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作物育种学总论复习资料绪论1、 作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及繁殖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2、 作物品种: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 物的一定群体;这种群体具有相对稳定性的遗传特性,在生物学、形态学及 经济学性状上的相对一致性,与同一作物的其他群体在特征,特性上有所区 别;这种群体在相应的地区和耕作条件下种植,在产量、抗性、品质等方面 都有符合生产发展的需要。3、 简述作物育种学的特点和任务:答:(1)特点:作物育种学是作物人工进化的科学,是一门以遗传学、进化论为主要基础的 综合性应用科学,它涉及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生物统 计与实验设计
2、、生物技术、农产品加工学等领域的只是与研究方法。作物育 种学与作物栽培学有着紧密的联系。(2) 任务:A、研究作物遗传性状的基本规律; B、搜集创造和研究育种资源,培育优良新品种; C、繁育良种,生产优良品种的种子。3、 自然进化:由自然变异和自然选择突变发展的进化过程。4、 人工进化:是指由于人类发展生产的需要,人工创造变异并能进行人工选择的进化,之 中包括有意的利用自然变异及自然选择的作用。5、 生物进化的三大要素及相互关系: 变异、遗传和选择 遗传和变异是进化的内因和基础,选择决定进化的发展方向。6、 品种:是指某种一栽培作物适应于一定的自然生态和生产经济条件具有相对的稳定的遗 传性和充
3、分一直的生物学特性与形态学特征,并以此与同一作物的其他类似群体 相区别的生态类型。第1章 作物的繁育方式及品种类型1、 说明作物繁殖方式的种类和各类作物群体遗传特点及代表作物: (1)作物繁殖的方式有: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2)有性繁殖植物主要有自花授粉作物、异花授粉作物和常异花授粉作物: A、自花授粉是指痛一朵花的花粉传到同一花朵的雌蕊柱头上,代表的作物有水稻、 大麦、小麦、大豆、豌豆、花生、烟草、绿豆亚麻等,自花授粉作物的自然异 交率一般低于1%,不超过4%。 B、异花授粉是雌蕊柱头接受异株或异花花粉授粉的,代表作物有玉米、黑麦、向 日葵、白菜型油菜、甘蔗、甜菜、大麻、三叶草的呢过,异花
4、授粉的自然异交 率至少在50%以上。 C、常异花授粉是指一种作物同时依靠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两种方式繁殖后代的, 代表作物有棉花、甘蓝型油菜、芥菜型油菜、高粱、蚕豆等,常异花授粉的天 然异交率在5%50%之间。 (3)无性繁殖的营养繁殖,即是利用营养体繁殖后代的方式,代表作物有甘薯、马铃 薯、木薯、甘蔗等。2、 论述作物品种的类型和各类作物的育种特点: (1)类型:A、自交系品种;B、杂交系品种;C、群体品种;D、无性系品种。 (2)育种特点:A、自交系品种: a、自花授粉加单株选择的育种方法;b、拓展遗传变异范围,在大群体中进行单株选择。B、杂交系品种: a、包括自交系育种和杂交组合育种两个育
5、种程序,贯穿于两个程序之间的关键问题是自 交系间的配合力测定;b、对影响亲本繁殖和配制杂种产量的性状必须加强选择;c、 需要建立相应的种子生产基地和供销体系。C、群体品种: a、使群体品种具有广泛的遗传基础和基因型的多样性;b、使用群体品种能够保持广泛 的遗传基础和基因型的多样性D、无性系品种: a、利用无性系迅速固定优良性状和杂种优势;b、选择优良芽变,培育新的优良品种。3、 如何确定作物的繁殖繁殖方式?第2章 种质资源1、论述种质资源的概念和重要性: 概念 广义:种质资源是指一切具有一定种质或基因,可供育种及相关研究利用的各种生物类 型,也称为遗传资源、基因资源。 狭义:种质资源是指用于选
