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证电工实操原理及(1)_第1页
操作证电工实操原理及(1)_第2页
操作证电工实操原理及(1)_第3页
操作证电工实操原理及(1)_第4页
操作证电工实操原理及(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操四 三相负载的连接一、实操目的1、掌握三相照明负载的连接;2、掌握负载相电压和线电压的测量方法;3、掌握单股或多股导线的“一”字和“T”字连接;4、掌握用电工胶布进行绝缘处理的方法5、掌握移动设备使用前的安全检查。 二、实操内容(一)按图接线SBKMSB1KMUNVWV1W1KMU1W1FU1FU2QF1、 选择和检查元件此线路负载灯用普通白炽灯(见柜体反面),可通过测量电阻的方法判断其好坏。控制线路的指示灯用彩色氖灯(柜门上),该灯不能用万用表测量其电阻值。2、 接线工艺主线路用黄、绿、红分相连接。布线横平竖直,无压绝缘现象,每个螺钉最多只能压两个线头,且无反圈及露铜现象。遵循从上至下,

2、从左到右,先串后并的原则。3、 主线路的连接开关下方从左至右接黄、绿、红三 条线分别至接触器KM的主触头进线端, 从主触头出线端分别接灯泡的引线端(其 中W相上两个灯泡并联),另一端短接成 一个点后接至工作零线。(见灯泡连接图)1N2N3N4N5N N U V W图31 灯泡连接示意图4、 控制线路的连接从W1相出发接熔断器FU2 FU2的出线接常闭按钮SB SB的出线端接常开按钮SB1 SB1的出线端接接触器线圈KM KM的出线端接熔断器FU1 FU1的出线端接U1相。将自锁KM常开并在常开按钮SB1两端。最后接指示灯。(二)电压测量(初学者必在指导教师的监护下进行) 线电压测量:选好万用表

3、电压量程(500V或1000V),将探针分别测两根火线U、V;V、W;W、U将读数填入表31中。 相电压测量:选好万用表电压量程(250V或500V),将探针分别测火线和零线。并将数据填入表31中。 表31 电压测量线电压UVVWWU测量值相电压UN VNWN测量值(三)导线的连接 掌握单股线的“一”连接、“T”字连接及多股线的连接。参见附录三。(四)移动电气设备使用前的安全检查1、 手电钻使用前的安全检查手电钻的日常检查至少应包括以下项目:(1)外壳、手柄是否有裂缝和破损; (2)保护接地或接零线连接是否正确、牢固可靠; (3)电缆线及插头是否完好无损;(4)开关动作是否正常、灵活,有无缺陷

4、、破裂;(5)电气保护装置是否良好;2、 电焊机使用前的安全检查(1)应用三芯电缆软线,外皮不应有明显的破损;(2)外壳应有保护接地,并装有漏电保护器;(3)内部线圈与外壳必须有良好的绝缘实操五 带电流测量的点动控制一、实操目的1、掌握电流互感器的使用;2、掌握点动控制的连接;3、掌握触电急救的方法;4、熟悉灭火知识;5、掌握接地线的类型与连接。 二、实操内容(一) 电器元件识别1、电流表此系安装式电流表,多用在配电屏上,为直读式仪表。一般与电流互感器配合使用。如30/5的电流表需配30/5的电流互感器。判断电流表的好坏,可用万用表的欧姆档测量电流表线圈有无断开。2、电流互感器作用:将高电压电

5、流或低电压大电流变换为低电压小电流,供给测量仪表和继电保护装置,并将测量仪表和继电保护装置与高电压电路隔离开来。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电流一般为5A,也有1A的。类型:根据线圈型式有贯穿式、母线式、装入式、穿墙式、线圈式、瓷箱式。本实操室使用的是母线式(空心)。 例:对于LMZ1-0.5型号的互感器,当穿 K1 K2 过1根导线时,变比为150/5(30倍);当穿过2根时,变比为75/5(15倍); 当穿过3根时,变比为50/5(10倍),穿5根时,变比 为30/5(6倍),穿10根时,变比为15/5(3倍);而LMZJ1-0.5型号的互感器,其变比为30/5。为了测量准确,一次绕组电流的选择原则:

