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八十二首(其一)实用 ppt_第1页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实用 ppt_第2页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实用 ppt_第3页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实用 ppt_第4页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实用 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v 滕王阁序里我们学 过这样的句子,“孟尝高 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 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阮籍嗜酒如命,常常喝得 酩酊大醉,架车而行,路 尽而返。那么他为什么如 此“猖狂”呢?让我们一 起走进阮籍的世界,走进 他的咏怀八十二首 (其一)。 v字嗣宗,河南开封人 v博览群书,尤好老庄 v为人狂放不羁,任情自适,鄙 弃礼法对母亲情感深厚, 但守丧期间,在晋文王司马昭 面前,公开纵酒吃肉 v晚年做过步兵校尉,又称“阮 步兵” 阮籍 阮籍的代表作是咏怀诗八十二首。这些诗 非一时一地而作,是总计平生所作诗非一时一地而作,是总计平生所作诗,总题为 “咏怀”。是诗抒感慨,发议论,写理想。 阮籍是“正始之

2、音”的代表。他的咏怀82首是 十分有名的抒情组诗。其中有些诗反映了诗人在险 恶的政治环境中 ,在种种醉态、狂态掩盖下的内 心的无限孤独寂寞、痛苦忧愤。有些诗表现了诗人 害怕政治风险,希冀避世远祸的思想面貌;有些诗 借古讽今,寄托了对时政的抨击或感慨,表现了诗 人对国事的关切;还有些诗嘲讽了矫揉造作的虚伪 的礼法之士。总的来说,阮籍的咏怀诗以“忧 思独伤心”为主要基调,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在 艺术上多采用比兴、寄托、象征等手法,因而形成 了一种“悲愤哀怨,隐晦曲折”的诗风。 竹林七贤 v魏晋之际文学的代表作家 v其名称始见于世说新语: v陈留阮籍、谯郡嵇康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 意酣畅,故世谓“

3、竹林七贤” v 竹林七贤竹林七贤 v 魏正始年间魏正始年间(240-249)(240-249),嵇康嵇康 、阮籍、阮籍 、 山涛山涛 、向秀、向秀 、刘伶、刘伶 、王戎及阮咸、王戎及阮咸七人常七人常 聚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辉县、修武聚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辉县、修武 一带)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谓竹林七一带)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谓竹林七 贤。竹林七贤的作品基本上继承了建安文贤。竹林七贤的作品基本上继承了建安文 学的精神,但由于当时的血腥统治,作家学的精神,但由于当时的血腥统治,作家 不能直抒胸臆,所以不得不采用不能直抒胸臆,所以不得不采用比兴、象比兴、象 征、神话征、神话等手法,隐晦曲

4、折地表达自己的等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 思想感情。思想感情。 v文学成就上,向秀的 思旧赋为悼念好友嵇 康和吕安所作,十分感人, 但无诗流传;刘伶只有一 首五言诗传世;山涛、王 戎、阮咸没有诗歌传世。 因此,七贤中真正能代表 当时文学最高成就的只有 阮籍和嵇康。 诗歌鉴赏 v六朝时期,五言诗的发展成为诗坛的主 流。在正始时期最有成就的诗人,应推 竹林七贤中的阮籍。阮籍有五言咏怀 诗八十二首,抒写一生的志向、感触, 这里选的是第一首,写夜中不寐,独自 弹琴的情境。 咏怀八十二首咏怀八十二首(其一其一)阮籍阮籍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

5、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v一个孤冷凄清的夜晚,一个孤冷凄清的夜晚,“酣饮为常酣饮为常”的诗的诗 人在此众生入梦之时,却难以入睡,他披衣起人在此众生入梦之时,却难以入睡,他披衣起 坐,弹响起了抒发心曲的琴弦。坐,弹响起了抒发心曲的琴弦。实景实景 v把这把这“夜夜”看成是看成是时代之夜时代之夜:在此漫长的:在此漫长的 黑夜里,黑夜里,“众人皆醉我独醒众人皆醉我独醒”,这伟大的孤独,这伟大的孤独 者,弹唱起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诗章。者,弹唱起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诗章。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v“明月明月”、“清风清风”衬托其衬托其高洁不群高洁不群 v“薄

