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教学备课笔记_第1页
解剖教学备课笔记_第2页
解剖教学备课笔记_第3页
解剖教学备课笔记_第4页
解剖教学备课笔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绪论授课时数 2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讲授 授课目的 掌握 解剖学术语 熟悉 解剖学基础的定义与地位 常用人体的组成与分布 了解 人体解剖学发展史 学习观点与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系统解剖学与组织学的定义 人体的分部 解剖学基本姿势 人体的轴与面 常用方位术语 难点:组织学的概念 系统的概念 人体三个轴与三个面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及内容提要 (一) 、介绍本课程在专业学习中的地位及知识框架一、课程主要内容 正常组织结构,各系统器官的组成、位置、形态等。二、课程任务通过学习获得有关正常人体的形态、结构等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解剖学课程实践操作的基本技能,培养和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

2、操守,并具有结合生活实际、临床疾病进行应用的能力,同时为学好后续课程奠定基础。三、课程目标掌握正常人体的组成 ,各系统主要器官的形态、位置。掌握正常人体的组织结构了解人体胚胎发育概况(二)新课内容一、 解剖学基础的定义解剖学 用器械解剖及肉眼观察的方法来研究人体正常器官形态结构的科学。组织学 借助显微镜研究人体的细胞,组织和 器官的微细结构的科学。 系统解剖学 是按人体器官功能系统阐述人体正常器官形态结构的科学。二、发展简史:(一)国外:(二)国内:1.黄帝内经公元前200300年,对人体形态有记载。2.秦汉时代:汉书.王莽传3.三国时期:名医华佗4.宋代:宋慈著洗冤录对人体骨骼、胚胎有较详细

3、的记载,并附有检骨图。5.清代:王清任著有医林改错,对脑的看法与现代相似, 6.甲午战争(1894年):建立医学院和医院,设立解剖学科课程。(三)目前的情况三、人体器官的组成和系统的划分: Cell TissueOrguns Systematis 基本形态 四大基 心 脏 九大系统 本组织 四、常用术语:(一)解剖学姿势():(二)方位术语:(三)轴:垂直轴:矢状轴:冠状轴:(四)面:矢状面(Planum Sagittle)正中矢状面冠状面(Planum Coronale)水平面(Planum Horizontale)相对于空腔脏器而言:横切面 纵切面五、学习方法:(一)进化发展的观点:(二)

4、形态与功能相互统一的观点:(三)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观点: 三个结合:图文结合 理论学习与观察实物相结合 理论知识与临床应用相结合作业:课后思考题课后回顾及改进意见 本次课时间安排合理,重、难点突出,讲述透彻,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学习积极性好,注意力集中,教学效果好第一章1、2节 细胞、上皮组织授课时数 2课时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法、多媒体演示法 授课目的 1、熟悉细胞的结构;被覆上皮 2、了解细胞的形态;腺上皮和腺;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 教学重点 1、细胞的结构 2、被覆上皮 教学难点 1、细胞器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2、被覆上皮的结构特点

5、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上节课知识点、课程导入 二、细胞:细胞(cell)是人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 基本单位。人体细胞,功能不同,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一)细胞膜 细胞膜又称质膜(plasma membrane)。 电镜下质膜为三层结构,即内外两层密度高、中间密 度低的单位膜 (二)细胞质 1.基质 无定形胶状物。 2.细胞器 是悬浮于细胞质内具有特定形态结构、执行一定生理功能的结构。(三)细胞核(nuclear) 一个到几百个(成熟红细胞无核),人体细胞一般一个。形态多样,位置不一,核质比1:3or1:4。 三、上皮概述上皮组织的特点是: 细胞排列密集,细胞间质少 有极性(游离面、基底面)

6、 无血管。 一、被覆上皮覆盖于体表或内衬于体内有腔器官的腔面1 单层扁平上皮 * 内皮 衬于心血管、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 间皮 衬于胸膜、腹膜、心包膜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 其它类型的单层扁平上皮 分布于肺泡和肾小管等处。2、单层立方上皮3、单层柱状上皮4、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主要分布在呼吸管道。5、复层扁平上皮由多层细胞组成,是最厚的一种上皮。复层扁平上皮按是否有角化层又分两种: 非角化复层扁平上皮 衬贴在口腔和食管等腔面。角化复层扁平上皮 位于皮肤表面。6、变移上皮为复层上皮。其特点是细胞形状和层数可随器官的不同状态而改变。分布于泌尿道,如膀胱和输尿管。二、腺上皮和腺1腺的分类外

