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乐学案科目语文年级三(2)执教人唐丽红课题9 五彩池课时安排2课时重点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2、3、4自然段,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想象和探究,了解五彩池的奇异以及五彩池水的成因。难点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感受大自然的美。教 学 过 程学 案导 案二次备课学习目标认知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腾云驾雾、漫山遍野、铺展、凝结、折射”等词意。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四自然段。能力目标:通过第二、三、四自然段的教学,进行朗读感受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表达力。指导学生进行“五彩池成因”的探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搜集处理信息能力以及同伴协作的能力。情感目标:借助网络平台,引导
2、学生了解五彩池是个神奇、美丽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1、师谈话导入新课,板书课题。2、学生读学习目标,明确目标。自主学习(一)学习生字新词:1学生识记生字。出示重点词语,指名朗读:腾云驾雾 漫山遍野 细腻 凝成 柠檬黄2书写,教师指导“亩”、“层”等字。(二)初读课文,感知文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中的五彩池,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质疑问难,点燃学趣同学们学习得很认真,自己读懂了这么多。那学习当中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其他同学注意,要认真听同学的问题,看他提出的问题你想到了吗?你有办法帮他解决吗?课前布置学习内容,交给自学方法,然后
3、了解学情,即完成学案情况。分层教学:重点关心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与他们一起思考。对学习优秀的同学,注意提高要求。合作探究一、教学第1自然段。(1)轻声读第1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五彩池的什么?课文是围绕哪个句子的意思写的?(2)提问:这一段哪几句写“大大小小”?哪几句写“玲珑多姿”?课文又是怎样把它写具体的?(“大小”是用水深和面积来描述的,写形态多姿用了一连串的比喻。这样奇特的形状用我们熟识的事物一比喻,五彩池的样子仿佛就在眼前。可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学生议议读读,教师总结板书。(3)对照板书复述课文。(4)自读课文第1自然段,借助重点词句试背课文。二、教学第2自然段。(1)研
4、读思考:课文是怎样把池水鲜艳多彩的景象写得引人入胜的?2)学生从写法,修辞,等不同角度分组讨论。(3)全体交流,教师点拨、引导。以下内容随机出现:第1句在文中的作用。对下文来说,它是总起句。对上文来说,它是过渡句。先总写一句,说明水池之多神奇,颜色之多更神奇。提问:从课文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 (漫山遍野、各种光彩、像一幅巨大的彩画。)然后写池水使人惊奇的色彩变化。连续用了四个“有的”,使人目不暇接。(3)朗读第2自然段,读出节奏感、美感。 三、教学第4自然段。(1)、以学生提出的问题导入:“五彩池”中的“五”字现在怎样理解?“五彩池”和“瑶池”有什么不同?“五彩池”是怎样的池?(2)、现实中的
5、五彩池要比神话故事中的瑶池更美丽、更神奇!所以面对这人间的仙境,作者发出由衷的赞叹。 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在小组内交流,达成共识,小组长总结归纳。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进行朗读体会,通过读书、探讨、查资料,领悟到五彩池大小不一、深浅不同,像宝石一样美。当教师显示五彩池有各种各样的形状时,学生的发表欲特强,他们说,有的像弯弯的月亮,有的像燃烧的枫叶,有的像五角的星星训练了学生的想象、说话能力。展示交流(1)、比较:“呈现”与“表现”的异同。(2)、按书上要求在自己画的水池上涂好颜色。想一想水池中还可能会出现怎样的颜色?再在自己设计的水池上涂一涂颜色。同学们可自由选择完成一项任务,比一比谁
6、画的池水颜色更瑰丽、更神奇!指导交流,适当纠错、点拨。达标检测1、用“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造句。2、设计一条宣传五彩池美丽、神奇风光的广告语。订正评价鼓励 板书设计 9 五彩池大的面积水深大大小小小的菜碟水浅 形状像葫芦像镰刀像脸盆玲珑多姿恰似盛开的莲花课后小记课题古诗诵读 敕勒歌课时安排1课时重点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描写草原的无比壮阔及游牧民族的生活。想象四野苍茫的景象。难点朗读古诗,熟读成诵,在朗读中感受诗所描写的景色和牧民的生活。教 学 过 程学 案导 案二次备课学习目标1、会认5个字,注意多音字“见”。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