6、育新品种的原材料,也称育种的原始材料。 重要性 (1)是育种工作的物质基础; (2)是突破性育种的关键; (3)是不断发展新作物的主要来源; (4)为避免品种的遗传基础贫乏,必须利用更多的基因资源,维持和提高作物品种的生产力; (5)是有关键生物学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材料; (6)是有生命的财富,有待保护。2、 按不同来源可将种质资源分为哪几个主要类型: (1)自然种质资源,其中又可以分为本地种质资源、外地种质资源、野生种质资源; (2)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是通过诱发而产生的突变体。3、 各种种质资源的特点和育种利用价值: (1)本地种质资源:是原产本地的地方品种和推广的改良品种。 特点:品种类
7、型多,变异大,对当地自然灾害、病虫害有较强的抗性和耐性,适应 性强。 利用价值:a、通过筛选或简便的选育方法直接应用于生产;b、做杂交亲本,以增 强新品种的适应性。 (2)外地种质资源:指有国外其他地区引入的类型和品种。 特点:具有不同的生物学和经济上的遗传基础,具有遗传的多样性,具有某些本地 资源没有的优良性状,如抗病性。 利用价值:a、作为杂交亲本,将有利基因导入改良品种或创造遗传丰富的类型;b、 经过试验鉴定,选出适应本地栽培的品种,直接在生产商的利用;c、能 选育在与本地资源杂交,运用杂交种优势。 (3)野生种质资源:包括各种作物的野生种和有利用价值的近缘野生植物。 特点:由于其在长期
8、和自然选择条件下形成,所以其具有很强的抗逆性,有些具有优 良的品种 利用价值:a、作物杂交亲本,将有益基因转育到作物品种中;b、利用野生种或近缘 植物杂交,还可以合成医院的多倍体,创造新品种;c、通过栽培驯化,形 成新的栽培品种。4、 简述种质资源工作的二十字方针。 二十字方针是:“广泛收集、妥善保管、深入研究、积极创新、充分利用。”第3章 育种目标1、 育种目标:是指根据一定地区,在一定的自然、栽培和经济条件下,对计划选育的新品 种提出应具备的优良特征特性,也就是对育成品种在生物学和经济学性状上 的具体要求。2、 现代农业对农作物品种有何要求: 共同要求:高产、稳产、优质、生育期适宜、适应机
9、械化。3、 制定育种目标的原则: (1)立足当前,展望未来,富有预见性; (2)突出重点,分清主次,抓主要矛盾; (3)明确具体性状,指标落实; (4)必须面向特定的生态地区和栽培条件。4、 各类作物的产量构成要素: (1)谷类作物一般是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和粒重; (2)棉花是单位面积株数、株铃数、玲重和衣分; (3)大豆,油菜是单位面积株数、株荚数、荚粒和粒重; (4)烟草是单位面积株数、每株叶面积、每片叶重。第4章 引种和选择育种1、 引种:广义上是指从外地、外国引进新植物,新作物的新品种有关理论研究所需的各种 种质资源;狭义上是指作物育种途径之一,指从外地或外国引进的品种(品系), 经
10、过本地试种鉴定试验,从中选出适宜本地栽培的品种,直接应用于生产或利用 它们的某些优良性状作为育种的原始材料,间接地加以利用。2、 气候相似论:原产地与引进地区之间,影响作物生产的主要因素应尽可能相似,以保证 品种互相引种成功的可能性。3、 生态因素:对作物的生长发育有明显影响和直接为作物所同化的因素。4、 生态环境:生态因素有气候的、土壤的、生物的,这些起综合性作用的一些生态因素的 复合体。5、 生态类型:一种作物对一定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相应的遗传适应性,具有相似遗传适应 性的一个品种类群。6、 选择育种:根据育种目标,从现有品种群体中直接利用自然变异,选择出优良的变异单 株,进行性状鉴定,选
11、择并通过一系列试验,培育作物新品种的育种途径。7、 生态区:对一种作物具有大体相似的生态环境的地区。8、 影响引种成功的因素是: 影响因素:(1)温度; (2)光度; (3)纬度; (4)海拔(主要影响日照长度和温 度); (5)栽培水平、耕作制度、土壤情况。9、 高温短日照作物和低温长日照作物南种北引,生育期如何变化?引什么品种好? (1)高温短日照作物南种北引时,若是春播品种,则生育期变晚,植株增高,营养器官 变大,在适宜条件下,穗粒多,和可能增产;若是引夏、秋播品种,则生育期变晚, 甚至抽穗结实,所以应引进早熟品种好。 (2)低温长日照作物南种北引时,若引的是春性、弱冬性品种,则可能发生