6、根据配电屏上仪表量程或负载大小确定电流互感器的变比,即改变一次绕组的匝数。(二) 按图连接(见原理图) 1、主线路的连接从开关下方U-V-W相三根线与电流互感器L1端连接(对于空心互感器而言,火线应穿过互感器,并根据变比,穿心5匝;) 从L2端的出线进接触器主触头KM 从主触头KM出线接至热继电器的热元件FR 从热元件出线端接至电动机。2、电流表的连接 将电流表引线1A1、2A1、3A1分别接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首端K1,电流表引线另一端1A2、2A2、3A2短接和保护接零(地)相连。互感器的二次侧末端K2应与保护接零(地)相连。3、电动机联接 电动机接法有两种,Y和接法,具体采用哪种联接形式,

7、应根据电动机的额定电压与电源的线电压来决定。本实操室设备采用的电动机是接法的电动机,6个出线端已从接线盒分两根电缆引出,一根为首端,一根为末端。为了帮助学员掌握两种接法,实操时两种接法都要求做。Y形接法:将电动机首端分别接在热继电器出线端,末端连在一起。形接法:选一根电缆作为首端分别接至热继电器出线端,另一端接法为:与U相相通的绕组接到V相上,与V相相通的绕组接到W相上,与W相相通的绕组接到U相上。4、控制线路的连接从开关下方U相接至熔断器FU1 从FU1的出线端接至按钮SB(常开) 从SB出线端接至接触器线圈KM(进线端) 从接触器线圈KM(出线端)接至热继电器的常闭触点FR(96号端) 从

8、FR的出线端(95号端)接至熔断器FU2 从FU2出线端接至开关下方W相。(三) 检查控制线路(通电前的检查)在断开电源的情况下,用万用表的欧姆档(指针表宜用R100档,数字表宜用2K的档位)检查控制线路。将表笔放置开关下方U、W相,按下按钮SB,阻值应为接触器线圈的阻值。故障判断:(1)阻值若很小(接近零)则说明有短路故障,出现此种故障切莫送电。(2)若无阻值则说明有开(断)路故障,出现此种故障,首先检查熔断器是否熔断,其次检查热继电器常闭触点有无接错或已断开,若不是上述故障,则需用万用表逐步沿线查找。(四) 通电试车若无故障时,可通电试车。切莫自行送电,试车时,必须有指导教师在旁监护。(五

9、) 安全接地1、柜体接地指实操柜本体的保护接地。此处保护接地实质为保护接零。本实操室采用三相五线制供电,其柜体已与保护零线相连,在柜体反面可见到一条黄绿双色线。参加实训的学员在实操前检查此线连接是否可靠,若有松动,请恢复,保证此线接触良好。2、电动机接地指电动机外壳的接地。电动机已引出一根黑色线(与电缆捆在一起),将此线与柜体接地螺钉(本实操柜正面左上/下方)相连。3、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的接地将互感器二次侧末端K2与柜体的接地螺钉相连,防止高压窜入低压的危险。(六) 触电急救(见实操一。)(七) 灭火器的模拟操作(见实操一)三、思考题1、当电动机为星形接法时:线电流 相电流,线电压 相电压。当电

10、动机为三角形接法时;线电流 相电流,线电压 相电压。2、当电动机转速异常或有嗡嗡声时,应判断为 运行,这时应立即 电源。首先用万用表检查电动机绕组是否 或 。3、当电动机为Y或接法时,若按下按钮接触器吸合而电动机不转是什么原因?4如何改变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向?实操六 两地控制一、实操目的1、掌握两地控制的连接;2、掌握电动机的三角形接法3、掌握电动机绝缘电阻的测量方法4、掌握低压电源停电、送电的操作顺序二、实操内容(一)按图装接 1、控制线路的连接 从开关下方W相出发接熔断器FU1 FU1的出线端接常闭按钮SB1 SB1的出线端接常闭按钮SB2 SB2的出线端接常开按钮SB3 SB3的出线端接

11、至接触器线圈KM KM的出线端接热继电器常闭触点FR的96号 FR的出线端95号接至熔断器FU2 FU2的出线端接U相;将常开按钮SB4并在常开按钮SB3两端;将接触器常开触点KM并在常开按钮SB4两端;最后接指示灯。2、检查控制线路(通电前的检查) 在断开电源的情况下,用万用表的欧姆档(指针表宜用R100档,数字表宜用2K的档位)检查控制线路。将表笔放置开关下方U、W相,按下按钮SB3,阻值应为接触器线圈的阻值;按下按钮SB4,阻值应为接触器线圈的阻值;按下KM,阻值应为接触器线圈的阻值。(注:未接电动机时)。3、电动机绝缘电阻的测量(见实操二)4、低压电源停电、送电操作在模拟板上进行,掌握