7、分泌腺有导管,分泌物经导管排至体表或器官腔内。内分泌腺无导管,分泌物直接释入血液,然后运达所要作用的器官。三、上皮的特殊结构上皮细胞被覆上皮具有极性,在各表面形成了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殊结构。1游离面的特殊结构(1)微绒毛 (2)纤毛 为上皮细胞游离面向外伸出的细长、能摆动的突起。2侧面的特殊结构(1)紧密连接:封闭细胞间隙,防止大分子物质通过细胞间隙进入深部组织内。(2)中间连接:起粘着作用,还与微绒毛的伸缩活动有关。(3)桥粒:起机械性连接作用,使相邻细胞间牢固连接。(4)缝隙连接 :传递信息。作业:P33 第一题、第二题第一章 第三节:结缔组织授课时数 2 授课类型 新授理论课 教学方法

8、理论讲述,多媒体演示, 授课目的 1、掌握血液 2、熟悉固有结缔组织 3、了解软骨组织和软骨;骨组织和骨 教学重点 1、血液 2、固有结缔组织 教学难点 1、血细胞 2、骨组织与骨 教学过程固有结缔组织又包括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和网状组织。一、疏松结缔组织(loose connective tissue)分布:器官间、组织间、细胞间。功能:连接、支持、营养、防御和修复等。组成:细胞和细胞间质1细胞 (1)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 为主要细胞 细胞扁平,呈星形多突起,胞体大,胞质丰富,弱嗜碱性 在组织损伤后的修复过程中,纤维细胞可转化为功能活跃的成纤维细胞。 (2)巨噬

9、细胞(macrophage)是一种具有强大吞噬功能的细胞。疏松结缔组织内巨噬细胞称为组织细胞。 胞质丰富,弱嗜酸性。源于血液内的单核细胞。 * 功能 吞噬作用免疫辅助作用分泌作用(3)浆细胞(plasma cell) 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胞质嗜碱性,核旁有一浅染区;胞核圆形,偏居细胞一侧 * 功能 合成和分泌免疫球蛋白,即抗体,参与机体的体液免疫过程。 (4)肥大细胞(mast cell)分布很广,常分布于小血管、小淋巴管周围 胞质内含大量膜包颗粒。 * 功能 参与机体的过敏反应。(5)脂肪细胞(fat cell)呈球形或挤压成多边形,体积较大,中央有一大脂滴。 2纤维(1)胶原纤维数量最多,

10、粗细不等,呈波浪形。化学成分为胶原蛋白, 特点是韧性大,抗拉力强。 (2)弹性纤维 纤维细而直,表面光滑,断端常有卷曲。弹性纤维的特点是弹性大。(3)网状纤维 银染法切片中呈黑色,故又称嗜银纤维。3基质 * 组织液是从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入基质内的液体。它经毛细血管静脉端和毛细淋巴管回流入血液或淋巴二、血液(blood)血液由血浆(plasma)和血细胞(blood cell)组成。 (一)血浆相当于细胞外基质,含水、血浆蛋白、脂蛋白、酶、激素、维生素、无机盐等;血浆蛋白中有纤维蛋白原等;(二)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生理情况下,血细胞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相对稳定的数量。1红细胞(eryt

11、hrocyte,RBC)形态结构2白细胞(leukocyte,WBC) (1)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具有很强的趋化作用和吞噬功能。(2)嗜酸性粒细胞:有抗过敏和杀灭寄生虫的作用;(3)嗜碱性粒细胞 参与机体的过敏反应。 (4)单核细胞:单核细胞具有吞噬功能,穿出血管进入组织,分化为巨噬细胞。(5)淋巴细胞3血小板血小板是骨髓中巨核细胞脱落下来的胞质小块。呈双凸圆盘状, 参与止血和凝血的过程。三、软骨组织与软骨软骨组织(cartilage tissue)由软骨细胞、纤维和基质构成;软骨组织及其周围的软骨膜共同构成软骨。根据软骨中纤维成分的不同,软骨可分为透明软骨、纤维软骨和弹性软骨三种。 (一)