6、帷薄帷”、 “吹我襟吹我襟”让人感觉让人感觉冷意透背冷意透背 v明月相伴、清风明月相伴、清风 相慰,形影相吊,相慰,形影相吊, 高洁而落寞幽独高洁而落寞幽独 v视觉、感觉视觉、感觉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v“孤鸿孤鸿”给人以给人以失群无依失群无依之感之感 v“翔鸟翔鸟”令人顿生令人顿生无处栖生无处栖生之哀之哀 v“孤鸿孤鸿”、“翔鸟翔鸟”眼前之景自我象征眼前之景自我象征 v它们孤独地飞翔在漫漫的长夜里,仿佛在它们孤独地飞翔在漫漫的长夜里,仿佛在 传播一种传播一种哀切哀切的声情。的声情。 v“北林北林”、“外野外野”凄清幽冷凄清幽冷之境界之境界 v听觉听觉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v笔触从

7、笔触从客体的自然客体的自然回复到回复到主观的自我主观的自我 v心里有无限感慨,却又无处诉说,永远得不心里有无限感慨,却又无处诉说,永远得不 到慰藉,只能是无限的忧思,永恒的悲到慰藉,只能是无限的忧思,永恒的悲 哀哀 徘徊将何见,优思独伤心。在月光下,清风徐徘徊将何见,优思独伤心。在月光下,清风徐 来,诗人在徘徊,孤鸿,翔鸟在空中徘徊,月来,诗人在徘徊,孤鸿,翔鸟在空中徘徊,月 光朦胧,夜色苍茫,他们见到什么?光朦胧,夜色苍茫,他们见到什么? 一片茫茫的黑夜,所以一片茫茫的黑夜,所以“优思独伤心优思独伤心”这表现这表现 了诗人的孤独、失望和愁闷的心情。了诗人的孤独、失望和愁闷的心情。 诗人为何如

8、此伤心,如此忧思? 知人论世知人论世 v三国魏晋时人。公元249年,司 马懿杀曹爽,专国政。死后其 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专权。 公元254年,司马师废魏帝曹芳, 立曹髦。公元260年,司马昭杀 曹髦,立曹奂。死后,由其子 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晋朝。 阮籍就是处在司马氏与曹氏激 烈斗争的政治漩涡之中。为了 保全自己,他不得不小心翼翼, 虚与周旋。生于乱世,阮籍常 用醉酒的方法,在当时复杂的 政治斗争中保全自己。 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感的?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感的? 提示:从抒情手法考虑 开头两句通过动作描写(夜晚失眠,起来开头两句通过动作描写(夜晚失眠,起来 弹琴),表达了诗人心中的隐忧。最后两

9、弹琴),表达了诗人心中的隐忧。最后两 句直抒胸臆,点破优思、赏析。句直抒胸臆,点破优思、赏析。 三、四、五、六句借三、四、五、六句借“明月、清风、孤鸿、明月、清风、孤鸿、 翔鸟翔鸟”这些景物,来抒写内心的孤单和优这些景物,来抒写内心的孤单和优 思。思。 重要抒情手法重要抒情手法借景抒情借景抒情 中间四句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作者通中间四句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作者通 过明亮的月光、倍感冷意的清风、失群无依过明亮的月光、倍感冷意的清风、失群无依 的孤鸿、无处栖息的翔鸟这些景物的描写,的孤鸿、无处栖息的翔鸟这些景物的描写, 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意境,以清冷的自然景色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意境,以清冷的自然景