12、冻害,不结 实;若引冬性、强冬性品种,则会因温度降低,日照变长,因此变现为早熟,所以 应引进晚熟品种好。10、 高温短日照作物和低温长日照作物北种南引,生育期如何变化?引什么品种好? (1)高温短日照作物北种南引时,生育期变短,植株变矮,抽穗早,穗粒小,粒重降低, 经济性状不好,应引晚熟品种好。 (2)低温长日照作物北种南引时,生育期延迟,若是半冬性品种,即使通过春化,也会 延迟拔节,甚至不能抽穗,应引进春性、弱冬性品种较好。11、 引种的工作环节(程序) (1)根据生产需要确定引种目标; (2)收集引种材料; (3)加强检疫工作; (4)引种必须经过试验。12、 选择育种的基本原理: 选择育
13、种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作物品种群体的自然变异和纯系学说。 纯系是自花授粉作物一个纯合体自交生产的后代,即同一基因型组成的群体。 纯系学说是自花授粉作物纯系育种的理论基础之一,它把变异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 遗传变异,在育种工作中,通过后代坚定选择可遗传的变异。 作物群体自然变异的原因:(1)自然变异引起基因重组;(2)自然变异;(3)新育成 品种群体中的变异。13、选择的基本方法及特点;单株选择与混合选择在方法和效果上有什么不同? (1)单株选择:即品种群体中选择优良的个体,分别脱粒保存,翌年分别种一小区(行), 根据个小区植株的变现来鉴定上年当选的个体优劣,并根据此淘汰不良个 体的后代。 特点:选
14、择效果好,得到纯和的系统,但工作量大,适合于自花授粉作物。 (2)混合选择:即从品种群体种选择目标性状基本相似的个体,混合加以繁殖,与愿品 种进行比较,从而培育新的品种。 特点:选择特点不如单株选择,但可保持群体异质性和遗传多样性,避免繁殖引起 生活力衰退,因此,混合育种选择更适合于常异花授粉作物和异花授粉作物 品种群体的改良,增加群体内优良基因或基因型的频率。19、 系统(纯系)育种和混合选择育种的程序: 系统育种程序:(1)优良变异个体的选择; (2)株行比较试验; (3)品系比较试验; (4)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 (5)品种审定与推广。 混合选择育种的程序:(1)从原始品种群体中进行混合
15、选择、混合脱粒、混合选择; (2)比较试验; (3)繁殖和推广。第5章 杂交育种1、杂交育种:利用不同基因型的品种或类型杂交,创造变异,并从中进行鉴定选择,培育 成符合生产的新品种。2、组合育种:是将分属于不同品种的、控制不同性状的优良基因随时结合后形成各种不同 的基因组合,通过定向选择育成集双亲优点于一体的新品种,其遗传机理主 要是基因重组和互作。3、超亲育种:是将双亲中控制同一性状的不同微效基因积累于一个杂种个体中,形成在该 性状上超过亲本的类型,其遗传机理主要在于基因累加和互作。4、常用的杂交方式: (1)单交:两亲本进行一次杂交,以A*B或A/B表示; (2)复交: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亲本
16、,要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杂交; a、三交:三个品种间的杂交,以(A*B)*B表示;b、双交:两个单交杂种再杂交 (三个品种双交用(A*C)*(B*C)表示,四种品种双交用(A*B)*(C*D)表示)。 c、四交:四个亲本先后杂交,用(A*B*C)*D表示。 (3)回交:双亲杂交F1与亲本之一再杂交的方式,(A*B)*A表示; (4)多父本混合授粉:用几个父本品种的混合花粉,对一个母本品种的去雄花授粉, A*(B*C*D),常用在棉花育种上。5、 杂交育种的三大理论基础: (1)利用基因重组,可综合双亲的优良性状,育成双亲有点于一体的新品种; (2)利用基因互作,生产新的性状,互作的基因在二亲本
