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 工厂总平面设计 第一节 总平面设计的任务和内容 一、总平面设计的任务一、总平面设计的任务 二、总平面设计的内容二、总平面设计的内容 1.1.平面布置设计平面布置设计 2.2.竖向布置设计竖向布置设计 3.3.运输设计运输设计 4.4.管线综合设计管线综合设计 5.5.绿化布置和环保设计绿化布置和环保设计 第一节 总平面设计的任务和内容 一、总平面设计的任务一、总平面设计的任务 工厂总平面设计的任务是在厂址选定后,按其在城工厂总平面设计的任务是在厂址选定后,按其在城 市规划中所处的地位,根据生产工艺的要求,及所在地市规划中所处的地位,根据生产工艺的要求,及所在地 区的具体条件,经济合理地
2、综合解决各建筑物、构筑物区的具体条件,经济合理地综合解决各建筑物、构筑物 和各项公用设施在厂区的平面和竖向布置,合理选择厂和各项公用设施在厂区的平面和竖向布置,合理选择厂 内外的交通运输系统;布置工程技术管网;并统筹厂区内外的交通运输系统;布置工程技术管网;并统筹厂区 的绿化和美化,从而创造完善的工业建筑群与厂区环境。的绿化和美化,从而创造完善的工业建筑群与厂区环境。 第一节 总平面设计的任务和内容 工厂总平面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技术工作,工厂总平面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技术工作, 它是城市总体布局的有机构成部分,需要各方面的技术它是城市总体布局的有机构成部分,需要各方面的技术 人员参加
3、,共同研究讨论,从全局出发,互相配合,分人员参加,共同研究讨论,从全局出发,互相配合,分 别解决本专业的有关问题,最后由总图专业人员完成。别解决本专业的有关问题,最后由总图专业人员完成。 总图专业在我国已有半个世纪的发展历史。1952年鞍山钢铁公司改造时成立 了鞍钢设计处,并根据苏联专家的建议在设计处内设置了总图运输专业。 1956年我国从莫斯科建筑工程学院全盘引进了工业运输专业(总图运输专业 前身),设置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冶院),这是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 个科班出身总图专业。 第一节 总平面设计的任务和内容 二、总平面设计的内容二、总平面设计的内容 1.1.平面布置设计平面布置设计 2.
4、2.竖向布置设计竖向布置设计 3.3.运输设计运输设计 4.4.管线综合设计管线综合设计 5.5.绿化布置和环保设计绿化布置和环保设计 影响企业总平面布置的因素影响企业总平面布置的因素 方针政策方针政策企业生产及使用功能企业生产及使用功能建设场地条件建设场地条件 1.1.节约用节约用 地地 1.1.生产工艺流程和使用功能生产工艺流程和使用功能 要求要求 1.1.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等自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等自 然条件然条件 2.2.环境保环境保 护护 2.2.企业预留发展和扩建要求企业预留发展和扩建要求2.2.交通运输条件交通运输条件 3.3.降低能降低能 耗耗 3.3.生产管理和生活方便
5、要求生产管理和生活方便要求3.3.动力供应和给排水条件动力供应和给排水条件 4.4.综合利综合利 用用 4.4.安全、卫生要求安全、卫生要求4.4.施工建设条件施工建设条件 5.5.建筑艺术要求建筑艺术要求5.5.厂际协作条件厂际协作条件 6.6.环境质量要求环境质量要求6.6.城镇或工业区、居住区规划条城镇或工业区、居住区规划条 件件 第二节第二节 总平面设计的基本原则总平面设计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第二节 总平面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步骤总平面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步骤 1、以工艺设计为指导,按照连续加工和运输合理安排生、以工艺设计为指导,按照连续加工和运输合理安排生 产车间,做到物料流向顺畅、运输简洁、
6、工艺合理产车间,做到物料流向顺畅、运输简洁、工艺合理 2、布置紧凑但不拥挤、布置紧凑但不拥挤 3、留有扩建的可能、留有扩建的可能 4、各类建筑物按功能分区布置、各类建筑物按功能分区布置 5、充分考虑地形和工程地质条件、充分考虑地形和工程地质条件 6、充分考虑风向的影响、充分考虑风向的影响 7、力求整齐美观、投资低、力求整齐美观、投资低 基本原则基本原则 主要措施主要措施 1按功能划分厂区 主要生产区: 辅助生产区: 仓库、堆场区 : 动力区: 厂前区: 2合理组织人流、物流 3选择建筑形式 工厂的厂房可分为两大类: 单层厂房与多 层厂房。多层厂房占地面积较小,可以缩短物料 的运输线路,生产工序
