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一、境界的表示一、境界的表示 境界是国家间和国内的行政区划的界线。境界是国家间和国内的行政区划的界线。根据根据 我国的行政区别,境界分为:国界我国的行政区别,境界分为:国界;省、自治区、直省、自治区、直 辖市界辖市界;自治洲、盟、地区市界自治洲、盟、地区市界;县、自治县、旗、县、自治县、旗、 县级市界县级市界;乡镇和国营农、林、牧场界乡镇和国营农、林、牧场界;村界等。实村界等。实 际上,在地面上是看不见这样一条界线的,而是根际上,在地面上是看不见这样一条界线的,而是根 据界碑、界桩地物的位置才定出界线的位置。所以,据界碑、界桩地物的位置才定出界线的位置。所以, 在图上要详细、准确地表示出界碑
2、和界桩在图上要详细、准确地表示出界碑和界桩,有坐标,有坐标 值者要按坐标展绘。值者要按坐标展绘。 境界、管线和垣栅的表示境界、管线和垣栅的表示 境界的表示要反映出界线与地物关系,应遵守境界的表示要反映出界线与地物关系,应遵守 以下几条原则:以下几条原则: (1)境界不与其它符号重合境界不与其它符号重合,境界符号应连续不断地,境界符号应连续不断地 全部绘出,符号中心线应与实地位置一致。全部绘出,符号中心线应与实地位置一致。 (2)不同等级的境界线重时,不同等级的境界线重时,只绘高级境界符号只绘高级境界符号。 (3)境界以道路、河流的中心线为界,则在中心线位境界以道路、河流的中心线为界,则在中心线
3、位 置上断续描绘境界符号置上断续描绘境界符号(即每隔即每隔35cm绘出一段,绘出一段, 每段每段34节节)。若道路、河流内部不能容纳境界符号。若道路、河流内部不能容纳境界符号 的,可将境界符号交错地绘在两侧。的,可将境界符号交错地绘在两侧。 境界、管线和垣栅的表示境界、管线和垣栅的表示 (4)以河流或线状地物一侧为界的,境界符号在相应以河流或线状地物一侧为界的,境界符号在相应 的一侧不间断地绘出。的一侧不间断地绘出。 (5)境界与线状地物相交时,在相交处间断境界符号,境界与线状地物相交时,在相交处间断境界符号, 但与河流、运河相交,则不间断相交绘出。但与河流、运河相交,则不间断相交绘出。 境界
4、、管线和垣栅的表示境界、管线和垣栅的表示 (6)境界沿河流、岛屿、山脉通过时,应详细绘出,境界沿河流、岛屿、山脉通过时,应详细绘出, 清楚地显示它们的隶属关系。清楚地显示它们的隶属关系。 (7)各种注记不得压盖境界符号。境界符号的明显转各种注记不得压盖境界符号。境界符号的明显转 弯点与交界处的交点应落在实部,用符号的实线段弯点与交界处的交点应落在实部,用符号的实线段 或点子相接,不能成空白。或点子相接,不能成空白。 境界、管线和垣栅的表示境界、管线和垣栅的表示 二、管线的表示二、管线的表示 (一一)电线电线 管线是各种管道、电力线和通信线的总称,图上要管线是各种管道、电力线和通信线的总称,图上
5、要 求准确反映实地点位和走向特征。求准确反映实地点位和走向特征。 电线分为电力线和通信线,电力线分为输电线和配电线分为电力线和通信线,电力线分为输电线和配 电线,输电线路均为高压线,配电线路一般为低压。电电线,输电线路均为高压线,配电线路一般为低压。电 杆不区分建筑材料,断面形状均用同一个符号杆不区分建筑材料,断面形状均用同一个符号(圆圈圆圈)予予 以表示。以表示。多种电线在一个杆柱上时,只表示主要的。多种电线在一个杆柱上时,只表示主要的。在在 线路密集地区视需要,可选择表示。通信线包括电话线线路密集地区视需要,可选择表示。通信线包括电话线 和广播线。和广播线。在城市街区内地物较复杂时,电力线
6、、通讯在城市街区内地物较复杂时,电力线、通讯 线可不连线,仅在杆位或转折、分岔处绘出线路方向。线可不连线,仅在杆位或转折、分岔处绘出线路方向。 境界、管线和垣栅的表示境界、管线和垣栅的表示 电线在图内应保持它的完整性,每条线路都要有头电线在图内应保持它的完整性,每条线路都要有头 有尾交待清楚,避免混乱断线。地下电力线及电缆根据有尾交待清楚,避免混乱断线。地下电力线及电缆根据 需要表示,图上每隔需要表示,图上每隔34节绘一节符号。电缆标位置实节绘一节符号。电缆标位置实 测表示,但在测表示,但在1:2000地形图上除拐弯处、变陡处外,直地形图上除拐弯处、变陡处外,直 线部分可取舍。线部分可取舍。