12、透明软骨 1 透明软骨组织的结构(1)软骨细胞:位于软骨陷窝内(2)纤维:为交织分布的胶原原纤维,在光镜下不易分辨。(3)基质:由软骨细胞所分泌。(二)弹性软骨分布于耳廓、咽喉及会厌等处。其特点是基质中有大量交织分布的弹性纤维。弹性软骨具有较强的弹性。(三)纤维软骨分布于椎间盘、关节盘及耻骨联合等处。其特点是基质内有成束的胶原纤维。四、骨组织与骨(一) 骨组织的结构1.骨基质 2.骨的细胞:包括骨细胞、成骨细胞、骨祖细胞及破骨细胞四种。骨松质:由大量针状或片状骨小梁形成的多孔隙网架结构,网架内充满骨髓。2、骨密质 课后作业:1.简述疏松结缔组织中各种细胞结构与功能。2.试述血液的组成。 3.

13、简述骨组织的一般结构课后回顾 学生掌握情况较好肌组织和皮肤授课时数 2 授课类型 新授理论课 教学方法 理论讲述,多媒体演示, 授课目的 1.熟悉骨骼肌和皮肤的结构 2.了解心肌、平滑肌和皮肤的附属器 教学重点 1.骨骼肌 2.皮肤的结构 教学难点 1.肌节的结构 三联体 2.肌纤维收缩理论 教学过程及内容提要 (一)复习回顾上节课知识点、课程导入(二)肌组织(muscle tissue)一、骨胳肌骨骼肌(skeletal muscle)由骨骼肌纤维组成(一)骨骼肌纤维的光镜结构l 肌节(sarcomere) 为两条相邻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由I带+A带+I带组成; (二)骨骼肌纤维的超微结

14、构1肌原纤维(myofibril) 由粗、细两种肌丝(myofilament)规律排列组成。2.横小管 又称T小管,是肌膜向肌浆内凹陷形成的小管;3.肌浆网 位于横小管之间,纵行包绕每条肌原纤维,又称纵小管; 二、心肌心肌分布于心壁和临近心脏的大血管壁上(一)心肌纤维的光镜结构 三、平滑肌:广泛分布于消化管、呼吸道、血管等中空性器官管壁上。(一)平滑肌纤维的光镜结构:梭形无横纹,核单个,长椭圆形或杆状,居中。胞浆丰富。(二)平滑肌纤维的超微结构 平滑肌纤维的肌浆内充满肌丝、中间丝、密斑和密体等。三 皮肤表皮 是皮肤的浅层,为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一) 表皮的分层:五层。(二)、真皮 1乳头层

15、位于真皮浅层,为细密结缔组织,细胞多,纤维细密。2网织层 在乳头层下方,由较厚的致密结缔组织组成。(三)、皮肤附属器 1毛 2皮脂腺 3汗腺 4指(趾)甲 作业: 比较骨骼肌、心肌及平滑肌分布和结构特点 课后回顾:结合图片教学,学生易理解,但是毕竟学生基础薄弱,多做比喻易理解神经组织授课时数 2 授课类型 新授理论课 教学方法 理论讲述,多媒体演示授课目的和要求:1. 掌握神经组织的基本结构,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2. 掌握突触的超微结构特点和分类,神经纤维的结构和分类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神经组织的组成、分布与功能。2神经元的形态、结构及功能关系。 3神经纤维的结构和分类。难点:突触的超微结

16、构特点和分类(一)复习回顾上节课知识点、课程导入 (二)神经组织概述神经组织是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的,神经细胞亦称神经元。 一、神经元神经元(neuron)形态多样,大小各异,分为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神经元突起分为树突(dendrite)和轴突(axon)两种。(一)神经元的结构1 胞体 神经元的胞体是细胞的营养中心(1)细胞膜 为可兴奋膜,其作用为接受刺激,传播神经冲动,信息处理等。(2)细胞核:细胞核大而圆,着色浅,位于细胞中央,核仁大而明显。(3)细胞质:发达的粗面内质网、游离核糖体、高尔基复合体、微丝、微管、神经丝等。2树突 树突的功能是接受刺激,并将神经冲动传给胞体。3轴