7、联系较紧密。可以按照生 产工艺要求适当选用,如立体空间工艺设施较多 的车间。 单层厂房的形式又可以分为分离式和联合式两种。 分离式厂房是将一个车间或一个工段布置于一个建筑物中, 整个工厂形成了一组整齐的建筑行列群。 4布置紧凑 (1)建筑物轮廓力求简单规正 (2)沿建筑红线布置建筑物 5考虑扩建与改建 (1)扩建 (2)改建 6防火卫生要求 第二节第二节 总平面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步骤总平面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步骤 初步设计初步设计 施工图设计施工图设计 步骤步骤 第二节第二节 总平面设计的与步骤总平面设计的与步骤 工厂总平面轮廓图(资料图)工厂总平面轮廓图(资料图) 工厂总平面布置图(初步设计成品图
8、)工厂总平面布置图(初步设计成品图) 初步设计初步设计 在调整、补充、完善工厂总平面轮廓图的基础 上,绘制工厂总平面布置图(比例一般为: 1:500、 1:1000或1:2000),作为初步设计主要附图之一, 由总图专业人员完成。 图面内容: 厂区地形测量座标网和等高线;厂区设计座标 网;所有建筑物和堆场的平面位置、名称、设计地 坪标高,铁路和道路的平面布置和设计标高等;图 上标注工厂总平面设计的主要技术指标和风向玫瑰 图。 工厂总平面图的主要技术指标工厂总平面图的主要技术指标: (1 1)厂区面积()厂区面积(m m2 2);); (2 2)建筑面积()建筑面积(m m2 2);); (3
9、3)厂区建筑系数()厂区建筑系数(% %);); (4 4)厂区利用系数()厂区利用系数(% %);); (5 5)铁路长度()铁路长度(kmkm);); (6 6)道路长度()道路长度(kmkm);); (7 7)围墙长度()围墙长度(kmkm);); (8 8)绿化面积()绿化面积(% %)。)。 w 厂区的建筑系数: w 指建筑物、构筑物和堆场的面积总和占全厂面 积的百分数。 w 反映厂内建筑的密度。建筑系数太高,表示建 筑分布太密,可能对防火、卫生和生产经营管理有 不利影响;建筑系数太低,表示建筑物分布太疏, 既浪费用地又增加车间之间运输和管线等的投资和 经营管理费用。 w 工厂的建筑
10、系数,一般在2230%之间,工厂扩 建后,一般在2735%之间。 w 建筑密度 w 建筑密度是指建筑物的覆盖率,具体指项目用地范 围内所有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 比(%),它可以反映出一定用地范围内的空地率和 建筑密集程度 。 w 建筑密度=建筑基底占地面积/地块面积 w 建筑系数 w 建筑系数=(建筑物占地面积+构筑物占地面积+露天 堆场占地面积 )项目占地面积100% 建筑系数、建筑密度与容积率的区别 w 容积率: w 即规划地块内各类总建筑面积与地块面积之比 w 计算公式为: w 容积率=地上总建筑面积/土地面积 w 容积率可根据需要制定上限与下限.容积率的下限是 保证地块
11、开发的效益,防止无效益或低效益开发造 成土地的浪费。容积率上限防止过渡开发带来的城 市基础设施超负荷运行。容积率还可以根据建筑用 途的不同,分为全部建筑容积率,公共建筑容积率, 住宅建筑容积率等 建筑系数、建筑密度与容积率的区别 厂区的利用系数: w 指建筑物、构筑物、堆场、铁路、道路、地 下管线的总占地面积占全厂面积的百分数。 w 反映厂区面积有效利用的程度。 厂区的绿化系数: w 亦称绿化率,绿地率: w 指的是规划地块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规划地 块面积的比率,绿地率通常以下限控制。 w 这里的绿地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服务 设施所属绿地(道路红线内的绿地),不包括屋 w 顶、晒台
12、的人工绿地。公共绿地内占地面积不大 于百分之一的雕塑、水池、亭榭等绿化小品建筑 可视为绿地。 w 计算公式: w 绿地率=绿地面积/土地面积 施工图设计施工图设计 l工厂总平面资料图 根据初步设计审批意见,调整工厂总平面布置,绘制 工厂总平面资料图,规定各项建筑物、构筑物、交通道路、 管线的相对位置及标高,作为各专业人员绘制施工图的依 据。 2工厂总平面布置施工图 施工放线的依据,具体表示设计坐标网与测量坐标网 的关系数字和铁路、公路及所有建筑物、构筑物的坐标和 标高数字。 (1)竖向布置图:(2)土方工程图:(3)铁路专用线施工 图:(4)厂区道路及雨水排除施工图:(5)管线汇总施 工图:
13、第三节第三节 总平面布置原则总平面布置原则 1、厂区的划分、厂区的划分 主要生产区:中心主要生产区:中心 辅助生产区:独立或就近辅助生产区:独立或就近 仓库、堆场区:运输量大,交通方便仓库、堆场区:运输量大,交通方便 动力区:独立区域、危险与交通动力区:独立区域、危险与交通 厂前区:出口、形象厂前区:出口、形象 第三节第三节 总平面布置原则总平面布置原则 2、合理组织人流和物流、合理组织人流和物流 1. 原则要求原则要求 满足生产流程;满足生产流程; 运输路径短;运输路径短; 减少货流交叉;减少货流交叉; 尽可能使运输过程和生产加工过程一致。尽可能使运输过程和生产加工过程一致。 第三节第三节
14、总平面布置原则总平面布置原则 货流组织货流组织 货流货流含货物运输量及物流向(运输方向),一般以万含货物运输量及物流向(运输方向),一般以万 t/st/s、t/t/日,通常是用货流图表示的;日,通常是用货流图表示的; 表明货流的分布,货流的大小,货流路径路,货流运输距表明货流的分布,货流的大小,货流路径路,货流运输距 离;有利于确定车间相对位置,布置运输线路,有利考虑离;有利于确定车间相对位置,布置运输线路,有利考虑 人流组织;人流组织; 第三节第三节 总平面布置原则总平面布置原则 人流组织人流组织 要求:人行路径短捷,与货流交叉最少。要求:人行路径短捷,与货流交叉最少。 当厂区以铁路、道路运
15、输为主时,人流和货流方向当厂区以铁路、道路运输为主时,人流和货流方向 最好相反且相互平行布置;最好相反且相互平行布置; 将人流大的建筑物布置在厂前区,货流大的车间布将人流大的建筑物布置在厂前区,货流大的车间布 置厂后边缘地带;置厂后边缘地带; 当人流货流交叉不可避免时,人流货流小时,采用当人流货流交叉不可避免时,人流货流小时,采用 平交,大时采用立交;平交,大时采用立交; 将人流出入口货流出入口分开设置。将人流出入口货流出入口分开设置。 第三节第三节 总平面布置原则总平面布置原则 2、建筑形式的选择、建筑形式的选择 分离:分离:优:采光好、结构简单、避免干扰、防火蔓延优:采光好、结构简单、避免
16、干扰、防火蔓延 缺:占地面积大、运输长,基建费用加大缺:占地面积大、运输长,基建费用加大 联合:联合:优:占地小、运输短、节约建设与经费优:占地小、运输短、节约建设与经费 缺:采光、影响缺:采光、影响 单层:单层: 多层:占地面积小,运输路线短,生产工序紧密多层:占地面积小,运输路线短,生产工序紧密 第三节第三节 总平面布置原则总平面布置原则 3、结构布置要求、结构布置要求 建筑物轮廓简单规整建筑物轮廓简单规整P42图图2-1 沿建筑红线布置沿建筑红线布置 P42图图2-1 红线一般是指各种用地的边界线。有时也把确定沿街建筑位置的一条红线一般是指各种用地的边界线。有时也把确定沿街建筑位置的一条
17、 建筑线谓之红线,即建筑红线(建筑线谓之红线,即建筑红线(boundary line of building)。它可与)。它可与 道路红线重合,也可退于道路红线之后,但绝不许超越道路红线,在道路红线重合,也可退于道路红线之后,但绝不许超越道路红线,在 建筑红线以外不允许建任何建筑物。建筑红线以外不允许建任何建筑物。 第三节第三节 总平面布置原则总平面布置原则 4、考虑扩建与改建、考虑扩建与改建 沿长度方向沿长度方向 沿宽度方向沿宽度方向 P42图图2-2 第三节第三节 总平面布置原则总平面布置原则 5、防火、防火 在满足工艺及运输要求的总平面位置相对确定之后,要合理确定建构在满足工艺及运输要求
18、的总平面位置相对确定之后,要合理确定建构 筑物之间的间距,各种防护间距要求如下:筑物之间的间距,各种防护间距要求如下:P43-P46 1.防火间距按防火间距按建筑防火设计规范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J-87)规定执行;)规定执行; (1)使用大量易燃液体或气体的车间应布置在人少的场所及火源的下风使用大量易燃液体或气体的车间应布置在人少的场所及火源的下风 侧;侧; (2)大型易燃液体罐区的布置应考虑到液体流散时不致威胁到企业其他大型易燃液体罐区的布置应考虑到液体流散时不致威胁到企业其他 主要建、构筑物及人多的场所。主要建、构筑物及人多的场所。 (3)消防设施的布置宜靠近火灾危险比较大的区域,并能从
19、两个方面快消防设施的布置宜靠近火灾危险比较大的区域,并能从两个方面快 速到达。速到达。 第三节第三节 总平面布置原则总平面布置原则 6、卫生、卫生 1.将卫生要求相同、相似的车间靠近布置;将卫生要求相同、相似的车间靠近布置; 2.洁净厂房应布置在盛行风向的上风侧;洁净厂房应布置在盛行风向的上风侧; 3.对产生烟尘或有害气体的车间或设备布置在厂区边缘,且位于居住区对产生烟尘或有害气体的车间或设备布置在厂区边缘,且位于居住区 和和 盛行风向的下风侧;盛行风向的下风侧; 4.在山区建厂要注山区小气候的影响,如:山谷风、窝风,逆温层等;在山区建厂要注山区小气候的影响,如:山谷风、窝风,逆温层等; 5.