7、境界、管线和垣栅的表示境界、管线和垣栅的表示 (二二)管道管道 管道分为架空的、地面上的、地面下的、有管堤的管道分为架空的、地面上的、地面下的、有管堤的 四种,分别用相应符号予以表示。架空的和地面上的管四种,分别用相应符号予以表示。架空的和地面上的管 道用单实线表示,架空管道的支架按实际位置表示,当道用单实线表示,架空管道的支架按实际位置表示,当 支架密集时,直线部分可取舍。地面下的管道则用单虚支架密集时,直线部分可取舍。地面下的管道则用单虚 线表示。管道的类别较多,如上水管,下水管、煤气管、线表示。管道的类别较多,如上水管,下水管、煤气管、 暖气管、通风管、石油管等。为了说明管道输送的物质,
8、暖气管、通风管、石油管等。为了说明管道输送的物质, 可中断管线符号加说明注记,如可中断管线符号加说明注记,如“上水上水”、“下水下水”、 “煤气煤气”、 “暖暖”、“风风”、“油油”等等 。 境界、管线和垣栅的表示境界、管线和垣栅的表示 三、垣栅的表示三、垣栅的表示 垣栅包括城墙、土城、围墙、栅栏、篱笆、铁丝垣栅包括城墙、土城、围墙、栅栏、篱笆、铁丝 网等。表示垣栅要求类别清楚,范围明确,并正确处网等。表示垣栅要求类别清楚,范围明确,并正确处 理与其它要素的关系。理与其它要素的关系。 (一一)城墙城墙 城墙包括我国具有历史意义的万里长城及城市县城墙包括我国具有历史意义的万里长城及城市县 镇的砖
9、石城墙。长城、砖石城墙按城基轮廓依比例尺镇的砖石城墙。长城、砖石城墙按城基轮廓依比例尺 表示,并将外侧的轮廓线向内绘成城垛形式。城楼、表示,并将外侧的轮廓线向内绘成城垛形式。城楼、 城门实测表示,城墙上的其它地物用相应符号表示。城门实测表示,城墙上的其它地物用相应符号表示。 境界、管线和垣栅的表示境界、管线和垣栅的表示 (二二)土城土城 土城即土城墙,是古代在大村镇周围用碎石或土土城即土城墙,是古代在大村镇周围用碎石或土 筑成的一种围墙,作防御用的。比较高大,上边通道筑成的一种围墙,作防御用的。比较高大,上边通道 有城垛的称土城,反之则为土围。土城的城墙宽度依有城垛的称土城,反之则为土围。土城
10、的城墙宽度依 比例尺表示,黑块符号朝外绘。比例尺表示,黑块符号朝外绘。 (三(三)围墙围墙 围墙包括砖、石及混凝土墙、土墙,其宽在围墙包括砖、石及混凝土墙、土墙,其宽在1:500、 1:1000地形图上依比例尺表示,若图上宽度小于地形图上依比例尺表示,若图上宽度小于 0.5mm时,以时,以0.5mm绘出。绘出。1:2000地形图上用不依比地形图上用不依比 例尺符号表示,黑块符号一般朝里绘。例尺符号表示,黑块符号一般朝里绘。 (四四)各种类型栅栏、篱笆、铁丝网等各种类型栅栏、篱笆、铁丝网等 符号中心线与相应物体的实际位置一致。符号中心线与相应物体的实际位置一致。 境界、管线和垣栅的表示境界、管线
11、和垣栅的表示 水系是江、河、湖、海、井、泉、池塘、水库、水系是江、河、湖、海、井、泉、池塘、水库、 沟渠等自然和人工水体的总称,在地形图上必须予以沟渠等自然和人工水体的总称,在地形图上必须予以 准确表示,有名称的均要加注。地形图上不仅要反映准确表示,有名称的均要加注。地形图上不仅要反映 水系的类型、形态及其分布,同时还要反映水系的通水系的类型、形态及其分布,同时还要反映水系的通 行情况、水文特征、水系附属物体以及沿岸地带的性行情况、水文特征、水系附属物体以及沿岸地带的性 质。质。 水系在地面上都占有一定的面积,但其大小和形体水系在地面上都占有一定的面积,但其大小和形体 差别悬殊,因而其差别悬殊
12、,因而其符号有依比例的符号有依比例的,例如:湖泊、大,例如:湖泊、大 的河流、海等等;的河流、海等等;有半依比例的有半依比例的,例如:小的河流,例如:小的河流(宽宽 度不依比例度不依比例);较小的水文物体井、泉等。;较小的水文物体井、泉等。 水系的表示水系的表示 一、河流的表示一、河流的表示 地表面上的许多天然水流,根据其长度、流量和流地表面上的许多天然水流,根据其长度、流量和流 域面积的大小,分别称为江、河或溪,但它们之间并域面积的大小,分别称为江、河或溪,但它们之间并 没有严格的区分,通常将它们总称为河流。对于任何没有严格的区分,通常将它们总称为河流。对于任何 一条河流都有发源地,即河源;
13、入口处,即河口;上一条河流都有发源地,即河源;入口处,即河口;上 游、中游、下游。游、中游、下游。 水系的表示水系的表示 时令湖、时令河、地下河段和消失河段,岸线均时令湖、时令河、地下河段和消失河段,岸线均 分别以虚线和点线表示。分别以虚线和点线表示。 瀑布、石滩图上按实地范围和位置用相应符号表瀑布、石滩图上按实地范围和位置用相应符号表 示。江、河、湖、水库、池塘等水域部分可采用名称示。江、河、湖、水库、池塘等水域部分可采用名称 注记,池塘无名称的,加注注记,池塘无名称的,加注“塘塘”字,湖泊、池塘是字,湖泊、池塘是 咸水或苦水时、加注咸水或苦水时、加注“(咸咸)”或或“(苦苦)”字。凡用来养