10、色 为衬托来抒写作者内心的优思。为衬托来抒写作者内心的优思。 答题步骤:答题步骤:1、判定、判定2、分析、分析3、情旨、情旨 答题模式:答题模式:通过通过渲染渲染表达了表达了 景物景物气氛气氛感情感情 典型例题展示典型例题展示 2005年全国卷:年全国卷: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行即兴春行即兴 李华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问: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问: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作诗不过情、景二 端。端。请从请从景景和

11、和情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展示答案:展示答案: (1)这首诗运用了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这首诗运用了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2)四句诗一句一景,通过写城下的茂)四句诗一句一景,通过写城下的茂 盛的野草,随意流淌的泉水,无人欣赏落盛的野草,随意流淌的泉水,无人欣赏落 花和鸟鸣,营造出寂静、空旷、荒凉的意花和鸟鸣,营造出寂静、空旷、荒凉的意 境,抒发了诗人感伤之情。境,抒发了诗人感伤之情。 (3)本诗句句是景,但句句含情,具有)本诗句句是景,但句句含情,具有 良好的艺术效果。良好的艺术效果。 v站立城头观赏景致,只见大片土地荒芜, 处处长满了茂盛的野草。 也曾看到农民利 用涧

12、水灌溉的万顷良田,但现下,这里清 冷冷的山泉却再没人汲引灌溉,而是任其 流逝了。经过安史之乱,再也无人来此观 赏烂漫的山花,花只好任其自开自落, 虽 鸟语婉转,但也是自鸣自听,一切是那么 的寂静荒凉。 v这首诗写了作者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时的所见所闻, 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 句一景,且每个画面都有特色。但诗又不句一景,且每个画面都有特色。但诗又不 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 诗中诗中“花自落花自落”、“鸟空啼鸟空啼”之景都显之景都显 出了山中之静,并透露出一丝伤春、凄凉出了山中

13、之静,并透露出一丝伤春、凄凉 之情。之情。 李华因在李华因在安禄山安禄山陷陷长安长安时受伪职,被贬为时受伪职,被贬为 杭州司户参军。此诗正写于杭州司户参军。此诗正写于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平息平息 后不久。当时宜阳位置很重要,唐代最大后不久。当时宜阳位置很重要,唐代最大 的行宫之一的行宫之一连昌宫连昌宫就坐落在这里。境就坐落在这里。境 内内女几山女几山是著名的风景区,山上古木流泉,是著名的风景区,山上古木流泉, 鸟语花香,景色妍丽,是一座天然的大花鸟语花香,景色妍丽,是一座天然的大花 园。它年年都吸引着皇室、贵族、墨客、园。它年年都吸引着皇室、贵族、墨客、 游人前来观赏。然而,在安史之乱中,这游人前

14、来观赏。然而,在安史之乱中,这 里却遭到严重破坏,景象荒凉。李华在安里却遭到严重破坏,景象荒凉。李华在安 史乱平之后的一个春天经由宜阳,因对这史乱平之后的一个春天经由宜阳,因对这 些景象有所感触,产生独特的体验,写下些景象有所感触,产生独特的体验,写下 此诗。此诗。 本课小结:本课小结: 这首诗运用借景抒情、象征等手法抒发了作者难以排这首诗运用借景抒情、象征等手法抒发了作者难以排 遣优思。这种优思包含着作者对现实社会的愤懑、内遣优思。这种优思包含着作者对现实社会的愤懑、内 心的悲凉与落寂、还有那剪不断理还乱的忧虑。心的悲凉与落寂、还有那剪不断理还乱的忧虑。 主题主题:这首诗写诗人深夜弹琴和孤独