20、对三废的综合治理,从位置、场地上妥善安排,以保护环境;对三废的综合治理,从位置、场地上妥善安排,以保护环境; 6.满足卫生防护距离要求,如:相关规范满足卫生防护距离要求,如:相关规范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建筑物间距建筑物间距X (X (从建筑物防火卫生出发,从建筑物防火卫生出发, 相邻建筑物间距必须超过最小间距相邻建筑物间距必须超过最小间距X Xmin min) ) 当当a3ma3ma3m时,则要求:时,则要求:X Xmin=(HX Xmin=(H1 1+h)/2 +h)/2 (3 32 2) 式中,式中,H H, H H1 1 , ,a a甲建筑物的肩高、顶高、肩宽甲建
21、筑物的肩高、顶高、肩宽 h h乙建筑物的顶高;乙建筑物的顶高; 上式(上式(3 31 1)与式()与式(3 32 2)适用于同)适用于同 类建、构筑间最小间距计算。类建、构筑间最小间距计算。 如果相邻建、构筑物间有道路,其两侧如果相邻建、构筑物间有道路,其两侧 地上或地下架设综合管线者,则上述间距加地上或地下架设综合管线者,则上述间距加 大。即主干道者大。即主干道者X=30X=30 40m40m;次干道者;次干道者 X=20X=20 30m30m;而其他支道路者;而其他支道路者X=12X=12 15m15m。 建筑间距与日照关系示意图建筑间距与日照关系示意图 a 光线光线 厂房建筑物正面与全年
22、厂房建筑物正面与全年( (或夏季或夏季) )主风主风 向的夹角向的夹角 以以60609090为宜,即为宜,即“迎风位置迎风位置”布置。如图所示,以改善通风条布置。如图所示,以改善通风条 件。件。 1.1.生产管理设施的布置,应位于厂区全年最小频率风生产管理设施的布置,应位于厂区全年最小频率风 向的下风侧;向的下风侧; 2.2.生产区内冷的要求清洁的车间应布置在全年最小生产区内冷的要求清洁的车间应布置在全年最小 频率风向的下风侧。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3.3.产生高温、有害气体和粉尘的车间应布置在全厂区产生高温、有害气体和粉尘的车间应布置在全厂区 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且地势开阔、通风良好的全
23、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且地势开阔、通风良好的 地段,应避免采用封闭或半封闭的布置形势。地段,应避免采用封闭或半封闭的布置形势。 第四节 竖向布置 竖向设计的概念:竖向设计的概念:(垂直设计、竖向布置)(垂直设计、竖向布置) 结合场地的自然地形特点、平面功能布局与施工技结合场地的自然地形特点、平面功能布局与施工技 术条件,在研究建、构筑物及其他设施之间的高程关系的术条件,在研究建、构筑物及其他设施之间的高程关系的 基础上,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土方量,因地制宜地确定建基础上,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土方量,因地制宜地确定建 筑、道路的竖向位置,合理地组织地面排水、有利于地下筑、道路的竖向位置,合理地组织
24、地面排水、有利于地下 管线的敷设,并解决好场地内外的高程衔接。管线的敷设,并解决好场地内外的高程衔接。 第四节 竖向布置 竖向设计的基本任务竖向设计的基本任务: 进行场地地面的竖向布置进行场地地面的竖向布置 确定建、构筑物的高程确定建、构筑物的高程 拟定场地排水方案拟定场地排水方案 安排场地的土方工程安排场地的土方工程 设计有关构筑物设计有关构筑物 第四节 竖向布置 竖向设计的基本任务竖向设计的基本任务: 进行场地地面的竖向布置进行场地地面的竖向布置 确定建、构筑物的高程确定建、构筑物的高程 拟定场地排水方案拟定场地排水方案 安排场地的土方工程安排场地的土方工程 设计有关构筑物设计有关构筑物
25、地形图地形图地形测绘图(地形测绘图(1 1:500500、1 1:10001000)()(0.05-1.000.05-1.00等高线)等高线) (50-100m50-100m纵横坐标网)纵横坐标网) 建设场地的地质条件资料建设场地的地质条件资料 场地平面布局场地平面布局场地内的建、构物场地内的建、构物 场地道路布置场地道路布置 场地排水与防洪方案场地排水与防洪方案 地下管线的情况地下管线的情况 填土土源与弃土地点填土土源与弃土地点 竖向设计的现状资料:竖向设计的现状资料: 竖向设计的成果:竖向设计的成果: 设计说明书设计说明书 竖向布置图竖向布置图 有关技术经济指标有关技术经济指标 土方图土方