14、鱼字。凡用来养鱼 或繁殖鱼苗的需加注或繁殖鱼苗的需加注“(鱼鱼)”字。字。 水系的表示水系的表示 二、河流附属建筑物的表示二、河流附属建筑物的表示 (一一)渡运工程渡运工程 渡运工程是指跨越河流渡运工程是指跨越河流(包括运河、沟渠包括运河、沟渠)的设施的设施 及建筑,及建筑, 如桥梁、渡口和徒涉场等。如桥梁、渡口和徒涉场等。 1桥梁。根据桥梁的建筑形式、建筑材料及通行情桥梁。根据桥梁的建筑形式、建筑材料及通行情 况不同可分为:铁桥、车行桥、铁索桥、人行桥等,况不同可分为:铁桥、车行桥、铁索桥、人行桥等, 桥梁的长和宽为实测桥梁的长和宽为实测,按实际形状和位置用相应符号表按实际形状和位置用相应符
15、号表 示。示。 2.渡口。河中设有轮船、木船等,能载渡人、马和渡口。河中设有轮船、木船等,能载渡人、马和 大车的渡口为行人渡口,能载渡汽车的渡口为汽车渡大车的渡口为行人渡口,能载渡汽车的渡口为汽车渡 口,以加注口,以加注“人渡人渡”、“车渡车渡”区分,渡口两岸的设区分,渡口两岸的设 施实测表示。施实测表示。 水系的表示水系的表示 3徒涉场。是指能涉水过河的场所,加注徒涉场。是指能涉水过河的场所,加注“涉涉”字。字。 (二(二)水利工程水利工程 水利工程主要包括水闸、滚水坝、拦水坝、防洪墙、水利工程主要包括水闸、滚水坝、拦水坝、防洪墙、 码头等。其均按实测形状和位置,依比例用相应符号码头等。其均
16、按实测形状和位置,依比例用相应符号 表示。水闸和拦水坝建筑材料应加注说明。水闸有进表示。水闸和拦水坝建筑材料应加注说明。水闸有进 水闸、分水闸、节制闸、排洪闸、挡潮闸等,均用同水闸、分水闸、节制闸、排洪闸、挡潮闸等,均用同 一符号表示,符号中的尖角指向主要进水方向。滚水一符号表示,符号中的尖角指向主要进水方向。滚水 坝是为了高水位而横截河流,水经常或季节性地从上坝是为了高水位而横截河流,水经常或季节性地从上 面溢过的堤坝式建筑物。描绘时符号的短线绘在水流面溢过的堤坝式建筑物。描绘时符号的短线绘在水流 的下方。拦水坝是指拦截山谷和横截河流借以抬高水的下方。拦水坝是指拦截山谷和横截河流借以抬高水
17、位的堤坝式人工建筑物。位的堤坝式人工建筑物。 水系的表示水系的表示 三、水源的表示三、水源的表示 水源是地下水在地面上的露头,有天然水源和人工水源是地下水在地面上的露头,有天然水源和人工 水源之分。正确地表示水源,对于了解地区的水文条水源之分。正确地表示水源,对于了解地区的水文条 件有很大的意义,特别是在荒漠和缺水地区,更为重件有很大的意义,特别是在荒漠和缺水地区,更为重 要。要。 水系的表示水系的表示 (一一)水井水井 水井是人工水源,各种水井均用同一符号表示。自水井是人工水源,各种水井均用同一符号表示。自 流井、温泉井等应加注流井、温泉井等应加注“流流”、“温温”等字。井水的等字。井水的
18、水质是咸或苦的,加注水质是咸或苦的,加注“咸咸”或或“苦苦”字。用机械或字。用机械或 电力为动力的水井应加注电力为动力的水井应加注“机机”字。字。 干旱地区的干井、枯井、水窑除用干旱地区的干井、枯井、水窑除用“井井”的符号,的符号, 加注加注“干干”、“窑窑”等字。大口井按实际形状依比例等字。大口井按实际形状依比例 尺表示,加注尺表示,加注“大口井大口井”三字。水井必须测注地面高三字。水井必须测注地面高 程,地面至水面的深度,根据需要测注。分子表示地程,地面至水面的深度,根据需要测注。分子表示地 面高程,分母表示地面至水面的深度。面高程,分母表示地面至水面的深度。 水系的表示水系的表示 (二二
19、)泉泉 泉为天然水源,是地层里自然流出地面的地下水。泉为天然水源,是地层里自然流出地面的地下水。 泉在泉口位置以实心圆表示,弯曲线段表示泉水的流泉在泉口位置以实心圆表示,弯曲线段表示泉水的流 向。依泉的性质加注向。依泉的性质加注“硫硫”、“矿矿”、“温温”、“喷喷” 等字,并测注泉口水面的高程。等字,并测注泉口水面的高程。 (三三)坎儿井坎儿井 坎儿井是指干旱地区为引用地下水的暗渠,地面上坎儿井是指干旱地区为引用地下水的暗渠,地面上 每隔一定距离有一竖井与暗渠相通。竖井应按实地位每隔一定距离有一竖井与暗渠相通。竖井应按实地位 置表示,以虚线表示地下渠道的位置。废坎儿井加注置表示,以虚线表示地下
20、渠道的位置。废坎儿井加注 “废废”字。字。 水系的表示水系的表示 (四四)沼泽地沼泽地 沼泽地是指经常湿润、泥泞或有积水的地段。根据沼泽地是指经常湿润、泥泞或有积水的地段。根据 通行情况,分别用能通行的和不能通行的沼泽符号表通行情况,分别用能通行的和不能通行的沼泽符号表 示。盐碱沼泽加注示。盐碱沼泽加注“碱碱”字。沼泽地上的植被用相应字。沼泽地上的植被用相应 符号散列配置。符号散列配置。 水系的表示水系的表示 一、地貌的概述一、地貌的概述 地表面高低起伏的形态称地貌,地貌和地物总称地表面高低起伏的形态称地貌,地貌和地物总称 为地形。地貌是自然地理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为地形。地貌是自然地理要
