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单层厚壁圆筒在内压与温差同时作用时,其综合应力沿壁厚如何分布?筒壁屈服发生在何处?为什么?答:单层厚壁圆筒在内压与温差同时作用时,其综合应力沿壁厚分布情况题图。内压内加热时,综合应力的最大值为周向应力,在外壁,为拉伸应力;轴向应力的最大值也在外壁,也是拉伸应力,比周向应力值小;径向应力的最大值在外壁,等于0。内压外加热,综合应力的最大值为周向应力,在内壁,为拉伸应力;轴向应力的最大值也在内壁,也是拉伸应力,比周向应力值小;径向应力的最大值在内壁,是压应力。筒壁屈服发生在:内压内加热时,在外壁;内压外加热时,在内壁。是因为在上述两种情况下的应力值最大。2,试比较承受均布载荷作用的圆形薄板,
2、在周边简支和固支情况下的最大弯曲应力和挠度的大小和位置。答:周边固支情况下的最大弯曲应力和挠度的大小为: 周边简支情况下的最大弯曲应力和挠度的大小为: 应力分布:周边简支的最大应力在板中心;周边固支的最大应力在板周边。两者的最大挠度位置均在圆形薄板的中心。周边简支与周边固支的最大应力比值周边简支与周边固支的最大挠度比值其结果绘于下图3,两个直径、厚度和材质相同的圆筒,承受相同的周向均布外压,其中一个为长圆筒,另一个为短圆筒,试问它们的临界压力是否相同,为什么?在失稳前,圆筒中周向压应力是否相同,为什么?随着所承受的周向均布外压力不断增加,两个圆筒先后失稳时,圆筒中的周向压应力是否相同,为什么?
3、答:临界压力不相同。长圆筒的临界压力小,短圆筒的临界压力大。因为长圆筒不能受到圆筒两端部的支承,容易失稳;而短圆筒的两端对筒体有较好的支承作用,使圆筒更不易失稳。在失稳前,圆筒中周向压应力相同。因为在失稳前圆筒保持稳定状态,几何形状仍保持为圆柱形,壳体内的压应力计算与承受内压的圆筒计算拉应力相同方法。其应力计算式中无长度尺寸,在直径、厚度、材质相同时,其应力值相同。圆筒中的周向压应力不相同。直径、厚度和材质相同的圆筒压力小时,其壳体内的压应力小。长圆筒的临界压力比短圆筒时的小,在失稳时,长圆筒壳内的压应力比短圆筒壳内的压应力小。4,承受均布周向外压力的圆筒,只要设置加强圈均可提高其临界压力。对
4、否,为什么?且采用的加强圈愈多,壳壁所需厚度就愈薄,故经济上愈合理。对否,为什么?答:承受均布周向外压力的圆筒,只要设置加强圈均可提高其临界压力,对。只要设置加强圈均可提高圆筒的刚度,刚度提高就可提高其临界压力。采用的加强圈愈多,壳壁所需厚度就愈薄,故经济上愈合理,不对。采用的加强圈愈多,壳壁所需厚度就愈薄,是对的。但加强圈多到一定程度后,圆筒壁厚下降较少,并且考虑腐蚀、制造、安装、使用、维修等要求,圆筒需要必要的厚度,加强圈增加的费用比圆筒的费用减少要大,经济上不合理。5,根据定义,用图标出计算厚度、设计厚度、名义厚度和最小厚度之间的关系;在上述厚度中,满足强度(刚度、稳定性)及使用寿命要求
5、的最小厚度是哪一个?为什么?计算厚度名义厚度n设计厚度d腐蚀裕量C2厚度负偏差C1最小厚度min第一次厚度圆整值腐蚀裕量C2答:计算厚度、设计厚度、名义厚度和最小厚度之间的关系满足强度(刚度、稳定性)及使用寿命要求的最小厚度是设计厚度。因为设计厚度是计算厚度加腐蚀裕量,计算厚度可以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再加上腐蚀裕量可以满足寿命的要求。因为腐蚀裕量不一定比厚度负偏差加第一厚度圆整值的和小,最小厚度有可能比计算厚度小,而不能保证寿命。6,为什么GB150中规定内压圆筒厚度计算公式仅适用于设计压力p0.4t?答:因形状改变比能屈服失效判据计算出的内压厚壁圆筒初始屈服压力与实测值较为吻合,因
6、而与形状改变比能准则相对应的应力强度eq4能较好地反映厚壁圆筒的实际应力水平与中径公式相对应的应力强度为随径比K的增大而增大。当K=1.5时,比值表明内壁实际应力强度是按中径公式计算的应力强度的1.25倍。由于GB150取ns=1.6,若圆筒径比不超过5,仍可按中径公式计算圆筒厚度。因为液压试验(pT=1.25p)时,圆筒内表面的实际应力强度最大为许用应力的1.251.25=1.56倍,说明筒体内表面金属仍未达到屈服点,处于弹性状态。当K=1.5时,=Di(K-1)/2=0.25Di,代入中径公式得:这就是中径公式的适用范围规定为:pc0.4t的依据。6,简述强制式密封,径向或轴向自紧式密封原
7、理,并以双锥环密封为例说明保证自紧密封正常工作的条件。答:强制密封的密封原理:依靠主螺栓的预紧作用,使垫片产生一定的塑性变形,填满压紧面的高低不平处,从而达到密封目的。径向自紧式密封原理:依靠密封元件在容器内部介质压力下,使径向刚度小的密封元件产生径向变形,压紧在径向刚度大的被连接件上,形成密封比压达到密封的目的。轴向自紧式密封原理:依靠密封元件在容器内部介质压力下,使轴径向刚度小的密封元件产生轴径向变形,压紧在轴径向刚度大的被连接件上,形成密封比压达到密封的目的。如图所示的双锥环密封,在预紧状态,拧紧主螺栓使衬于双锥环两锥面上的软金属垫片和平盖、筒体端部上的锥面相接触并压紧,导致两锥面上的软