7、诗中描写草原的无比壮阔及游牧民族的生活。想象四野苍茫的景象。1、师谈话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学生深情地齐读课题。2、学生读学习目标,明确目标。自主学习一、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结合注释,读通古诗。2检查生字出示:敕勒穹庐笼罩见3多种形式认读生字4学生自读整首诗边读边想,你看到了些什么?5指名朗读,师生评议。(评议从读正确方面进行)课前布置学习内容,交给自学方法,然后了解学情,即完成学案情况。合作探究一、品读诗文,熟读成诵1课件出示:草原上,高高的青山下,有许多的蒙古包师:你看到了什么?由学生说出大意即可。师:诗中哪句是描写图中的内容?指名朗诵在图片旁出示:敕勒川,阴山下。天似
8、穹庐,笼罩四野。自由读这4句,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学生质疑老师针对课件讲述;敕勒是一种族名,敕勒川是这种族人居住的地方,它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好I大家看图,这就是阴山,多么雄伟壮阔呀!看天空就像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谁愿意来读读这4句诗呢?赶快试试吧!学生自由读,指名读。评:我听出来了,阴山可真高呀!真是“敕勒川,阴山下”。示范读第1、1句。师评:草原可真大呀!“天似穹庐,笼罩四野。”示范读第3、4句。分小组赛读第1至4句。2诗人还看到了什么呢,自由读读最后3句。课件出示:风吹来了,草丛里露出许多的羊群。从图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小组交流。指名回答:谁愿意来读一读?教师评价放在学
9、生对诗的感受上。如:老师看得出你真的喜欢大草原!你把牧草吹弯了腰,讣我们看到这么多的牛羊!大草原可真大、真美啊!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在小组内交流,达成共识,小组长总结归纳。指导朗读这首民歌时,教师要多示范,必要时可领读难句。只要在教学中采取各种形式多读,就会熟读成诵。展示交流全班交流朗诵。请大家把整首诗连起来读读,小组互相听一听,看谁读得棒,把掌声送给他。评比“背诵高手”,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背下古诗。指导交流,适当纠错、点拨。达标检测1、学习敕勒歌这首诗,你一定有很多的收获吧!把你的了解、想法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2大草原就是幅美丽画卷,赶快拿出你的纸和笔把它画下来吧!订正评价鼓励 板书设计 敕勒
10、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罩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课后小记课题语文乐园三 习作课时安排5课时重点1 正确理解词语和句子。2 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和探索语言规律的勤于动脑的好习惯。难点1积累词语并运用。2按一定顺序把自己去过的地方写下来。教 学 过 程学 案导 案二次备课学习目标1、认识一到十十个数字的大写2、认读四字词语感受大自然的丰富多彩。3、抄写背诵名言警句4、朗读小诗5、认识比喻句6、口语交际秋游学生读学习目标,明确目标。自主学习1、复习古诗2、打开书,自己读一读,你会发现数字的另一副模样。3、小结:这些是大写的数字。4、指名读,齐读。二、认一认,读一读。1
11、、自由读,不会的字看拼音,多读几遍2、读给同座听,相互评一评3、指名读字,正音4、开火车读词。5、自由读,边读边想象。三、写一写。背一背1、指名背诵学过的名人名言。2、自己读3、请人读,正音。4、读后说一说。5、老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难字,指导书写。课前布置学习内容,交给自学方法,然后了解学情,即完成学案情况。合作探究一、感知秋景,激发秋游欲望1、谈话导入。秋天是迷人的,天高云淡,大雁南飞,枫叶似火,硕果累累。在这美丽的季节里,老师相信大家一定捕捉到了不少秋天的信息。下面就把你们所捕捉到的“秋的一角”和同学们共享吧!2、学生交流。到讲台前向大家展示课前收集的关于秋景的图片、照片、采集的各种声音口头
12、介绍。介绍图片的来历、描绘图片中所展现的美景、说说各种声音传达给人们什么样的信息等等。3、播放录像。谈话。听了你们的介绍,我心里也痒痒的,前些天我也用摄像机捕捉到了一串秋的足迹。播放一组录像,录像中拍摄的是秋天的果园、农场、郊外的美景,配上舒缓的背景音乐。引导赞美。经过刚才的一段交流,你们有什么想法吗?学生自由赞美秋天,引出“秋游”。(板书)二、创设情境,提供交际机会1、谈话。大家都想去秋游,但秋游必须得到学校大队部的批准。如果让你代表班级向大队部提出口头申请,你准备怎么说呢?2、小组讨论,形成基本观点。3、角色扮演。由一名同学扮演大队辅导员,另一名同学当班级代表进行口头申请。尽可能多请几组。