21、素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 在地形图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地形图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地貌的高低起伏与走向地貌的高低起伏与走向 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热量,水分的再分配;影响水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热量,水分的再分配;影响水系 的发育与形态,制约植被和土壤的形成;对居民地和的发育与形态,制约植被和土壤的形成;对居民地和 交通网的分布与发展也有较大的影响;在国防建设和交通网的分布与发展也有较大的影响;在国防建设和 军事行动上更有重要的意义。军事行动上更有重要的意义。 用等高线表示地貌的表示用等高线表示地貌的表示 在地形图上表示地貌有以下要求:在地形图上表示地貌有以下要求: 1能确定地面上任何一点的高程。能确定地
22、面上任何一点的高程。 2能判断地面的坡向、坡形和量测其坡度。能判断地面的坡向、坡形和量测其坡度。 3能清楚地识别各种地貌形态和特点。能清楚地识别各种地貌形态和特点。 用等高线表示地貌的表示用等高线表示地貌的表示 二、等高线表示地貌二、等高线表示地貌 用等高线表示地貌的表示用等高线表示地貌的表示 (一(一)等高距及示坡线等高距及示坡线 等高距就是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差,或者说等高距就是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差,或者说 是两相邻截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是两相邻截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等高距的大小对表等高距的大小对表 示地貌的详细程度有很大关系;等高距愈小则图上的示地貌的详细程度有很大关系;等高距愈小
23、则图上的 等高线愈密,地貌显示就愈详细、确切。等高距愈大等高线愈密,地貌显示就愈详细、确切。等高距愈大 则图上等高线就愈稀,地貌显示就愈粗略。但不能由则图上等高线就愈稀,地貌显示就愈粗略。但不能由 此得出结论认为等高距愈小愈好。等高距选择必须根此得出结论认为等高距愈小愈好。等高距选择必须根 据地形高低起伏、测图比例尺的大小和使用地形图的据地形高低起伏、测图比例尺的大小和使用地形图的 目的等因素来决定。目的等因素来决定。 用等高线表示地貌的表示用等高线表示地貌的表示 在同一幅地形图上一般不能有两种不同的等高距。在同一幅地形图上一般不能有两种不同的等高距。 用等高线表示地形时,用等高线表示地形时,
24、盆地的等高线和山头等高线盆地的等高线和山头等高线 在外形上很相似。它们之间在外形上很相似。它们之间区别区别在于,山头地貌是里在于,山头地貌是里 面的等高线高程大,盆地地貌是里面的等高线高程小。面的等高线高程大,盆地地貌是里面的等高线高程小。 为了便于区别这两种地形,就在某些等高线的斜坡下为了便于区别这两种地形,就在某些等高线的斜坡下 降方向绘一短线来指示斜坡的方向,并把这种短线叫降方向绘一短线来指示斜坡的方向,并把这种短线叫 示坡线示坡线。示坡线一般仅选择在最高和最低两条等高线。示坡线一般仅选择在最高和最低两条等高线 上表示,能明显地表示坡度方向即可。上表示,能明显地表示坡度方向即可。 用等高
25、线表示地貌的表示用等高线表示地貌的表示 (二二)等高线的种类等高线的种类 在地形图上,为了更好地表示地貌的特征,便于识在地形图上,为了更好地表示地貌的特征,便于识 图用图,将等高线分为: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和图用图,将等高线分为: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和 助曲线四种。助曲线四种。 间曲线和助曲线都是辅助等高线,只用于局部地区,间曲线和助曲线都是辅助等高线,只用于局部地区, 所以它们并不像首曲线那样一定要自身闭合。当用于所以它们并不像首曲线那样一定要自身闭合。当用于 显示微形地貌形态时,一般应注意对称描绘。显示微形地貌形态时,一般应注意对称描绘。 用等高线表示地貌的表示用等高线表示地貌的表示
