现象的变化,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 是是( )( ) A A、热带雨林被破坏,将会引起全球气候的变化、热带雨林被破坏,将会引起全球气候的变化 B B、我国华南地区较炎热,华北地区较温凉、我国华南地区较炎热,华北地区较温凉 C C、秦岭南坡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多于北坡、秦岭南坡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多于北坡 D D、珠穆朗玛峰南坡雪线海拔高度低于北坡、珠穆朗玛峰南坡雪线海拔高度低于北坡 D A 7 7、我国南方季风区,高温多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疆昌吉市玛纳斯县第一中学2025年高三毕业班阶段性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年中国智能扩展盒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新型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新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现当代文学经典作品选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2030年中国书店连锁行业发展态势及投资策略建议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三氟化氮市场运行前景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CRM软件行业深度评估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精密校准件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MRO工业品超市行业市场营销态势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3月网络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 广州广州市天河区华阳小学-毕业在即家校共话未来-六下期中家长会【课件】
- 公司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
-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创新创业课程)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DL∕T 5210.6-2019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第6部分:调整试验
- ansys电磁场分析经典教程
- 美国数学竞赛AMC8讲座课件
- Unit 1 Looking forwards Understanding ideas 教学设计-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四册
- 2020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测查德育科目模块一模拟试题含参考答案
- 导管固定-PPT课件
- 服务器、存储、网络及安全设备visio图标系列PPT课件
- 《历史文献学》教学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