12、隔离开关与操作开关的操作顺序。送电顺序:先合隔离开关,后合操作开关。停电顺序:先拉操作开关,后拉隔离开关。特别提示:在考试操作过程中,只要故障灯亮,(即操作顺序错)此项不得分。三、复习与思考1、按下SB3或SB4,电动机启动后以停机,是什么原因?2、按下SB3或SB4,电动机发出“嗡嗡”的响声,是什么原因?此时若不及时切断电源会发生什么后果? 3、在停送电操作过程中,若不遵循操作顺序会带来哪些后果?实操七 接触器联锁的正、反转控制一、 实操目的1、掌握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的连接2、掌握电动机线电压、相电压的测量3、掌握电动机线电流、相电流、零序电流的测量方法 4、掌握照明线路故障检修的操作程序二、

13、 实操内容 图6-1 正反转控制线路图(一)元件选择和检查根据原理图选一个漏电开关,两个接触器,一个热继电器,三个按钮,一个指示灯,两只保险。元件判别方法前已所述。(二)按图装接线路1、控制线路的连接从W相出发接熔断器FU2 FU2的出线端接常闭按钮SB SB的出线端接常开按钮SB1 SB1的出线端接至接触器KM2的常闭(互锁) KM2的常闭出线端接至接触器线圈KM1;将KM1的辅助常开触点并在常开按钮SB1两端(自锁);从SB的出线端接至常开按钮SB2 SB2的出线端接 KM1常闭触点 KM1常闭触点的出线端接至接触器KM2线圈 ; 将KM2的辅助常开触点并在常开按钮SB2两端(自锁);合并

14、线圈KM1、KM2的出线端接至热继电器常闭触点FR的96号 FR的出线端95号接至熔断器FU1 FU1的出线端接U相。2、主线路的连接从开关下方引出三条相线分别至KM1主触头 从KM1主触头出线至热继电器的热元件 从热继电器的热元件的出线接电动机M(训练时电动机可接成Y,实际中按电动机铭牌的规定接)。 从KM1进线方依次引出三条线至KM2主触头(相序不变,即U对U,V对V,W对W相) 从KM2出线引出三条线至KM1的主触头的出线,(此时注意相序的调整,只需对调其中两根线即可)。(三)检查线路(通电前的检查) 1、控制线路的检查在断开电源的情况下,用万用表的欧姆档(指针表宜用R100档,数字表宜

15、用2K的档位)检查控制线路。(1)将表笔放置开关下方U、W相,分别按下SB1和SB2,若测得电阻为接触器线圈电阻时,说明第一、二回路接线正确。(2)将表笔放置在FU1和FU2的出线端,松开一个保险,分别手动按下KM1和KM2,同样可测得接触器线圈电阻,若无反应,说明自锁触点末接好。2、主线路的检查 在断开电源的情况下,用万用表的欧姆档(指针表宜用R1或R10档,数字表宜用200的档位)检查主线路。分别手动按下KM1和KM2,用万用表测QF开关下端三次(U与V,V与W,W与U)其阻值应一样,否则有缺相。(四)电动机的测量1、电流的测量用钳形电流表测量Y和接法时电动机的线电流与零序电流,记入表6-

16、1中。 表6-1项 目IUIVIWI0Y接法接法2、电压的测量 测量Y和接法时,电动机的相电压与线电压,记入表6-2中。 表6-2项目电动机相电压电动机线电压Y接法接法(五)照明线路故障判断的操作程序 查找断路故障和漏电故障的方法见附录五。 图6-2 照明供电分路图1、断路故障的判断 如图6-2所示,合上总开关,依次合上分开关(分1、分2、分3),合上负载开关K1、K2、K3,当合上某一负载开关,灯不亮或插座无电时,则该支路为断路。一般查找方法参见附录五。2、漏电故障的判断 如图62所示。当出现总开关跳闸时,判断漏电支路的程序是:(1) 先断开各负载开关和分路开关(2) 合上总开关(3) 依次