26、(三(三)等高线的性质等高线的性质 等高线的规律和特性可归纳如下几条:等高线的规律和特性可归纳如下几条: (1)在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高程均相等。在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高程均相等。因为每一因为每一 条等高线代表的是一个高程面,在同一个高程面上的条等高线代表的是一个高程面,在同一个高程面上的 各点高程都相等。但不能得出结论说:凡高程相等的各点高程都相等。但不能得出结论说:凡高程相等的 点一定在同一条等高线上。例如当基准面与两个山头点一定在同一条等高线上。例如当基准面与两个山头 相交时会得出同样高程的两条等高线。相交时会得出同样高程的两条等高线。 用等高线表示地貌的表示用等高线表示地貌的表示 (2
27、)等高线是连续闭合的曲线等高线是连续闭合的曲线。一个无限伸展的平面。一个无限伸展的平面 和地表面相交,构成的交线不可能不是一个连续闭合和地表面相交,构成的交线不可能不是一个连续闭合 的曲线。由于具体测绘地形图的范围有限,所以等高的曲线。由于具体测绘地形图的范围有限,所以等高 线若不在同一幅图内闭合,也会跨越一个或多个图幅线若不在同一幅图内闭合,也会跨越一个或多个图幅 闭合。由此特性,可得出等高线不能在图中间中断。闭合。由此特性,可得出等高线不能在图中间中断。 但在具体绘图时,等高线遇到房屋、公路、独立地物但在具体绘图时,等高线遇到房屋、公路、独立地物 符号、双线河渠及数字文字注记等,为使图面清
28、晰可符号、双线河渠及数字文字注记等,为使图面清晰可 间断开之外,其它地方不能中断。间断开之外,其它地方不能中断。 用等高线表示地貌的表示用等高线表示地貌的表示 (3)不同高程的等高线不能相交和合并。不同高程的等高线不能相交和合并。因为不同高因为不同高 程的水平面是不会相交的,所以它们和地表面的交线程的水平面是不会相交的,所以它们和地表面的交线 也不会相交。但一些特殊地貌,如陡壁、陡坎的等高也不会相交。但一些特殊地貌,如陡壁、陡坎的等高 线就会重叠在线就会重叠在起;通过悬崖的等高线其投影才可能起;通过悬崖的等高线其投影才可能 相交。这些地貌必须用相应的符号表示。相交。这些地貌必须用相应的符号表示
29、。 (4)等高线与分水线等高线与分水线(山脊线山脊线)、合水线、合水线(山谷线山谷线)正交,正交, 即即曲线的转弯点在山脊线和山谷线上曲线的转弯点在山脊线和山谷线上。 用等高线表示地貌的表示用等高线表示地貌的表示 (5)两条等高线间的垂直距离称为平距。等高线间平两条等高线间的垂直距离称为平距。等高线间平 距的大小与地面坡度的大小成反比。距的大小与地面坡度的大小成反比。在同一等高距的在同一等高距的 情况下,如果地面坡度愈小,则等高线在图上的平距情况下,如果地面坡度愈小,则等高线在图上的平距 愈大;反之,如果地面坡度愈大,则等高线在图上的愈大;反之,如果地面坡度愈大,则等高线在图上的 干距愈小。换
30、句话说,坡度陡的地方,等高线就密;干距愈小。换句话说,坡度陡的地方,等高线就密; 坡度缓的地方等高线就稀。坡度缓的地方等高线就稀。 (6)等高线穿过河流时,应在将近河岸处渐渐折向上等高线穿过河流时,应在将近河岸处渐渐折向上 游游,交于河岸线上中断,再从彼岸逐渐折向下游。,交于河岸线上中断,再从彼岸逐渐折向下游。 用等高线表示地貌的表示用等高线表示地貌的表示 三、地貌的基本形态与等高线图形三、地貌的基本形态与等高线图形 地貌的形态千差万别,多种多样,按其形态和规地貌的形态千差万别,多种多样,按其形态和规 模可分为:平原、丘陵、高原、高山、盆地。就每一模可分为:平原、丘陵、高原、高山、盆地。就每一
31、 个局部地貌的基本形态来说,一般是由山顶、山脊、个局部地貌的基本形态来说,一般是由山顶、山脊、 山谷、鞍部、凹地和山坡等组成。山谷、鞍部、凹地和山坡等组成。 (一一)山顶山顶 山顶是山体的最高部位,等高线呈小的闭合曲线。山顶是山体的最高部位,等高线呈小的闭合曲线。 按山顶的外形特征可分为尖顶、圆顶和平顶三种。尖按山顶的外形特征可分为尖顶、圆顶和平顶三种。尖 山顶的等高线是由山顶向山脚,逐渐变稀;圆山顶的山顶的等高线是由山顶向山脚,逐渐变稀;圆山顶的 等高线是由山顶向山脚,逐渐变密;平山顶的等高线等高线是由山顶向山脚,逐渐变密;平山顶的等高线 是顶部比较宽阔,向下骤然变密。是顶部比较宽阔,向下骤