13、三、激发兴趣,分组设计方案1、激趣。为了让同学们更真切地感受秋的气息,经学校大队部批准,年级组准备组织大家出去秋游,并在全年级征集优秀活动方案。2、在组织秋游之前,我们需要对哪些问题进行周密的考虑?四、言激趣:1、你们想知道我去过哪里吗?咱们一起去看看吧!2、课件演示。欣赏了我去过的地方,那你们都去过哪些地方呀?四、明确习作要求。1、同学们去过的地方可真多呀!那这节课就把我们去过的地方写下来吧!2、齐读课题。3、课件演示。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次习作有什么要求吧!4、那我能在习作里既写常去的地方,又写最远的地方,还写上最美的地方呢?五、练习说一说。1、要是让我写这篇习作,我就要写最吸引我的广西桂林。
14、2、那你准备写什么地方呢?3、这个地方最吸引你的是什么呢?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在互相说一说。4、学生互说,教师巡视并参与交流。5、指名说。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评价。6、教师小结。同学们说的可真好呀!能把最吸引人的地方说出来!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在小组内交流,达成共识,小组长总结归纳。展示交流交流习作,互相提升。1、组内互相交换看对方习作,组内互评。2、共同评议是否写出了“快乐的事例”。3、共同修改。4、推荐组内同学读习作,大家欣赏。指导交流,适当纠错、点拨。达标检测自我修改,作业设计。1、动笔尝试自我修改,使文章更精美。2、回家后读给父母听,让他们给你写的内容提出修改意见,再次修改。订正评价鼓励板书设
15、计语文乐园(三)、课后小记课题10、齐白石的画课时安排2课时重点了解齐白石的画的特点,理解一些重点词句的意思。难点感受齐白石的画反映出来的美丽世界,感受齐白石对生活的热爱。教 学 过 程学 案导 案学习目标1、学会12个字,认识10个字。查字典,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齐白石的画的特点,感受齐白石画中美好的世界。教师在语言渲染上下功夫,借助音像资料介绍齐白石生平经历,让学生进入情境,体会情感。自主学习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指名分节读课文,注意把字词音读准,其他同学评议、正音2、出示新词,指导读准音。指导读好个别句子。3、默读课
16、文,如果在读中有不明白的问题,可以记在书上。4、学生通过读提出不懂的问题。5、带着这些问题,请同学们再来自由读课文,和小组同学讨论交流,我想大家一定能找到满意的答案。课前布置学习内容,交给自学方法,然后了解学情,即完成学案情况。合作探究一、提出疑问,引领全文。1、同学们都知道,我国有许多著名的画家,画画都有最拿手的,比如:徐悲鸿的画骏马闻名世界、戴嵩擅长画牛,郑板桥的竹子令人称绝那么齐白石擅长画什么呢?默读课文,找找答案。2、全班交流,相机理解“微不足道”等词句。3、小结:看来,齐白石的画与其他画家的画全然不同,他从“小”字着眼,从“微”字着手,使中国画表现出全新的风貌。他为什么会形成这亲独特
17、的风格呢?让我们再细读课文,找找吧!二、读懂课文,启发想象,练习写话。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边读边想象:齐白石都画了哪些画?你最喜欢哪能一幅呢?2、学生简单交流:画了小鸡、蝌蚪、蝗虫和虾。并简单说说自己最喜欢的画是哪个。抓住关键问题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展开想象,体会文章的情感。组织学生学习,然后借助课文右侧的阅读提示中的问题,扣住文中富有表现力的精彩词句组织品读。 展示交流请同学们找到描写自己最喜欢的那幅画的句子,多读几遍,再想想为什么喜欢?学生交流朗读以及感受,引导学生体会到是因为齐白石把都画活了,所以才这么吸引自己,而这与他的生活经历有关。指导交流,适当纠错、点拨。达标检测
1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齐白石的画的特点是( ),( )是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订正评价鼓励板书设计 10齐白石的画 小鸡 蝗虫 蝌蚪 虾 微不足道 来自民间 生动亲切课后小记课题11、卢沟桥的狮子课时安排2课时重点理解并体会课文中对石狮子形状的描写。难点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观察事物和描写的方法。教 学 过 程学 案导 案二次备课学习目标1图文对照学习理解课文。2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具体描写事物的方法。3学习生字新词,练习用“甚至”、“大概”造句。4. 了解卢沟桥的建筑特点,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5. 了解“七七事变”经过,认识卢沟桥作为抗日战争正式开始的地点的历史意义,从中受到爱憎
19、分明的教育。1、师谈话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学生深情地齐读课题。自主学习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1通读课文思考:课文中主要介绍了什么?2理清文章叙述顺序(先讲卢沟桥的特点,接着讲卢沟桥上狮子以及形状,最后讲卢沟桥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3按叙述顺序分段第一段:第一自然段第二段:二、三自然段第三段:第四自然段4检查预习情况(1)出示课后词语,要求学生读一读。厘米甚至偎依大概淘气歇后语挑衅意义蹲在侵略永远卢沟桥(2)出示带有重点词语的句子,重点检查词语的理解。(投影,从理解词语入手,加深对句的理解,培养语境解词的能力)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亲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侵华日军向中国军队挑衅,驻宛平的中国军队