26、图 地面的竖向设计布置形式地面的竖向设计布置形式(场地平整程度、高差变化)(场地平整程度、高差变化) 平坡式平坡式 用地经改造成用地经改造成 为平缓斜坡的为平缓斜坡的 规划地面形式。规划地面形式。 台阶式台阶式 用地经改造成为阶用地经改造成为阶 梯式的规划地面形梯式的规划地面形 式。式。 混合式混合式 用地经改造成用地经改造成 平坡和台阶相平坡和台阶相 结合的规划地结合的规划地 面形式。面形式。 1 1、原自燃地面;、原自燃地面;2 2、整平地面;、整平地面;3 3、排洪沟、排洪沟 斜面型平坡式 为单向斜为单向斜 面平坡式面平坡式 为由场地中为由场地中 央向边缘倾央向边缘倾 斜的双向斜斜的双向
27、斜 面平被式面平被式 为由场地边缘为由场地边缘 向中央倾斜的向中央倾斜的 双向斜面平坡双向斜面平坡 式式 为多向斜为多向斜 面平坡式面平坡式 阶梯布置形式阶梯布置形式 1 1、原自然地面;、原自然地面;2 2、整平地面;、整平地面;3 3、排洪沟、排洪沟 为单向降低的为单向降低的 阶梯阶梯 为由场地中央向为由场地中央向 边缘降低的阶梯;边缘降低的阶梯; 为 由 场为 由 场 地 边 缘地 边 缘 向 中 央向 中 央 降 低 的降 低 的 阶梯。阶梯。 地面的竖向设计布置形式的相关内容:地面的竖向设计布置形式的相关内容: 自然地面坡度划分:平坡、缓坡、中坡、陡坡、急坡自然地面坡度划分:平坡、缓
28、坡、中坡、陡坡、急坡 类别类别数值数值特点特点 平坡、缓坡平坡、缓坡平坡:平坡:3%3% 缓坡:缓坡:3%-10%3%-10% 小于小于5%5%的缓坡地段,建筑宜平行等高线或与的缓坡地段,建筑宜平行等高线或与 之斜交布置之斜交布置 长度不超过长度不超过30-50m30-50m 中坡中坡10%-25%10%-25%道路宜平行等高线或与之斜交布置道路宜平行等高线或与之斜交布置 陡坡、急坡陡坡、急坡25%-50%25%-50% 50%50%以上为急坡以上为急坡 不宜大规模开发不宜大规模开发 竖向布置形式比较竖向布置形式比较 比较项目比较项目平坡式平坡式阶梯式阶梯式 铁路、道路及管线敷设铁路、道路及管
29、线敷设 的技术条件的技术条件 良好良好较差较差 土方和基础土方和基础 工程量工程量 地形平坦地形平坦较小较小较大较大 地形起伏地形起伏 较大较大 往往出现大填、大挖和往往出现大填、大挖和 大量的深基础大量的深基础 工程量有显著降低,往往仅局工程量有显著降低,往往仅局 部需设深基础,有时需设挡土部需设深基础,有时需设挡土 墙、护坡等墙、护坡等 土方平衡情况土方平衡情况多为全厂平衡,运距较多为全厂平衡,运距较 远远 易就地平衡,运距较短易就地平衡,运距较短 排水条件排水条件 排水条件较差,往往需排水条件较差,往往需 要结合排水管线要结合排水管线 排水条件较好,但需要的防洪、排水条件较好,但需要的防
30、洪、 排水沟、跌水、急流槽较多排水沟、跌水、急流槽较多 适用范围适用范围地形平坦时采用较多地形平坦时采用较多山丘和丘陵地区采用较多山丘和丘陵地区采用较多 台阶式布置:台阶式布置: 台阶的高度:台阶的高度: 相邻台阶之间的高差称为台阶高度。台阶高度主要相邻台阶之间的高差称为台阶高度。台阶高度主要 取决于场地自然地形横向坡度和相邻台阶之间的功能关取决于场地自然地形横向坡度和相邻台阶之间的功能关 系、交通组织及其技术要求。系、交通组织及其技术要求。 台阶高差一般以台阶高差一般以3.04.0m3.04.0m为宜(最高为宜(最高4.04.0 6.0m6.0m),以免道路坡道过长、交通组织困难并增加挡土)
31、,以免道路坡道过长、交通组织困难并增加挡土 墙等支挡结构工程量。墙等支挡结构工程量。 台阶高度也不宜过低,一般不小于台阶高度也不宜过低,一般不小于1.0m1.0m。 年平均降雨量 (mm) 每个台阶的分台高度(m)备注 一般粘性土黄土 25012 2505001010 500750108 7509008 按降雨量划分台阶的高度: 相邻台阶的连接方式:边坡、挡土墙相邻台阶的连接方式:边坡、挡土墙 边坡处理和挡土墙:边坡处理和挡土墙: 边坡处理和挡土墙:边坡处理和挡土墙: 边坡:边坡: 边坡 直线型边坡直线型边坡 适用于垂直适用于垂直 高度小于高度小于 10m的一般的一般 均质土边坡均质土边坡 折