17、合上分路开关(4)分别合上负载开关,当合上某一负载开关时,漏电开关跳闸,则该支路有漏电故障。(漏电故障的查找可参见附录五。)三、复习思考(一)判断题 1、主回路中将两个接触器主触头出线端中任意两相调换位置,就可实现正反转控制。( )2、为了实现自锁,接触器的辅助常开触头应与该回路中的启动按钮并联。( )(二)思考题 1、指出图中联锁触点,若不采用会出现什么后果?2、控制电路中,KM1,KM2常开起什么作用? 3、若合上电源开关后,按下SB1,电动机转,手一松停机是哪 部位未接好?4、按下SB1,或SB2电机转向相同,说明哪部分线路有误?实操八 顺序启动的自动控制一、 实操目的1、掌握顺序控制线

18、路的连接2、熟知时间继电器触点的作用3、掌握三相五线制系统模拟接线方法二、 电气原理图 图7-1 自动的顺序控制三、元件的识别时间继电器常用的有气囊式如JS7型,晶体管式如AH3型,电子式如JS14P型。气囊式JS7型有一付延时型触点,一付瞬动触点,其延时型触点可由通电延时改为断电延时。AH3型晶体管时间继电器有一付延时型触点,一付瞬动触点,其接线端排列为:2-7为线圈,5-8为常闭,6-8为常开。如下图所示: JS14P电子式时间继电器有两付延时型触点,其接线端排列为:1-2为线圈,一组为:3-4为常开,3-5为常闭;另一组为:6-7为常开,6-8为常闭。 时间继电器线圈电阻值见表7-1。

19、表7-1时间继电器型号 AH3 JS14P电阻值()约15K5.8K四、按图装接控制线路连接的步骤:从QF下方U相出发至FU2 从FU2出线端至SB常闭 从SB出线至SB1常开 从SB1出线至KM1线圈 从KM1线圈出线至FR1;将KM1常开并在SB1常开上(自锁)。从SB1出线端至KM2常闭 从KM2常闭出线至KT线圈;从SB出线端至KT常开 从KT常开出线端接至KM1常开 从KM1常开出线端接至KM2线圈 从KM2线圈端出线至FR2;将KM2常开并在KT常开上;合并FR1、FR2及KT出线端至FU1 从FU1出线至QF开关下方W相,最后接指示灯。 主线路的连接不再赘述。五、控制线路的检查(

20、通电前的检查)1、用万用表欧姆档(档位的选择见前述)测量开关下方U、W相,按下SB1电阻为KM1/KT的值。3、 松开一个保险,将表笔移至KT常开两端,按下KM1,此时电阻为应为KM1/KT+KM2的电阻值。将保险复位。注:今后本书中出现的“/”符号均表示线圈的并联。六、三相五线制模拟接线图要求掌握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的作用及接法。见图7-2所示。要点:1、电动机外壳及插座的接地芯必须接在保护零线PE上。2、灯泡的螺纹接在工作零线N上。3、插座的零线孔(左零右火)接在工作零线N上。 4、其余相线接在相应的火线(L1、L2、L3)上。L3PEL1L2NM3 三相四线漏电断路器电动机灯泡单相插座 图

21、72 三相五线制模拟接线图七、复习与思考(一)填空 1、通电延时的时间继电器符号为_。 2、断电延时的时间继电器符号为_。 3、通电延时的时间继电器,当线圈通电时,触头_动作,断电时触头_释放。 4、断电延时的时间继电器,当线圈通电时,触头_动作,断电时触头_释放。5、时间继电器触头根据动作时间长短有_型和_型。(二)复习与思考 1、JS7型时间继电器能否由通电型改为断电型? 2、原理图中的时间继电器能否用断电延时型代替? 3、当合上QS后,按下SB1手一松,M1停机是什么原因?4、当M1启动后,KT动作M2启动但立即停机是什么原因? 5、如误将插座的保护零线孔接在工作零线上会出现什么现象?实