17、上,则通过杂交可使互补基 因相互结合而产生新性状; (3)利用基因累加,产生超亲性状,尤其是数量性状。6、 亲本选配的原则及其原理: (1)双亲都具有较多的优点,没有突出的缺点,在主要形状上优缺点尽可能互补。 其原理是: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 (2)亲本之一最好是能适应当地条件,综合性状较好的推广品种。 其原理是:品种对外界条件的适应性事影响丰产、稳产的重要因素,杂种后代能否 适应当地条件和亲本的适应性关系很大。 (3)注意亲本间的遗传差异,选用生态类型差异较大,情缘关系较远的亲本材料相互杂 交。 (4)杂交亲本应具有较好的配合力。7、 杂种后代处理的方法、程序及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杂种后代处
18、理的方法有:(一)系谱法:从杂种的第一次分离时代(单交F2,复交F1) 开始,进而进行连续性的单株选择,直到选得优良而又整 齐一致的系统,进入产量比较试验。 程序:亲本选配,配置组合点播,组合编号,淘汰不好组合,去除假杂种、杂株、 劣株;分组混合收获、脱粒按组合点播品,选优良单株,分株收获和脱粒 F2中选择单株点播种或株行;选出优良系统再从中选择优良单株,分株收获和脱 粒按系统把中选单株播成系统,选优良单株,分株收获脱粒,少量稳定品系, 进行产量试验边实验边选择稳定品系、进行生产试验、繁殖种子、示范 推广。 优点:(1)能较早集中精力于优良株系,可及时组织试验、示范、繁殖; (2)系统间的亲缘
19、关系十分清楚,便于查源,便于研究。 缺点:(1)中选率低,多基因控制的性状易丢失; (2)工作繁重。(二)混合法: 程序:亲本选配、配置组合混合播种、混收、混脱粒F1F2F3 混合播种、开始选株单收、脱粒F5入选单株、种成株行产量试验、 繁种。 优点:(1)早代不选,混收混种,工作简单; (2)与系谱法比,多基因控制的优良性状不易丢失。 缺点:(1)可能丢失早熟、耐肥、矮杆等类型; (2)单株难选,因对单株的上下代历史关系不清楚,不能进行比较,优良类型 不易确定,评定取舍较难; (3)选育年限较长。 第6章 回交育种1、回交育种:两种亲本杂交后,以F1回交亲本之一,根据育种目标从回交后代中选择
20、特 定植株回交于该亲本,如此连续进行若干次,再经自交选择育成新品种的方 法,就称为回交育种。 表达方式(A*B)*A*A非轮回亲本只在第一 次杂交时用的亲本,是目标性状提供者,又称共体亲本。2、轮回亲本:用于多次回交的亲本,是目标性状的接受者,有称受体亲本。3、非轮回亲本:在导入杂交或级进杂交中作为基因供体,仅进行一次杂交,以后就不再用 来回交的亲本。4、回交育种的作用和要求: 作用:(1)用于改良品种的个别缺点,而保持其优良性状,是抗病育种的有效手段; (2)在杂种优势作用中,用来改良自交系,选育不育系和恢复系; (3)用于远缘杂交,克服杂种不育和分离世代过长等问题; (4)打破基因连锁;
21、(5)用于选育近等基因系和多系品种。5、 如何选育轮回亲本和非轮回亲本? 答:轮回亲本必须是各方面农艺性状都很好,只有个别缺点,需要改造的品种。 非轮回亲本必须具有改良轮回亲本缺点所必需的基因,要求有输出的性状,必须 经过回交数次后,仍能保持足够的强度,同时其他性状也不能有严重的缺钱。 非轮回亲本被转移的性状最好是简单的显性基因控制的,这样便于选择识别。 如果希望通过回交而转育的是一个质量性状,应该选择一个其他性状和轮回亲本 尽可能相类似的非轮回亲本,这样可以减少为了恢复轮回亲恩理想性状所需要的 回交次数。 第7章 诱变育种1、诱变育种:在人为地条件下,利用物理,化学等因素,诱发生物产生突变,
22、从中选择, 培育成动植物和微生物地新品种2、诱变剂:凡是能引起生物体遗传物质发生突然或根本的改变,使其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 变达到自然水平以上的物质。3、外照射:外照射是核辐照射的一种方式。放射性核素在生物体外,使生物受到来自外部 的射线照射称为外照射。4、内照射:放射性核素进入生物体,使生物受到来自内部的射线照射称为内照射。5、半致死剂量:LD50,即照射处理后,植株能开花结实存活一半的剂量。6、临界剂量:照射处理后植株成活率约40%的剂量。7、诱变育种的程序及后代的处理方法: 程序:处理材料的选择诱变剂量的选择处理群体的大小后代种植和选择 方法。 后代的处理方法:(1)系统法;(2)混合法。