32、线形边坡 高差较大, 土层稳定性 差 台阶式边坡 边坡较高,地 层不稳定。根 据降雨量大小, 平台宽度一般 为1.53.0m, 在平台上设排 水沟 竖向设计的方法:竖向设计的方法: 平土方式:平土方式: 平土 方式 连续平土 整个场地进行连续土方 平整工程 重点平土 在建、构物和必要的地 段进行土方平整工程, 其他地段适当保留原有 地形,以降低土方工程 量 混合平土 几项竖向布置参数几项竖向布置参数 (1)(1)建、构筑物的标高应于计算洪水水位建、构筑物的标高应于计算洪水水位0.5m0.5m以上,保证以上,保证 企业建成后不受洪水威胁。例如,锅炉房应位于全厂最低企业建成后不受洪水威胁。例如,锅
33、炉房应位于全厂最低 处,以利于回收凝结水,但也应至少高出最高洪水位处,以利于回收凝结水,但也应至少高出最高洪水位0.5m0.5m 以上。以上。 (2)(2)综合管线埋设深度一般要超过冻土层深度以下,以免综合管线埋设深度一般要超过冻土层深度以下,以免 遇到极冷时刻被冻裂。遇到极冷时刻被冻裂。 (3)(3)散水坡的坡度应大于散水坡的坡度应大于3 3,保证雨水顺利排除,但是也,保证雨水顺利排除,但是也 不能大于不能大于6 6,以免产生冲刷现象。,以免产生冲刷现象。 (4)(4)厂区自然地形坡度大于厂区自然地形坡度大于4 4,车间之间高差达,车间之间高差达1.51.5 4.0m4.0m,多采用阶梯竖向
34、布置。这样,有利于利用地形,节,多采用阶梯竖向布置。这样,有利于利用地形,节 省基建投资。省基建投资。 建、构筑物的布置位置建、构筑物的布置位置 1.1.主生产车间建筑物的布置位置主生产车间建筑物的布置位置 2.2.辅助车间建筑物等的布置位置辅助车间建筑物等的布置位置 3.3.动力车间动力车间( (包括空压站、变电所等包括空压站、变电所等) )建筑物的建筑物的 布置位置布置位置 4.4.行政管理和后勤部门建筑设施的总体布置位行政管理和后勤部门建筑设施的总体布置位 置置 5.5.确定厂区建、构筑物之间的距离确定厂区建、构筑物之间的距离 1 1、考虑布置在生产区的中心考虑布置在生产区的中心 地带。
35、地带。 2 2、其所在位置应当地势平其所在位置应当地势平 坦,地耐力超过坦,地耐力超过(1.5-(1.5- 2)2)105N105Nm2m2; 3 3、其朝向应当正面朝阳或偏其朝向应当正面朝阳或偏 南向布置。南向布置。 4 4、生产车间布置位置应以直生产车间布置位置应以直 通生活区和厂大门为宜。通生活区和厂大门为宜。 1 1、辅助车间建筑物等辅助车间建筑物等 的位置应靠近其服务的的位置应靠近其服务的 主车间厂房或其服务对主车间厂房或其服务对 象的等距离处。象的等距离处。 2 2、可布置在厂区左侧可布置在厂区左侧 或右侧处或右侧处 1 1、应尽量靠近其服务的具体部应尽量靠近其服务的具体部 门,可
36、以大部集中布置在厂区门,可以大部集中布置在厂区 左侧或右侧。少数也有布置在左侧或右侧。少数也有布置在 生产区内的。生产区内的。 2 2、还应布置在厂区的下风向还应布置在厂区的下风向 1 1、应集中在厂前区。应集中在厂前区。 2 2、多设置在工厂的大门处临近多设置在工厂的大门处临近 两侧。两侧。 3 3、办公大楼要正对着入口并且办公大楼要正对着入口并且 附以大型花池绿化及侧旁美化,附以大型花池绿化及侧旁美化, 有体现厂址方位朝向的作用。有体现厂址方位朝向的作用。 第五节 厂区内交通运输 比较内容比较内容 比较比较 运运 输方输方 情况情况 式式 铁路运输铁路运输道路运输道路运输带式运输带式运输管
37、道运输管道运输辊道运输辊道运输 运输物料的属性运输物料的属性 固、液体固、液体固、液体固、液体散状料散状料液体、粉液体、粉 料料 固体固体 与生产环节的衔接性与生产环节的衔接性差差差差好好好好好好 运输的连续性运输的连续性间断运输间断运输 间断运输间断运输 连续运输连续运输 连续运输连续运输连续运连续运 输输 运输的灵活性运输的灵活性差差好好差差差差差差 对场地的适应性对场地的适应性差差较好较好好好好好好好 建设投资建设投资大大少少大大大大大大 运营成本运营成本低低较高较高 对环境对环境 污染污染大大大大小小小小小小 厂内道路布置形式示意图厂内道路布置形式示意图 (a a)环状式)环状式 (b
38、 b)尽头式)尽头式 (c c)混合式)混合式 围绕着各车间布置,多围绕着各车间布置,多 平行于主要建筑物、构平行于主要建筑物、构 筑物,组成纵横贯通的筑物,组成纵横贯通的 道路网。道路网。 厂区道路长、占地多,厂区道路长、占地多, 由于是环状系统,对场由于是环状系统,对场 地坡度要求较为平坦一地坡度要求较为平坦一 些。些。 不纵横贯通,根据交通不纵横贯通,根据交通 运输的需要而终止于某运输的需要而终止于某 处。处。 这种布置形式厂区道路这种布置形式厂区道路 短,对场地坡地坡度适短,对场地坡地坡度适 应性较大。运输的灵活应性较大。运输的灵活 性较差,尽头处一般需性较差,尽头处一般需 要设置回车