20、奋起反击。北京有句歇后语:“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学生对歇后语的理解,只知道什么样的语句是歇后语即可如: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根据学生回答直接显示在投影上偎依:是说小狮子紧挨着大狮子,亲热地依靠。挑衅:指日军借理由惹事生非,以引起冲突和战争。奋起:指振作起来,打击敌人。(3)检查朗读情况分段读自由读全文引导学生在熟读课文,整体感知之后,抓住具体的段落、词句读懂课文,进而把握文章说明的要点。合作探究精读课文(第13自然段)1、教师范读课文第13自然段,学生边听边找出概括卢沟桥狮子特点的一句话,在下面画上“”。2、学生反复自读这句话后,体会这句话概括了卢沟桥狮子的哪些特点。3、小组合
21、作学习,文中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了这三个特点?哪些语句你最喜欢或很有感受?为什么?4、通过全班交流,明确这些特点是这些语句表现出来的。学生自由读,分别说出自己读这些句子的感受。相机解决:为什么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5、重点探究“形态各异”的特点。(1)课文描写了卢沟桥狮子的哪些形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选择谈谈打算怎么学。可从文中找处描写狮子的动作、形态的词来想象狮子不同的形态。可看图想象狮子的不同形态,并结合语言文字体会。可通过边读边想,想象不同形态狮子的画面。也可通过表演,再现狮子的不同形态。还可结合句末的省略号,想象其他狮子的形态。(2)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学法,自读感悟后,全班交流讨论,适时评价,
22、并通过朗读体会感情。(3)看到这些形态各异的狮子,你想说什么?6、学生整体朗读第13自然段,注意读出欣赏、赞美的情感。二、学习第四自然段。1、卢沟桥的闻名不光桥上的狮子多、各具形态,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指名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思考:在七七事变中,卢沟桥的狮子看到了什么?2、引导学生讨论。3、引读课文。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的狮子亲眼目睹了(学生接读)“侵华日军向中国军队挑衅,驻宛平的中国军队奋起反击。抗日战争从这里正式开始。”4、学生交流收集到的有关七七事变的资料。5、有感情地朗读第四自然段。三、指导背诵第二自然段。1、读一读,想一想,这段话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然后写什么?理清层次。2、请学
23、生交流打算用什么方法背诵。3、学生用各自喜欢的方式练习背诵课文。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在小组内交流,达成共识,小组长总结归纳。在学生读懂基本内容、抓住要点的基础上,在深入品读课文的词句之后,运用反复读的方法,理解和体会文中描写狮子形状的句子。 展示交流1、交流观察当地的石狮子所得,或展示收集到的有关石狮子的资料。2、引导学生用“有的好象”练习说话、写话。3、交流抄写的句子指导交流,适当纠错、点拨。达标检测一、合适的词语。一()石桥一()柱子一()狮子一()建筑一()街道一()城市二、据课文填空。这些狮子真有意思。它们有大有小,大的(),小的(),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好像(),有的(),好
24、像()订正评价鼓励板书设计课后小记课题12、罗马速写课时安排2课时重点通过抓重点词句及朗读了解罗马城的特点和文章表达上的特点难点感受罗马城丰富的文化内涵。教 学 过 程学 案导 案二次备课学习目标1、学会10个生字,认识6个字。2、能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是从哪及格方面来介绍罗马城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了解世界优秀文化的热情。1、师谈话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学生深情地齐读课题2、指学生读学习目标,明确目标。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整体入手,初读感知1、根据自学提示,初读课文。2、小组内交流自学情况。3、教师检查自学情