32、然变密。 用等高线表示地貌的表示用等高线表示地貌的表示 (二二)山脊山脊 山脊是山体延伸的最高棱线,山脊的等高线坡向山脊是山体延伸的最高棱线,山脊的等高线坡向 下坡方向凸出,两侧基本对称,山脊的等高线疏密反下坡方向凸出,两侧基本对称,山脊的等高线疏密反 映了山脊纵横断面的坡度变化;山脊等高线的尖圆程映了山脊纵横断面的坡度变化;山脊等高线的尖圆程 度反映了山脊横断面的形状。山脊的形状可分尖山脊、度反映了山脊横断面的形状。山脊的形状可分尖山脊、 圆山脊、台阶状山脊三种。它们都可通过等高线的弯圆山脊、台阶状山脊三种。它们都可通过等高线的弯 曲程度表现出来。尖山脊的等高线依山脊延伸方向呈曲程度表现出来
33、。尖山脊的等高线依山脊延伸方向呈 尖角状;园山脊的等高线依山脊延伸方向呈园弧形;尖角状;园山脊的等高线依山脊延伸方向呈园弧形; 台阶状山脊的等高线依山脊延伸方向呈疏密不同的方台阶状山脊的等高线依山脊延伸方向呈疏密不同的方 形。形。 用等高线表示地貌的表示用等高线表示地貌的表示 (三(三)山谷山谷 山谷是两山脊之间的低凹部分。对山脊而言,它山谷是两山脊之间的低凹部分。对山脊而言,它 是山地中呈线状延伸的负向地形。山谷等高线表示的是山地中呈线状延伸的负向地形。山谷等高线表示的 特点与山脊等高线所表示的相反,是以山顶为准向上特点与山脊等高线所表示的相反,是以山顶为准向上 坡突出。山谷的形状也可分为尖
34、底谷、圆底谷和平底坡突出。山谷的形状也可分为尖底谷、圆底谷和平底 谷。谷。 用等高线表示地貌的表示用等高线表示地貌的表示 (四四)鞍部鞍部 鞍部属于山脊上的一个特殊部分,是相邻两个山鞍部属于山脊上的一个特殊部分,是相邻两个山 顶之间呈马鞍形的地方。鞍部可分为窄短、窄长和平顶之间呈马鞍形的地方。鞍部可分为窄短、窄长和平 宽鞍部。鞍部往往是山区道路通过的地方,有重要的宽鞍部。鞍部往往是山区道路通过的地方,有重要的 方位作用。描绘等高线时要注意鞍部的中心位于分水方位作用。描绘等高线时要注意鞍部的中心位于分水 线的最低位置上。线的最低位置上。 用等高线表示地貌的表示用等高线表示地貌的表示 (五(五)凹
35、地凹地 凹地是中间低四周高的地形,其等高线特点与山凹地是中间低四周高的地形,其等高线特点与山 顶相似,但其高低相反,即外圈的等高线高于内圈的顶相似,但其高低相反,即外圈的等高线高于内圈的 等高线。表示凹地的等高线,一定要加绘示坡线,以等高线。表示凹地的等高线,一定要加绘示坡线,以 便与山头相区别便与山头相区别 。 用等高线表示地貌的表示用等高线表示地貌的表示 (六六)山坡山坡 山坡是构成各种地貌的坡面山坡是构成各种地貌的坡面(倾斜面倾斜面)。斜坡的特点和。斜坡的特点和 类型是通过等高线间的图上间距来体现的。山地的坡类型是通过等高线间的图上间距来体现的。山地的坡 形概括起来分为四种:等齐坡、凸形
36、坡、凹形坡和阶形概括起来分为四种:等齐坡、凸形坡、凹形坡和阶 状坡状坡 。 1.等齐坡:斜坡面的坡高均匀一致,断面图呈直线形。等高线等齐坡:斜坡面的坡高均匀一致,断面图呈直线形。等高线 间隔大致相等。间隔大致相等。 2凸形坡:斜坡的坡度是上缓下陡,断面图呈凸形。等高线凸形坡:斜坡的坡度是上缓下陡,断面图呈凸形。等高线 间的间隔自上而下由稀变密。间的间隔自上而下由稀变密。 3凹形坡:斜坡的坡度是上陡下缓,断面图呈凹形。等高线凹形坡:斜坡的坡度是上陡下缓,断面图呈凹形。等高线 间的间隔自上而下由密变稀。间的间隔自上而下由密变稀。 4阶状坡。斜坡的坡度陡缓相间,断面图呈阶梯状,等高线阶状坡。斜坡的坡
37、度陡缓相间,断面图呈阶梯状,等高线 疏密相间,陡坡密,缓坡稀。疏密相间,陡坡密,缓坡稀。 用等高线表示地貌的表示用等高线表示地貌的表示 四、地貌的结构线和特征点四、地貌的结构线和特征点 地球表面的起伏形态是很复杂的,从几何观点来地球表面的起伏形态是很复杂的,从几何观点来 分析,把每一局部地貌设想成其为一多面体,顶部和分析,把每一局部地貌设想成其为一多面体,顶部和 侧面是由许多不同倾斜方向和不同大小的面而组成。侧面是由许多不同倾斜方向和不同大小的面而组成。 如将各面相交的棱线、各棱的起止点及转折点的高度如将各面相交的棱线、各棱的起止点及转折点的高度 和平面位置确定了,就可控制住局部地貌的形态。测
38、和平面位置确定了,就可控制住局部地貌的形态。测 绘地貌就是先将有特征的线和点测绘下来,便可得到绘地貌就是先将有特征的线和点测绘下来,便可得到 地貌整个骨干的基本轮廓,按等高线的性质,再对照地貌整个骨干的基本轮廓,按等高线的性质,再对照 实际情况就能描绘出等高线。所以说结构线和特征点实际情况就能描绘出等高线。所以说结构线和特征点 是地貌的骨架,对局部地貌起着形态的控制作用。是地貌的骨架,对局部地貌起着形态的控制作用。 用等高线表示地貌的表示用等高线表示地貌的表示 (一一)结构线结构线(地性线地性线) 结构线包括:山脊线、山谷线、倾斜变换线和最大倾斜结构线包括:山脊线、山谷线、倾斜变换线和最大倾斜