15、不安的忧思。这首诗写诗人深夜弹琴和孤独不安的忧思。 v阮籍五言阮籍五言咏怀八十二首咏怀八十二首,是千古杰作,这是阮籍,是千古杰作,这是阮籍 八十二首五言八十二首五言咏怀诗咏怀诗中的第一首,有序诗的作用。中的第一首,有序诗的作用。 诗歌表达了诗人诗歌表达了诗人内心愤懑、悲凉、落寞、忧虑等复杂的内心愤懑、悲凉、落寞、忧虑等复杂的 感情感情。不过,尽管诗人发出。不过,尽管诗人发出“忧思独伤心忧思独伤心”的长叹,却的长叹,却 始终没有把始终没有把“忧思忧思”说破,而是说破,而是“直举情形色相以示直举情形色相以示 人人”,将内心的情绪,将内心的情绪含蓄在形象的描写中含蓄在形象的描写中。 阮籍诗的贡献 v

16、. .开辟黑暗压迫中状物抒怀之路开辟黑暗压迫中状物抒怀之路 v其咏怀诗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其咏怀诗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政治抒情诗政治抒情诗的的 先河先河 v其风格其风格悲愤哀怨、隐晦曲折悲愤哀怨、隐晦曲折,“文多隐蔽,文多隐蔽, 百代以下,难以情测。百代以下,难以情测。”(李善(李善文选注文选注) v生在易代之际,高压之下,常恐遭祸,故抒生在易代之际,高压之下,常恐遭祸,故抒 其怨愤,不能不其怨愤,不能不欲露故藏,欲言又止欲露故藏,欲言又止,常常借助,常常借助 比兴、象征比兴、象征的手法来的手法来表达感情、寄托怀抱表达感情、寄托怀抱 v. .推动五言诗的发展推动五言诗的发展 v. .组诗形式的存在

17、组诗形式的存在 咏怀咏怀开创了我国开创了我国 五言抒情组诗五言抒情组诗的体例,的体例, 自此之后,作者代不乏自此之后,作者代不乏 人。人。 阮籍诗的贡献 艺术特色 1、冷月清风、旷野孤鸿、深夜不眠的弹琴者, 将无形的“忧思”化为直观的形象,犹如在 人的眼前耳畔。读者可从诗中所展示的“情 形色相”中感受到诗人幽寂孤愤的心境。但 是那股“忧思”仅仅是一种情绪、一种体验、 一种感受,人们可以领略到其中蕴涵的孤独、 悲苦之味,却难以把握其具体的内容。 2、中间四句似乎在写景,但是句句景中有人写景,但是句句景中有人, 即是此诗显著特点。因为这里所描摹的并 非实有的场景,也未必隐喻着什么具体的 事件,而只

18、是借诗的意象和意境,用象征象征 的手法的手法,寄托一种绝对的孤独感,一种幽 深而难以名状的愁绪。这种从生命本质意 义上提出的孤独感是过去诗歌中从未有过 的。这样写,使人感到含蓄不尽,意味无 穷。 3、这首诗采用动静相形,情景交融的手法动静相形,情景交融的手法, 取得了独特的艺术效果。“起坐弹鸣琴” 是动,清风吹拂、月光徜徉、鸿号鸟鸣也 都是动。有人有景但无不示意着诗人内心 的焦躁。然而,这里的动是以如磐夜色为 背景的。动,更衬托出了夜的死寂,夜的 深重。特别是那“孤鸿”在夜间高声哀号, 给人以惊悸之感。这茫茫夜色笼罩着的一 切,象征着政治形势的险恶和诗人心灵上 承受着的重压。 4、诗人并没有直接点明诗中所抒发的“忧 思”,却写道“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 襟。”写清澈如水的月光照在薄薄的帐幔 上,写带有几分凉意的清风吹拂在诗人的 衣襟上,造成一种凄清的气氛。这似乎是 在写自然景色。但是,景中有人景中有人。因为在 月光下徘徊的是诗人,清风吹拂的是诗人 的衣襟。所以,可以说写景就是为了写人。 这样写,比直接写人,更富有艺术效果,比直接写人,更富有艺术效果, 使人感到含蓄不尽,意味无穷。使人感到含蓄不尽,意味无穷。 v“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仍是继续写 景。是写孤鸿在野外哀号,而盘旋的飞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