23、8、 诱变剂的种类:物理诱变剂:紫外线、射线、粒子辐射、X射线、其他物理诱变剂如中子束、激光等化学诱变剂:烷化剂、重氮化钠、碱基类似物、其他化学诱变剂如抗菌素、亚硝酸等。9、 诱变育种程序及后代的处理方法 程序:(1)处理材料的选择;(2)诱变剂连的选择;(3)处理群体的大小;(4)后代种 植和选择方法。后代的处理方法:(1)M1不进行选择,往往采取密植等方法控制分蘖,只收获主穗上 的种子。(2)M2及其后代的处理方法:系谱法、混合法第8章 远缘杂交和倍性育种1、 远缘杂交:不同种、属或亲缘关系更远的物种间杂交,就称为远缘杂交。2、 歧化选择:是指在分离群体中选择那些极端类型自交后在选择,可增
24、加双亲染色体发生 交换的机会,有利于打破有利与不利变异的连锁,使控制性状的基因发生充 分重组,这样按育种目标经过多代歧化杂交选择,有可能把双亲的有利性状 结合在一起。3、 简述远缘杂交育种的作用: (1)将野生种和异属种的有利性状转移到栽培种种;(2)培育新品种,创造新品质,提 高品质的品质;(3)利用远缘杂交产生的雄性不育系,扩大杂种优势的利用范围; (4)创造新的作物类型,如八倍体黑小麦;(5)诱导单倍体;(6)研究生物进化。4、 远缘杂交的四大困难及其克服方法: (一)困难:(1)杂交不亲和,即交配不成功;(2)杂种生活力弱,容易夭亡;(3)杂种 结实率低,甚至完全不予;(4)杂种后代强
25、烈分离,分离范围广,时间长, 中间类型不易稳定。 (二)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方法有:(1) 注意亲本的选择与组配;注意: a、以栽培种做母本;b、以染色体数目多的做母本;c、花粉渗透区小的做母本。(2)媒介法(桥梁法):当远缘亲本直接杂交不易成功时,可寻找能分别与双亲杂交的第三 种作物作媒介,使杂交获得成功;(3) 采用特殊的授粉法,如混合花粉授粉、重复授粉、提前授粉或延时授粉;(4) 染色体预先加倍法;(5) 理化因素处理,如温度、紫外线、电离辐射等,提高杂交和性;(6)利用柱头手术,子房受精与试管受精等。 (三)克服杂种夭亡及不育的方法有:(1)幼胚的分离培养;(2)杂种染色体加倍法; (
26、3)回交法;(4)延长杂种的生育期;(5)其他方法,如嫁接。 (四)克服杂种后代分离的方法有:(1)F1染色体加倍;(2)回交法;(3)诱导单倍体; (4)诱导染色体异位。5、 远缘杂交后代分离的特点及其方法: 特点:(1)分离规律强;(2)分离类型丰富,性状变异幅度大,有超亲类型;(3)分离世 代长,稳定慢;(4)有向两亲分化的现象。 法有:(1)F1染色体加倍;(2)回交法;(3)诱导单倍体;(4)诱导染色体异位。第9章 倍性育种1、 染色体组:各种植物为了维持其生活机能的最低限度数目的一组染色体。2、 单倍体:含有配子体染色体的个体。3、 多倍体: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4、
27、同缘多倍体:指体细胞中染色体组相同的多倍体。5、 异缘多倍体:是指有不同种、属间个体杂交得到的F1经染色体加倍而成的多倍体。6、 倍性育种:是指以人工诱发植物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异后所产生的遗传效应为基础的育种 技术。7、 多倍体育中的意义: (1)同缘多倍体较二倍体具有某些器官增大或代谢产物含量提高的特点,对于以收获营养 器官为目的的作物以及无性繁殖作物有极好的育种利用价值; (2)人工创造多倍体也可以将野生种与栽培种的遗传物质重组育成新型作物。8、 多倍体的诱导与鉴定方法: 诱导方法: (1)物理因素诱导,包括利用温度激变、机械创伤、电离辐射、离心力等方法; (2)化学因素诱导,包括利用秋水仙
