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空区防治火安全技术措施_第1页
采空区防治火安全技术措施_第2页
采空区防治火安全技术措施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those smiling eyes scattered with the wind are like the emotional verses of a lonely poet, one after another, staggered.模板参考(页眉可删)采空区防治火安全技术措施 为抑制采空区遗煤自燃,经研究准备对4201采空区采取注氮注浆措施,为确保安全顺利,并达到预期效果,特制定安全技术措施。1、通过在4201下运埋的注氮管向采空区注氮,注氮管口设置于打切眼,管径3寸。2、为了防止氮气涌出,注氮期间每班至少派一名防火员或救护队员在4201上隅角及采面监护警戒,携带多功能气体测量仪随时进

2、行检测瓦斯、co、o2等气体浓度。3、注氮期间通风区每班安排一名管理干部到现场巡查,一旦风流及窝风地点co浓度超过0.0024%或氧气浓度小于18%时防火员或救护队员,必须立即撤离受威胁地点,汇报通风区调度和矿业公司调度进行处理。4、在4201下运注氮入口事先安设气体检测孔。注氮初期,使管路内“憋气”,通风区管工迅速巡视注氮管路系统检查有无漏气,发现漏气立即处理。系统无问题后先进行排空,管路中o2低于3%时方可向采空区内注氮。5、巡视管工要保证注氮管路三通阀门关闭,不被人打开,以免发生氮气泄漏,造成人员伤害。6、为保证氮气不泄漏或少泄漏,在下、上隅角分别用风筒布建起阻隔风帐墙,并备足风帐。7、4201系统内工作人员一旦有呼吸急促等缺氧征兆时,要立即外撤到新鲜风流中。8、地面束管监测系统监控分析4201上风、4201上隅角等处的气体成分,监测采空区内氧气浓度是否控制在3-7%之间,以便验证注氮效果。9、注氮人员安排:通风区注氮司机一名,管路工一名,负责对注氮管路进行巡视,一旦有问题立即处理。10、受威胁区域:4201系统、回风系统。11、氮气泄漏避灾路线:4201进风巷:4201进风巷421皮运巷(422轨道巷)主、副井升井。4201回风巷:4201回风巷422轨道巷副井升井。12、注氮期间无关人员严禁进入注氮区域的窝风区域。13、其他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等有关规定和煤矿用膜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