22、操九 有功、无功电度表的联合接线一、实操目的1、进一步掌握互感器的使用;2、掌握有功、无功电度表的联合接线的方法;3、掌握有功、无功电度表计量及读数方法。Kvar.hKW.h100123987654321456789QFK1K2U1K1K1K2K2L2L1TA1V1VUKMMMMMFRRL3TA3TA2W1WPEEENSB1SBBBU1FRKMM3 MFU2W1KMM二、元件的识别1、三相四线有功电度表 低压三相四线有功电度表由三个元件组成。每个元件相当于一个单相电度表,所以说三相四线有功电度表是三个单相电度表的组合。它每个元件的电压线圈都是220V,电流线圈则有不同的规格。可配合三只电流互感

23、器来测量大容量电路的电量。本实操室使用的是DT862型的三相四线电度表。其引出端有10个,其中1、4、7为电流线圈的首端,3、6、9为电流线圈的末端,(1和3为U相,4和6为V相,7和9为W相)2、5、8为电压线圈的首端,10(11号)为电压线圈的末端。用万用表的欧姆档可判断电压线圈和电流线圈的好坏,如电压线圈有约550的阻值(测210,510,810),电流线圈阻值用万用表所测为零。2、三相三元件无功电度表低压三相三元件无功电度表由三个元件组成。可配合三只电流互感器来测量大容量电路的电量。本实操室使用的是DX862型的三相无功电度表。其引出端有9个,其中1、4、7为电流线圈的首端,3、6、9

24、为电流线圈的末端,(1和3为U相,4和6为V相,7和9为W相),2、5、8为电压线圈的连接端。用万用表的欧姆档可判断电压线圈和电流线圈的好坏,如量测25,58,82之间,约有1500的阻值,电流线圈阻值用万用表所测为零。三、多种仪表联合接线的原则多种仪表的联合接线,只要掌握以下原则,便可方便地进行:同相的电流线圈相互串联,同相的电压线圈相互并联,并注意极性不要弄错。四、主线路的连接1、仪表的连接有功电度表的电流线圈首端1、4、7分别接U相、V相、W相互感器的二次侧K1,其末端3、6、9分别依次与无功表电流线圈的首端1、4、7相串联,无功表的电流线圈的末端3、6、9分别接到互感器的二次侧K2,且

25、K2接地。(此处的接地线为PE线,实际上3、6、9接在PE线上)有功表的零线端10号接在工作零线(N)上。两表电压线圈的2、5、8分别依次接在U、V、W相上。2、主线路的连接(参见实操四)五、主线路的检查(断电检查) 将万用表的表笔分别置U、V;V、W;W、U,其阻值相同。(约600)六、仪表的读数1、有功电度表的读数 用电量(度)=(本月行度数上月行度数)Ki其中:Ki为电流互感器的变比本月行度数:本月抄表数 上月行度数:上月抄表数2、无功表的读数 用电量(KVar)=(本月行度数上月行度数)Ki其中:Ki为电流互感器的变比本月行度数:本月抄表数 上月行度数:上月抄表数六、复习与思考1、本实

26、操中,电动机未带负载,哪种表转得快?2、若有功表或无功表转向不对的原因有哪些?第二篇 初级电工技能操作 第一部分 电气控制线路连接实操十 带电能测量的正反转控制一、实操目的1、掌握带电能测量的正反转控制线路的连接2、掌握电动机线电压、相电压的测量方法3、掌握有功电度表的接线方法二、电气控制原理图 图9-1 带电能测量的正反转控制线路二、连接步骤:(一)电度表与电流互感器的连接 1、4、7分别接TA1,TA2,TA3的K1端 2、5、8分别接L1端,对于空心互感器接在开关下方, 3、6、9分别接TA1,TA2,TA3的K2端 10或11端接开关零线(N) K2与电度表外壳分别接地。(二)控制线路

27、的装接(参见实操六)三、检查方法(断电) 用万用表欧姆档(X100),将表笔分别置开关下方U、W处,若线路正确,此时有1000欧左右的电阻,该电阻为电度表中两个电压线圈串联的电阻和。按下SB3或SB4,其阻值变小,说明控制线路无误。四、复习与思考(一)填空1、在LMZ1-0.5型电流互感器中穿了3根线,则变比为_。2、在LMZ1-0.5型电流互感器中穿了5根线,而电度表本次读数为3456,上次读数为3127,则本月用电为_度。3、电流互感器在运行时_侧不允许开路。4、为了防止电流互感器二次侧断路,二次回路中使用的导线必须是_以上的绝缘铜线,不准使用钢线或铝线。(二)判断题 ( )1、电流互感器