25、况。4、交流发言:课文写了罗马的什么?课文中有直接概括的句子吗?5、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课文开头写罗马的三个特别之处是“遗址多、雕塑多、喷泉多”,结尾总结,首尾呼应,中间的部分进行分述,可以看出,这是我们比较熟悉的“总-分 -总”式的写法。那么罗马闻名世界的遗址、雕塑、喷泉究竟有什么独特之处。课文又是怎样围绕这三个特点展开具体叙述的呢?这是我们学习的重点。6、质疑问难:教师引导归纳出有价值的重要问题。7、教师小结:下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深入精读课文。二识字,指导书写1、读生字,选择喜欢的方式自由识记字形。2、出示字让学生读和组词课前布置学习内容,交给自学方法,然后了解学情,
26、即完成学案情况。合作探究一、精读课文,理解感悟1、默读课文写遗址、雕塑、喷泉的段落,找出给你印象感受最深的语句标出来,边读边体会。2、小组内相互交流。3、发言交流,学生结合文中重点句子谈自己的理解和体会,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理解感悟词句,并通过朗读表达出自己的感受。第一部分:遗址罗马的遗址给你什么印象?概括自己读文的感受。体会遗址“多”“令人惊叹”,感受罗马的古老教师小结:罗马的遗址多,斗兽场尤其令人惊叹。罗马除了遗址多,还有什么特色呢?第二部分:雕塑罗马的雕塑给你什么映像?概括自己读文的感受。理解感受罗马是“用雕塑装饰起来的城市”。感情朗读这一段。思考:这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体会如
27、何围绕一句话展开叙述。第三部分:喷泉罗马的喷泉又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概括自己读文的感受。感受哦吗的喷泉多,“千姿百态”。这一段是围绕哪一句话展开叙述的?4、教师小结:罗马的喷泉如此多,形态如此多样,罗马城有这样的点缀,的确是别具一格,没有能如之媲美的城市了!5、感情朗读整段。二、回归整体,感悟写法,拓展延伸1、指名分别配乐朗读自己印象最深、最感兴趣的段落。思考:为什么说“遗址、雕塑、喷泉,不仅装点了罗马城,而且丰富了这座城市的内涵”?读中体会,了解罗马的特点遗址部分,通过自由读课文,勾划重点词句加以理解的方法使学生了解罗马的遗址多和斗兽场的古老、壮观,在罗马有着重要地位。通过教师范读,看课件演示
28、,丰富学生感受,指导他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补充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帮助学生体会其中的历史内涵。展示交流这篇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你在这方面有什么收获?指导交流,适当纠错、点拨。达标检测通过图书或网络查找资料,了解“武汉”“北京”或你感兴趣的城市,模仿罗马速写写一篇短文。订正评价鼓励板书设计 遗址比比皆是、令人惊叹12 罗马速写雕塑超过罗马人口 丰富内涵 喷泉千姿百态、星罗棋布课后小记课题舟夜书所见课时安排1课时重点理解词句,想像诗歌内容难点理解词句,想像诗歌内容教 学 过 程学 案导 案二次备课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所描绘的河上夜晚的迷人情景,陶冶爱美情趣,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2
29、、理解词句意思了解古诗叙述的内容。1、师谈话导入新课,板书课题。2、学生读学习目标,明确目标。自主学习一观察画面、解题。1、出示图画,指导观察。2、解题。3、师配乐范读古诗,学生思考。这首古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二、指导自学1、你们有什么学习方法吗?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课前布置学习内容,交给自学方法,然后了解学情,即完成学案情况。合作探究一、以画为媒,感悟语言美1、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带劲!有位小朋友看到书上为这首诗画了一幅画,他也忍不住按照自己的理解画了一幅,我把画带来了,你们来看看!2、CAI:出示画面3、师:看!这就是她的画。她把诗人描绘的景象画出来了吗?4、小组讨论,师巡视指导
30、。指导第一句: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一)理解“月黑”1、指名说2、指导理解诗意3、生谈体会,指出画出月亮的错误4、师描述:你真会读书。哦,诗中写“月黑”,原来是一个漆黑的,没有月亮的夜晚呀!5、师相机板书:月黑CAI:师操作(隐去月亮)6、指导朗读二)理解“孤光”1、师:这么宁静的夜晚,瞧,岸边还有点点灯火呢!是这样吗?2、生谈体会。指出“点点灯火”的错误3、师:你抓住了“孤光”,原来诗人看到的只有小船上的一盏渔灯。难怪诗人称它为“孤光”。(板书:孤光)4、指名读(三)理解“一点萤”1、师:那你们还从哪知道是一盏渔灯呢?2、生谈体会3、师:原来那盏渔灯的光太弱了,就像萤火虫的光似的。好我们来
31、一起看一看。(板书:一点萤)【CAI:隐去岸边灯光】4、指导朗读师:天地一片漆黑,只有孤零零的一盏渔灯静静地映在河面上。可是它的光虽然微弱但是在漆黑的夜晚却显得特别明亮。难怪诗人说“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能把这样的景象读出来吗?自己试试读读吧!五、放飞想象,领悟意境美指导第二句:“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1、师:这时,一阵微风吹来,河面起风了.看看这幅画,你还想说什么2、生描述画面生读第二句师:你们说的景象小朋友没有画出来啊,怎么办呢?他没有画,我们可以闭上眼睛去想象啊。3、师配乐范读,生闭眼想象师:你们看到什么了?把你看到的美美的说给大家听听。4、师CAI:微风拂过,那倒映在河面上的一点