39、 线。线。 1山脊线。又称分水线,它是两相对斜坡面在最高处山脊线。又称分水线,它是两相对斜坡面在最高处 的交线,即山脊上最高点连线,雨水由此处分向两斜的交线,即山脊上最高点连线,雨水由此处分向两斜 坡流去。在等高线图上,山脊线是山脊等高线转弯点坡流去。在等高线图上,山脊线是山脊等高线转弯点 的连线。的连线。 2山谷线。又称合水线,它是两相反斜坡面在最低处山谷线。又称合水线,它是两相反斜坡面在最低处 的交线,即谷底最低点的连线,雨水从两斜坡面流下的交线,即谷底最低点的连线,雨水从两斜坡面流下 汇流此处。在等高线图上,山谷线是山谷等高线转弯汇流此处。在等高线图上,山谷线是山谷等高线转弯 点的连线。
40、点的连线。 用等高线表示地貌的表示用等高线表示地貌的表示 3倾斜变换线。是两个坡度不同的斜坡面交线,即斜倾斜变换线。是两个坡度不同的斜坡面交线,即斜 坡不同的斜坡面交线,即斜坡的坡度在此线的上下发坡不同的斜坡面交线,即斜坡的坡度在此线的上下发 生了变化。在图上可取等高线稀密发生变化之处来确生了变化。在图上可取等高线稀密发生变化之处来确 定。定。 4最大倾斜线。为斜坡坡度的方向线,因雨水,砂石最大倾斜线。为斜坡坡度的方向线,因雨水,砂石 都顺着这个方向下落,又称流水线。在图上它是两等都顺着这个方向下落,又称流水线。在图上它是两等 高线间的最短距离。高线间的最短距离。 用等高线表示地貌的表示用等高
41、线表示地貌的表示 (二二)特征点特征点 特征点包括:顶点、底点、谷口点、鞍部中点、特征点包括:顶点、底点、谷口点、鞍部中点、 谷源点、山脚点、倾斜变换点、方向变换点等。谷源点、山脚点、倾斜变换点、方向变换点等。 1顶点。山的最高点,具有最大高程。顶点。山的最高点,具有最大高程。 2鞍部中点。位于两山顶间的最低部位。鞍部中点。位于两山顶间的最低部位。 3底点。凹陷地的最低处,具有最低的高程。底点。凹陷地的最低处,具有最低的高程。 4谷口点。是河谷出口处。谷口点。是河谷出口处。 5谷源点。谷的源头,为谷的最高处。谷源点。谷的源头,为谷的最高处。 6山脚点。山体与平地的交界点。山脚点。山体与平地的交
42、界点。 7倾斜变换点。山脊线或山谷线上坡度由此点交换。倾斜变换点。山脊线或山谷线上坡度由此点交换。 8方向变换点。为山脊或山谷转变走向的点,如山脊的分歧点、方向变换点。为山脊或山谷转变走向的点,如山脊的分歧点、 山谷的会合点。山谷的会合点。 在地形图上测绘出地貌特征点的位置和高程后,以在地形图上测绘出地貌特征点的位置和高程后,以 实线连出山脊线,以虚线连出山谷线。实线连出山脊线,以虚线连出山谷线。 用等高线表示地貌的表示用等高线表示地貌的表示 一、变形地貌的表示一、变形地貌的表示 变形地貌是指地球表面因受地壳运动、流水、风变形地貌是指地球表面因受地壳运动、流水、风 化作用等影响,而改变形态的特
43、殊变化的地段。如陡化作用等影响,而改变形态的特殊变化的地段。如陡 石山、陡崖、冲沟、崩崖、梯坎田、滑坡等。在地形石山、陡崖、冲沟、崩崖、梯坎田、滑坡等。在地形 图上不能用等高线来表示,而用专门的符号表示。图上不能用等高线来表示,而用专门的符号表示。 (一一)冲沟冲沟 冲沟主要发育在土质松软、植被稀少的斜坡上,冲沟主要发育在土质松软、植被稀少的斜坡上, 由暂时性水流冲蚀而成的大小沟壑。黄土地区最为典由暂时性水流冲蚀而成的大小沟壑。黄土地区最为典 型。图上沟边缘线绘实线,沟壁上绘短线符号,冲沟型。图上沟边缘线绘实线,沟壁上绘短线符号,冲沟 宽度大于宽度大于5mm时,必须加绘沟底等高线。时,必须加绘
44、沟底等高线。 变形地貌和土质的表示变形地貌和土质的表示 (二(二)陡崖陡崖 陡崖是地面上难于攀登的陡峭崖壁,其坡度为陡崖是地面上难于攀登的陡峭崖壁,其坡度为70 度以上,分为土质和石质的,分别用相应符号表示。度以上,分为土质和石质的,分别用相应符号表示。 陡崖符号的实线表示崖壁的上缘,短线表示陡坡的降陡崖符号的实线表示崖壁的上缘,短线表示陡坡的降 落方向。坡宽较大时以陡崖符号配合等高线表示。落方向。坡宽较大时以陡崖符号配合等高线表示。 (三(三)陡石山陡石山 陡石山是由密集陡峻的岩石而形成的绵延山岭或陡石山是由密集陡峻的岩石而形成的绵延山岭或 山脊,表示没有土壤覆盖,坡度大于山脊,表示没有土壤
