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中心导管的使用和维护_第1页
血液透析中心导管的使用和维护_第2页
血液透析中心导管的使用和维护_第3页
血液透析中心导管的使用和维护_第4页
血液透析中心导管的使用和维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的使用和 维护 芦静 2016-05-31 血管通路的发展历史 1960年-动静脉外瘘 1962年-自体动静脉内瘘 1963年-锁骨下静脉插管 1965年-颈内静脉插管 1978年-移植血管(聚四氟乙烯) 1988年-皮下隧道带涤纶套的留置导管 血管通路的分类 临时性血管通路:直接动静脉穿刺、动静 脉外瘘、经皮中心静脉插管 永久性血管通路:自体动静脉内瘘、移植 血管内瘘 半永久性血管通路:带Cuff的中心静脉插 管 中心静脉导管是各种血液净化治疗的血管通 路之一,主要包括单腔、双腔、三腔导管, 目前双腔导管最常用,导管置入的部位有颈 内静脉、股静脉和锁骨下静脉。 中心静脉临

2、时导管 中心静脉长期导管 中心静脉临时导管 中心静脉临时导管置管术适应症: 1.有透析指征的急性肾损伤(急性肾衰竭) 2.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需要急诊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 3.有可逆因素的慢性肾衰竭基础上的急性加重 4.内瘘成熟前需要透析的患者 5.内瘘栓塞或感染需临时通路过度 6.腹膜透析、肾移植患者因病情需要的临时血液透析 7.其他因素需临时血液净化治疗 中心静脉临时导管 中心静脉临时导管置管术禁忌症 无绝对禁忌症,相对禁忌症为: 1.广泛腔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2.穿刺局部有感染 3.凝血功能障碍 4.患者不合作 选自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 中心静脉长期导管 中心静脉长期导管置管术适应症: 1.肢

3、体血管条件差,无法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的患 者 2.心功能较差不能耐受动静脉内瘘分流的患者 3.部分腹膜透析患者,因各种原因需暂停腹膜透析 或短期可以肾移植,用血液透析过度,可选择长期 导管作为血管通路 4.病情较重,或合并有其他系统的严重疾患,预期 生命有限的患者 中心静脉长期导管 中心静脉长期导管置管术禁忌症 无绝对禁忌症: 1.手术置管部位的皮肤或软组织存在破损、感染、 血肿、肿瘤 2.患者不能配合,不能平卧 3.患者有严重出血倾向 4患者存在颈内静脉解剖 5.既往在预定插管血管有血栓形成史、外伤或血管 外科手术史 插管部位 中心静脉临时导管置管术置管部位 右侧颈内静脉 股静脉 中心静脉长

4、期导管置管术置管部位 首选右侧颈内静脉 其他部位:左侧颈内静脉、颈外静脉 选自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连接 1.准备碘伏消毒消毒棉签和医用垃圾带,协助患者戴 口罩 2.打开静脉导管外层敷料 3.患者头偏向对侧,将无菌治疗巾垫于静脉导管下 4.取下静脉导管内层敷料,将导管放于无菌治疗巾 上 5.分别消毒导管和导管夹子,放于无菌治疗巾上 6.先检查导管夹子处于夹闭状态,再取下导管肝素 帽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连接 7.分别消毒导管接头 8.使用5ml注射器回抽导管内封管肝素,回抽血量为 动、静脉管各2ml-4ml左右,推注在纱布上检查是 否有凝血块,然后使用20ml空针抽吸两侧官腔,观

5、察血流情况,如果导管回抽血流不畅时,认真查找 原因,严禁使用注射器推注管腔。 9.根据医嘱从导管静脉端推注首剂肝素(使用低分 子肝素作为抗凝剂,应根据医嘱上机前静脉一次性 注射),连接体外循环 10.医疗污物放于医疗垃圾桶内 选自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 注意事项 严格无菌操作 注意消毒范围 双消毒 减少导管管口暴露时间 肝素封管法-肝素封管三步法 第一步:用5ml注射器抽出管腔内原有肝素并弃掉(连同注 射器) 第二步:用10ml注射器将生理盐水各23ml注入动静脉管 腔内 第三步:根据管腔容量用5ml注射器缓慢注入肝素或肝素盐 水 动静脉夹子一旦夹闭,请勿打开 -王玉柱等股静脉与颈内静脉留置双腔

6、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注意事项 具体容量应注意所用导管动静脉端管壁表面 的标记,为是肝素充满整个管腔,建议实际 封管剂量比标记容量多0.10.2ml 用脉冲注入式方法,先夹闭夹子,后停止注 入,保持管腔呈正压状态,避免血液反流至 管腔中形成凝血块 导管溶栓 原则 严格执行医嘱,签定知情同意书 严格无菌操作,确保安全 严禁向导管内推注液体,避免血栓脱落导致 栓塞 尿激酶应现配现用,导管内用量准确 导管溶栓 确认导管不通:打开肝素小帽,抽吸不畅或 完全不能抽出,经反复调整导管位置无效; 明确抽吸出凝血块。 将导管内残存液体抽出,严禁向导管内推注 液体。 导管感染 根据管腔内容量,注入等体积尿激酶