32、渔火呀,一下子被细浪搅碎了,散向远方,河面的灯光好像漫天的星星向我们眨眼呢。你们能把看到的景象读出来吗?同桌之间试着读读这句。5、同位互读6、指导朗读师:那点点像萤火一样的渔灯在风的吹动下,散开成满河的星星。(板书:散作-满河星)7、师:是啊,在诗人的眼中,满河的灯光如同星星闪动,那么在你的眼中像什么?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读书、看画、讨论、思考,体会了“月黑、见、孤光、一点萤”并出现了一幅“漆黑的夜空下一盏渔灯静静地映在河面上”的画面,在自读中揣磨诗意,在研读中领悟语言,在引读、导读、议读中品味语言,在诵读中提升语言。展示交流感情朗读、激活画面、练习背诵。1、齐读,同桌互相说说你脑海中出现了哪些
33、画面。2、自愿上台描述。3、背诵古诗。指导交流,适当纠错、点拨。达标检测大家都很喜欢这首诗,那你用喜欢的方式表达对这首诗的喜爱吗?可以画一画,也可以说一说,甚至为它谱上曲子唱一唱。咱们武汉的夜晚越来越美了,看看江滩,看看长江大桥,尝试着去写写武汉的夜景,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像小诗人一样写首小诗。订正评价鼓励板书设计 舟夜书所见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课后小记课题语文乐园四 习作 课时安排4课时重点养成自由表达的良好习惯。难点让学生学习积累,养成自由表达的良好习惯。教 学 过 程学 案导 案二次备课学习目标1、学习部首字。2、看图读词语。3、写一写,背一背马克思名言。4、读成
34、语故事。5、体会总起句的作用。1、师谈话导入新课,板书课题。2、学生读学习目标,明确目标。自主学习一、读一读1、朗读生字,注意读准字音。2、多种形式读每组字中的汉字。3、观察、比较前一字与后一字的关系。4、了解部首字的作用。二、认一认1、欣赏挂图。(可多展示一些)2、说说画上的内容。3、图文对照,自由朗读。4、猜画的作者,理解词语。5、多种形式读词。三、写一写,背一背1、多种形式读、悟。2、写一写,提出写的要求。3、课后收集类似名言。四、读成语故事。1、自由朗读,读通短文。2、同位互读,交流读懂了什么?3、你想对这个人说些什么呢?4、交流其他的成语故事。五、读课文中的总起句1、自由读句子。2、
35、看小伙伴的提示语,把句子放在课文中去读一读。3、小组交流发现。4、全班交流发现。5、你还能想出别的这样的句子吗?课前布置学习内容,交给自学方法,然后了解学情,即完成学案情况。合作探究一、创设情景,营造自主参与的交际氛围。 1、观看我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领奖的照相片,说说你看到了这样的场面,你想到了什么? 2、观看国际奥运会投票决定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的记录片,激发学生交际的愿望。 二、小组交流,人人参与。 1、4人一组互相介绍。 2、交流后相互评价。 3、准备参加全班交流。 三、和谐互动,反馈评价。 各组自愿派代表,进行全班交流,评评看谁介绍得最清楚、全最全面。 四、扩展延伸 以各种形式,分
36、享对北京奥运会的了解,畅想北京奥运会的盛况,说说我们能为北京奥运会做点什么。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听听乐乐和文文的对话,他们在讨论什么? 2、我们从小都读过故事,你听过什么有意思的故事呢? 3、生交流。 二、听故事,了解写故事的一般要求。 1、听磁带讲故事,听的时候注意听仔细,边听边想边讨论。听清楚故事讲的谁?故事是怎样发生的,其中最有意思的是什么?最后结果又怎样。 2、生听完故事后把听到的和小组成员交流,没有听明白的地方要问清楚。 3、学生口述自己感兴趣的故事。 4、从刚才口头讲故事的过程中,你知道怎样把故事写好呢? 、把故事的发生,最有意思的地方及结果写清楚。 、要一段一段写。 、
37、每段开头空两格,每句话要加好标点。 三、选定写作材料。 1、看来写听来的故事并不难!同学们小组交流一下。 2、教师列举学生口述的几个故事,启发思考:故事都很有趣,该把它们写一写了。 3、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学生选定自己要写的材料。展示交流交流习作,互相提升。1、组内互相交换看对方习作,组内互评。2、共同评议是否写出了“快乐的事例”。3、共同修改。4、推荐组内同学读习作,大家欣赏。指导交流,适当纠错、点拨。达标检测自我修改,作业设计。1、动笔尝试自我修改,使文章更精美。2、回家后读给父母听,让他们给你写的内容提出修改意见,再次修改。订正评价鼓励板书设计语文乐园 四刚劲矫健 栩栩如生秀劲绝伦 清丽