28、素、吲哚乙酸、氧化亚氮等; (3)生物因素诱导,主要包括利用胚乳培养,体细胞杂交等技术产生多倍体。 鉴定方法: (1)间接鉴定:根据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来鉴定; (2)直接鉴定:进行细胞检查,观察染色体数目,一般将花粉母细胞或根尖细胞以醋酸洋 红染色,计数其细胞核内染色体数目。9、 无籽西瓜是再怎样选育出来的? 用同源四倍体(正常的二倍体西瓜用秋水仙碱诱导处理)与正常的二倍体西瓜杂交。10、 单倍体的诱导与鉴定方法: 诱导方法 (1)细胞和组织离体培养,包括花药离体培养和未受精子房离体培养;(2)远缘杂交; (3)染色体消失;(4)异质体;(5)孪生体;(6)半配合生殖;(7)辐射诱导;
29、(8)化 学药物诱导。 鉴定方法: (1)细胞学鉴定,即检查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及花粉母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及配对情况; (2)根据形态特征进行鉴定,单倍体与相应的正常植株相比,有明显的“小型化”特征; (3)鉴定花粉的育性(败育)。11单倍体与中的有点: (1)缩短育种年限;(2)克服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 (3)提高诱变育种的效率;(4)合成新的育种材料。第10章 杂种优势利用1、 杂种优势:指两个或几个遗传特征性不同的亲本杂种所产生的杂种一代在长势、生活力、 抗逆性、产量、品种等诸方面优于其亲本的现象。2、 自交系:指从基础群体(原始材料)中选择优良的单体,经过多年、多代连续的人工强 制性自交
30、和选择,所形成的基因纯和的、性状整齐一致的自交后代株系。3、 一环系:从地方品种、推广品种、品种间杂交种种选择出的自交系,称为一环系。4、 二环系:从自交系间杂交种中选出的自交系,称为二环系。5、 姊妹系:指在自交系选育过程中,对来自同一个原始的基本株,按不同的农艺方向选择 所得到的遗传基础绝大部分相同,只有微小差异的同胞自交系。6、 一般配合力:指一个被测系(自交系、休系)在一系列的杂交组合中的平均产量或其他 经济性状的表现。7、 特殊配合力:指被测系与一特定的系(自交系或基因型组合的品种)杂交F1的平均产 量(或其他经济性状)的表现。8、 作物杂种优势表现的特点,在生产上利用杂种优势应该注
31、意什么问题? 特点:(1)杂种优势的普通性,主要表现为一下几个方面:a、生长势和营养体;b、抗逆 性和适应性;c、生理功能方面;d、产量和产量因素方面;e、品质方面;f、 生化表现方面。 (2)杂种优势变现的复杂多样性: 因为杂种F2及后代杂种优势会逐渐衰退,所以在生产上需每年都重新育种, 否则F2代会发生性状分离,造成产量降低。9、 对自交系有什么要求? 要求是“三高”“两抗”和“一好”,即纯度高、配合力高、自生产量高;抗病、抗逆; 农艺性状良好。10、 如何选育和改良自交系?自交系的选育是一个连续多带套袋自交结合农艺性状选择及配合力测定的过程,即采 用系谱法和配合力侧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在
32、选育过程中形成系谱,最终育成符合要 求的自交系,常用的方法有:(1)人工套袋自交技术;(2)自交系农艺性状的选择。回交改良法是自交系改良的基础方法:(1)供体系(非轮回亲本)的选择:a、目标 性状突出;b、综合性状良好,配合力高。(2)回交次数:视双亲性状的比例而定。11、 用于选育 自交系的原始材料有哪些:主要有三大类:(1)地方品种和推广品种;(2)各类杂种品种; (3)综合品种或人工合成群体。12、 对杂交亲本的基本要求(“三高”“两抗”“一好”)。13、 杂种优势利用的基本条件:基本条件:(1)要有强优势的杂交组合(品种);(2)异交结实率高;(3)繁殖和制种 技术简单易行。14、 测
33、定配合力的方法有几种?测定方法有:预交法、双例杂交法和多系侧交法。其中在常用的是多系侧交法。15、自交系间杂交种品种因亲本数目和组配方式不同,可分为哪几种?(1) 单交种,用两个自交系组配而成,如AXB。(2) 三交种,用三个自交系组配而成,组合方式为(AXB)XC。(3) 双交种,用4个自交系组配而成,先配成两个单交种,再配成双交种,组合方式 为(AXB)X(CXD).(4) 综合杂交种,用多个自交系组配而成。16、利用作物杂种优势的途径有哪几种? (1)人工去雄生产杂种种子;(2)利用标志性状生产杂种种子; (3)化学杀雄生产杂种种子;(4)利用自交不亲和性生产杂种种子; (5)F2剩余杂