39、场。要设置回车场。 尽头式道路布置尽头式道路布置 会让车道示意会让车道示意 . .在线路长的单车道路上应补在线路长的单车道路上应补 上会让车道,上图。上会让车道,上图。 . .在道路的交叉口处,应做圆在道路的交叉口处,应做圆 角形布置。其最小半径为角形布置。其最小半径为7m,7m,单单 车道为车道为9m9m。 3.3.在办公楼、成品库前,车辆在办公楼、成品库前,车辆 需要停放和调转,此处的道路需要停放和调转,此处的道路 要加宽成停车场。要加宽成停车场。 道路的规格道路的规格 1 1)道路的规格包括宽度、路面质量等,根据城市建)道路的规格包括宽度、路面质量等,根据城市建 筑规定、工厂生产规模等而
40、定。筑规定、工厂生产规模等而定。 2 2)通常以城市型道路标准是施工。)通常以城市型道路标准是施工。 3 3)道路纵横贯通,其宽度依主干道、次干道、人行)道路纵横贯通,其宽度依主干道、次干道、人行 道和消防车道而异。道和消防车道而异。 4 4)主干道宽)主干道宽69m,69m,其他支干道为其他支干道为46m46m宽宽. . 第六节、绿化、美化设计 绿化布置 1 1、进厂主干道及主要出入口;、进厂主干道及主要出入口; 2 2、生产管理区;、生产管理区; 3 3、洁净度要求高的生产车间、洁净度要求高的生产车间、 装置及建筑物;装置及建筑物; 4 4、散发有害气体、粉尘及生产、散发有害气体、粉尘及生
41、产 高噪声的生产车间、装置及堆场;高噪声的生产车间、装置及堆场; 5 5、受西晒的生产车间及建筑物;、受西晒的生产车间及建筑物; 6 6、受雨水冲刷的地段;、受雨水冲刷的地段; 7 7、厂区生活服务设施周围;、厂区生活服务设施周围; 8 8、居住区。、居住区。 第七节 总平面布置的技术经济指标 一、一、总平面设计技术经济指标项目总平面设计技术经济指标项目 二、二、总平面设计技术经济指标意义分析总平面设计技术经济指标意义分析 总平面设计技术经济指标表总平面设计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序号项目名称项目名称符号符号单位单位数量数量 1 1 厂区占地面积厂区占地面积A Am m2 2 2 2建、构筑物面积
42、建、构筑物面积A A1 1m m2 2 3 3堆场、露天场地、作业场占地面积堆场、露天场地、作业场占地面积A A2 2m m2 2 4 4道路、散水坡、管线占地面积道路、散水坡、管线占地面积A A3 3m m2 2 5 5可绿化占地面积可绿化占地面积A A4 4m m2 2 6 6道路总长度道路总长度L LB Bm m 7 7围墙总长度围墙总长度L LW Wm m 8 8建筑系数建筑系数K K1 1 =A =A1 1+A+A2 2 /A X100% /A X100%K K1 1% % 9 9土地利用系数土地利用系数K K2 2=A=A1 1 +A +A2 2+A+A3 3+A+A4 4/A X
43、100%/A X100%K K2 2% % 1010绿地率绿地率K K4 4= A= A4 4/AX100%/AX100%K K4 4% % 1111土方工程量土方工程量V Vm m3 3挖:填:挖:填: 1212其他其他 生产区占地面积生产区占地面积 生产区建筑物、构生产区建筑物、构 筑物面积露天堆场筑物面积露天堆场 面积道路面积广场面积道路面积广场 面积面积 包括楼隔层、楼廊、电梯间包括楼隔层、楼廊、电梯间 的电梯井,并按楼层计。建的电梯井,并按楼层计。建 筑物的外走廊、檐廊、挑廊,筑物的外走廊、檐廊、挑廊, 有围护结构或有支承的楼梯有围护结构或有支承的楼梯 及雨蓬,若走廊或楼梯如最及雨蓬
44、,若走廊或楼梯如最 高一层无顶者,不计面积。高一层无顶者,不计面积。 总平面设计技术经济指标意义分析 (一)厂区占地面积(一)厂区占地面积A A(m m2 2) 厂区占地面积是指在一定生产规模前提下,采取一定的工艺技术方厂区占地面积是指在一定生产规模前提下,采取一定的工艺技术方 法,需要的场地面积。法,需要的场地面积。 (二)建、构筑物占地面积(二)建、构筑物占地面积A A1 1(m m2 2) 建、构筑物占地面积是指建、构筑物底层轴线所包围的面积。建、构筑物占地面积是指建、构筑物底层轴线所包围的面积。 (三)堆场、露天场地、作业场占地面积(三)堆场、露天场地、作业场占地面积A A2 2(m
45、m2 2) 此面积是原材料、燃料及成品贮存作业所需要的场所面积。此面积是原材料、燃料及成品贮存作业所需要的场所面积。 (四)道路、散水坡、管线占地面积(四)道路、散水坡、管线占地面积A A3 3(m m2 2) 此面积是指工厂建、构筑物群之间纵横通达的空场面积,其大小固然此面积是指工厂建、构筑物群之间纵横通达的空场面积,其大小固然 取决于建、构筑物占地面积的大小及其形状,同时还与这三种面积特取决于建、构筑物占地面积的大小及其形状,同时还与这三种面积特 性有关。性有关。 总平面设计技术经济指标意义分析 1 1)道路面积是全厂道路网的总占地面积。)道路面积是全厂道路网的总占地面积。 2 2)散水坡