8、金属垫片达到足够的预紧密封比压;同时,双锥环本身产生径向收缩,使其内圆柱面和平盖凸出部分外圆柱面间的间隙消失而紧靠在封头凸出部分上。为保证预紧密封,两锥面上的比压应达到软金属垫片所需的预紧密封比压。内压升高时,平盖有向上抬起的趋势,从而使施加在两锥面上的、在预紧时所达到的比压趋于减小;双锥环由于在预紧时的径向收缩产生回弹,使两锥面上继续保留一部分比压;在介质压力的作用下,双锥环内圆柱表面向外扩张,导致两锥面上的比压进一步增大。为保持良好的密封性,两锥面上的比压必须大于软金属垫片所需要的操作密封比压。7,按GB150规定,在什么情况下壳体上开孔可不另行补强?为什么这些孔可不另行补强?答:GB15
9、0规定:当在设计压力2.5MPa的壳体上开孔,两相邻开孔中心的间距(对曲面间距以弧长计算)大于两孔直径之和的两倍,且接管公称外径89mm时,满足下表的情况下,可不补强接管公称外径253238454857657689最小厚度3.54.05.06.0因为这些孔存在一定的强度裕量,如接管和壳体实际厚度往往大于强度需要的厚度;接管根部有填角焊缝;焊接接头系数小于1但开孔位置不在焊缝上。这些因素相当于对壳体进行了局部加强,降低了薄膜应力从而也降低了开孔处的最大应力。因此,可以不预补强。8,压力容器设计时为什么必须要考虑开孔的补强问题?压力容器接管补强结构主要有哪几种形式?试画图说明。答:(1)开孔以后,
10、除削弱器壁的强度外,在壳体和接管的连接处,因结构的连续性被破坏,会产生很高的局部应力,给容器的安全操作带来隐患。(2)补强圈补强、厚壁接管补强和整锻件补强。 补强圈补强 厚壁接管补强 整锻件补强9,试推导内压薄壁球壳的厚度计算公式。(10分)答:根据平衡条件,其轴向受的外力必与轴向内力相等。对于薄壳体,可近似认为内直径等与壳体的中面直径D=由此得 由强度理论知 10MPam3,属三类压力容器。圆筒的厚度标准椭圆形封头的厚度水压试验压力应力校核3. 今欲设计一台乙烯精馏塔。已知该塔内径Di=600mm,厚度n=7mm,材料选用16MnR,计算压力pc=2.2MPa,工作温度t=-20-3。试分别
11、采用半球形、椭圆形、碟形和平盖作为封头计算其厚度,并将各种形式封头的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最后确定该塔的封头形式与尺寸。解:钢板为616mm时,16MnR的t= 170 MPa,s=345 MPa,查表4-2,C1=0.8mm,取C2=1.0mm,=1.0半球形封头壁厚标准椭圆形封头壁厚标准碟形封头壁厚平盖封头厚度从受力状况和制造成本两方面综合考虑,取标准椭圆形封头和碟形封头均可。4. 一多层包扎式氨合成塔,内径Di=800mm,设计压力为31.4MPa,工作温度小于200,内筒材料为16MnR,层板材料为16MnR,取C2=1.0mm,试确定圆筒的厚度。解:钢板为616mm时,16MnR的it=0t = 170 MPa,s=345 MPa,查表4-2,C1=0.8mm,i=1.0,0=0.9。为安全起见取=0.9,按中径公式计算:5. 今需制造一台分馏塔,塔的内径Di=2000mm,塔身长(指圆筒长+两端椭圆形封头直边高度)L1=6000mm,封头曲面深度hi=500mm,塔在370及真空条件下操作,现库存有8mm、12mm、14mm厚的Q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关于因病请假的请假条制度
- 2025年无人机驾驶员职业技能考核试卷:无人机飞行操作与维护培训课程试题
- 基于GIS系统的最短路径算法:原理、优化与多元应用
- 基于GIS与GPS技术的数字微灌系统构建:方法、应用与前景
- 企业名称企业公民报告2022-2025年行动报告医用耗材
- 企业法律风险全面评估分析报告
- 建筑企业劳动合同范本及解读
- 基于FPGA的H.264变换量化与熵编码的实现及深度优化策略研究
- 基于fMRI技术探究双上肢缺失残疾人初级运动皮层功能重组奥秘
- 基于EVA的远东租赁公司财务绩效深度剖析与提升策略研究
- 电动工具智能制造工艺-全面剖析
- 《小米智能家居》课件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平南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含答案)
-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第一册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二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课时练习
- 露天煤矿有毒有害气体防治研究
- 医保飞行检查培训课件
- 2023年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
- 火龙罐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失眠个案护理
- 天津2021年高一外研版英语单词必修一默写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