34、种优势的利用;(6)雄性不育性利用。第十一章 雄性不育及其杂种品种的选育1、雄性不育性:是指雄蕊发育不正常,不能产生有功能的花粉,失去生殖功能,而雌蕊发 育正常,可接受正常的花粉受精结实的特性。2、三系:(1)雄性不育系:具有雄性不育特性的品系或自交系,遗传组成S(rr),其雄花不育,但 雌蕊发育正常,能接受外来花粉受精结实,在制种时用作母本。(2)雄性不育恢复系:正常可育,用其花粉给不育系授粉,其后代恢复正常育性的品种或 品系,遗传组N(RR)或S(RR)。(3)雄性不育保持系:正常可育,用其花粉给不育系授粉,后代仍能保持雄性不育特性的 品种或品系。3、雄性不育的分类:两类:质核互作不育、核
35、不育4、利用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配制杂交种的原理和方法:原理: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的遗传特点及相互联系。方法:三系法。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三系选育,也就是选育不育系、保持系和恢 复系用来作为配制杂交种的亲本。第二阶段是杂交种的的选配,也就是选用不育 系和恢复系作亲本配制成杂交种进行观察比较,根据生产需要确定最佳杂种品种 及其亲本组合。5、优良“三系”的要求(技术指标):不育系:(1)不育度高且稳定,不育度和不育率达到或接近100%; (2)具有良好的开花习性,雌性器官发育正常,花期长,每朵花开放时间长, 柱头外露等,有利于接受父本花粉,提高制种产量。 (3)综合性状良好,配合力高,品质好,抗性强,易配置出强优势组合。 保持系是不育系的同核异质体,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可以说有什么样的保持 系就有什么样的不育系,所以对优良不育系的要求也是对保持系的要求, 在选育工作中应该先按要求选育保持系然后再通过保持系传递给不育系。恢复系:(1)恢复系是一个群体整齐性状一致结实正常的纯系; (2)它能使不育系的不育性完全恢复正常; (3)它的恢复性不因世代的增加或环境的改变而变化;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橡胶粉改性沥青项目商业计划书
- 中国聚甘油脂肪酯项目投资计划书
- 2025年云南省时事政治考试试卷带解析含完整答案(有一套)
- 中国聚酰胺热熔胶项目投资计划书
- 中国甲氧胺盐酸盐项目商业计划书
- 阳泉市人民医院老年医学信息化考核
- 通辽市人民医院学科带头人任职资格认证
- 赤峰市人民医院科室业务学习考核
- 唐山市中医院3D腹腔镜技术应用考核
- 伊春市人民医院平衡功能检查考核
- 2026届新高考语文冲刺复习2025年高考全国2卷作文讲解
- 肝病科医师晋升副主任医师职称病例分析专题报告(服氟康唑致严重肝损伤诊疗分析)
- 吉林省长春市2025年中考英语真题附真题答案
- 2025年放射学影像学诊断综合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河南省高考生物真题(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宿州首创水务有限责任公司招聘15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浙江湖州市产业投资发展集团下属市飞英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酒驾复议申请书
- 软件项目开发团队管理方案
- 教师招聘培训课件
- 2025年中国低氘水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前景机遇研判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