38、雅逸课后小记课题13 守信课时安排课时重点宋庆龄为什么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难点理解小珍失约,宋庆龄在空等一天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能保持平静的心态?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高贵品质。教 学 过 程学 案导 案二次备课学习目标1、学会10个字,认识10个字。学习运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相关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3、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高贵品质。、1、师谈话导入新课,板书课题。2、学生读学习目标,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1、学生自由地读文,注意把生字的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2、指名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3、学
39、生互相评议、正音。4、注意多音字“强”的读法,“钟”、“龄”的读法。5、再读课文,看看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前布置学习内容,交给自学方法,然后了解学情,即完成学案情况。合作探究一、学习课文一二段。1、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录了宋庆龄8岁那年发生的故事。请找出文章段落开头写时间的词语。(一天、第二天早上、傍晚)2、看看第一天发生了什么事?自由读第一段。3、你有什么感受?宋庆龄为什么高兴?从哪些词语或句子可以看出他高兴。你能把宋庆龄的感受读出来吗?二、研读品析(一)品“倔强”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宋庆龄答应教小珍折纸花篮时,表现是板书“兴奋的,那么在她第二天坚决留下等小珍时又是怎样
40、的呢? 默读310自然段,你能找到一个词语概括一下吗?学生默读思考。 板书“倔强”,请你把倔强所在的句子读一读。2、倔强什么意思,课前有人查字典了么?倔强在字典里的意思是性格刚强不屈,坚持自己的想法做法,不为外力所改变。那课文中宋庆龄的这股倔强劲指的是什么呢?我们还得联系前面她做的说的才能明白。 先来看看她第二天早上是怎么做的?一起读第三自然段。3、示句,“急着”说明什么?带着这种急切的心情,谁来读?指名读。评:我们仿佛看到宋庆龄已经迫不及待了。师:课文读到这,我们似乎还感受不到宋庆龄的倔强劲对吧,继续往后看。课件出示对话。4、这是宋庆龄和爸爸妈妈的一段对话,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看她们都说了些什
41、么。这些话分别是谁说的、怎么说的,我们根据提示语能很快判断出来,何为提示语呢?比如说:“妈妈走过来,不解地问”,来,赶紧把这段对话的提示语在书上找出来并划下来。指名交流。5、她们的对话该怎么读呢?看看这些点红的词语,这些词语有的抓住了说话时的神情,有的抓住了说话时的动作,抓住这些词语,我们就可以读谁像谁,读谁是谁了。谁来扮演妈妈?宋庆龄?爸爸?边读边评。6、师:妈妈的劝说有没有让宋庆龄改变心意?爸爸的劝说有没有让宋庆龄动摇?宋庆龄坚决地说:大家接着读。爸爸妈妈的劝说都没能动摇宋庆龄坚决留下等小珍的决心,难怪说爸爸妈妈拗不过接下去读。(二)、品“平静1、可是宋庆龄等了一天也没有等到小珍的到来,傍
42、晚,爸爸妈妈回来了,她们表现出的是出示“关切惋惜”谁能分别给这两个词找个近义词?关心、可惜,师:有些词语,咱们就可以用上这种换词法来理解。放到句子中来读一读,师读提示语,指名读说的话。2、爸爸妈妈表现出了对女儿的关心和爱护,替她惋惜,宋庆龄呢?她这时的表现是?板书平静。 出示句子,平静是说宋庆龄表现得不急不躁,不愠不火,说话时心平气和,谁来平静地说一说。指名读。3、她在等待的过程中也是这么平静吗?默读11自然段,用笔画一画,看从哪些词语可以体会到宋庆龄内心不平静?出示段落。谁来说一说?将重点词句点红。是的,从这些动作,这些想法,我们能感受到宋庆龄内心犹如波澜起伏,那你能读出她内心的焦虑吗?我们
43、配合读。4、就是在这样的等待之后,面对爸爸妈妈关切地问话,宋庆龄却平静地说,出示句子,接下去读。师:她为什么会这么平静呢,请你读。这只是原因之一,宋庆龄为什么如此平静呢?答案还在这里。出示句子。5、根据宋庆龄说的做个填空。想象你就是宋庆龄,来说一说为什么没生气,没抱怨,会这么平静?她的回答有两层意思,她之所以这么平静是因为既然答应了别人的就一定要做到,还因为如果说到做不到,以后就没有人会相信了。师:“我明白了,我们的庆龄是个守信的好孩子”,妈妈笑着说。6、故事读到这,你一定想对宋庆龄说:抓住“倔强”一词,从宋庆龄说话的语气和态度来体会,学生在找找,说说,分角色演一演的基础上,将宋庆龄小小年纪能
44、说到做到的品质凸显得淋漓尽致。“平静”是在等待小珍一天后没等到的这个部分最值得推敲和品位的一个词语,在兴高采烈的等待之后却未果,宋庆龄是平静的;在面对爸爸妈妈的惋惜问话时,宋庆龄的表现是平静的,这份平静再次升华了文本的主题,将一个信守承诺,宽宏大度的人物形象跃然眼前,平实之中见波澜,平静之下让读者的心再也平静不起来了。展示交流介绍宋庆龄生平。指导交流,适当纠错、点拨。达标检测订正评价鼓励板书设计13、守信宋庆龄: 诚实守信 说到做到课后小记课题14 不瞒真情课时安排课时重点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词句。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实话实说、不瞒真情是诚信的重要表现教 学 过 程学 案导