46、占地是建、构筑物底层外缘至道路边明沟,用以排放雨水)散水坡占地是建、构筑物底层外缘至道路边明沟,用以排放雨水 的地带面积。的地带面积。 3 3)管线占线面积是各种技术管线由总平面图综合布置建、构筑物与)管线占线面积是各种技术管线由总平面图综合布置建、构筑物与 道路之间直埋地下或敷设地上的地带面积道路之间直埋地下或敷设地上的地带面积, ,其大小主要取决于总平其大小主要取决于总平 面布置的形式面布置的形式. . ( (五五) )建筑系数值建筑系数值K K1 1 =A =A1 1+A+A2 2 /A X100% /A X100% K K1 1是建、构筑物与堆场、露天场地、作业场占地面积之和占全厂占地
47、是建、构筑物与堆场、露天场地、作业场占地面积之和占全厂占地 面积的百分率。通常控制面积的百分率。通常控制K1K1在在35%35%50%50%为宜为宜. . ( (六六) )利用系数利用系数K K2 2=(A=(A1 1 +A +A2 2+A+A3 3+ +A A4 4)/A X100%)/A X100% K K2 2是建筑物、构筑物占地面积是建筑物、构筑物占地面积与与堆场、露天场地占地面积堆场、露天场地占地面积与与辅助工程辅助工程 占地面积之和占全厂占地面积。占地面积之和占全厂占地面积。 (七)绿地率(七)绿地率 K K4 4= A= A4 4/AX100%/AX100% K K4 4是指全厂
48、可绿化地面积是指全厂可绿化地面积A A4 4占全厂占地面积的百分率。占全厂占地面积的百分率。 (八)土方工程量(八)土方工程量V V(m m3 3) 辅助工程占地面积辅助工程占地面积 包括:铁路、道路包括:铁路、道路 (包括引道、人行(包括引道、人行 道)管线、散水坡、道)管线、散水坡、 绿化占地面积。绿化占地面积。 第八节第八节 全厂性的生活设施全厂性的生活设施 全厂性的生活设施全厂性的生活设施 1.1.办公楼办公楼 2.2.食堂食堂 3.3.更衣室更衣室 4.4.浴室浴室 5.5.厕所厕所 6.6.婴儿托儿所婴儿托儿所 1. 1.办公楼办公楼 办公楼建筑面积的估算可采用下式办公楼建筑面积的估算可采用下式 式中式中F F办公楼建筑面积,办公楼建筑面积, G G全厂职工总人数,人全厂职工总人数,人 K1K1全厂办公人数比,一般取全厂办公人数比,一般取8%8%12%12% K2K2建筑系数,建筑系数,65%65%69%69% A A每个办公人员使用面积,每个办公人员使用面积,5 57 7/ /人人 B B辅助用房面积,根据需要决定辅助用房面积,根据需要决定 BK AGK F 2 1 2. 2.食堂食堂 (1 1)食堂座位数的确定)食堂座位数的确定 式中式中 N 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校本培训经验课件
- 校外培训机构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导数考试题型及答案
- 盐业局的考试试题及答案
- 北京音乐知识培训课件
- 医药耗材面试题及答案
- 技师磨工考试题及答案
- 品牌饮品测试题及答案
- 主管护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客船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患者十大安全目标(2025) 2
- 2025-2030中国骨形态发生蛋白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钓鱼的艺术教学》课件
- T-CACM 1064-2018 针刀医学临床 通.用要求
- 天津市南开区2025年数学五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答案
- 电气行业与市场分析
- 2025年3月医务工作者个人自传范文
- 2025年乡村全科助理医师考试题库及答案
- 排水设施养护管理制度
- 钢管柱混凝土施工方案
- 2025小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测试题库及答案【共3 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