17、突 轴突的主要功能是传导神经冲动。(二)神经元的分类1根据突起的多少可将神经元分为3类:多极神经元:一个轴突,多个树突。双极神经元:一个轴突,一个树突。假单极神经元:一突起呈“T”形分两支;3根据神经元的功能也可将神经元分为3类:感觉神经元:又称传入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又称传出神经元。中间神经元:联系前两种神经元,多为多极神经元。二、突触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神经元与非神经元之间特化的细胞连接,通过它实现细胞间的通讯。根据神经冲动的传递形式分为:化学突触与电突触。化学突触:以化学物质(神经递质)作为传递信息的媒介。电突触:即缝隙连接,以电流(电信号)传递信息。(一) 化学突触的结构 1突触前成分:

18、通常是神轴突终末,内含小泡,小泡内物质称神经递质或神经调质。2突触间隙:为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之间宽约1530nm的狭窄间隙。3突触后成分: 通常是树突棘,其次是树突和胞体。(二)化学突触的信息传递三、神经胶质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简称胶质细胞,突起不分树突和轴突,亦没有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除了突触部位以外,神经胶质细胞分隔、包裹着神经元,以保证信息传递不受干扰。 1星形胶质细胞 2少突胶质细胞 3小胶质细胞 4室管膜细胞5施万细胞6卫星细胞四、神经纤维 是由神经元的长轴突和外包的胶质细胞所组成。1有髓神经纤维2无髓神经纤维五、神经末梢神经末梢(nerve ending)是周围神经纤维终止于全身各种组

19、织或器官内的终末部分。(一)感觉神经末梢1游离神经末梢 裸露的轴突末段分成的细支,此类末梢感受冷、热、轻触和痛的刺激。2有被囊神经末梢 外面均包裹有结缔组织被囊,触觉小体、环层小体等。(二)运动神经末梢运动神经元的长轴突分布于肌组织和腺内的终末结构,支配肌纤维的收缩和腺的分泌。作业: .简述神经元的结构。.简述化学性突触的结构课后回顾: 此节内容比较抽象,结合生活实际事例才易理解实验一:显微镜的构造与使用授课时数 2 授课类型 实践课 教学方法 演示法,观察法 授课目的 1 认识显微镜的结构 2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 3 镜下能辨认细胞结构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实验室规则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显微镜

20、的构造 难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方法 教学过程及内容提要 一、宣布实验室的规则,介绍实验室的组成 二、 讲解并求教显微镜的构造与使用方法 (1)显微镜的构造 1、机械部分 2、光学部分 (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取镜放置 2、对光 3、使用高倍、低倍镜 4、油镜的使用 (3)镜下观察细胞的结构 (4)使用显微镜的注意事项 课后回顾及改进意见 第一次来到实验室学生的兴趣较高,但是也易忽略实验室规则,纪律上严格要求学生很重要。 实践二:基本组织授课时数 2 授课类型 实践课 教学方法 观察法 求教 授课目的 熟悉各类被覆上皮的结构与特点 疏松结缔组织的结构特征。 熟悉平滑肌的结构,并学会辨认 熟

21、悉神经元的结构与特点。 客观反映镜下所见,以严谨求实的态度完成实验报告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被覆上皮的结构特点, 结缔组织中各细胞与纤维 肌组织、神经元的结构 难点 神经元的结构 养成实事求是的态度 教学过程及内容提要 (一)复习组织学理论知识 (二)实践内容与方法 1、单层柱状上皮 肉眼观察 低倍镜观察 高倍镜观察 2、复层扁平上皮 肉眼观察 低倍镜观察 高倍镜观察 3、疏松结缔组织 肉眼观察 低倍镜观察 高倍镜观察 4、平滑肌 肉眼观察 低倍镜观察 高倍镜观察 5、多极神经元 肉眼观察 低倍镜观察 高倍镜观察 6、示教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撖管切片) 透明软骨(气管切片) 骨骼肌(HE染色) 心肌(HE染色) 课后回顾及改进意见 第二章 运动系统授课时数 2 授课类型 新授理论课 教学方法 理论讲述,多媒体演示, 授课目的 1.熟悉全身骨及其连接 2.熟悉头肌、颈肌、躯干肌、四肢肌 教学重点 1.躯干骨的连接和四肢的大关节 2.全身主要骨性标志的应用 3.腹肌形成的结构 4.全身主要的肌性标志 教学难点 1.躯干骨的连接和四肢的大关节 2.全身浅层骨骼肌的形态、作用、肌性标志以及在临床上的实际 教学过程及内容提要 (一)复习回顾上节课知识点、课程导入(二) 运动系统运动系统由骨、骨骼肌和关节构成,约占体重的60%。具有运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