28、的容量有的用伏安,有的用欧姆。 ( )2、电流互感器的容量用伏安表示时,其伏安数为S=I22Z2。 ( )3、电流互感器二次额定电流由负载来决定。 ( )4、电流互感器不允许长期过载运行。(三)思考题 1、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为什么不允许开路? 2、如将电流互感器的K1、K2或L1、L2接反,会出现什么现象? 3、电流互感器在使用中须注意哪些问题? 4、电流互感器的变比在测量中有什么要求?实操十一 行程及限位控制一、实操目的1、掌握行程控制线路的连接2、掌握用钳形电流表测量电动机的线电流、相电流及零序电流的方法。二、电气控制原理图 图4-1 行程及限位控制四、控制线路的连接从W相出发接熔断器FU

29、1 FU1的出线端接常闭按钮SB SB的出线端接常开按钮SB1 SB1的出线端接至SQ2的常闭(互锁) 从SQ2的常闭出线端接至SQ4的常闭(限位控制) 从SQ4的出线端接接触器KM2的常闭(互锁) KM2的常闭出线端接至接触器线圈KM1,将KM1的辅助常开触点并在常开按钮SB1两端(自锁);将SQ1的常开并在KM1常开两端;从SB的出线端接至常开按钮SB2 SB2的出线端接至SQ1的常闭 从SQ1的常闭出线接至SQ3的常闭(限位控制) 从SQ3的出线接至KM1常闭触点(互锁) KM1常闭触点的出线端接至接触器KM2线圈 ,将KM2的辅助常开触点并在常开按钮SB2两端(自锁);将SQ2的常开并

30、在KM2常开两端; 合并线圈KM1、KM2的出线端接至热继电器常闭触点FR的96号 FR的出线端95号接至熔断器FU2 FU2的出线端接U相。五、检查(断电检查)(一) 控制线路的检查用万用表欧姆档(倍率自选)将表笔放在1、3端:1、分别按下SB1和SQ1,若测得电阻为接触器KM1线圈的电阻值,说明第一回路接线正确。2、分别按下SB2和SQ2,若测得电阻为接触器KM2线圈的电阻值,说明第二回路接线正确。3、分别手动按下KM1和KM2,同样可测得接触器线圈电阻,若无反应,说明自锁触点末接好。(未接电动机时或表笔移至保险出线,松开一个保险,检查完毕,保险应复位)(二) 主线路的检查分别手动按下KM

31、1和KM2,测QF开关下端三次(U与V,V与W,W与U)应阻值一样,否则,电机缺相。(电机为星形接法)六、复习思考 1、原理图中SQ3,SQ4的常闭触点能否互换?2、能否用SQ1或SQ2启动?3、能否用SQ3或SQ4停止?实操十二 带测量线路的顺序启动手动控制一、实操目的1、掌握电流表经电流互感器的接线方式1、 掌握电压转换开关的连接3、掌握手动顺序控制线路的连接二、电气原理图 图11-1 顺序启动的手动控制带测量二、控制线路的连接从QF下方U相出发接至FU2 从FU2出线端接至SB常闭 从SB出线端接至SB1常开 从SB1出线端接至KM1线圈 从KM1线圈出线端接至热继电器常闭触点FR1;将

32、KM1常开并联在常开SB1两端(自锁)。从SB1出线端接至SB2常闭 从SB2出线端接至SB3常开 从SB3出线端接至KM2线圈 从KM2线圈出线接至热继电器常闭触点FR2; 将KM2常开并联在SB3两端(自锁)。 合并FR1与FR2的出线端接至FU1 从FU1出线端接至QF下方W相,最后接指示灯。三、电压转换开关的连接电压转换开关采用LW5-16 YH3/3型万能转换开关,共有6对触点,分上下两层,位置为4个,在零位时,开关处于断开,在其它位置时,上层和下层各有一对错开闭合.如在位置1时:1-2,7-8通,在位置2时:5-6,11-12通,在位置3时:9-10,3-4通测线电压时:单数上下相