45、覆盖,坡度大于70度的用石山符度的用石山符 号表示。当坡度小于号表示。当坡度小于70度时则用等高线配合露岩地符度时则用等高线配合露岩地符 号表示。号表示。 露岩地是指岩石露出地面的地段缘,用散列露岩地是指岩石露出地面的地段缘,用散列 配置的三角块符号表示。配置的三角块符号表示。 变形地貌和土质的表示变形地貌和土质的表示 (四(四)崩崖崩崖 崩崖是指沙土或石质的山坡受风化作用,碎屑向崩崖是指沙土或石质的山坡受风化作用,碎屑向 山坡下崩落的地段,形成连接一片的堆积物。岩屑大山坡下崩落的地段,形成连接一片的堆积物。岩屑大 小差别很大可由巨大的石块到极小的沙土。图上应区小差别很大可由巨大的石块到极小的
46、沙土。图上应区 分沙土崩崖和石质崩崖两种,分别用相应的符号表示。分沙土崩崖和石质崩崖两种,分别用相应的符号表示。 变形地貌和土质的表示变形地貌和土质的表示 (五五)滑坡滑坡 滑坡是斜坡上的大块岩石滑坡是斜坡上的大块岩石(或土或土), 由于地下水和由于地下水和 地表水的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整块地沿着一定的滑地表水的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整块地沿着一定的滑 动面向下滑动的地段,一般多发生在松软的土层中,动面向下滑动的地段,一般多发生在松软的土层中, 也有的是沿着松散土层和基岩按触面而滑动。滑坡上也有的是沿着松散土层和基岩按触面而滑动。滑坡上 缘用陡坎符号表示,以点线绘出范围线,滑坡内部的缘用陡坎符号
47、表示,以点线绘出范围线,滑坡内部的 等高线用长短不一的虚线表示。等高线用长短不一的虚线表示。 变形地貌和土质的表示变形地貌和土质的表示 三、土质的表示三、土质的表示 土质是覆盖在地壳表层的土壤性质,它们有:石土质是覆盖在地壳表层的土壤性质,它们有:石 块地、沙地、沙砾地、盐碱地、小草丘地和龟裂地等。块地、沙地、沙砾地、盐碱地、小草丘地和龟裂地等。 这种地物符号属于面积符号,它们范围界线用地类界这种地物符号属于面积符号,它们范围界线用地类界 线表示,其以河流、道路、堤坎等为界的,可省略地线表示,其以河流、道路、堤坎等为界的,可省略地 类界符号。在土质范围内,按图式中规定的符号表示。类界符号。在土
48、质范围内,按图式中规定的符号表示。 (一一)石块地石块地 石块地是岩石受风化作用,破坏而形成的碎石块石块地是岩石受风化作用,破坏而形成的碎石块 堆积地段图上按实地范围散列配置符号;符号是由两堆积地段图上按实地范围散列配置符号;符号是由两 个三角块组成。个三角块组成。 变形地貌和土质的表示变形地貌和土质的表示 (二二)沙地沙地 沙地地貌是在干燥气候地区形成的风积地貌。这沙地地貌是在干燥气候地区形成的风积地貌。这 种地区特点是:气候干燥、降雨量少、蒸发量大、动种地区特点是:气候干燥、降雨量少、蒸发量大、动 植物稀少,地表为大量流沙所覆盖。沙地地貌应用等植物稀少,地表为大量流沙所覆盖。沙地地貌应用等 高线加绘沙地符号表示。高线加绘沙地符号表示。 (三三)沙砾地、戈壁滩沙砾地、戈壁滩 沙砾地是沙和砾石混合分布的地段。戈壁滩则是沙砾地是沙和砾石混合分布的地段。戈壁滩则是 表面几乎全部为砾石或碎石及粗沙所覆盖的地区,地表面几乎全部为砾石或碎石及粗沙所覆盖的地区,地 表坚硬,只有少量的稀疏耐碱草类及灌木。沙砾地、表坚硬,只有少量的稀疏耐碱草类及灌木。沙砾地、 戈壁滩匀用小点配合三角块符号表示。戈壁滩匀用小点配合三角块符号表示。 变形地貌和土质的表示变形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中培养及方法
- 关于某某个人委托创作AI生成艺术品的独家代理合同
- 关于某某个人参与测试与植物进行深度交流项目协议
- 疾病预防医学宣教
- 低段阅读方法讲座
- 消防会计笔试试题及答案
- 环境监测方面笔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广西高考地理试卷真题(含答案及解析)
- 高三直播观看方法
- 茶艺师在线测试试题与答案
- 马尾综合征的护理查房
- 胎盘早剥护理病历讨论
- 铝液安全培训课件
- 混凝土基础拆除方案
- 注塑机的培训资料
- T/ZHCA 017-2022头发生长期与休止期数量比值测试方法
- 新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课课练(全册)及答案
- 慢性心衰患者的麻醉管理
- 2024焊接工程师考试考生试题及答案
- 量子力学判断试题及答案
- 专利百科手册 2025-智慧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