7、(每1ml 生理盐水含尿激酶500010000单位);等 待30分钟后回抽;若仍欠通畅可重复上述操 作 溶栓前,做好抢救准备,严密观察病人生命 体征,有无胸闷憋气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 导管溶栓 DOQI溶栓治疗的建议: 尿激酶5000U/ml注入导管,钳夹保留5min, 每隔5min抽吸回血一次,持续约30分钟。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 股静脉插管患者卧床时床头角度小于40 应注意保持导管翼缝合线不松动或脱落,必 要时重新缝合,以防导管脱落,若发现导管 有部分脱出,应原位缝合固定好 每次透析时都要观察导管出口处有无红肿、 渗出等,若有上述情况及时做相应处理 避免重复使用肝素帽,建议使用一次性肝

8、素 帽 血透操作人员戴口罩及清洁手套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 导管皮肤出口处每周换药23次,碘伏棉签消毒后 透明敷料或伤口敷料覆盖,局部禁止涂抹其他药物 透析过程中,用无菌治疗巾覆盖导管与管路连接处, 以防感染 尽量避免使用留置导管输血、输液或取血 导管动静脉夹子夹闭前调整好位置,一旦夹闭,勿 轻易打开 及时治疗鼻腔或其他部位致病菌感染 注意身体卫生,指导患者擦洗及淋浴的正确方法 -王玉柱等股静脉与颈内静脉留置双腔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并发症的处理 血流量不足 渗血及血肿 感染 血栓 脱落 并发症的处理-血流量不足 原因:留置导管位置不良、管腔贴壁 处理:放置中心静脉导管后拍胸片,检查留 置

9、导管的位置,必要时采用超声引导穿刺 贴壁现象处理:改变患者体位,指导患者轻 咳;关闭透析机血泵;将导管旋转180度;开 启血泵,缓慢提高流速;必要时将动静脉管 路反接。 并发症的处理-渗血及血肿 原因:穿刺中伤及动脉系统或损伤小血管、 皮肤松驰插管处渗血 处理:对于血肿直接压迫,压迫时间取决于 患者的凝血功能,最好当天不透析并注意抗 凝剂的使用。 对于渗血局部可敷云南白药或加压止血。 并发症的处理-血栓 留置导管血栓形成 处理:规范的封管和溶栓的方法 并发症的处理-脱落 颈内静脉留置导管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 更换导管敷料时,必须动作轻柔,并观察导 管固定缝线是否断开或切开皮肤,如果断开 应报告医

10、生立即固定。同时嘱患者避免在局 部进行大幅度动作 加强宣教工作,使其了解置管的重要性,尽 量减少颈部或腹股沟活动范围,以防脱落, 一旦发生脱落,应立即拔管,采用压迫止血 法止血,绝不能将导管送回血管内 并发症的处理-感染 感染是血透患者最主要和最常见的并发症 之一,同时也是透析患者仅次于心血管并发 症的第二位死因,死亡率为15%38%。导 管感染发生率高低与护理质量密切相关。 并发症的处理-感染 根据感染的部位分为 出口感染 皮下隧道感染 菌血症 全身感染 并发症的处理-感染 主要危险因素主要危险因素 糖尿病糖尿病 外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外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 有菌血症史者有菌血症史者 鼻腔携带金

11、葡菌鼻腔携带金葡菌 置管时间长置管时间长 使用尿激酶溶栓使用尿激酶溶栓 出口处感染出口处感染 其他危险因素包括:其他危险因素包括: 老年女性老年女性 低白蛋白血症低白蛋白血症 血清铁蛋白升高血清铁蛋白升高 HCV 感染感染 并发症的处理-感染 导管感染的预防措施导管感染的预防措施 置管前严格消毒皮肤置管前严格消毒皮肤 采用带涤纶套的硅管采用带涤纶套的硅管 采用涂有抗生素的导管采用涂有抗生素的导管 每次更换敷料时在导管出口处涂抗菌软膏每次更换敷料时在导管出口处涂抗菌软膏 用干纱布作敷料用干纱布作敷料 限制非硅胶管的留置时间限制非硅胶管的留置时间(2 周)周) 导管使用时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导管使用时严格遵循无菌操作 鼻部携带金葡菌的清除鼻部携带金葡菌的清除 透析结束后使用抗菌素封管透析结束后使用抗菌素封管 并发症的处理-感染 每次透析时检查导管出口和皮下埋置盒穿刺点皮肤有无感染,每次透析时检查导管出口和皮下埋置盒穿刺点皮肤有无感染, 有经验的医务人员检查确认无感染后再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