33、连,即1-3,5-7,9-11相连,对其加三相电源;双数2、6、10 短接,4、8、12短接,接到电压表两端。 四、控制线路的检查(断电) 1、选好欧姆档,将万用表的表笔放置U、W,按下SB1,电阻为KM1线圈电阻。2、测量SB3两端,其电阻值为KM1与KM2的串联值。五、复习思考 1、SB2的作用是什么? 2、若将SB2进线端误接到SB的出线端能否起顺序控制? 3、简述本线路是如何实现顺序控制的?4、若误将SB3接成常闭,会出现什么现象? 限位控制与测量一、实操目的1、掌握限位控制线路的连接2、掌握交流接触器线圈电阻的测量3、掌握电动机线电流、相电流及零序电流的测量4、掌握电动机绝缘电阻的测

34、量 电气原理图FU1FU2KM1KM2UVWM3 FR1SB1KM1KM22SQ1KM2SQ2FRQFSB2KM1SBSB1SB2EL 电动机必须接为三角形(一)元件选择和检查根据原理图选一个漏电开关,两个接触器,一个热继电器,三个按钮,二个行程开关,一个指示灯,两只保险。元件判别方法前已所述。(二)按图装接线路1、控制线路的连接从W相出发接熔断器FU2 FU2的出线端接常闭按钮SB SB的出线端接SB1按钮常开端 SB1的出线端接SB2的常闭端 SB2的出线端接行程开关SQ1的常闭端 SQ1的出线端接至接触器线圈KM1;将KM1的辅助常开触点并在SB1按钮常开两端(自锁);SB的出线端接SB

35、2按钮常开端 SB2的出线端接SB1的常闭端 SB1的出线端接行程开关SQ2的常闭端 SQ2的出线端接至接触器线圈KM2;将KM2的辅助常开触点并在SB2按钮常开两端(自锁);合并线圈KM1、KM2的出线端接至热继电器FR常闭触点96号端子 FR的出线端95号接至熔断器FU1 FU1的出线端接U相。2、主线路的连接从开关下方引出三条相线分别至KM1主触头 从KM1主触头出线至热继电器的热元件 从热继电器的热元件的出线接电动机M。 从KM1进线方依次引出三条线至KM2主触头(相序不变,即U对U,V对V,W对W相) 从KM2出线引出三条线至KM1的主触头的出线,(此时注意相序的调整,只需对调其中两

36、根线即可)。(三)检查线路(通电前的检查) 1、控制线路的检查在断开电源的情况下,用万用表的欧姆档(指针表宜用R100档,数字表宜用2K的档位)检查控制线路。(1)将表笔放置开关下方U、W相,分别按下SB1和SB2,若测得电阻为接触器线圈电阻时,说明第一、二回路接线正确。(2)将表笔放置在FU1和FU2的出线端,松开一个保险,分别手动按下KM1和KM2,同样可测得接触器线圈电阻,若无反应,说明自锁触点末接好。2、主线路的检查 在断开电源的情况下,用万用表的欧姆档(指针表宜用R1或R10档,数字表宜用200的档位)检查主线路。分别手动按下KM1和KM2,用万用表测QF开关下端三次(U与V,V与W

37、,W与U)其阻值应一样,否则有缺相。实操十四 多地控制与测量一、实操目的1、掌握多地控制线路的连接2、掌握电动机绝缘电阻的测量3、掌握电动机线电压、相电压的测量二、电气原理图FU1FU2UVWM3 FR1KMSB1SB4KMSB2SB3FRKMKMEL1EL2KMQF注:EL1为电源指示,EL2为运行指示,电动机必须接成三角形。1、控制线路的连接从开关下方W相出发接熔断器FU2 FU2的出线端接常闭按钮SB1 SB1的出线端接常闭按钮SB2 SB2的出线端接常开按钮SB3 SB3的出线端接至接触器线圈KM KM的出线端接热继电器FR常闭触点96号端子 FR的出线端95号接至熔断器FU1 FU1

38、的出线端接U相;将常开按钮SB4并在常开按钮SB3两端;将接触器常开触点KM并在常开按钮SB4两端;从FU2的出线端接接触器KM常闭触点KM常闭触点出线端接EL1(指示灯) EL1的出线端接FU1进线端(FR的95号端子);从接触器KM常闭触点的进线端接KM的常开触点KM常开触点出线端接EL2(指示灯) EL2的出线端接EL1的出线端2、检查控制线路(通电前的检查) 在断开电源的情况下,用万用表的欧姆档(指针表宜用R100档,数字表宜用2K的档位)检查控制线路。将表笔放置在FU1和FU2的出线端,松开一个保险,按下按钮SB3,阻值应为接触器线圈的阻值;按下按钮SB4,阻值应为接触器线圈的阻值;

