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1节电现象同步测试(无答案)教科版_第1页
2019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1节电现象同步测试(无答案)教科版_第2页
2019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1节电现象同步测试(无答案)教科版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第1节 电现象一、选择题1.一个轻质小球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相互吸引,则小球( ) a.一定不带电b。一定带负电c。一定带正电d。可能不带电2.将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泡沫球,出现如图所示的情形。若改用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这个泡沫球,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若相互吸引,则泡沫球带正电b。若相互吸引,则泡沫球不带电c。若相互排斥,则泡沫球带正电d.若相互排斥,则泡沫球不带电3.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与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带负电b.电流总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c。接有电源的电路中一定有电流流过d.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4.下列说法

2、中正确的是() a。大量电荷的移动形成电流b.正电荷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c.电路两端有电压,电路中可能没有电流d.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中没有电荷5。如图甲所示,验电器a带负电,b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验电器a、b两金属球连接起来的瞬间(如图乙所示),金属棒中( )a。电流方向由a到bb。有电流但方向无法确定c。电流方向由b到ad。始终无电流6.以下有关电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绝缘体中没有电荷b.导体两端有电压,就一定能形成稳定电流c。金属导体中靠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d.半导体的导电性与环境变化无关7。一轻质小球用绝缘线悬挂起来,若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这小球时,

3、相互吸引,那么,轻质小球() a。一定带了正电b。一定带了负电c.一定是不带电d.不带电或带负电都可能8。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甲、乙两个轻小物体,结果甲被排斥、乙被吸引.由此可以判定 ( ) a。甲一定带正电,乙一定带负电b.甲一定带负电,乙一定带正电c.甲一定带正电,乙不带电或带负电d。甲一定带负电,乙不带电或带正电二、填空题 9。电荷的_形成电流,电路中能产生持续电流的条件是:电路中要有电源,同时电路必须是_ 10.如图所示,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时,验电器金属球带_电;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时,验电器金属球带_电 11.市场上有一种滚动毛刷,

4、当用这种毛刷在衣服上擦刷时,可以把灰尘和微小的脏东西吸附在毛刷上,这种现象包含的物理知识或规律有: (1) _(2) _ 12.带电体能够吸引_,同种电荷互相_,异种电荷互相_有a、b、c、d四个带电体,若a排斥b,a吸引c,c排斥d,已知d带正电,则b带_电荷 13。验电器带电后,两个金属箔片张开一个角度关于这个现象,是因为金属箔片上带的同种电荷相互_,而使两个金属箔片张开一个角度 14。用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金属箔张开一定的角度,则玻璃棒带的是_(正/负)电荷,玻璃棒_(失去/得到)了电子 15。如图1所示,用丝绸摩擦有机玻璃棒,然后靠近碎纸屑,发现纸屑能被吸引,说明

5、摩擦起电,带电体能_;用手向下捋几回塑料细丝,会越捋越蓬松,如图2所示,这种现象再次证明摩擦起电,而且说明_ 三、解答题 16。将一束扯成线状的塑料捆扎绳,用干净干燥的手自上而下捋,塑料绳就会向四周散开,而且捋的次数越多,下端散的越大,这是为什么? 17.在本节课中,制作的“西红柿电池”激发了某同学对苹果导电性能的探究,如何判定这个“西红柿电池”的正、负极?写出你的判定方法 18.摩擦产生的静电,在生产、生活中给人们造成很多麻烦,甚至造成危害.印刷厂里,纸页间的摩擦起电,会使纸页粘在一起难以分开,给印刷造成麻烦.印染厂里,棉纱、丝线、纤维上的静电,会吸引空气中的尘埃,使印染质量下降.静电荷积累

6、到一定程度,会产生火花放电,造成危害,甚至发生危险事故.人在地毯上行走,会与地毯摩擦使人体带电,当人伸手去拉金属门把手时,手与金属间会产生火花放电,严重时会使人痉挛.空中飞行的飞机因与空气摩擦而带电,着陆时如果不能导走,当值勤人员接近机身时,人与飞机间会产生火花放电,严重时击倒工作人员.运输汽油的卡车,在灌装、运输过程中,油与油罐摩擦而带电,如果没有及时导走,积累到一定程度,会产生火花放电,引起爆炸.问题: (1)防止静电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2)防止油罐车上的静电积累的具体措施应怎样? 19.小明利用空易拉罐做了几个物理小实验。 (1)如图甲所示,在易拉罐中注人少量的水,用酒精灯对易拉罐加热,待罐口出现白雾时,将罐口堵住,撤去酒精灯,让易拉罐冷却,观察到易拉罐变瘪了,这一观象说明了_的存在。(2)如图乙所示,用易拉罐制作一个简易针孔照相机:在易拉罐底部中央戳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半透明的塑料薄膜,用它观察窗外景物时,在塑料薄膜上能看到窗外景物_(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像形成的原理是光的_. (3)如图丙所示,将两个易拉罐平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