45、案二次备课学习目标1、学会10字,认识11个字。2、正确读写并理解“真情、诚恳、风筝、吹拂、陶醉、形影不离、五颜六色、触景生情、苦思冥想、眉习色舞、情不自禁、开虚作假”等词语。能用“情不自禁”、“陶醉”写句子,在学习过程中,体会理解词语的方法。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遇事要实话实说、不隐瞒真实的情况。1、师谈话导入新课,板书课题。2、学生读学习目标,明确目标。自主学习一、学生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多读几遍。2、小组交流学习成果,开火车读课文,生字互查。3、 讲讲课文大意。“真情”是什么?学生质疑。课前布置学习内容,交给自学方法,
46、然后了解学情,即完成学案情况。合作探究一、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1、学生读课文。出示老舍头像。 关于老舍你知道什么?2、反馈:读后你了解到了什么?3、 理解词语:“诚恳”、“形影不离”。二、学习课文2、3自然段。1、默读课文2、3自然段,思考:从这两自然段中,你知道了什么?2、全班交流。(1)、联系上下文理解:“吹拂”、“千姿百态”、“五颜六色“、”触景生情“、“苦思冥想”。(2)、议一议:老舍为什么帮高煜年,是怎样帮的?接爱帮助的高煜年心情怎样?(3)、指导在感情地朗读课文。三、学习课文4-8自然段。1、默读课文4、5、6、7、8自然段。思考:从这几自然段中你了解到什么?2、全班交流。(1)、
47、理解:“眉飞色舞”、“陶醉”。(2)、面对老师的表扬,老舍、高煜年反应?(找出句子边读边议)(3)、有感情朗读课文。通过“读”贯穿教学始终,同时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思维,参与对文本内涵的理解、感悟。品读文字的内涵美,获得思想启迪。 展示交流1、如果你是老舍或高煜年,你会怎样说?2、听了老舍、高煜年的话后,老师怎样说?指导交流,适当纠错、点拨。达标检测1、抄写生字新词,要求干净整洁美观。多音字“假”组词。2、完成补充练习。3、写一个关于“撒谎与坦诚”的小故事。订正评价鼓励板书设计14、不瞒真情为放风筝帮写作文得到表扬深感惭愧课后小记课题15 信任课时安排课时重点联系课文引导学生逐层领会“信任”的含义
48、。难点能结合课文有关内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并能在领悟中心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说说自己的读文后感想。教 学 过 程学 案导 案二次备课学习目标1、学会10个字,认识10个字,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沁人心肺”“沉浸”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信任,而信任的基础是诚实。1、师谈话导入新课,板书课题。2、学生读学习目标,明确目标。自主学习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理清脉络1、出示“信任”,齐读课题。2、检查预习:信任”什么意思?(相信而敢于托付。)3、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个和信任有关的故事。4、学生自读课文5、出示检查预习主要内容及步骤检查生字(说字音、记字形)检查词语(说词意、近反义词、齐读生字词、开火车读)检查课文(说说主要内容课前布置学习内容,交给自学方法,然后了解学情,即完成学案情况。合作探究一、细读解疑品读感悟1、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份信任,会让同学们对桃园主人印象如此深刻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6自然段,看看哪些地方表现了桃园主人对客人的信任,画出相关句子,多读几遍2、将找到的句子以小组为单位,读给小伙伴听听,再说说你的感受。3、全班交流。学生可能谈到以下句子:“桃子自采三里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式版)DB15∕T 3398-2024 《沿黄灌区盐斑地块快速改良技术规程》
- 调试考试题及答案
- 智慧教育合作协定履行承诺书(7篇)
- 地狱乐理考试题及答案
- 地理国情考试题及答案
- 医学护理类生理考试题库及答案
- 农产品供应链质量保证及免责条款协议
- 固定资产管理清单资产盘点与报废流程
- 平安养老护理面试题库及答案
- 党课筛选考试题及答案
- 岳母刺字100子作文
-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解读(完整版)
- 硬件测试岗位招聘笔试题及解答(某大型集团公司)
- 血液透析病情观察及护理
- 《车辆产品公告技术审查规范性要求汽车部分版》
- Unit 1 (知识清单)-2024-2025学年三年级英语上学期期中复习讲练测(译林版三起·2024秋)
- 现代诗二首-花牛歌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HG∕T 3792-2014 交联型氟树脂涂料
- 《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全套教学课件
- DL∕T 5342-2018 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铁塔组立施工工艺导则
- CJJ28-2014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