39、按下KM,阻值应为接触器线圈的阻值。实操十五 车床空载自停控制与测量一、实操目的1、掌握车床空载自停控制线路的连接2、掌握电动机绝缘电阻的测量3、掌握电动机线电压、相电压的测量二、电气原理图KMKTKTSQKMFRSBSB1FU2ELM3 KMQFFRFU1UVW注:电动机必须接成三角形1、控制线路的连接从开关下方W相出发接熔断器FU1 FU1的出线端接常闭按钮SB SB的出线端接常开按钮SB1 SB1的出线端接KT的常闭 KT常闭的出线端接至接触器线圈KM KM的出线端接热继电器FR常闭触点96号端子 FR的出线端95号接至熔断器FU2 FU2的出线端接U相;将接触器KM常开触点并在常开按钮

40、SB1两端;从接触器KM常开触点的出线端接行程开关SQ的常开点 SQ的常开点出线端接至时间继电器KT的线圈 KT的线圈出线端接KM线圈的出线端(FR的96号端子)2、检查控制线路(通电前的检查)在断开电源的情况下,用万用表的欧姆档(指针表宜用R100档,数字表宜用2K的档位)检查控制线路。将表笔放置开关下方U、W相,按下按钮SB1,阻值应为接触器线圈的阻值;按下KM,阻值应为接触器线圈的阻值。(注:未接电动机时)。指针表宜用R1K档,数字表宜用20K的档位,将表笔放置在行程开关SQ常开触点的两端,应测得接触器KM线圈与时间继电器KT线圈的串联阻值。实操十六 三相五线供电系统一、实操目的1、掌握

41、三相五线供电系统线路的连接2、掌握三相五线制供电系统的特点3、掌握配电箱进线端、出线端电压的测量二、电气原理图UVWNPEQF2FRM3 1234220V2540WFU1FU2ELQF1QF3照明配电箱K单相三孔插座QF42、主线路的连接从QF1断路器开关引三条相线分别至QF2断路器开关 从QF2断路器出线端引至热继电器FR的热元件 从热继电器的热元件的出线接电动机M 电动机外壳接PE保护零线。从W相出发接至FU2熔断器FU2熔断器的出线端接单相电表的1号端子 单相电表的2号端子出线接QF3断路器 QF3断路器的出线开关K 开关K的出线接灯泡 从零线N出发接至FU1熔断器 FU1熔断器的出线端

42、接单相电表的3号端子 单相电表的4号端子出线接QF3断路器 QF3断路器的出线接灯泡出线从开关K进线并联一根线至QF4开关 QF4开关出线接单相三孔插座火线端(右边孔) 单相三孔插座零线端(左边孔)接至QF3开关零线出线端 单相三孔插座地线端(上边孔)接至PE保护零线实操十七 星三角降压启动控制一、实操目的掌握星三角降压启动控制线路的连接方法。二、电气原理图 图12-1 Y-降压启动控制 三、按图连接(一)控制线路的连接 从QF下W相出发接至FU1 从FU1的出线端接至SB常闭 从SB出线端接至SB1常开 从SB1出线端接至KM常闭触头 从KM出线接至 KT线圈; 从KM常闭出线端接至KT常闭

43、 从KT出线端接至KMY线圈; 从KM常闭出线端接至KMY常开 从KMY出线端接至KM线圈; 从KMY常开出线端接至KM常开 从KM常开出线端接至SB的出线端或SB1的进线端;从KMY常开出线端接至KMY常闭 从KMY常闭出线端接至KM线圈; 依次连接KM、KM、KMY、KT线圈的出线端接至FR常闭 从FR出线端接至FU2 从FU2出线端接至QF下方U相。连接此图难点:KMY常开触点, 两端各有三处连线不能接错。在工艺上由于一个螺钉只能压两根导线,故此处须找公共点。(二)主线路的连接(见示意图12-2) 1、从QF下方出发从左至右接至KM主触头 从KM主触头出线端接至FR热元件 从FR出线端接至KM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